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蒂
(遵义师范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
论外音在主调音乐作品结构中的形态特征与表现手法
郭丽蒂
(遵义师范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
外音是指不能纳入到和弦结构内的音级,虽然它在音乐结构中常以装饰性、过渡性的角色出现,但巧妙地应用外音不仅能为音乐起着润色的作用还能为整部音乐作品带来奇特的魅力,往往彰显出作曲家独特的音乐写作风格。本文拟通过对多声部主调音乐作品中外音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试图阐释外音在音乐作品的结构写作中的多种形态,并为其特征与构筑作用及其表现手法进行总结归纳。
外音;音乐结构;形态特征
在和声学上,勋伯格提出“和声发展史不是协和音的发展史而是不协和音的发展史”。音乐的运动是由各音乐要素的矛盾与对比来而形成的。其中协和音与不协和音这对矛盾体的相互作用对旋律线条的流畅性、声部间的逻辑性,以及和声的趣味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外音从种类上可以分为经过音、辅助音、延留音、依音、先现音。
好的作曲家在音乐作品的写作中,善于巧妙而适度地利用外音在音乐作品中制造出各种音乐要素的对比,使音乐显现出灵动、独特的魅力。
(一)外音增加旋律横向运动中的流畅性
在旋律中使用外音能避免和弦音在横向运动中的单调性,为旋律增加不协和因素,使旋律动力性增强。外音带来各种级进关系,增加旋律的流畅性。
如贝多芬《第五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旋律出现在右手声部,以单旋律的形式出现,调性为F大调。弱起小节处旋律从主调属音开始,第二个发音点还原的B音为外音,夹在与第一、第三发音点之间形成辅助性外音。第一小节旋律中前两排共四个发音点,其中第一、第三发音点均为依音式外音,分别解决到弱拍的C音与A音上,即主和弦的五音与三音。
(二)外音在声部运动中具有指向性
各类型的外音,如经过音、倚音、延留音、先现音等都是与和弦音形成二度关系,这种不协和的旋律音程的发响是尖锐的,从人类对音响的心理审美而言是急需上行或下行二度解决到协和音上的,因而使这几类外音的解决具有明显的指向性。
如:莫扎特《第二十钢琴协奏曲》主要由四个声部组成,两外声部分别为旋律声部和级进关系的低音声部,填充层由两个内声部构成。调性建立在d小调上。第一小节第三拍左手内声部的倚音式外音#C音与低音F音形成增五度音程,随即上二度解决至D音上。使得横向声部形成强烈的导主指向关系。第二小节右手第三拍上,右手内声部同样为倚音#G音上二度解决到d小调的属音A音上,同样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从此谱例中能够发现,外音在声部横向运动中由于不协和因素的存在,使其声部进行方向具有明确的指涉性。
(三)外音在声部运动中增强和声的表现力
作曲家利用特定的外音作为背景来衬托旋律声部或为音乐作品渲染营造气氛,用以表现特定音乐情感。
如:肖邦《a小调前奏曲》Op.28 No.2,此作品的调性建立在a小调上,右手为节奏徐缓地旋律声部,每一个乐句的旋幅都为下行关系,使乐句带有叹息的语调。左手伴奏声部由双音组成的锯齿音型作均值性律动,使左右手形成相对静态与动态的关系。前四小节左手伴奏音型中使用外音#A音与自然音级B音构成下行小二度的重复关系作为色彩性的衬托声部,为作品增添了不安的情绪,与右手旋律中的叹息音调相得益彰。
(四)外音的应用带来声部运动间动静关系的对比性
在旋律的运动过程中,外音常作为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柔化润饰旋律,常以快速流动的形式与和声声部形成动和静的对比。
如肖邦《B大调夜曲》Op.9 No.3,该作品乐曲终止式小节处,和声进行为正格终止。右手加入外音形成的快速行进的下行半音化华彩旋律,与左手静态的B大调属七和弦形成强烈的动静对比。
在音乐结构的构筑过程中,外音表现手法多样,在润饰和增强旋律及其和声的表现力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手法的应用,无疑为音乐作品带来审美的趣味性,且为音乐结构的流畅构筑起到了连接作用。
(一)外音在乐句中的装饰作用
乐句的发展手法常见于重复关系、动机展开、模进等手法的应用。外音的巧妙加入,凸显旋律的灵动性、及其音乐情绪的渲染增色不少。
肖邦《c小调夜曲》Op.48 No.中三声中部其中的一个乐句(第35小节-第40小节),在乐句的发展过程中加入均值性三连音节奏型的半音化上行的外音音串,并以八度音程增厚,成功的衬托出将压抑的情绪一层一层的宣泄出来的音乐情绪。
(二)外音在乐段中的粘合作用
在乐段的连接处,特别是三部性结构原则在展开部与再现部的调性过渡之处,外音常与分解和弦一起出现,为展开部与再现部的衔接做完美的粘合。
如:门德尔松《无词歌》Op.62 No.6,该作品的展开段与再现段的属准备部分(第46小节-第50小节)处,50小节是再现段的开头,主调为A大调。47小节左手和弦为A大调的属七和弦,右手的旋律由属七和弦的分解音及其经过式外音形成的连接。外音的加入使旋律声部自然流畅的为再现段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外音在主调音乐作品中的形态特征主要是通过声部运动中增加旋律横向运动中的流畅性,起着柔化、装饰旋律的作用。外音的应用使声部在纵向与横向运动产生不协和因素,因而增加和声的张力度,因而使其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用特定的外音作为背景来衬托旋律声部或为音乐作品渲染营造气氛的作用。外音的应用带来声部运动间动静关系的对比。外音在音乐结构中的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其对乐句的装饰性以及乐段之间的粘合性上。■
[1] 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简明教程(上)[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2] 贾大群.结构诗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3] 吴式锴.和声分析351例.[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