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筝乐的发展

2016-02-02 16:16宋康妮
北方音乐 2016年24期
关键词:雅乐宫廷古筝

宋康妮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00)

唐代筝乐的发展

宋康妮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00)

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纵观古筝的历史发展,唐代可以说是它辉煌的一页。唐代音乐文化的发展水平可以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而唐代的筝乐是唐代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唐代筝乐的演奏形式、演奏者、筝曲的传播等方面都可以体现出当时筝乐在唐代的流行,唐代筝乐在各阶层中流传,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古筝音乐的发展,促进了古筝各方面的演变。

唐代;筝乐;筝乐演奏

一、唐代筝乐概述

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春秋战国时代已流行于秦地,故史称秦筝。纵观古筝的历史发展,唐代可以说是它辉煌的一页。唐时期绘画、诗歌、音乐等各类文化艺术蓬勃发展,而筝作为唐代主要乐器之一,受到了统治阶级的青睐,他们不仅乐于欣赏筝乐,同时也习筝、弹筝,这一现象大大推动了古筝音乐的发展,促进了古筝形制、演奏技巧等各方面的演变,使得筝乐在唐朝音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筝在唐代的种类主要有筝,弹筝、搊筝、轧筝。唐代较为常见的筝为十二、十三弦。

二、唐代筝乐的演奏形式

唐代的筝主要用于独奏、合奏和大型乐队的演奏。独奏通常是由一个人完成,合奏一般由两种以上乐器合起来演奏,大型乐队的演奏一般是在大型活动或仪式中。

(一)独奏

在唐代,筝乐独奏者分两种情况,一部分人演奏筝是为生计,而另一部分则是作为休闲娱乐,这些在一些唐诗中都可以体现。

(二)合奏

合奏形式的筝乐是唐代较为常见的,唐代的筝能和很多乐器合奏。如:韩愈《感春三首》:“娇童为我歌,哀响跨筝笛。”王建《宫词一百首》:“玉箫改调筝移柱,催换红罗绣舞筵”。从上面的唐诗中,可以看出筝与吹管乐器中的箫、笛、笙合奏,也可与弹拨乐器瑟、琵琶、箜篌合奏。

(三)大型乐队

唐代的燕乐和雅乐中都有使用筝。燕乐,也称宴乐,是指天子及诸侯宴饮宾客时所使用的音乐,雅乐则主要指宫廷祭祀和庙堂典礼时所用的音乐。隋朝统一中国后,集中整理了传入中原地区的各民族和外国的乐舞,制定了七部乐,后增为九部乐。其中九部乐包括: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唐代沿用了隋代的九部乐,贞观十六年,在宴请百官时加奏“高昌乐”,于是形成了十部乐。其中,外来歌舞音乐占有极大比重。

1.九部乐、十部乐

唐代的九、十部乐中西域的音乐占很大比重。“龟兹乐”代表了西域音乐;“西凉乐”融合了西域音乐与中原音乐的特点;“清商乐”是传统的汉族民间乐舞。在这三个最具有代表性的乐部中都有筝乐,可见筝乐在九、十部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2.筝在坐、立部伎中的使用

坐、立部伎多为唐代的创作歌舞,唐初已有制作的迹象,奠定于武则天时代,最后确立与唐玄宗时期。立部伎有八部,坐部伎有六部。唐代坐部伎乐队使用的乐器有二十多种,其中就包括筝。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最著名的歌舞大曲,这部大曲共三十六段,分散序、中序、和曲破三个部分。白居易《霓裳羽衣歌》中记载了全曲的表演,散序中仅用笛、箫、筝、磬等乐器交互演奏。中序到破的部分筝一直作为伴奏乐器使用。

3.雅乐

唐代对雅乐所使用的乐器,如钟、磬、鼓等需要用木架悬挂起来的敲击乐器,是相当注意和重视的。根据《旧唐书·音乐志》、《乐府杂录》雅乐部记载:唐代雅乐使用的乐器,除钟、磬外,尚有琴、瑟、筝、竽、箫、笛、埙、箎、柷等。雅乐通常是气势磅礴的,以打击乐和吹管乐为主,只有少量的弹拨乐器,其中就有筝,说明筝在当时是非常被重视的弹拨乐器。

三、唐代筝乐演奏者

唐代筝乐的发展离不开筝乐演奏者,演奏者有以下几类。

一是专业演奏家,专业演奏家有号称“开元中第一筝手”的薛琼琼,顾况笔下“八岁能弹筝”的郑女,晚唐名妓伍卿,晚唐宫廷梨园乐师李周,李青青、李从周等。这些演奏家多为共宫廷演奏筝乐,她们一般都经过宫廷教坊的培训,或者自幼习琴,或出自筝乐世家,可以说都系统规范的学习过筝乐,具有很高的音乐素质。二是商业乐妓,这类演奏者大多在酒楼,茶馆等娱乐场所进行表演。三是家妓,供私人家居玩乐的乐妓。四是文人,通常文人不仅在文学诗词上有很高的修养,在琴棋书画等方面也有所造诣。如辛弃疾、常建等。文人弹筝经常是用来抒发感情的。五是受罚之人,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中曾描写出流人弹筝的水平之高,能够达到让听者的心与琴合为一体。流人以演奏为生活来源,没有固定的演奏场所,也没有固定住处,流动性较大。

通过这些不同的弹筝人群,我们不难看出,唐代的筝乐是非常普及的,宫廷,民间都有弹筝人。

四、唐代筝乐的传播

在各种娱乐场所人们喜欢听筝,这也加速了筝曲在唐代的发展和传播,流行于宫廷的代表性曲目有:《霓裳羽衣曲》、《秦王破阵乐》等,这类曲目在长安、洛阳广为流行;唐代的文人雅士借筝抒怀,于是大量的筝曲停留在了这些文人的诗词文集中,其中有些是前朝传下来的旧曲,也有唐时期创作的新曲,形式上分为独奏、合奏、伴奏曲;唐时期最丰富的筝曲应该是民间筝曲,包括《迎君乐》、《广陵散》、行路难》、《红窗影》、《晋城仙》等。

筝在国内的传播是通过这些不同的阶层来进行的,流传范围比较大,在宫廷音乐中,筝是主要的演奏乐器之一。筝乐在当时的贵族、官宦阶层中备受推崇,文人也借筝抒怀。《全唐诗》中描写筝的共有一百三十余首,这些诗不仅记录了筝的形态,演奏技巧等,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筝在各个群体中的传播情况,尤其是筝在民间的流传情况。

筝乐在周边国家的传播主要有:朝鲜半岛、骠国(今缅甸境内)、日本、龟兹、西凉等。唐代筝开始传入日本,日本藤原师长在1171年编成的《仁智要录》就是根据唐传筝谱编写,这本乐谱已成为我们研究唐朝筝乐的重要资料。

五、结语

从文献记录看,正史、唐诗或笔记小说等文献中都有唐朝筝乐记录。筝乐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演奏形式丰富多样。可见,筝乐在唐代的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受到国内外专业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的重视,对周边地区和国家的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2]关也维.唐代音乐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宋康妮(1992—),女,汉族,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雅乐宫廷古筝
明代宫廷队舞考论
朝鲜李朝时期宫廷雅乐的传承与发展
日本雅乐的传承与流变兼论中国雅乐的价值重构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唐雅乐大曲存辞考略
歲朝图 帝王宫廷篇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夕为“皇室宫廷饮” 今入寻常百姓家
雅乐的来龙去脉
关于古筝教学评价构建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