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博物馆藏品的“遗产”维度

2016-02-02 19:59宋向光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遗产

宋向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100871)



论博物馆藏品的“遗产”维度

宋向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2007年国际博协将博物馆藏品定义为 “人类及其环境的实物或非实物遗产”。将博物馆藏品视为遗产,深化人们对博物馆藏品内涵和价值的认识,拓展博物馆藏品的价值实现手段。在解读博物馆藏品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博物馆藏品的属性与特点,提出不仅要加强对实物本体及相关信息的保护,更要注意对藏品联系的保护。

关键词:博物馆藏品;博物馆收藏;实物与非实物遗产

1 博物馆藏品的内涵[1-2]

2007年国际博协发布修订的博物馆定义,对博物馆藏品的属性做了重要调整,即取代之前沿用近半个世纪的“实物证据”,代之以“人类及其环境的实物或非实物遗产”。此前,1946年国际博协成立伊始,将博物馆藏品定义为“物品和标本”。1977年,国际博协莫斯科大会第3号决议即呼吁国际博协,加强与从事自然文化遗产的国际组织及专业机构合作。从国际博协关于博物馆藏品属性的表述,可以看到国际博物馆界对藏品特性认识的变化,从作为物质世界的提取物的物品,到文化的载体——“物证”,再到近年的“遗产”。将博物馆藏品视为“遗产”,这对博物馆藏品产生怎样的影响,对博物馆业务和博物馆机构发展有什么影响,对自然文化遗产管理事务有怎样的影响,博物馆工作者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博物馆学界认为,近代公共博物馆产生于17世纪后期,以英国牛津大学的阿什莫林博物馆作为公共博物馆产生的代表。近代公共博物馆的产生是由于现代社会对构建理性知识体系的需求,在知识创造的过程中,公共博物馆成为知识获取和知识验证系统的重要构成。英法美德等国家政府将博物馆作为国家科学研究的标本库,要求由国家资助的科学考察和考古发掘获得的标本都要送公共博物馆收藏。经过多年积累,这些国家的公共博物馆聚集了大量的实物收藏,例如美国史密森学会博物馆群的藏品达1.6亿件,其中,美国国立自然史博物馆收藏的自然标本和文化物品就达1.26亿件,人类学收藏达200万件。英国国立自然博物馆自然标本的搜集时间跨越300年,现在的收藏达8 000余万件,其中昆虫标本有3 400万件。英国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建馆之初的藏品仅有8万件,现有收藏达800余万件,藏品涵盖世界人类发展历史各时期和各地域文明。博物馆藏品不仅是人类发展的见证物,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对象,是验证人对世界认识正确与否的重要物证。当代公共博物馆也成为科学研究的中心,如美国史密森学会、英国国立自然博物馆在天文学、生物学、海洋学等领域取得大批学术成果,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人文艺术领域独占鳌头,英国牛津大学皮特·瑞沃斯博物馆、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在人类学研究领域有影响巨大。

作者简介:宋向光 (1954.1—),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学。E-mail:songxiangguang@sina.com.

近代公共博物馆为人们认识世界和自身提供了丰富的真实实物,为理性知识的构建和验证提供了切实的物质基础,为现代科学理性、客观的研究范式的确立和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持,是现代社会的理性知识基础的坚实保障。公共博物馆通过展览和社会教育活动,让民众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接触和认同理性知识构建范式,养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式,从这个角度说,公共博物馆是现代社会的理性知识“定海神针”。20世纪大规模制造工业的发展,造成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经济全球化进程造成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的趋同和“同质化”,许多文化形态在发展的旗帜下迅速消亡,博物馆中历经数百年的收藏遂俨然成了物种的避难“方舟”。公共博物馆建立之初,人们为认识世界而收集的自然、人文的实物物品,成为我们认识自然变化和人类对自然影响后果的可靠标杆,成为记录和检视人类发展历程的“实录”。鉴于博物馆收藏在科学、文化和教育上的重要重要作用,公共博物馆通常由所在国家的公共财政和社会赞助支持,博物馆藏品的收集、管理、利用通常需要相当数量的社会资源。为此,人们将博物馆藏品视为重要的文化资产,并采取政策、制度、技术、教育等多种手段对其进行妥善保护。此外,博物馆在塑造国家形象、促进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注意到博物馆的这些重要特点和重要作用,人们将博物馆视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将博物馆从单纯的学术领域解放出来,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将博物馆置于历史、当下和未来的更为延展的长时段中,以加强对博物馆及其收藏的保护管理,并在更大范围发挥博物馆的作用。

博物馆藏品视为遗产,将丰富人们对博物馆藏品内涵和价值的认识,是拓展博物馆藏品的价值实现手段,但也需要注意由此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遗产标准和管理目的的特殊性,如更多从时间、社会、价值、发展等维度考察遗产主体,或者说,对遗产的确定更关注遗产主体特点和当下社会语境,从具有独立性和个体性的维度考查遗产的特质,强调遗产主体的个性和特质,强调遗产的当下作用和价值,这些评价遗产的理念和标准有助于丰富博物馆藏品的解读。但这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扭曲对博物馆藏品的认识,甚至可能造成消极影响,如将藏品抽离博物馆的组织环境和博物馆业务结构,片面强调藏品的当代价值等,从而削弱人们对博物馆知识创造的本质特性的认识。

2 博物馆藏品的属性[3-4]

博物馆藏品被视为文化遗产的主要理由,应该是对藏品实物性、真实性和代表性的关注。博物馆藏品可区分为个体的物件及整体性的组合收藏。作为独立个体的博物馆藏品,更强调其作为客观世界表征的特点,即客观性和物质性:作为自然标本的物件是从客观世界中随机采集的;作为社会人文(包括艺术品)是从人的社会生活过程中选择蒐集的。人们关注更多的是藏品特有的物理性状和物质属性,其在自然状态下存在过程中获得的变化状态,以及其在原生状态下的自然环境。此外,人们对该藏品的采集地点和采集时间等信息也给予特别的关注,这些信息提供了进行横向及纵向比较的基础。横向比较是共时性的在相同或相近物种间的比较,以确定该物件在物质世界中的位置;纵向比较则是历时性的比较,通过同类物的比较,揭示演变路径和影响变化的内外条件。

在关注具体藏品的同时,不能忽略博物馆组合收藏的重要性及特殊性,博物馆收藏广义上讲是博物馆蒐集管理的所有藏品,狭义上则是指与特定主题相关的所有藏品,特定主题是根据博物馆的类型和定位而对所有藏品进行的再次分类组合,如可以按学科、地域、文化、国家、功用等主题对藏品进行分类组合。单一品种的博物馆收藏可以通过多件同类物的个体标本的共同特性,证明该物种的种群特点;多项品种构成的博物馆收藏,则更多是通过物品的内聚性关系和特定“语境”关系,表达普遍性的共性特点或更为复杂的现象。

博物馆藏品是博物馆在其机构目的指导下持续不断的蒐集积累起来的,是博物馆实现其机构社会职能的重要资源,同时也体现博物馆的机构性质和特点。从文化遗产的视角,博物馆藏品是实物性的、历史性的,体现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标志性成就,记录人类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是社群文化认同和历史记忆的标志,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作为特定类型的文化遗产,需要注意到博物馆藏品形成过程及其目的对藏品意义、价值的影响,注意博物馆藏品在具有文化遗产普遍属性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特有的个性。认识博物馆藏品的个性特点,有助于更妥善的保护和实现博物馆藏品的价值。

3 博物馆藏品的特点[5-7]

博物馆藏品具有实物与信息复合性、知识性、系统性和动态发展的特点。受博物馆机构目的和博物馆实践的制约,博物馆藏品具有实物和信息复合性的特点。作为自然世界标本的藏品,必须对实物取得的地点、时间、采集人员等基本信息进行记录,以证明该标本提取活动的科学性,有利于此后的科学研究。作为社会发展证物的藏品,除了上述基本信息,还要记录与该物件相关的社会关系及社会活动,建立物件与社会条件的联系,从而为物件人工痕迹的社会意义提供证据。博物馆藏品的价值是在实物与科学研究的互动中积累增长的,研究成果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会增加藏品的价值,会使藏品与更多的研究领域建立联系,这一特性与更多依靠时间延续而被动增值的文化遗产是有区别的。

3.1博物馆藏品具有知识性的特点

藏品不仅是其自然状态的本真呈现,更是与其相关知识领域的表达,是人类理性知识发展演进的具象表征。博物馆藏品是在人类理性知识的框架中构建的,藏品的获取、分类、研究、利用都是以知识为基准和依据的。博物馆藏品的搜集是出于认识自然、认识世界的目的,藏品的分类是出于人类对自然万物联系的认识的要求,藏品分类要反映既有认知的成果和探究认知的努力,藏品的研究则是基于知识的框架并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其目的在于知识的构建和丰富,藏品的利用重点在于知识的传播和养成公众的理性思维习惯。

3.2博物馆藏品具有系统性的特点

博物馆收藏不是个别物件的简单累加,而是出于知识构建的目的,同类或异类藏品的集合,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系统中的物件既支持系统特色,也因是系统因素而获得更多的意义,呈现为“1+1>2”的效果。通过对藏品的观察,可以让研究人员注意到自然或人类社会中存在的直观或非直观的关系,激励研究者研究、解释这些联系,构建新的知识性认知。藏品不是既有知识的“标签”,不能只选择若干基于既有知识标准的“精品”,而是应出于更全面、系统反映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考虑,尽可能采集与相关自然或社会现象过程、环境有关的多种物件。

3.3博物馆藏品具有动态发展的特点

遗址类、建筑类文化遗产常常是整体决定构成部分,且存在状态是呈现老化衰落的。与之不同,博物馆藏品是由单件物品积聚而成的集合性遗产,整体与构成部分是互动的关系,且博物馆藏品的整体状态是日趋更新和壮大的。由于人认识能力的增强,知识领域随之拓展,人们对博物馆藏品与其原属的自然、社会环境的联系,以及藏品间的联系的认识也会更为深入:对藏品作为科学标本、知识样本的价值的认知更为清晰;对藏品保障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播的要求更为强烈;对补足相关主题收藏的不足与缺失的要求会更迫切。为此,博物馆收藏的规模会不断扩张,博物馆收藏中具体物件会新旧更替,会不断增添品质更优的藏品。因此,博物馆藏品是动态的,其构成、规模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起伏变化波浪型发展的。

4 博物馆藏品的保护与利用

博物馆藏品被视为文化遗产,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具体的标本和实物,藏品中物件的联系也是重要的遗产元素,物件的联系构成物件意义的“关联关系”。对博物馆藏品的保护,除了对实物本体及相关信息的保护,更要注意对藏品联系的保护。博物馆藏品的保护要注意对藏品构成模式的保护,对藏品特质的保持,妥善平衡藏品历史意义保存与现实价值利用的矛盾。藏品构成模式是指藏品形成、优化的过程,是藏品搜集、研究、管理和利用的专业工作模式,这一专业工作模式是博物馆藏品科学标本和社会文化资源特性的保障,是博物馆藏品区别于其他经济目的或满足个人欲求的收藏的重要标志。这可能也是博物馆藏品给文化遗产保护提出的新课题,不仅要对作为行为结果的实物进行保护,也要对形成特定结果的行为和行为模式进行保护。博物馆藏品的保护就要保护藏品的社会属性,博物馆藏品具有普世性的意义,尽管具体物件的所有权是属于由国家法律规定的特定所有权人,但博物馆藏品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对人类生存的自然世界的科学认识,博物馆藏品不应拒绝出于科学研究的使用要求。博物馆藏品保护要承认藏品的动态更新、优化、富集的特点,不能把藏品“冻结”起来,要在保持藏品作为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见证物特质的基础上,通过搜集、修复和注销等手段,保证藏品的整体质量不断提升。博物馆藏品的存在是面向未来的,是为了创造新的知识而准备的,在博物馆藏品中,始终充满了继承与创新、未来发展与当下需求的碰撞,博物馆藏品保护要在这些矛盾中寻求适宜的平衡点。博物馆藏品要供专业研究人员使用,也要服务于知识的学习者,即普通民众。真实是连接研究人员与学习者的桥梁,利用真实的实物才能使研究有坚实的客观基础,接触真实的实物才能使学习者坚信知识的科学正确。作为现代社会理性知识的来源和证物,博物馆藏品需要世代保存下去,不仅是作为科学资源,更是作为现代知识体系的确凿证据。对当代社会来说,博物馆藏品是说明当代社会发展来源及发展特点的历史路标,是证明当代社会发展合法合理性的重要证据,博物馆需要利用藏品来满足社会的这一要求。保护与利用是博物馆藏品管理的基本矛盾,但也是博物馆藏品价值实现与增值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BURCAW G.新博物馆学手册[M].张云,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2]ALEXANDER E P,ALEXANDER M.博物馆变迁:博物馆历史与功能读本[M].陈双双,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3]BOYLAN P.经营博物馆[M].黄静雅,韦清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4]库诺.谁的文化:博物馆的承诺以及关于文物的论争[M].巢巍,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5]ANDRÉD,FRANÇOIS M,.Key concepts of musicology[M].Paris:Armand Colin,2010.

[6]ICOM.ICOM Statutes(2007).[EB/OL].[2016-01-02].http://icom.museum/fileadmin/user_upload/pdf/Statuts/statutes_eng.pdf.

[7]ICOM.ICOM Code of Ethicsfor Museums(2013).[EB/OL].[2016-01-02].http://icom.museum/fileadmin/user_upload/pdf/Codes/code_ethics 2013_eng.pdf.

中图分类号:K825.41

文献标志码:A

The“Heritage”Dimension of Museum Collection

SONG Xiangguang
(School of Archaeology and Museology,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Abstract:The ICOM,at 2007,redefined the museum collection as“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 and its environment”.This definition will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museum collections.For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seum objects and its contents,proposing not only to protect the physical body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of the museum object,but also the context of the objects which make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it.

Key Words:museum object;museum collection;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猜你喜欢
遗产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笑的遗产
遗产怎么分
激活聚落遗产复兴密码
松鼠家的巨额“遗产”
《世界观—雕塑遗产》
千万遗产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长征的两个遗产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