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政治斗争与甲午战争的失败

2016-02-02 06:19陈偲聪周彦
理论观察 2016年1期
关键词:晚清甲午战争

陈偲聪 周彦

[摘 要]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清政府政治内耗严重,具体可以分为帝后党争、满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的斗争。本文从这三个方面来作分析,试着阐述清楚清朝晚期政治斗争与甲午战争失败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晚清;政治斗争;甲午战争

[中图分类号]K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 — 0092 — 02

19世纪中期的中国和日本都在为走出一条近代化的道路而苦苦探索着,甲午战争的爆发正是对各自近代化的成果一次检验,中国的战败也意味着洋务运动的失败。甲午战争的战败主因是当时体制的束缚,中国的封建体制造成了清政府内部的严重内耗,无法发挥力量来御敌,面对战争的来袭这种封建体制下的政治内耗只能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内部政治斗争,各个派别互相制肘,各个势力心怀鬼胎,民族矛盾长期存在,地方势力过于强大与中央矛盾突出,这一切导致清政府无法拿出统一的、行之有效的应对战争办法,最终造成甲午战败。

一、帝后党争

晚清时期的统治阶层内部的政治斗争主要发生在清政府和清皇室的高层,而高层内部斗争主要是围绕慈禧展开的。在中国历史上,慈禧实际掌握政权近半个世纪,她掌握政权的时期也正是国家衰落,民族危亡的困苦时期。因此她的一举一动对中国的当时和未来都有深远的影响。

帝后党争是晚清政治斗争的核心,更对甲午战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帝党的形成源于晚清的一个政治流派——清流派。清流派多以饱读诗书科举出身的中枢京官为主,他们多以儒家经典为理论基础在处理外交事务时秉承传统的道德标准,采用对外强硬的姿态,主张妥协的官员则会被弹劾或指责为卖国贼,成为其抨击的对象。清流派以帝师翁同龢为核心,骨干有礼部侍郎志锐、工部侍郎汪鸣銮、贝勒载澍、户部侍郎长麟和瑾、珍二妃等人。他们背后倚仗光绪帝,在光绪帝亲政之后清流派逐渐转变为帝党。后党的形成是与光绪帝亲政同时进行的,在光绪帝亲政之前,慈禧重用了一些权臣,而光绪亲政之后,这些人为了既得利益不得不继续投靠慈禧这棵大树,“凡太后所用之人,皆有不安之意,恐帝亲政之后,不能保其权位”。〔1〕在光绪帝亲政之前有这种想法的人便聚集到慈禧身边,随着光绪帝亲政后党也形成了。后党的骨干人物是其骨干为李鸿章、奕劻、徐桐、荣禄等人。

两党形成之时,帝党无权,后党握有实权,恰逢甲午战争爆发,帝党为了争夺权力利用甲午战争来达到目的,结果随着战争的失败,帝党的目的也没有达到。帝后党政的爆发是在甲午战争之时,而标志性的事件则是清军牙山被围,甲午战争的第一场陆战以失败告终。牙山战役的失败正是由于清政府内部和战不定所导致的。帝党在牙山战役之前就曾上过无数道折子来批评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都察院江西道监察御史褚成博上奏,说李鸿章不想方设法增兵朝鲜,威慑日本,“何能壮声威而折狡谋”,要求清政府对日采取强硬态度,褚成博的奏折开启了清流、帝党对李鸿章和淮军对日妥协的评价。随后光绪帝“请停颐和园工程以充军费”〔2〕对地方实力派进行了严厉的训斥表明了主站的决心〔3〕,最后后党也不得不“特允皇帝之请”〔4〕并颁布了对日宣战上谕。可这一系列措施并没有对后党起到多大作用。对握有军队实权的李鸿章而言,他的基本原则始终是不开战,息事宁人,寄希望于英、俄的调停。李鸿章认为:“日虽竭力预备战守,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即谁理诎。”〔5〕虽然朝廷朝廷命令速速备战,不要“临时诸形掣肘,贻误事机”〔6〕,他则借口海军“战舰过少”,陆军或“备畿辅游击策应之师”,或“经年扼要巡防,备多分力,断难抽调远役”〔7〕,拒绝向朝鲜增派援军。清政府的两个派系就在相互扯皮,指责当中错失了宝贵的时间。

范文澜先生认为“中日战争与清政府帝后党争有密切关系,帝党主战,要在战争中削弱后党,后党主和,要保存自己的实力。两党借和战争夺权利。”〔8〕吴廷帧、何玉畴认为“帝后党战与和之争,也含有宫廷内部争权夺利的成分。特别是慈僖、李鸿章一伙,所以牢牢压住帝党,不顾国家民族安危,认敌为友,一意求和,目的在于保存帮派实力地位和个人的最高统治权。明显地表现出争权夺利的特征。”〔9〕由此可知,甲午战争的失败原因之一在于中央内部的党派争斗,降低了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深层原因则是清政府的统治者坚持一己私利高于国家、民族的利益,在面对外来入侵的时候没有国家和民族的概念,无法团结一致抵抗外敌。

二、满汉矛盾

中央内部的派系斗争固然对甲午战争有巨大影响,但清政府其他方面的矛盾对甲午战争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从清军入关统治中原到清政府的覆灭,满汉矛盾一直贯穿着整个朝代,并存在于多个维度,上到统治阶级下到普通百姓,满汉矛盾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就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的几十年,满汉矛盾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掌握国家大权的满族为了维护其统治,不得不重用汉族官僚来抵抗太平天国的进攻,之后汉族地主官僚开始掌握清政府的实权,成为了最具有势力的一个集团。满族贵族一面为了维护帝国的存在与运行,必须允许一个汉族势力集团的存在;另一面也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又时刻提防着处处限制着这个汉族势力集团的发展。从甲午战争当中最能体现满汉的矛盾关系,从札拉丰阿给光绪帝的上书中可以看到满族官员对汉族官员的一些看法,“近接神机营驻札山海关防营人来云,神机营兵队方到关时,即接直隶总督文札,特委派候补道一人、提督一人专办总理防营营务处事务。奴才闻之,不胜骇异。……否则,必该二员为倭奸细,专用以探防营虚实者。不然,岂有镇压市面,不委以地方之责,而反令其管辖全营事务?然则神机营旗兵若无北洋人员镇慑,岂遂成无纪之众,而原派全营营务各员均为庸碌无能者耶?倚势夺权,莫此为甚。”〔10〕简单点说就是神机营是李鸿章无权管辖的,他往那里派官员很可疑,肯定是个奸细。奏折中还要求光绪帝对李鸿章和北洋系官员想办法控制。他的奏折正是满族官员对汉族官员态度的一个缩影,充满了猜忌与防范。李鸿章是甲午战争的实际指挥者,调兵遣将,每一个动作都会受到满族官员的猜忌,这也使李鸿章无法放开手脚迎战,必须处处小心,谨防一步踏错满盘皆输的结局出现。军队当中也是满汉分明的,东北入关的满军看不起汉军,汉军同样也不愿意和满军进行任何交流,这样的军队去作战根本无法配合,结果只能是被各个击破。司督阁的一段记载证明了问题“内地来的军队看不起满兵;满兵更不愿与汉兵发生交涉;每个人都仿佛是他自己来打仗,别人与他没关系,他也不去帮助别人。”〔11〕正是在清军与日军在辽东、旅顺作战的时候,清政府派吉林将军长顺支援辽东,而长顺却给荣禄写了一封信内容为“视为旗员旗兵,遇有战事往往观望不前,胜不相让,败不相救,此为通病。”〔12〕假如“以弟杂入其间,则于各军之外,又树一帜。盖多一主将之人,增一牵缀之处,遇事仍不能融合一起。”〔13〕长顺说的很在理,而且已经被很多次战役所证明,从中可以看出满汉矛盾导致了军队之间无法协同作战,战斗力低下,失败也是必然的。

三、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

大清帝国的内耗不仅表现在中央内部,晚清的地方与中央也是矛盾重重,后心斗角的局面。自从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中央的实力便开始减弱,白银不断外流,沿海各省的督抚全力增大。太平天国更是让清政府的实力与权威加速跌落,军事上的失利使清政府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不得不把权力下放,允许地方组织军队抵抗太平天国。自此,地方势力崛起逐渐形成了湘系、淮系、北洋系等地方势力集团。在甲午战争期间正是淮系独占鳌头的时期,军队是李鸿章私有化,而且地方的督抚权力巨大,财政上清政府为了弥补赔款导致国库的空虚,允许地方官员征收附加税,导致贪污盛行,地方财政实力大增。军事上为了镇压太平天国、捻军和多地的人民起义各地的军事组织层出不穷,但多数都受地方督抚的控制,是督抚的私人军队。甲午战争时期大清帝国作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国家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中央无论在财力、军力和人力方面都无法和地方相比。光绪帝和慈禧还有一些满足贵族也通过一些办法试图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遏制其膨胀,但收效甚微。甲午战争的爆发让中央很难调集具有战斗力的部队,因为那些战斗力强的部队是地方督抚的私有,在军费上中央政府也不能提供充足的保障,很多时候需要李鸿章去自筹。总之,地方与中央不能合力拒敌,是甲午战争失败的一方面原因,地方之间利益的私有化也使得彼此不会互帮,整体实力总和虽然强大但无法合力御敌,各方实力派无法团结一致是战败的重要原因。

封建体制下清政府的政治内耗是甲午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帝党后党意见不一,都想通过战争来打压彼此,导致贻误战机,目的不明。满汉矛盾造成李鸿章顾虑重重,官僚集团内部离心离德,满是猜疑与防范,更利用战争相互倾轧。中央与地方不能合力抗敌,财力、军力分散,各自为政,无法统一。总而言之,甲午战争的失败是由于清政府在封建体制下,从统治集团内部到指挥作战的将领再到督抚,无法做到团结一致,合力抗敌,而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彼此争斗,军队战斗意志涣散,战斗力下降,最终导致甲午之战中国战败。建设强大国家,捍卫民族利益,需要全民族的精诚团结,各阶层和共同奋斗,这是甲午战争留给我们深刻的历史教训和现实启示。

〔参 考 文 献〕

〔1〕布兰德,白克浩斯.慈禧外传〔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112.

〔2〕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第四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58.

〔3〕戚其章.中日战争(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3:581.

〔4〕王先谦,朱寿朋.东华录(第三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465.

〔5〕李文忠公全集·电稿(卷十六)〔M〕. 上海:商务印书馆:25.

〔6〕〔7〕〔10〕故宫博物院.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A〕.中国史学会.中日战争(第三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范文澜.中国近代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9〕吴延祯,何玉畴.试论甲午战争中和战之争的性质〔J〕.甘肃师大学报,l981,(04).

〔11〕司督阁.甲午战时辽居忆录〔A〕.戚其章:中日战争(第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2〕 〔13〕长顺函稿〔A〕.戚其章.中日战争(第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3.

〔责任编辑:张平凡〕

猜你喜欢
晚清甲午战争
浅谈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晚清师范教育发展的制度变迁分析
论晚清民间戏曲中的“皇权隐退”
有情总被无情恼
美国在甲午战争中偏袒日本的经济原因
甲午战前中日外交话语权之争
近代中外战争与条约关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