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静态传承走向活态保护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与价值

2016-02-03 01:49谭静怡TanJingyi
山西档案 2016年3期
关键词:开发模式旅游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谭静怡 Tan Jing-yi



从静态传承走向活态保护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与价值

文/谭静怡 Tan Jing-yi

摘要: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已成为当下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从旅游资源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物质形态、精神形态、社会形态等十分丰富的类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产业开发提供了必不可少前提条件。从开发模式看,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主要表现为静态和动态两种,其中以静态为主,动态次之。从开发价值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是多元的,集中体现为历史研究、艺术欣赏、休闲娱乐、参与体验等价值。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开发模式;多元价值

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资产,是千百年来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21世纪是新兴产业的时代,产业文化在人民生活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形化的应用和开发,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和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类型

根据人文旅游资源的存在形式和表现形态,我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细化为如下三种类型:

物质形态的旅游资源:①生产方面,即采集、狩猎、农耕、手工、畜牧等;②消费方面,即饮食、建筑、服饰等;③流通方面,即交通、通讯、运输、商业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有一种语义泛化的倾向,它俨然已发展成为一种全民话语。很多人偏执的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非物质”在语义所指上是没有物质性的,事实不然,在现实生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与物质性或多或少都有所关联,其主要区别在于关联度的高低而已。关联度最低的即是最为纯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山歌、传说等;关联度较低的是民间器乐、戏剧表演等;此外,民间建筑、民间工艺、民间美术等则是必须要以物化形态所呈现出来。

精神形态的旅游资源:①民间艺术方面,即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绘画、民间书法等;②口述语言方面,即民间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等;③娱乐游戏方面,即民间杂艺、民间体育、民间竞技游戏等;④信仰祭祀方面,即民间礼俗、民间信仰、民间祭祀、民间禁忌等。精神形态的旅游资源是我国几千年农耕文明、小农经济形态的有机体现,具有丰富、博大的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文化价值得到广泛而深刻的发掘和传承,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揭示其存在的历史价值。

社会形态的旅游资源:①人生礼仪方面,即诞生礼俗、成年礼俗、婚嫁礼俗、寿诞礼俗、丧葬礼俗等;②岁时节日方面,即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宗教节日、公历节日等;③宗亲家族方面,即排行习俗、亲族习俗、称谓习俗、财产继承习俗等;④村落居住方面,即乡规习俗、集市习俗、聚居习俗、村社习俗等;⑤民间组织方面,即社团习俗、帮会习俗、行会习俗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相关的社会习俗、社会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而旅游开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与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着高频的互动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附着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需要不断地被传承和保护。旅游开发是一种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与民俗旅游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共性,所以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中,常常用的是民俗旅游开发模式,而针对类别差异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尚缺乏一定的研究。”[1]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只是“民族的记忆”,还能够完好的传承下去,保护性地旅游开发模式将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现状,使其在开发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开发模式主要是指以博物馆和原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代表的开发模式;而动态开发模式则是指以节庆和主题公园为代表的开发模式。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以静态为主,动态次之。当下世界各国都普遍采用的一种旅游开发模式——博物馆模式。博物馆作为搜集、保管、研究有关历史、文化、经济、艺术、科技的窗口,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主要的文明陈列场所,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针对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逝的景象,博物馆模式可以采取一切可行的现代化科技手段,把那些残存的遗产内容采制下来,进行归类存档,并在其原生地建立博物馆,最大限度地维系与非物质这种原生态文化遗产的联系,为人类提供一个观览、研习、可资记忆的空间。

世界上著名的国际大都市在发展旅游产业时,都十分注重博物馆资源的建设,并以此来吸引大量的游客。巴黎是众所周知的法国政治经济中心和旅游中心城市,如卢浮宫、凡尔赛宫、蓬皮杜文化中心、法国历史博物馆、国立自然史博物馆、现代科技博物馆、国立民族博物馆以及巴黎圣母院、雨果纪念馆等都是法国重要的旅游资源。如今,巴黎约有130个规模不等的博物馆,正是凭借如此五彩缤纷的博物馆设施,巴黎的旅游业才能每天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大批游客。不唯巴黎如此,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伦敦有近140家,维也纳有约120家,纽约有200家左右,柏林有近110家,东京也有近110家。博物馆模式之所以能够在国际中心城市的旅游开发中取得突出的成功,不仅因为博物馆是一种高品位的文化旅游设施,还取决于其展品内容可以高度集中、丰富典型地满足各种游客求知、交往、审美和休憩等多样性的功能需求。

我国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发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典案例。我国裕固族妇女通过组织裕固族服装模特队进行节庆演出,并用红缨帽子制成富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出售,不仅保存、弘扬了裕固族妇女的服饰文化,还推动了本地民族服装产业的兴旺发达;鄂伦春人则使用桦树皮制造出设计精巧、造型独特的桦皮桶、桦皮篓、桦皮盒、桦皮碗等桦树皮器具,还把中国绘画、版画技法与桦树皮镶嵌工艺结合起来,并在其中寓于鄂伦春民族的神话传说,创造出桦皮镶嵌画,这既增加了当地民众的经济收入,还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在常州,一些传统的手工技艺,如萝卜干、加蟹小笼包、酒酿元宵灯等,市民在设计包装后进而将其开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同时也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瑞士、芬兰、英国等在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也已经认识到“无论是有形文化遗产,还是无形文化遗产,都应该在确保文化遗产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尽可能进入市场,并通过切实可行的市场运作,完成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潜能的开发”[2](p271),以此来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开发之间的良性循环互动。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同时,应首先保护其原生性,才能更好地传承,采取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方式,以保护拉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适度开发、合理利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

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会的“活化石”,它记录了一个民族文化遗产的发展历史和进程。如昆曲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古典艺术的代表,昆曲创作出了《十五贯》、《长生殿》、《西厢记》等经典曲目,是中国戏剧史上的“活化石”,清晰地呈现出了中国古代戏曲的动态演进轨迹。

多元的艺术欣赏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以昆曲为例,在语言方面,昆曲继承了古代唐诗、宋词、元曲等古典诗歌的优点和长处,采用长短句,使每句都参差错落、亲疏相间,通过字调、韵律、句法结构,产生刚柔、轻重和谐的艺术效果;在音乐方面,昆曲把汉语的音乐性发挥得十分充分,呈现出曲牌体的结构形式,唱腔婉转细腻,吐字清晰讲究;在表演方面,昆曲最大的特点是载歌载舞,其舞蹈化和程式化的动作非常优美,显示出较高的观赏价值,对游客有较大的吸引力。

独特的休闲娱乐价值。基于消费文化的增长,人类已经进入了休闲娱乐的时代。现代的游客对娱乐性强、功能完备的旅游行业,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民间的生产生活之中,是民众缓解身心、调剂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具有丰富的休闲性和娱乐性。加之,现今的旅游产业为了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大部分商家都已完善了休闲娱乐的功能。

奇趣的参与体验价值。作为一种产生于民间的文化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民众创造、使用、传承、发展和完善,是民众生活的活态产物,所以民间性这一特质决定其必然具有强烈的参与性和体验性。以玻利维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奥普罗狂欢节为例,在为期一周的狂欢节上,人们身着艳丽的服装,在大街上跳鬼神舞,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狂欢,它不仅是正义战胜邪恶的表现,也把传统习俗与宗教文化融合为了一体。

鲜明的地域文化价值。地域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特征,是一个地域民间生产方式与生活形态的艺术化印象,同时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古琴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古典器乐艺术的集大成者,其琴弦、琴谱、琴曲、琴制、琴派等,都与中国的儒、道、佛等传统哲学有着密切关系,蕴藏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容,古琴既是一种音乐的演奏形式,更重要的是它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文化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统与现代的双重特性,是活在当代的传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我们应该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使其与重点产业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好地融入到今天的社会生活之中,为我们未来社会的发展、传承提供优秀的文化因子。

(本文系湖北民族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MY2014B033)

(责任编辑:闻 道)

参考文献:

[1]梁学成.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分析与开发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6,(6).

[2]顾军等.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中图分类号:G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652(2016)03-0131-03

作者简介:

谭静怡(1982—),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湖北民族学院讲师,博士。

From Static Inheritance to Live Protection—the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and Valu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猜你喜欢
开发模式旅游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安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探析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度
浅谈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
对旅游产业供应链构建的几点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与优化策略
邢台微营销市场前景与开发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