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裁判文书上网制度下司法预测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构想

2016-02-02 19:08:21刘译蔓
法制博览 2016年34期
关键词:文书裁判法官

刘译蔓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我国裁判文书上网制度下司法预测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构想

刘译蔓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2016年8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修订后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以下简称“修订后的文书上网规定”)。此次修订扩大了应当公开的裁判文书范围,健全了裁判文书公开的工作体系,落实了裁判文书全面公开原则,适应了深化司法改革的新形势要求。

2016年9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出席司法案例研究院揭牌暨“中国司法案例网”开通活动并发表讲话,强调“运用‘互联网+’思维,充分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以改革创新精神,努力开创司法案例研究工作新局面。”司法预测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案件特点、法官的思维模式等,进而预测案件的进程与结果。通过此种方法,对于法官而言,能减轻判案负担,实现同案同判;对于公众而言,遇到纠纷能主动查询法律,增强法制意识;对于国家而言,能收集实践中的案件信息,推进立法进程。目前,不论是浙江法院的网上法庭,还是天同律师事务所,都在运用大数据分析体系预测案件结果,防范诉讼风险,司法预测已经在大数据时代扬帆起航。

一、我国裁判文书上网制度现状之审视

自全国法院统一、权威的裁判文书公开平台——中国裁判文书网于2013年正式开通、文书上网规定于2014年实施以来,人民法院裁判文书公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2016年8月16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的裁判文书超过2000万篇,网站访问量突破20亿次。特别是2016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修订后的文书上网规定”扩大且明确了上网文书的范围,丰富了网络案件资源,推动了裁判文书上网制度的进程。

虽然“修订后的文书上网规定”更符合司法公开的需求,更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更能实现法治建设的期待,但是实践中仍然存在种种问题,严重影响裁判文书上网制度的效果,笔者将现存问题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裁判文书质量参差不齐

最高人民法院前院长肖扬曾指出:“现在的裁判文书千案一面,缺乏认证断理,看不出判决结果的形成过程,缺乏说服力,严重影响了公正司法形象。”多数裁判文书陷入罗列事实-引用法律条文-给出判决结果的简短僵化的模式,缺乏引用特定条文的原因分析,缺乏针对案件进行法律适用的探究,也缺乏对双方当事人所提出问题的回应和对证据采纳问题的解释,经常出现模糊案件焦点的情形等等。总之,判决书趋于形式化,论述的充分性、逻辑性、严谨性都难以实现,难以让双方当事人及社会公众信服。

一般情况下,判决文书的字数越多,篇幅越长,阐述的问题就越多,法律与事实的结合论证就越丰富,法官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被公众挑错的概率也大幅增加。因而,一些法官为了保全自己,尽量避免过多地说理与论证,避免将细节问题展开叙述,只是简单地保持文章结构的完整性与语言的连贯性,这样,使得判决书的质量下降,文书的参考价值也大打折扣。

(二)案件检索系统不便捷

首先,从目前中国裁判文书网的界面来看,可以根据案由、关键词、法院、地域、当事人、律师、裁判年份、审判程序、文书类型进行案件筛选,但是当输入特定的内容后,检索出来许多类似的案件或者关键词相同的案件,信息量仍然较大,不能够让检索人准确迅速地找到想要的判决文书,并且极易出现错误的查询结果。

其次,中国裁判文书网已经实现同一案件不同审判程序文书的相互关联,但是此种关联度仍然不能满足公众(尤其是法律人士)的需求,不能够关联经过类似、关注问题相同的案件文书,不能帮助公众了解同一类型案件的判决结果。

最后,案件分类不详尽、不完善、不成体系。当你点击“民事案件”,会有关键词提示你进行下一级的检索,其中有“合同、利息、合同约定、利率、强制性规定、借款合同……”,此层级的分类标准不明确,根据关键词检索难度大。在点击“合同”等关键词后,会出现几十页的案件信息,自此,便没有关键词进行更详细的搜索,严重阻碍查询人的检索进程。

(三)案例指导制度不健全

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是以成文法为审判依据,有选择性地根据事实相似的指导性案例,参考问题论证、法律适用、量刑意见等方面进行判决。指导性案例相较于一般案例而言质量高、可借鉴性强,极具参考价值,若通过指导性案例进行司法预测,预测结果更为准确且可信。然而,截至2016年10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14批指导性案例,案例数量有限,并且虽然中国司法案例网已经开通,但是处于起步阶段,依然不能满足法官参考判决的需求。

二、现存弊端对司法预测影响之探析

案件预测的关键在于数据的充分性、广泛性与方法的准确性,数据的充分性依赖裁判文书的质量,数据的广泛性凭借裁判文书的数量,而方法的准确性更多需要精确迅捷的检索系统。

(一)数据充分性难以保障

基于裁判文书的论证缺乏说理性的现状,案件预估依托的数据质量也良莠不齐,一方面,纠纷困扰者和他们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难以搜寻与自己纠纷相类似的焦点问题的论证,增大了对法院判断的预测难度,不易进行辩护参考;另一方面,对于法官来说,同样缺乏有质量的参考文书,不能为自己审理案件提供便利,只能从自身的理解进行判决,从而给差异性判决提供更大的可能性,甚至会影响司法公正。

(二)数据的广泛性严重匮乏

由于当下公布的指导性案例数量不足,难以对诉讼预测形成广泛的数据支撑,加之公众对一般性案例不放心的心理,使得大部分情况下预测的范围仅限于与那几十件指导性案例相似的案件,预测的效果不尽人意,同时,也让法官借助指导性案例来帮助判决的动力下降。

(三)数据的准确性实现困难

依据目前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检索系统,不能对案件进行准确地分类、编号、设计检索条目,不能实现类似案件事实的相互关联,也不能精确迅速地获取有效信息,提供给大众的仅仅是海量、零散、杂乱的信息,那么,在缺乏强大的技术支撑、统一的数据标准、有效的整合信息的前提下,统一判决尺度、实现司法预测、提高司法决策的科学性不会取得巨大进展。

三、制度完善与司法预测实现之途径

(一)完善裁判文书的相关制作规定,提升说理的充分性

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裁判文书的格式、结构、包含的内容、论证程度等,形成统一的制作标准,减少不同法官判决质量的差异;将判决书论述的充分性作为法官的强制性义务,规定法官出现说理不充分判决时的惩罚措施,并将判决书书写的指标与法官的考核挂钩,激励法官认真对待书写任务,加强判决文书的说理性;改进和推广案例指导制度,发挥优秀判决文书在论证程度方面的指导与样板作用。以制度规定裁判文书样式以及法官责任的方式,提升文书制作的质量,保证提供案件预测的数据的真实性。

(二)改进网站及数据库的建设,确保技术支撑

针对中国裁判文书网等网站,投入技术、引进人才、装配软硬件设施,明确案件检索关键词的分类标准,设立递进关系的多重检索系统,提高案件检索的准确性与便捷性;对于案件事实相似的裁判文书、适用的法律条文进行技术性链接,完善关联性检索功能;设置专门技术人员对服务器进行维护与更新,维护网站运行的稳定性。

另外,在网站设置“经典案例”与“一般案例”栏,将那些知名度高、影响范围广、判决结果意义重大、判决书质量高的代表性裁判文书归入“经典案例”一栏,剩余案例纳入“一般案例”栏,便于法官参考与公众学习,减少“同案不同判”的情形,降低冤假错案的发生几率。

针对司法数据库系统,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系统的基础上,加强与科研机关、高校的合作,调动各方力量,开发司法大数据平台,发挥大数据分析工具在关键词及关联度方面的优势,整合、利用数据,设计多样化的案件分析研究模型,增强数据预测能力,提升司法系统在发现审判规律、进行司法预测、加强审判管理等方面的功效。

经由构建科学的、简便的裁判文书网、司法案例网网站和强大、完善的司法数据库系统,保障数据的准确性与广泛性,为案件的预估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三)提高法官的工作素养,保证裁判文书的质量

第一,法官应树立正确的理念,认识裁判文书上网制度在司法统一、司法公正方面的作用,端正工作态度,增强责任意识,避免出现害怕“言多必失”的心理状态,提升判决文书的制作水平,积极迎接新的挑战。第二,法官要不断学习,认识自身的义务和社会责任,多向优秀的法官请教,多揣摩指导性案例,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增强业务能力。第三,各级人民法院要强化对于法官的培训,形成岗前教育与岗后教育的有机结合,既要进行职业培训也要进行心理疏导,既要传授审判经验,也要交流文书写作技巧,切实提升法官的工作能力。

四、结语

随着中国法治进程的深入,裁判文书上网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发挥其在司法公开、司法统一、促进司法预测方面的重要作用。然而,我们在看到光明的发展前景、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实践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途径,顺应大数据时代的潮流,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提高文书的书写质量,实现科学地预估与管理。让我们共同期待裁判文书上网制度与大数据的完美融合,期待案件预测的真正落实,期待司法信息化建设进入全新时代!

[1]吕升运,水娟.论裁判文书上网“伪公开”现象的防范[J].网络法律评论,2013(2):97-113.

[2]刘南斗,马爽.浅析如何方便公众查询网上裁判文书[J].品牌(下半月),2015(5):32.

[3]赵瑞罡,陈碧玉.文书上网背景下“后裁判效应”的理性应对[J].法律适用,2015(8):65-70.

[4]耿小艳.裁判文书公开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5.

[5]高晋康,王方,朱乾灿.大数据推动构建法治信仰[EB/OL].http://www.71.cn/2016/0621/895529.shtml.

D

A

猜你喜欢
文书裁判法官
太行山文书精品选(17)
法官如此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监狱执法文书规范探讨
法律裁判中的比较推理
法律方法(2019年4期)2019-11-16 01:07:10
黑水城出土《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中“砲”类文书再讨论
西夏学(2019年1期)2019-02-10 06:22:40
清代刑事裁判中的“从重”
法律史评论(2018年0期)2018-12-06 09:22:28
做“德法兼修”的好法官
红土地(2018年8期)2018-09-26 03:19:06
当法官当不忘初心
红土地(2016年10期)2016-02-02 02:45:32
关于回鹘文书中几个词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