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民间文学研究报告:以神话、传说与故事为主

2016-02-02 15:47祝鹏程
民间文化论坛 2016年1期
关键词:民俗学民间文学民间故事

祝鹏程



2015年民间文学研究报告:以神话、传说与故事为主

祝鹏程

2015年度,民间文学研究在基本理论、神话、传说和故事研究领域获得了丰硕成果,反映了当今民间文学的发展倾向:问题意识凸显;学术对话和述评增多;研究文类更加多样化,文类间的比例相对平均;传统文史研究方法回归,与新方法并存。但在讨论某些话题、使用某些话语时,学界仍然缺乏共同的知识作为对话的基础,而宏大理论与个案研究之间的对话也有待加强。

2015;民间文学;神话;传说;故事

2015年度,民间文学研究在既往学术传统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学者在学科基本理论和各种文类的研究上均作出了有益的探讨,并出版了可观的论著与译著。限于篇幅,本文仅从基础理论、神话研究、传说研究与故事研究四个方面,对本年度的研究进行概述,并对年度发展趋势做出总结与反思。由于笔者阅读视野有限,还有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未能收入其中,请作者与读者谅解。

一、概述

2015年10月,中国民俗学会召开了以“资源·价值·共识”为主题的年会。这三个词汇并置在一起,为我们揭示出了学术共同体近年来的一些共同追求:跳出传统的桎梏,把眼光投向更加鲜活的社会生活,激发民俗学与民间文学作为“现在学”的社会实践功能,为社会的良性运行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民间文学与民俗学所关注的范围得到了扩大,以下的这些话题进入了学者的范围:民间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民间文学与民众价值观的认识;民间文学与当代生活;民间文化传统的反思与批评;民间文学的公共价值与当代社会建设等等。

本年度的民间文学也在这一轨道上继续深入,总体而言,研究呈现出了以下四方面的特色:

首先是问题意识的日渐凸显。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研究一度有“只拉车不看路”的弊病,近两年,学界的问题意识越来越明晰,理论追求的自觉性也有所提高,出现了大量对学术基础理论、方法,以及基本概念的探讨与反思。这一点最为明显地体现在刊物编排的专栏化上。无论是《民俗研究》,还是《民间文化论坛》,都加强了对专栏的建设,从基础研究、学术史、文类的变迁等角度展开了讨论。比如,本年度,《民间文化论坛》上特辟“表演理论专题”,刊登了鲍曼的《“表演”新释》、吕微的《“表演的责任”与民俗学的“实践研究”——鲍曼<表演的否认>的实践民俗学目的-方法论》、王杰文的《口头表演的诗学与政治学——关于“表演”的批评与反思》、朱刚的《当代民俗学“以演述为中心的方法”——理论背景、发展轨迹及概念解析》a以上四文均发表于《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1期。等文章,对表演理论的学术脉络,以及核心概念做了细致的梳理。

其次是学术对话和述评增多。搭建学术对话平台是学术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方面。从本年度的成果看,学界加强了学术的对话和书评的写作,出现了以吕微的《民俗学:一门伟大的学科》、施爱东与巴莫曲布嫫主编的《走向新范式的中国民俗学》为代表的学术述评类著作,力求将历史评述与学术批评结合起来,展开正常的学术评论,推动学科的思想碰撞与理论建设。在刊物中,对学者和著作的评述文字也有所增加,比如,《民族艺术》持续开展着学术名家的述评和对话栏目;为了推进神话学的理论建设,《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也开辟了“神话学与神话资源转化研究”专栏,展开了对神话学学者的学术述评工作。

再次是研究文类的多样化。在2013年的年度报告中,笔者发现,在当年的论文中,有关传说的研究明显多于故事。这大概和区域研究的兴盛,以及传说在旅游等当下文化开发事业中更受青睐有关。相比之下,本年度传说和故事的研究比例相当,故事研究成果较为丰厚。从下文的梳理可知,无论是对故事的社会意义与文化内涵,还是对文本的结构、母题、类型,都有较深入全面的探讨。此外,学者关注的范围还扩大到了笑话、小戏、曲艺、俗语等文类,而在对文类表现形态的关注上,也兼顾了口传、书面与景观叙事等不同的形态。这显然有利于学术研究全面、平衡的发展。

最后是传统文史研究方法与新方法的并存。作为有关生活文化传统的学问,民间文化研究的关注对象往往同古老的过去有着密切的关联;但同时,这一学科在对相关新技术的应用方面,却总是保持着与时代同步、甚至先进于其他一般学科的特征。在本年度,我们可以看到,民间文学的研究呈现出了两种面貌。一方面,大量的论文使用了文史研究、文化史考证的路数。《民俗研究》中便刊登了大量关于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俗史、民俗学史方面的论文,展示了传统文史研究的魅力。另一方面,有相当数量的研究借鉴了文化研究、人类学与传媒研究的方法来丰富民俗学。这方面的研究以《民间文化论坛》为代表,刊登了关于“口头传统数据化”“都市民俗学”“民族志研究中的图像与影像技术”“乡愁的民俗学解读”“当代德国民俗学”等主题的研究论文,显示出了关注前沿话题的学术勇气。

二、理论阐释

1.基础理论阐释

本年度,一直致力于民俗学基础理论探索的吕微出版了《民俗学:一门伟大的学科——从学术反思到实践科学的历史与逻辑研究》b吕微:《民俗学:一门伟大的学科——从学术反思到实践科学的历史与逻辑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以阐发他所提倡的“实践民俗学”的理念。全书从学术与政治的“外在性”学术史关系切入,对民俗学研究的代表性著作与人物展开述评,在最后揭示出学术自身的“内在性”原则,并达成了对民俗学起源和原则的重新理解和解释。作者在理论上对民俗学基本原则进行了重构,一方面证明了民俗学的观念性实践本质;另一方面,经过重新奠基、建构的民俗学学科也就自我阐明了从交互主体原则、自由目的原则到先验的方法论原则“三位一体”的整体性范式转换——即在民俗学学术史上实践范式综合理论范式——的可能方向。

另外,施爱东和巴莫曲布嫫主编的《走向新范式的中国民俗学》a施爱东、巴莫曲布嫫主编:《走向新范式的中国民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也对21世纪以来部分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成果,如《倡立一门新学科:中国现代民俗学的鼓吹、经营与中落》《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以京西燕家台村的拉家为个案》《<山海经>语境重建与神话解读》《灵验☒磕头☒传说:民众信仰的阴面与阳面》等著作展开了述评。这些著作将历史评述与学术批评结合起来,综合地回答了什么是“民”与“民间”,以及如何平等对话等学科的终极问题。我们可以从这些近年来的著作和相关的述评中,看到年轻一辈学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实践民俗学”的追求。

岳永逸的《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民俗、曲艺与心性》b岳永逸:《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民俗、曲艺与心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延续了作者一贯坚持的学科反思与文化批评并行的研究路径。全书把民间艺术看成是生活的延续,通过对相声、二人转、传说故事、民间信仰、传统节日、方言俚语等民间文化在当地生存状况的书写,展示了在乡土中国向都市中国的转型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参差共生,多种文化和生活方式并呈的局面;全面考察了与乡土文明相适应的各种传统民俗与文艺形式,在都市文明突飞猛进的当下的演变历程,并提出了“曲艺的城墙内外”“二人转的生态学”等可供学界参考的分析视角。

随着语境研究的兴起,当下的民间文学研究该如何展开?万建中提出了“民间文学志”的概念,在《“民间文学志”概念的提出及其学术意义》c《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中,他强调民间文学是一种具有美感效应的日常生活方式。如今,记录性的田野作业已不合时宜,“民间文学志”的学术范式成为田野作业和研究的必由之路,这一范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对表演过程中审美体验和文学场域的把握,既关注语境,又考察演述的行为、场面、过程、在场者的互动关系以及社会历史背景。

随着计算机与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借助各种数字化手段展开民间文化研究正日益成为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努力方向。数据库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探索。为此,《民间文化论坛》专门设置了“口头传统数字化:策略、实践与协作”的专栏,刊登了巴莫曲布嫫与朝戈金等人的《蒙古英雄史诗的数字化建档实践》、樋口淳(Atsushi Higuchi)的《东亚口头传承数字化之策略、实践及国际协作的可能性》、郭翠潇与王宪昭等人的《“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数据库”:建设与应用》、阿兰☒伯德特(Allan Burdette)的《传统音乐档案的介质保护及其协作策略》d以上四文均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6期。等文章。研究提倡专业学者与计算机专家的协作,对从田野数据的处理,到检索的设计,到数据库的维护展开了全面的讨论。

此外,胥志强的《语境方法的解释学向度》e《民俗研究》,2015年第5期。、王旭的《从知识到经验:民间文学体裁观的跨越》f《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等研究,也从不同的层面对民间文学的基本理论展开了论述。

2.学术史研究

学术史研究在总结既定成果、反思研究范式与路径上有重要作用,对学术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本年度,学界在民间文学学术史的考察与反思上产生了相当数量的成果,重版了《到民间去: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1918——1937》a洪长泰:《到民间去: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1918——1937》,董晓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等著作,也出现了很多专题性的探讨。

老学者刘锡诚增订出版了《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b刘锡诚:《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作者对百年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作了细致的梳理和独特的审视。研究把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滥觞定在晚清末年,充分认识到民族国家建设对民间文学学科的影响,进而把民间文艺学的发展史与中国的国情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同时从流派的视角来统帅百年民间文艺学史,将民间文学研究分为两大思潮:一是文学性的研究和价值评判体系;一是以西方人类学派的学术理念为引导的民俗研究,在此基础上,全面细致地描绘了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发展的历史图景。

2015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学界出现了一批探讨抗战与民间文艺的研究成果。《民间文化论坛》专设“民间文艺与抗战”专栏,刊登了段友文、刘金蕾的《太行革命根据地抗战歌谣的时代特征》、刘守华的《抗日战争与民间叙事——从日本学者的相关评述说起》、毛巧晖的《延安时期解放区革命歌谣:社会记忆与时代“共名”》、林继富的《河南桐柏抗战歌谣研究——基于历史记忆的视角》、龙海清的《文化史上不可遗忘的一个奇迹——抗战期间长沙临时大学湘黔滇旅行团采风述论》、孙乃琨的《寻找英雄“王二小”——关于<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文本生成与媒介传播》c以上文章均发表于《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5期。等文章。此外,刘锡诚还撰写了的《抗战中的民间文学家们》d《文化学刊》,2015年第9期。一文,考察了抗日战争期间,民间文学工作者深入大后方进行采风工作的种种成绩。一系列研究通过历史的回顾,揭示了民间文艺在凝聚民族认同上的作用,以及时代与民间文艺发展的紧密关系。

还有的研究则是对新中国的民间文学研究进行梳理与反思。毛巧晖的《民族国家与文化遗产的共构——1949——1966年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e《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认为建国后的少数民族神话研究除了继续关注各民族文化的认同外,其焦点转向新的人民的文学实践以及从文学上呈现新的社会主义的多民族国家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少数民族神话作为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史料得以保护。漆凌云的《中国民间故事志的学术史回顾及反思》f《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则梳理了新中国的民间故事的采录和讲述研究史。认为20世纪50年代,“忠实记录”原则在故事采录中并未得到真正落实。20世纪80年代后,故事采录的科学性开始受重视,故事的讲述语境和故事家的生活史开始受到关注。21世纪初期,民间故事志的学术实践呈现出从生活史研究向心灵史研究过渡走势,而故事志心灵史研究范式有助于中国民间故事研究走出本体意识薄弱的困境,引导人们关注特定地域讲述者和听众在精神世界的交往。

国内的学术史梳理成果还有董晓萍的《党性民间文艺理论的核心概念与思想争论》a《西北民族研究》,2015年第4期。、刘守华的《<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十年回顾》b《文化遗产》,2015年第3期。、段宝林的《杂说顾颉刚与<吴歌甲集>》c《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等。除了国内的成果外,本年度还有不少对国外学术史的梳理。如王杰文的《走向“文化研究”的芬兰民俗学》d《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胥志强的《海德格尔与民族(Das Volk)问题研究》e《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崔若男的《多尔逊与美国民俗学学科的发展》f《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3期。等。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到了第十个年头,2015年,在非遗保护方面出现了不少有启迪性的研究,发表了朝戈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学理到实践》g《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 第2期。、刘锡诚的《再论我国“非遗”保护若干理论问题》h《文化学刊》,2015年第5期。等论文,翻译了任敦姬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i《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3期。、艾伟的《美国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本真性”问题》j《文化遗产》,2015年第3期。等文章。

宋俊华主编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5)》k宋俊华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概览性地描述了本年度非遗的发展状况,从各地区保护实践工作及成果,以及各类别非遗的保护难点与问题等角度进行评述;还通过深入的案例解析,从法律法规建设、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保护现状、香港非遗教育、城镇化进程中的非遗自救路径等角度,呈现、分析与深入探讨中国非遗保护工作所面对问题的复杂性及可能的解决路径。

巴莫曲布嫫的《从语词层面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公约>“两个中文本” 的分析》l《民族艺术》,2015年第6期。敏锐发现国内的非遗保护往往有偏离《公约》基本精神的倾向。作者比较了《公约》的两个中译本,考察了不同文本对非遗的理解差异。结合两个译本在中国的使用情况,强调要理解非遗的“所指”和“能指”,必须要回到在《公约》的概念框架中,以文本为原点,从语词层面观察《公约》创制的一系列关键词对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非遗保护所施加的潜在影响及其意义消解的可能性。这篇文章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对当下非遗保护的健康发展不无裨益。

高丙中、吕微、户晓辉等学者在非遗研究领域有着较强的现实关怀。本年度,高丙中的《中国民俗学的新时代:开创公民日常生活的文化科学》m《民俗研究》,2015年第1期。引入了“公民”的概念,希望借助非遗保护激发民间的创造力,完成民间社会的现代转型。吕微今年的一系列研究,如《民俗学的哥白尼革命——高丙中民俗学实践“表述”的案例研究》n《民俗研究》,2015年第1期。《我们的学术观念是如何转变的?——刘锡诚:从一位民间文学——民俗学学者看学科的范式转换》o施爱东、巴莫曲布嫫主编:《走向新范式的中国民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探讨了非遗保护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建设的意义,提倡要非功利地、实践地推行非遗保护,尤其强调非遗保护应该是社会自身主导的。户晓辉的《非遗时代的民俗学的实践回归》a《民俗研究》,2015年第1期。等文章非常注重非遗概念与《公约》中包含的新观念、新框架与新伦理对于当下中国的意义,并强调非遗保护应该是以民主参与的公民社会为旨归的应然政治。这些学者有着一个同样的目标,希望通过非遗的保护把曾经备受冷落的民间主体邀请回来,既能够保存普通人的日常文化,又能建设一个理性、现代的社会。

三、神话研究

神话学是民间文学研究中的大宗,本年度相关的成果颇为可观。出版了王倩的《神话学文明起源路径研究》b王倩:《神话学文明起源路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王希悦的《阿·费·洛谢夫的神话学研究》c王希悦:《阿·费·洛谢夫的神话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再版了袁珂的《中国神话史》d袁珂:《中国神话史》,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年。等著作。具体的成果如下:

1.神话理论与方法阐释

一些学者对神话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有所阐释。叶舒宪的专著《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e叶舒宪:《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是对他近年提倡的整体文明视野下的神话学研究的一次总结。作者借鉴了文学人类学的跨学科经验,以神话学视角进入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理论与方法,梳理了中华文明的大小传统再思考、四重证据法等理论方法;中篇为文明起源的玉器时代;下篇为夏商周秦神话历史,分别结合考古学与神话学对中华文明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和探源。

在产业化、民俗旅游、传媒等新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视角来看待当下的神话?杨利慧在《“神话主义”的再阐释:前因与后果》f《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年第5期。中,集中阐释了她近年所提倡的“神话主义”的概念与内涵。她认为“神话主义”指现当代社会中对神话的挪用和重新建构的行为,这一概念的产生受到“民俗主义”与“民俗化”等概念的影响,仍然以神话本体为考察对象,强调的是神话传统在现当代社会中被挪用和重述的情况,目的在于使学者探究的目光从社区日常生活的语境扩展到在各种新的语境中被展示和重述的神话,这一概念对我们考察当代社会中的神话提供了有益的视角。

陈建宪的《论神话生境》g《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年第7期。则提出了“神话生境”作为神话的分析概念。“神话生境”是神话存活的必要条件与相关要素,包括神话创造者、神话展演过程、神话的时空要素和传承方式等因素。文章对这些因素展开了阐释,认为神话的创作主体是掌握着族群权力的精英阶层,以神话来控制知识的生产与传播,规范社会的行为。神话展演诸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时间、空间和参与者。神话传承涉及的因素为传承人、传承媒介和传承语境。作者认为只有深入地对神话生境进行调查研究,才能真正了解神话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状况。

2.对神话文化内涵的阐释

对神话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的考证与阐释是传统神话学的强项。本年度,围绕着相关的话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研究。出现了刘锡诚的《“东南亚文化区”与同胞配偶型洪水神话》a《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年第9期。、叶舒宪的《从玉教神话看“天人合一”中国思想的大传统原型》b《民族艺术》,2015年第1期。、王怀义的《论中国史前神话意象的构象方式》c《民族艺术》,2015年第2期。、刘镁硒的《<天问>与创世神话》d《民俗研究》,2015年第4期。、王望峰的《像变神话:传统画作观的另类解读》e《民族艺术》,2015年第5期等研究。

王宪昭的《论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的传承与演变》f《中原文化研究》,2015年第5期。考察了伏羲、女娲母题的融合过程,考证了神话在口头与典籍之间的双向多层次文化交流过程。文章认为,这两个母题表现出在各民族地区分布的广泛性、跨民族传承的复杂性以及从独立到黏合的特殊性。这些特征的形成与人类对神话功能的诉求、神话传承规则、民族交往与融合以及特定的文化理念等有关。此外,他的《蚩尤神话的传承与价值取向》g《社会科学家》,2015年第1期。考察了蚩尤神话的文献记载、民间口头传承、民俗传承、文物传承等多种传承形式。

吴新峰的《民间文学志系列之一:新疆阜康西王母神话传说志》h《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提倡用“民间文学志”叙事四面体的方法来呈现神话文本的结构形态特征和意义。文章认为,新疆阜康西王母神话传说以《山海经》时代的神话内容为源头,以周穆王西巡瑶池会见西王母的神话传说为主体内容,同时还融汇了新疆阜康历史风物;形成了以阜康为中心,辐射东西周边县域的西王母神话传说圈。这一神话的结构形态呈现出的“惩罚与拯救”的理性特征与叙述秩序的结构,依然有效地勾连着历史与现实,意义的呈现隐蔽在讲述语境的构造与想象中。

四、传说研究

在传说研究领域,本年度的成果也颇为可观。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以各异的视角和理论,切入到传说研究的不同领域。出现了刘爱华的《梦笔深藏五色毫——中国古代梦笔传说及其类型分析》i《民族文学研究》,2015年第2期。、陈金文的《壮族山水传说中的英雄故事》j《民族文学研究》,2015年第4期。、夏楠与孙正国的《传说的文本属性:历史-封闭性与文学-开放性——以豫西大禹治水传说文本为中心》k《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等文章外。总体而言,以下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突出。

1.传说与地方社会研究

陈泳超在长期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出版了《背过身去的大娘娘——地方民间传说生息的动力学研究》l陈泳超:《背过身去的大娘娘——地方民间传说生息的动力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一书。不同于传统民间文学研究多以文本为中心,该书将传说看成是在地方生活世界中持续发生作用的一套话语体系,通过对山西洪洞县非常悠久的信仰活动“接姑姑、迎娘娘”中关于娘娘的身世传说持续八年的田野调查,来理解和分析地方民间传说与各种人群的实际关联,尤其关注传说演变的地方性动力、时代性动力等机制,由此探讨永远处于变动之中的地方传说与当地人群现实诉求的关系。这本书既是对传说演变动力的理论探讨,也是对传说与地方社会关系的深入研究。

刘锡诚的《试论牛郎织女传说圈——地理系统的研究》a《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4期。延续了董作宾对歌谣《看见她》的研究方法。文章运用20世纪百年间的牛郎织女传说口头记录材料,通过地理分布的分析研究显示:这个传说在26个省区的广大农民群众中一直流传着,故事情节相对稳定,并且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冀、晋、鲁、苏、浙、闽、豫七个省区构成的“牛郎织女传说圈”。在核心区外,还有19个省区有牛郎织女传说的流传,构成传说的周边地带。为传说的分布勾勒出了可视的图景。

李然的《传说形象的生活化功能——作为互动媒介的秃尾巴老李》b《民俗研究》,2015年第5期。则探讨了“秃尾巴老李”传说在山东当地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作者以传说形象为切入点,将传说放回到生活的具体场域,尤其是人与人的互动过程中,描述传说包含着的众多真实且与讲述者和听众都息息相关的信息和情感,探讨该传说形象作为一种沟通的媒介符号,在强化家族历史感、提升家族地位、划分地域族群、分配村落权力、划分家族族系等方面承担的重要责任。

此外,还有很多研究从不同视角切入传说与地方社会的关系,如赵世瑜的《从移民传说到地域认同:明清国家的形成》c《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从新清史的视角考察了移民传说在讨论地域认同、明清国家形成中的作用;邹宇灵的《历史记忆与社会实践——以湘西腊尔山高地苗族社会与国家机构的文化互动为例》d《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以苗族东部方言社区里流传的“九月初九”节日传说文本为例,考察了传说呈现族群想象及族群与“帝国”之间的联系。

2.传说与社会变迁研究

民间传说的变迁往往与社会生活及民众心态有着紧密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段,传说有着不同的生成原因与演变动力。本年度,一些研究考察了传说在不同时期的变迁,囊括了从古代到新中国,再到当下的不同时段。出现了肖晶的《南岭瑶族盘王传说的历史变迁与文化寓意——以广西贺州瑶族盘王文化为考察对象》e《民族文学研究》,2015年第3期。、罗燚英的《明清时期广州五仙五羊传说流变论析》f《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等文章。

刘惠萍的《混同与选择——湖北孝感“董孝子”传说研究》g《民俗研究》,2015年第2期。考察了不同时代传说的演变动力。作者发现孝感地区孝子传说的主角经历了从董黯到董永的变化。经过考证,文章认为大约在南北朝时期,二位董孝子的传说可能已产生了相混的现象。到了唐代以后,由于董永的传说更富于传奇,另一方面也与唐代以后国家法律制度不再容许血亲复仇的行为存在有关,使杀仇祭母的“董孝子”逐渐被“孝感动天”的董永所取代。

毛巧晖的《20世纪60年代刘三姐(妹)传说的重构考察》a《民俗研究》,2015年第5期。聚焦于刘三姐(妹)传说与新中国政治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不同的文类样式对传说的主题与内容进行了创编与重塑,获得了全国性的影响。在其重构与变迁过程中,呈现了1949年至1966年新的人民文学构建过程,也即民间文艺、通俗文艺、精英文学互构熔铸的过程。作者提倡在研究新中国的传说生产时,要避免从任何单一视域出发的研究。

余红艳的《走向市场:“白蛇传”传说的当代景观生产研究》b《文化遗产》,2015年第6期。则把视角转向当下,考察市场经济语境下的传说生产。作者发现,在旅游开发的影响下,“白蛇传”景观成为传说在当代重要的存在形态与传承模式,而过度的市场化与商业开发抽离了传说的信仰成分,使传说景观生产有着偏离传说文化内涵的发展趋势。

3.传说与信仰研究

传说与民间信仰有着同生共养的关系,民间信仰规约着传说叙事的内容与走向,民间传说也在承载、呈现民间信仰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年度有不少研究关注于此,诸如毕雪飞的《论日本七夕传说的祭文形态》c《文化遗产》,2015年第1期。、程鹏的《多维叙事视角下莱芜南部地区安期生信仰研究》d《文化遗产》,2015年第2期。、杨栋的《“禹生石纽”传说的文化阐释》e《中原文化研究》,2015年第5期。等。

王尧在近年一直关注于传说的研究,本年度她有三篇文章讨论传说与信仰的关系。《传说与神灵的地方化——以山西洪洞的青州二郎信仰为例》f《民族艺术》,2015年第5期。考察了山西洪洞青州二郎的地方化过程。认为传说的地方化直接影响了传说享有者在现实生活中的功能性行为模式,是促进该信仰完成地方化转变的有力方式。《凡人成神的传说模式》g《民族文学研究》,2015年第5期。则将凡人成神的传说分为“生前德行型”和“怪异死亡型”两类,它们的叙事结构均由两大核心要素组成:修炼——命名。还有一些表层的情节元素因背后潜藏着宏大的地方传统,能够激发成神联想,从而成为传说叙事的附加项,它们共同构成凡人成神传说的普遍模式。《信仰资源的建构与首次分配——以山西洪洞地区的通天二郎信仰为对象》h《民俗研究》,2015年第6期。则把神灵信仰视为一种资源,讨论了凡人成神的信仰发生过程中的资源分配问题。

袁瑾的《民间信仰中的孝道传播——以绍兴舜王信仰为个案》i《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3期。讨论了根植于民众生活的民间信仰在“孝”文化中传播的重要作用。文章发现,流传于绍兴会稽山地区的舜王信仰以儒家伦理思想为背景,将虞舜仁孝的人格精神转化为生动的传说故事,并依靠周而复始的祭祀仪式与乡村信仰组织网络,渗入民众的生活世界,长期以来不断教化、引导着当地民众。

五、故事研究

本年度,民间故事的研究成果要多于前两年,学术水平也有所提高。不仅出版了《中国民间故事史》等概览性著作,也出现了大量从不同的视角出发的个案研究。

1.故事史与基本理论研究

在民间故事史的研究上,本年初出现了一本重量级著作——祁连休的《中国民间故事史》a祁连休:《中国民间故事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5年。。为了撰写这部著作,作者查阅大量涉及民间故事的古籍文献,梳理和论析古人记录的民间故事文本,花费了十年心血。作者依照时间顺序将著述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代、清代六编,仔细梳理了两千多年的中国民间故事发展史。作者从故事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叙事特点、结构模式、流传变异等层面,尽量充分地揭示出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多彩多姿的面貌,而且突出其不同于一般笔记小说、通俗小说的民间文学特征。同时,该书又吸收了学界近年来对语境的研究,在每一部分的结尾,都增加了对每个时代故事搜集、记录情况的研究。

本年度还再版了李扬的《中国民间故事形态研究》b李扬:《中国民间故事形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作者借鉴俄罗斯学者普罗普的民间故事形态分析理论,首次在学界运用故事形态理论对中国民间故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细致研究中国民间故事功能形式的基础上,以功能论、序列论、角色论等三个专题系统阐述了中国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对中国民间故事叙事本体的内在结构形态做了深入分析。

祝秀丽的《民间故事讲述的话语互动及其田野研究》c《民俗研究》,2015年第6期。则聚焦于故事讲述的研究方法。文章对故事讲述的结构要素、互动序列和话语性质展开分析,并提出了可以在研究中引入雅各布森、萨克斯、巴赫金的语言理论,关注多种实际语境、不回避局内人视角的研究视点。文章还从调查时间的角度将对故事讲述活动的田野调查分为短期考察、定期追踪的长期考察和一年以上的逐日考察三种作业法,将录音的文字转写策略分为民俗资料转写法、民族志诗学转写法、语言人类学转写法三种方法。

丁晓辉的论文《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的盲点——兼论中国传统文人故事的雅与俗》d《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则从个案入手,对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展开反思。作者认为,由于传统研究对“民”定义过于狭隘,以及对口头性的过分强调,以致传统文人故事成为了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的盲点。应该把传统文人故事增补入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这样才可以深刻地理解以汉语为载体的民间故事所具有的个性或特殊性,进而深刻地认识中国传统文人故事与世界民间文学相通的普遍性。

2.民间故事的个案分析

在民间故事的个案研究上,本年度的成果大致有以下五类:

故事的文化内涵研究:吴晓东的《涿鹿之战——一个晒盐的故事》e《民族艺术》,2015年第2期。从这一故事人物、地名的音训入手,结合故事结构的分析,认为整个故事是对太阳照晒盐池里浑浊的卤水使之结晶成池盐的象征性描述。黎亮的《“离去型”中国民间故事的文化原型论》f《民族文学研究》,2015年第3期。考察了以异类婚配开始,以异类妻子离去告终的中国民间幻想故事,认为故事隐喻了婚俗转型过程中的夫妻纠葛、透露了中国人对待自然和无意识的隐秘心态。蒋勤俭的《“术士斗法避难”故事演变及其丧葬意蕴》g《民族文学研究》,2015年第2期。梳理了“术士斗法避难”故事在不同文类中的传承情况,从弗雷泽交感巫术的角度解释了故事中主人公的避难缘由,认为避难时所用的避难物具有浓郁的丧葬意蕴。此外,吴桃的《彝族民间故事中青蛙原型意象解读》a《民族文学研究》,2015年第5期。、刘雪玉的《东北满族英雄故事母题探析》b《文化遗产》,2015年第1期。、朱浩的《“十二寡妇征西”故事新考》c《文化遗产》,2015年第2期。、鹿忆鹿的《傻女婿的傻样——兼论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家族关系》d《民俗研究》,2015年第4期。、尚青云和薛洁的《兵团民间故事文化内涵阐释》e《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2期。等研究也从不同的视角对民间故事的文化内涵、伦理思想与原型象征展开阐释。

故事的比较研究:陈金文的《中越灰姑娘型故事之比较》f《文化遗产》,2015年第2期。考察了越南灰姑娘型故事与我国灰姑娘型故事的联系。认为越南故事中的鱼神相助母题是对我国《叶限》故事的继承,两国的故事都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演绎出了姐妹争斗的情节,应属于同源异流的文本,是两国民俗文化相互交流影响的结果。林继富、梁珊珊的《汉族、藏族“小鸡崽报仇”型故事比较研究》g《青藏高原论坛》,2015年第3期。比较了汉、藏民族的“小鸡崽报仇”故事,认为两者既具有文化共同体下的相似性,又具有地域传统和历史传统作用下的差异性。徐磊的《中日“解难题”型龙女故事比较——以格雷马斯矩阵分析为中心》h《文化遗产》,2015年第2期。则分析了中日“解难题”型龙女故事的母题,认为中国的故事体现了男权社会的功利化想象以及独特的龙女信仰,而日本该类型故事则折射出“原彼世观”的思想。

故事的讲述与传承的研究:王旭《作为表达资源的笑话——以山西万荣笑话为例》i《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1期。以万荣笑话“立碑为证”为例,通过对其书面和表演文本的分析和比较,强调了民族志研究范式的重要性:可以使笑话研究更加关注相对性、综合性和主体性。吉国秀与胡安亮的《IT笑话:网络社会中的新民间叙事》j《民俗研究》,2015年第6期。则把故事的讲述转移到新媒体中,把IT笑话看成是IT群体内部以专业知识结构为框架的话语方式,这些笑话重新解释了群体的日常生活实践,进而把对信息技术、人、自然以及世界的思考和认识传达给行业内外部群体。

谣言的研究:施爱东持续为学界提供了三篇具有强烈社会现实意义的论文。《“谣言倒逼真相”的前因后果》k《民族艺术》,2015年第2期。对“谣言倒逼真相”的现实成因展开分析,并认为这是一种“以恶制恶”的破坏性论调。《谣言生产和传播的职业化倾向》l《民族艺术》,2015年第4期。分析了新世纪以来谣言的主力平台从口头传播到新媒体的多次转移,认为互联网时代的粉丝经济学促成了职业的网络谣言家的产生。《谣言的发生机制及其强度公式》m《民族艺术》,2015年第3期。则把谣言的讹误机制分为五种:刻意的丑化或美化、观念图式的故事化、虚实结合的因果联想、偶发事件的传奇化,因理解偏差而导致的玩笑变谣言。文章认为,谣言强度与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含糊性、公众的批判能力、事件的反常度等多种因素相关,并列出社会谣言产生的五大先兆:发生反常事件、事故的重要性非常突出、信息严重匮乏、公众情绪不稳定、弱势群体过于庞大。刘文江的《谣言背后的“神话心性”及世界观研究》a《民族艺术》,2015年第1期。则运用神话学的视角与方法进行谣言研究。作者认为谣言的形成仍然以神话的“心性”作为根本的动力。神话心性在现代社会中由超自然力的形象转变为抽象的“公正”和“自由”,从而成为谣言叙事的出发点。

此外,在故事与书面文化的研究上,有李丽丹、凌云的《<升仙传>与“丁郎寻父”故事之版本与流传》b《西北民族研究》,2015年第2期。、张洁琼的《“骗”的文人书写与民间讲述————从李渔<归正楼>和耿村民间故事比较分析说起》c《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侯仰军的《<孝经>的流传与民间故事中的孝文化》d《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3期。等论文。

我们看到,2015年的民间文学研究沿着既定的学术轨道稳步前进,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获得了较为可观的成就。在本文的结尾,我们也要指出研究仍然存在各种问题与有待改进之处。比较突出的是以下两点:一方面,尽管学术对话增多,但目前学界仍然缺乏共同的知识作为对话的基础。在讨论某些话题、使用某些话语时,学者往往是从自身的立场出发来理解的,使得讨论缺乏基本的共识基础。另一方面,在基础性的学术理论(如吕微的“实践民俗学”等)与具体的个案研究之间,尚缺乏足够的对话,使得一些实证研究缺乏必要的理论关照,也削弱了个案对理论的反馈与修正价值,减少了中层理论产生的可能性。总而言之,学术对话平台的搭建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马海燕]

I207.7

A

1008-7214(2016)01-0080-12

祝鹏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民俗学民间文学民间故事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民间文学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说说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为什么感动人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俗学学科点简介
《神话与民间文学
——李福清汉学论集》
漫话民间故事
漫话民间故事
对联与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
总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