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工作的守望者、推动者
——写在《遗产与保护研究》杂志创刊之际
《遗产与保护研究》杂志社各位同仁:
欣闻贵杂志正式创刊,我谨代表联合国粮农组织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贵刊物创刊表示最热烈的祝贺!联合国粮农组织希望借助贵刊介绍宣传有关“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政策法规、科研成果、国内外的经验、先进理念、交流合作等,共同推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工作,为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传统农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希望贵刊越办越好!
联合国粮农组织自1982年在中国设立代表处以来的30多年里与中国开展了切实有效的合作。通过技术合作项目的形式为中国提供了400多个无偿援助项目,总金额达2亿多美元,通过这些项目把农业、渔业、畜牧业、林业和自然资源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推广到实地,帮助中国获得了国际经验,开辟了实现国家发展目标的新途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项目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近年来与中国政府实施的最成功的项目之一。
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下,联合有关国家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大型项目。200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6个国家选择了5个不同类型的传统农业系统作为首批保护试点。经过10多年的努力,目前全球已经有32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分布在14个国家,其中中国有11个,位列世界各国之首。
中国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最成功的实践者。在2005年所确定的首批6个项目试点国家中,中国的工作无疑是最为成功的,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数量不仅位居世界各国之首,而且国家级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工作也取得的丰硕的成果。截至2015年,已有62个国家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被农业部授牌。通过与有关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体制和机制建设探索,在国际上率先成立了专家委员会,颁布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也写入了国务院有关文件中。
此外,中国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推动者。中国是最早响应并积极参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国家,一批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召开的历次国际论坛上,中国都积极宣传介绍自己的实践经验;2011年,中国科学院李文华院士当选指导委员会主席,对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6月,农业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协商从中国捐助的“南南合作”信托基金中列支200万美元,用于开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有关工作;农业部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举办了2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高级培训班,有30多个国家的60人次前来学习;在农业部的推动下,2014年召开的APEC第三届农业与粮食部长会议通过的“亚太经合组织粮食安全北京宣言”中强调,要“加大各经济体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支持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方面所作的努力”。正是在中国政府等的强力推动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于2015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上被正式纳入其正常预算,从而保障了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伯希·米西卡(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朝鲜、蒙古代表)
戴卫东(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项目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