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奥云(赤峰学院音乐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与音色表现
白奥云
(赤峰学院音乐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本文分析了钢琴演奏中的主要触键方法,并从多角度研究影响钢琴音色表现的触键技巧,以期为钢琴演奏者的学习提供参考。
钢琴演奏;触键技巧;音色表现
钢琴起源于18世纪初的欧洲,经历几百年的漫长发展过程,钢琴结构、制作工艺逐渐完善,钢琴的触键技巧也在不断改进提高。目前,人们更加关注如何运用科学合理的触键方法提高钢琴演奏的音色表现。正确的触键技巧是钢琴专业学习者及非专业学习者需要掌握的基本技巧,这样才能准确、到位的表达音乐。
触键技巧是指钢琴演奏中触键的节奏、触键方法、姿势、断奏与连奏、踏板应用等多种元素的优化组合技巧。触键是钢琴音乐最基本的表现形式,精湛的触键技巧是优秀钢琴演奏家的必备技能,能够完善代表钢琴演奏的水平。钢琴演奏中常见的触键技巧包括以下几点:
(一)高抬指
高抬指是指钢琴演奏者保持全身放松的状态,双臂自然下垂,双肩与手腕和手臂相互配合,也处于平稳放松的状态。钢琴演奏中,保持手指放松,手指触键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手指关节微微弯曲,然后从一定高度自然落到琴键上。高抬指触键方法,需要合理控制手指在琴键上移动的范围,保持手指移动范围与同一水平面平行。演奏姿势放松,但也要保持姿势优美,或是顺势做几个特色的动作,在保证演奏水平的同时,表现出演奏者的个性。钢琴初学者要找到一个放松、合适、正确的弹奏姿势,加强练习手腕、手指、指尖等部位的弹奏技巧,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演奏习惯,并在良好的演奏姿势下完成不同曲风的音乐曲目。
(二)单一高抬指
单一抬高手指是指演奏中手指在琴键上高起高落,但与高抬指又存在不同,就是只运用单一手指抬高,而其他手指并不离开琴键。严格来说,单一高抬指并不是常见的触键方法,只能说是一种演奏练习方法,一般常用于钢琴演奏的单个手指训练中。钢琴初学者的手指灵活度不强,并不善于运用单一高抬指触键方法,即使运用某一单一高抬指,也演奏不出显著的音色效果。单一高抬指一般用于成人演奏或具有一定演奏能力的钢琴演奏中,演奏者手指灵活,具有良好的手指协调能力,在演奏中能够独立运用手腕控制手指,不论是强化训练或是演奏曲目中,都是保持良好音色的一项技巧。
(三)不抬指
不抬指触键方法具有一定的难度,演奏者的手腕和手臂都要具备较强的灵活性,这样才能在演奏中控制好手臂、手腕和手指,保持手指不会出现明显的抬起情况。不抬指触键并不是完全不抬手指,而是演奏中手指在水平位置快速移动,一般应用于跨音域触键环节,例如演奏音阶,形成良好的音色水平,但重点是需要演奏者掌控好手指的平稳。不抬指触键方法的掌握,需要加强对手臂、手腕的训练,保持手指平稳,达到演奏的流畅完整。
(一)不同触键力度的音色表现
触键发力点的不同直接影响手指触键的力度,例如将脚、腰部、肩部、肘部、腕部及掌关节作为不同的发力点,对手指触键的力度具有直接影响[1]。一般发力点部位越靠下,演奏出的音量越大,其音色表现为洪亮和浑厚。要想演奏出宏大响亮的音色,要保证各发力部位的协调和畅通,还要深刻了解不同曲目所运用的科学发力点。手掌是钢琴触键的发力点和力量支撑,对音色表现的控制尤为重要。将手掌作为发力点,下键力大,呈现出集中有力、穿透力强的音色表现;下键力小,呈现出集中、安静、圆润的音色表现。这表明触键力度直接影响音色表现,演奏者动作和力度的合理运动是决定音乐作品弹奏效果的关键。
(二)不同触键高度的音色表现
如果演奏中需要较大力度的触键,此时需要增加手指触键之前与键盘的高度,并配合较快的触键速度,呈现出声音大、通透明亮的音色。如果手指触键之前与键盘的高度较低,或是贴键式的演奏方法,呈现出声音小、安静柔和的音色。一首音乐曲目不仅仅采用同一种高度的触键方法演奏,而是需要根据风格及情感表达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触键高度。以钢琴曲《月光》为例,在和旋发展旋律展开后,应采用较低的触键高度,表现出纯净、细腻的音色;随着和旋力度的增强及情感的深入发展,应不断增高触键高度,表现出明朗的音色和高涨的情绪;曲目接近尾声时,采用贴键式触键方法,表现出安静、轻柔的音色和意境。触键高度随着音乐表现的不同而变化,根据曲目风格及情感变化科学调整触键高度,表现出音乐的内涵。
(三)不同触键速度的音色表现
手指触键速度较快,琴键就会承受更大的力,琴槌受到的传导力量越大,以此影响音乐表现。快速手指触键将掌关节作为发力点,调整指尖到掌关节具有牢固性,就会改变手指触键和击弦速度,影响音乐表现。一般触键速度越快,呈现出的音乐越明亮清澈、干净清脆,具有较强的颗粒性和透明度,触键完成后要立即收回手指。手指触键速度较慢,琴键与亲槌受到的力量就越小,表现出深沉、缥缈、柔和、悠远的音色,还能在听觉上制造出连贯悠远的效果,有效弥补弦乐在表现歌唱性旋律上的不足。例如高抬指慢速触键法,弹奏时将掌关节打开使手指抬高,后缓慢落下,既保证触键高度又放缓触键速度;贴键式慢速触键法,手指与键盘保持较低的距离,贴在琴键上再缓慢触键,并保持掌心力量,保证声音不发虚。
(四)不同触键角度的音色表现
高抬指的大角度指尖触键,伴随指尖触键前与键盘高度落差逐渐增加,表现出通透到底、金石之声的音色,一般用于钢琴曲目中出现力度较强或乐曲中带有重音记号的快速弹奏段落。半抬指的大角度指尖触键,手指抬高到距离键盘不高不低的位置,并采用大角度的指尖触键,能够表现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澈音色效果,主要用于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曲目。指尖贴键的大角度触键,将掌关节力量作为支撑,指尖向身体方向内勾的小动作完成触键,手指基本与键盘零距离,这种触键方法需要弹奏者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表现出奇妙浪漫的音色。小角度的指腹触键法,手指触键时减小与琴键的角度,运用指腹触键,表现出深厚、悠长、柔和、深沉的音色,是一种带有混响的发散性音色[2]。以上仅是一部分触键角度,不同触键角度影响音色表现。
钢琴演奏的音乐表现受到触键技巧的影响,演奏者需要从曲目的情感、意境、音色等多个方面考虑,采用科学合理的触键方法。钢琴演奏者在不断提升专业素质的同时,还要正确分析和认识乐曲,完善和合理应用不同触键技巧,将钢琴曲目的音色效果表现出来。
[1]白艺君.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与音色效果[J].音乐时空,2014 (22):172.
[2]董丽娅.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对音色效果的影响[J].音乐时空,2015(22):8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