文化简讯
●文化部调研组赴西藏山南调研非遗保护传承各项工作。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错那、扎囊、贡嘎和乃东等县(区),实地视察国家级非遗项目——杰德秀邦典编织技艺、门巴阿吉拉姆,以及自治区级非遗项目——扎囊木雕技艺、泽帖尔编织技艺、卡达藏刀锻造技艺等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情况,并与各级代表性传承人亲切交谈,仔细询问传承、生产及销售情况。
●西藏第二期唐卡传承人群普及培训班在西藏大学开班。2016年10月,由自治区文化厅主办,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承办的西藏第二期唐卡传承人群普及培训班在西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班。此次培训班旨在提高唐卡传承人群的学习能力及传承水平,提升我区唐卡艺术品质,促进传统工艺更加广泛地走向现代大众生活,深度融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最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本次培训班学员共计34人,皆由我区各地(市)文化部门推荐,所有学员都是具有一定唐卡技艺基础的学徒或从业者,其中不乏大师级别唐卡画师。
本次培训的课程设置继续坚持问题导向、作品导向,坚持模块教学、案例分析,并把课程由原来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交流研讨、专题讲座四个模块,调整为理论讲解、造型训练、交流研讨、专题讲座、观摩考察五个模块,总课时量为176学时。在理论讲解模块中安排了藏族美术史略、宗教艺术常识、西藏当代艺术等课程;在交流研讨模块中安排考察具有一定规模的传统艺术传习基地,并观摩以博物馆、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为主的拉萨周边历史文化;在专题讲座模块中安排了丹巴绕旦、阿旺晋美、罗布斯达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讲堂和名家讲堂两项内容。
●2016“春雨工程”四川省文化志愿者西藏行系列文化活动启动仪式在拉萨隆重举行。由四川省文化厅、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主办,四川省文化馆、西藏自治区群艺馆(区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2016“春雨工程”四川省文化志愿者西藏行系列文化活动启动仪式暨第二届“瀚海留真”美术、书法、摄影展于10月在拉萨隆重开幕。本次活动主要通过“大讲堂”、“大展台”的形式开展文化共享活动,真切感受西藏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同时,举办了由两省区艺术家、企业家、文化志愿者的文化交流座谈会。“大展台”活动项目——“瀚海留真”美术、书法、摄影展在自治区群艺馆(区非遗保护中心)1号展厅展出,共展出书法、美术、摄影作品40余幅,展期5天。
●第二期西藏古籍修复培训班在西藏图书馆举办。为进一步推进西藏古籍保护工作,不断提升古籍修复技术水平,壮大古籍修复队伍,“第二期全区古籍修复培训班”在西藏图书馆举办。来自各地市、各有关部门和主要古籍收藏单位的近40名古籍保护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授课,并特邀浙江省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老师和西藏档案馆技术处修复室老师为培训班授课。培训内容包括《古籍保护与修复漫谈》《破损藏纸修复技术的基础要求和实际操作程序》等相关课程。学员们不仅了解了藏文古籍修复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学习到了古籍修复技术的基本操作。此次培训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共修复了250多叶破损古籍。
●西藏“珠穆朗玛”合唱团参加第十八届中国老年合唱节。第十八届中国老年合唱节在四川省南充市举行。为充分展示我区老年人积极乐观、昂扬向上、奋发进取、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良好精神风貌,我区“珠穆朗玛”合唱团的43名团员代表我区参加了合唱节。“永远的辉煌”——中国老年合唱节是文化部为促进老年群众歌咏活动广泛开展、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加强老年人文化建设而创办的全国性群众文化品牌活动,自1999年起每年举办一届。此项活动集中展现了全国老年合唱事业发展的丰硕成果,受到全国老年朋友的热烈欢迎,已经成为全国老年朋友展示才华,抒发情感的重要平台。在合唱节上,我区珠穆朗玛合唱团演唱了《在那东山顶上》和《向往西藏》2首歌曲,演唱非常成功,轰动了全场,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同时,向全国兄弟省市展示了我区老年人良好的精神风貌。
●西藏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习补助标准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西藏高度重视对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和扶持力度,有效促进了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保护专项经费从2008年的20万元逐步提高为300万元(2009年)、1000万元(2013年)和1200万元(2015年)。在提高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经费的同时,努力提高传承人补助标准,传承人传习补助经费从2010年的每人每年2000元,提高至3000元(2011年)和5000元(2012年)。今年,按照《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加大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支持力度 落实好传习补助经费的通知》(办非遗函〔2016〕202号)精神,西藏文化厅以中央财政提高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传习活动补助经费为契机,积极与自治区财政厅沟通衔接,最终实现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补助标准翻一番的目标,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5000元提高至10000元。据近期文化部非遗司的统计数据显示,西藏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补助标准位居全国前列,仅次于北京市和广东省(两省市每人每年2万元)。
●第一期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定向培训班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开班。10月,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承办的第一期“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定向培训班”正式开班,本次培训班是文化部“文化援藏”项目之一,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落实第五次文化援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力举措。此次培训为期一个学年,将以集中授课、实地考察、名家讲座及案例教学等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样化的培训课程设置,力争达到个人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的再提高,再发展,从助力西藏非遗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西藏唐卡画院开展唐卡基础知识群众授课活动。为进一步普及唐卡知识,使广大群众近距离接触唐卡文化。近日,西藏唐卡画院连续开展两期国家级非遗项目藏族唐卡(勉萨画派)基础知识群众授课活动。共有284名群众参与。为保证活动质量和宣传效果,让参与学员得到良好的绘画体验和艺术熏陶,西藏唐卡画院精心组织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等18名西藏著名唐卡画师担任此次活动的授课老师,并向广大学员提供了唐卡专用画笔、白描底稿以及矿植物颜料等绘画工具。本次活动内容包括:参观西藏唐卡画院展厅、讲解唐卡历史渊源、体验唐卡绘制等环节。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与西藏文化博物馆签订合作协议。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在京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就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保护传承、资料编纂、成果展示、宣传教育、专家咨询、信息共享、业务支持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达成共识。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将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的支持和帮助下,充分利用该馆的地缘、平台及专家优势,通过在北京展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合作开展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等途径,逐步探索非遗跨界融合发展之路。此举不仅有利于促进汉藏文化的交流交往交融,有利于多层次、多形式挖掘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展示西藏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其影响力和竞争力,为全面推动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韩国广播公司(KBS)进藏采访摄制组在拉萨西藏唐卡画院采访拍摄。按照自治区外侨办的部署和安排,2016年10月,韩国广播公司(KBS)进藏采访摄制组一行到西藏唐卡画院参观、录制采访。西藏唐卡画院副院长唐卡勉萨派第十一代传承人贡觉杰和教师、学生代表接受了采访。韩国广播公司(KBS)进藏采访是该电视台走遍世界栏目组即中国采访拍摄的组成部分之一。摄制组一行参观了西藏唐卡画院展厅及学生教室,现场观看了从初级班到高级班学生绘制唐卡的流程。西藏唐卡画院副院长贡觉杰详细介绍了西藏各派唐卡的起源、历史文化及发展现状。教师和学生代表对唐卡的解读等内容作了介绍。摄制组还拍摄了唐卡的绘制过程及学习过程。
●西藏参加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于2016年10月27日—10月30日在北京举行。本届“文博会”共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家企业参展,国内23个省区市组团参展参会。此次“文博会”我区组成政府代表团参展,出席了开幕式、主题报告会、圆桌对话以及专题巡展等组委会安排的主体活动。本着“突出主题、精简成本、展销结合、持续发展”的原则,我区展馆以造像艺术为主题,以专题展的形式,展出30余件首届西藏造像艺术博览会评选出的18位自治区等级造像师的精品力作。四天展会期间,我区展厅接待观众累计达3万人次,现场销售金额120万元、签订订单2500万元,总计销售额达到2600余万元,与上届相比实现了翻三十番的历史性突破,获得了“最佳展示奖”和“最佳组织奖”两项组委会大奖。
●第二期唐卡传承人群普及培训班在西藏大学圆满结业。11月初,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主办、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承办的第二期唐卡传承人群普及培训班在西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顺利结业。本期培训班历时28天,共有33名由各地市推荐、具有一定唐卡技艺基础的学徒和从业者参训,旨在提高唐卡传承人群的学习能力及传承水平,提升西藏唐卡艺术品质,促进传统工艺更加广泛地走向现代大众生活,深度融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西藏文化领域专家学者赴新西兰、尼日利亚等5国举办“发现中国”讲座。近日,为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加大西藏对外文化交流,结合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实际需求,我区派出尼玛次仁和强巴次仁两位同志于2016年10月和11月分别赴新西兰、新加坡、韩国、尼日利亚、斯里兰卡等五个国家举办了以《中国西藏传统造像艺术》、《中国西藏民间歌舞品种概述》为题的5场讲座,受到了当地学者、群众、学生的热烈欢迎。
讲座期间,专家紧紧围绕西藏文化这一主题,通过现场讲解、交流座谈、图片展示、课间交流等多种形式,讲座生动丰富、通俗易懂、特色突出,极大地满足了当地听众对西藏文化的神秘感和好奇心,进一步宣传了西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了新西藏文化发展的丰硕成果,赢得了国外嘉宾、听众的广泛赞誉,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扶贫攻坚”全区民间艺术团优秀节目巡演在拉萨启动。11月底,“扶贫攻坚”全区民间艺术团优秀节目巡演活动在自治区群艺馆正式启动。此次巡演工作从2016年初开始筹备,从七地市推荐的47个节目中筛选了15个优秀节目参加演出,节目内容丰富多彩,有歌舞、相声、小品组成,节目的编排创作均由各地市群艺馆或县民间艺术团编创人员完成,从节目内容上紧扣“扶贫攻坚”主题,通过文艺的形式展现了广大基层群众主动投身“扶贫攻坚”战,在实现“中国梦·西藏篇章”历程中的良好精神风貌。同时,通过巡演充分展现了全区各县区民间艺术团长期活跃在基层农牧区、始终坚守基层文化阵地、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精神风貌,为深入开展“扶贫攻坚”工作提供了精神支撑。
●我区第五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推荐申报工作正式启动。近年来,西藏始终将建立健全各级名录,力争形成以市县级名录为基础,以自治区级名录为骨干,以国家级名录为重点的层次结构名录体系为工作目标,严把名录项目质量关,努力将真正体现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科学、艺术、文化、历史价值的项目纳入各级保护名录。截止目前,我区现有县级代表性项目1153项,地(市)级代表性项目289项,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323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89项,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项。同时,根据此次申报名额分配情况,各地(市)将从地(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遴选不多于25项、区直单位不多于2项具有独特价值且传承脉络清晰的非遗项目推荐列入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名录。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推荐申报工作将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履行推荐、审核、评审、公示、审批、公布等程序。我区第五批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将于明年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公布命名。
(责编: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