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彪(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
音乐治疗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干预研究
魏 彪
(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
音乐疗法对大学生生活、学习、成长减压都有重要的作用,音乐治疗培养了大学生健康的情感和协作精神,对调节情绪、完善人格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本文从音乐疗法的基本理论入手,介绍音乐疗法的起源发展、机能原理和音乐治疗的常用方法并提出音乐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及影响,着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出具体的方法和途径,并阐述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音乐治疗;心理健康;音乐功能;实际应用
在西方,音乐治疗最早起源于毕达哥拉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中世纪的欧洲人认为音乐是神圣的,把音乐视为一种缓解痛苦的精神体验。古罗马帝国崩溃后,音乐治疗的发展受到阻碍。十八至十九世纪,出现了大量关于音乐的心理效应的研究材料,音乐作为辅助治疗手段被许多医生采用。1890年“音乐医生”的观点被奥地利医生厉希腾达尔发表,从而音乐治疗正式得到了人们的关注。1944 年和1946年,最先建立了专门的音乐治疗课程来训练专业音乐治疗师的是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和堪萨斯大学。
中国用音乐治疗疾病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把五行与五音相结合,运用阴阳五行学把五音引入医学领域,指出音乐声调的高低不同,对人体五脏生理、病理活动以及情志变化的不同影响。音乐治疗作为一门完整的现代学科,在中国起步较晚,直到1996年,中央音乐学院成立了音乐治疗研究中心,音乐治疗队伍初步形成,有了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专门的教育机构、专业的音像出版社和设备研制中心。可以说,初步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的音乐治疗的网络。现如今中国音乐治疗的整体水平还十分落后,处在初级的探索阶段,如何将音乐治疗与各大高校的专业理论相结合,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音乐疗法,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音乐在心理治疗中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由于音乐表现形式的多样性,音乐治疗与心理治疗是征服心理疾病的坚不可摧的同盟军,也是在拯救人类精神危机的沙场上并蒂开放的姐妹花。音乐治疗可以帮助人们减轻压力、改善情绪,根据不同的个人心理状态并采取适合的形式去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将会使更多的患者从音乐活动中受益。
(一)心理减压音乐疗法
当人们的情绪受到阻碍时、不能发泄时,我们首先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疏导和整理。当一个人正处于悲痛欲绝、欲哭不能的情况下,我们不能立即选用欢快的乐曲,这样他不能宣泄心头郁闷,抒发情感,可以使用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或民乐《江河水》一类的乐曲,来使心中的郁结和悲哀得以化解。逐渐轻松下来之后,再聆听一下平静舒缓的乐曲,经过一段调整,才能逐步引入较欢快的乐曲。应选择的中国曲目有《喜洋洋》、《春天来了》等。外国曲目如喜歌剧《女仆作夫人》等适合此类病人的治疗。
(二)愉悦心情音乐疗法
情调趣味、节奏鲜明、旋律飞扬且音色优美的乐曲可为情感忧郁、沮丧、精神萎靡的学生选用,如《金蛇狂舞》《盼红军》《采茶扑蝶》等;情调悠然、节奏徐缓、旋律清逸的古琴曲、小提琴协奏曲对情绪不安、焦虑烦闷的学生最有用处,如《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江南好》及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楼台会”,“化蝶”等曲段,使人们心情愉悦,神清气爽。
音乐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是众所周知的。当代大学生要自己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琐事奔波,心情难免疲倦,当遭受挫折,萎靡不振时,音乐对他们的帮助首先是收获心情,继而从音乐中收获力量。音乐治疗是用音乐来激发求助者的各种情绪体验,使用抑郁、悲伤、痛苦和充满矛盾情感的音乐帮助求助者尽可能地把消极情绪发泄出来,在心灵上引起震撼,从而使他们思考人生。可以运用音乐治疗方法,先让求助者聆听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和《第五交响曲》(命运)等一类的乐曲,让求助者心中涌现出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去支持自己奋斗,让他们知道要努力迎接挑战,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踏踏实实地走过每一步,留下一片英雄的足迹,向最后的胜利发起冲击,去努力、去奋斗,把自己献给人类的事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不灭的浪花。当逐渐感受到轻松后,再聆听平静舒缓类的乐曲,逐步扩大求助者的感受与体验,随着音乐进行想象,唤起共鸣,使情绪逐渐平静、放松。为此,可以选择以下曲目用心聆听,并让求助者的思绪随着音乐遨游,比如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梦中的婚礼》《献给爱丽丝》等旋律抒情的钢琴曲,巴赫的《G 弦上的咏叹调》,舒曼的《梦幻曲》等。最后通过音乐在心灵上的陶冶与感化,让求助者懂得音乐的无限魅力,并选择欢快、积极的音乐,如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刘明沅的《喜洋洋》、民乐《步步高》等。以支持和强化求助者内心的积极情绪力量,使其能获得轻松愉快的体验和美的感受,最终帮助求助者体味到人生的另一境界,震撼心灵的风帆,涤荡灵魂的双桨。
音乐疗法传入我国之后,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开来,并不断发展壮大。它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它最大的功能是用音乐练就了新的思维,学会用音乐去洞察事物,用音乐去体味人生,也许就是因为有了音乐治疗,人们越来越发现世界更美好,大自然更美丽。相信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文教育的不断深化,音乐治疗技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也将不断完善和成熟,为最活跃、最敏感的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能为大学生更好地治疗,使他们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1]高天著.音乐治疗导论[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
[2]吴薇,柳子伯.大学生创伤后焦虑症状的音乐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学校卫生,2009(03).
魏彪(1992—),男,汉族,山东章丘人,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2015级音乐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