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松,于 峥,于智敏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理论探讨】
中医理论研究的“拾遗”与“补遗”
杜 松,于 峥,于智敏△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拾遗”与“补遗”是中医理论研究的传统方法。应用“拾遗”和“补遗”既可实现对古代文献的挖掘整理,又可体现对中医理论概念、原理、规律、法则的补充与规范,进而丰富完善原有理论。当今应用多学科方法手段开展的中医理论研究较多,以“拾遗”和“补遗”为代表的传统研究方法仍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理论研究;拾遗;补遗
研究方法对中医理论研究至关重要。研究方法的选用主要取决于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而研究者的学术素养和思维方式在其中也占较大权重。中医理论研究方法有现代与传统两类,目前现代研究方法占主导地位,一些传统的理论研究方法多所忽略。“拾遗”、“补遗”是中医理论研究的传统方法之一,是中医理论与文献整理研究经常用到的两种方法,不应被忽视。本文拟对此进行阐释,以期对中医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1.1 拾遗
“拾遗”,动宾式词语,综合《辞海》《现代汉语辞典》等工具书有以下几种解释:一为拾取他人的遗失物,据为己有。如成语“道不拾遗”出自《战国策·秦策一》。《史记·孔子世家》中也有“涂(途)不拾遗”的记载,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轻而易举。如《汉书·梅福传》:“合天下之知,并天下之威,是以举秦如鸿毛,取楚若拾遗,此高祖所以亡敌于天下也。”颜师古注:“拾遗,言其易也。”
二为补录缺漏。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如拾遗汉事、拾遗补缺,也指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如补过拾遗等。《史记·汲郑列传》:“臣愿为中郎,出入禁闥,补过拾遗,臣之愿也。”《后汉书·胡广传》:“臣职在拾遗,忧深责重,是以焦心,冒昧陈闻。”此外还有其他含义,如唐代为谏官之名。
本文所论主要是指“拾遗补阙”。“遗”,遗漏;“阙”,通“缺”,指空缺。“拾遗”是指拾取、补录遗漏,补充空缺,指正疏忽。《史记·太史公自序》:“序略,以拾遗补蓺,成一家之言。”《南齐书·礼志上》:“吴则太史令丁孚拾遗汉事,蜀则孟光、许慈草建众典。”
拾遗作为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对已经散轶之文献的采录和补充,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鲁迅先生非常推崇这种研究方法,他在《集外集拾遗补编·<剪报一斑 >拾遗》中说:“这篇一发表,我的剪存材料,可以废去不少,唯有一篇,不忍听其湮没,爰附录于后,作为拾遗云”可为例证。
中医学历来重视“拾遗”的应用,《本草拾遗》《本草纲目拾遗》是专门以“拾遗”命篇的。《本草拾遗》简称《拾遗》,唐·陈藏器撰,此书系本草著作,陈氏认为《神农本草经》问世以后,虽有陶(弘景)、苏(敬)补集诸说,但遗逸尚多,因汇集前人遗漏的药物,撰《本草拾遗》10卷(今佚)。其中序例1卷,拾遗6卷,解纷3卷。由于此书以拾缀唐·《新修本草》遗漏的药物为主旨,故以“拾遗”为名。本书之“拾遗”,除进一步充实本草内容以外,还纠正旧说、扩充了药物功用主治及用法。李时珍对其极为推崇:“其所著述,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订绳谬误,搜罗幽隐”,实乃“拾遗”的具体方法,本书也堪称“拾遗”研究之典范。
《本草纲目拾遗》,由清·赵学敏于《本草纲目》刊行100余年之后编著而成,其目的是拾《本草纲目》之遗。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有716种,是继李时珍《本草纲目》后对药学的再一次总结。其“拾遗”一是对《本草纲目》的药物加以补充和订正;二是增录药物716种,包括对民间药物、外来药物的吸收;三是纠正《本草纲目》中的误记和疏漏达数十条,该书“拾遗补缺”其价值不言而喻。
《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是论述病机的经典名篇,其中五脏病机有5条,上下病机2条,六淫病机12条,均采用“诸……皆……”的句式论述。笔者在病机研究过程中发现[1],在《黄帝内经》中另有一些用“诸……皆……”句式阐发病机要义的文段。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
“病机十九条”作为阐释病机的范例,却未明言阴阳,而阴阳概念却贯穿于《内经》始终,因之可知“病机十九条”中确有隐而未发之义。本段文字从行文格式到内容都与“病机十九条”相似,而阴阳又是中医的“总纲”,无论是“察色按脉”的诊疗,还是实现“以平为期”的治疗目的,阴阳都是最重要的,故可作为阴阳病机,庶几可补充“病机十九条”。这就是应用“拾遗”研究方法得出的结果。
“拾遗”是传统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的领域,遵循原著的风格和行文方式,对原著内容进行补录遗漏,并指出原著的疏漏和错误,这在中医理论的研究发展中也至关重要。“拾遗”是后人对前人著作的补充,同时也要根据研究者自身的学术素养进行发挥,是传承、发展创新理论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1.2 补遗
补遗动宾式词语,是指增补书籍正文的遗漏,也可作修补遗漏,是针对本来应该有但古书尚无记载、今人也欠发挥的一部分内容开展的工作。若作为名词,指书籍正文有遗漏加以增补,附在后面叫做补遗;若作为动词,指前人的著作有遗漏,后人搜集材料加以补充,也叫做补遗。如明·郎瑛《七修类稿·弁证·文文山》:“公自书丙子正月十八日午时拜相之诗,尤为亲切。《墨谈》又据《文传》补遗,引公祭妻之文,则欧阳夫人死于公前。”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今元更为补遗如此,益叹搜奇难尽也。”鲁迅先生也将补遗作为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如他在《<三闲集>序言》中说:“但现在又将这编在前面,作为《而已集》的补遗了。”
“补遗”的方法也见于中医学,如元·朱丹溪的《本草衍义补遗》,此书针对宋·寇宗奭的《本草衍义》进行了发挥。书中载药189种,皆根据个人临床心得体会进行论述;药物排列及论述无定式,包括五行归属、气味归经、产地炮制、功能主治、禁忌鉴别等,药物论述虽详略各异,但多针对《本草衍义》而言。本书补遗的内容有二:一是纠正舛误,补充各药的功用、主治、鉴别、禁忌等内容,书中除9种药物的内容与原著相仿,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增补;二是新增了败龟版、御米壳等36种药物。李时珍评价说:“此书盖因寇氏《衍义》之义而推衍之,近二百种,多所发明,而以诸药分配五行,失之牵强。”
对病机十九条的“补遗”也早有先例,如刘完素深研《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发现六气为病中缺少燥淫,因而补充“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一条,使《黄帝内经》六气病机得为全璧。燥病病机的补入虽为独创,但一如刘完素名言“法之与术,悉出《内经》之玄机”。
于智敏在“毒”的病机研究中也曾效仿前贤,补充“毒”的病机4条,如“诸病暴烈,竟相染易,皆属于毒”,“诸病重笃,伤神损络、败坏形体,皆属于毒”,“诸邪秽浊,皆属于毒”,“诸邪迁延,蕴积不解,皆属于毒”[2],从“病”“邪”两方面对中医学“毒”的病机进行了归纳。这也可以算作是“补遗”的方法。
“拾遗”和“补遗”作为传统的理论研究方法,不仅应用于中医学,也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的理论研究中,两种方法之间有区别也有一定的联系。
“拾遗”之“拾”指拾取、补录遗漏。是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将原有的内容进行增补,目的是要体现原著思想的原貌,“拾遗”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研究者的眼界和理论水平。“拾遗”的过程,可以深入挖掘理论的价值,解读历史传承的源远变迁,是一种对于中医理论原貌的还原和对中医理论的保护,有利于我们对中医理论的传承。
“补遗”之“补”指增补。“补遗”是指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又发现了一些原有理论未曾涉及或语焉不详的内容,或在原有理论基础上,随着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所出现的新的理论内容,则需要进行补遗。补遗则要求研究者所增补的内容既要源于原著的思想,与原著的思想保持一致,更要有一定的发挥、提高和完善。补遗的正确与否也一样取决于研究者的见识、对原著的深刻认识和自身的理论水平等,否则的话则有可能是狗尾续貂。如高鹗对曹雪芹《红楼梦》的续写也是一种补遗,但却由于种种因素而褒贬不一。
“拾遗”与“补遗”虽有研究方法的差异,但本质与目的相同,都是对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补充和发展,符合理论发展的要求,可作为中医理论创新的一种有力的研究方法,更可作为中医理论创新的研究方向。
3.1 中医理论研究需要传统方法与现代研究方法并行
在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学的今天,传统研究方法尤其不能忽视与抛弃,两者的互补互动更有可能得出完整准确的结论,这也是“所短”与“所长”的关系。
3.2 “拾遗”与“补遗”的创新
在当前的研究背景下,中医理论发展的传承与创新需要新的研究方法来融合贯通,而应用新的研究方法进行拾遗和补遗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把数据挖掘、数理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当作“拾遗”的话,基于事实的逻辑思维总结提炼与升华,进而实现知识发现就是“补遗”。“拾遗”体现了学术的继承性,“补遗”则体现了学术的创新性。如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和现代研究方法的进步,新的疾病不断出现,新的致病因素也不断被发现,如何把这些新的理论、经验完善到中医理论体系中来,则需要“补遗”等研究方法来进一步充实与完善。
3.3 “拾遗”与“补遗”的滥觞
本文所列出的“拾遗”和“补遗”范例并非是这两种研究方法的全部,中医文献学研究常用的训诂、考证、辑佚、注释等也属于这个范畴,既可实现对古代文献的挖掘整理,又可体现对新理论、新知识的补充和丰富;既可体现中医理论的概念、原理和基本规律,又可规范、系统吸纳理论的更新、纠正原有理论的不足,进一步地完善和创新,可以说是中医理论研究中行之有效并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研究方法。
中医理论研究必须坚持“拾遗”和“补遗”、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的原则,拾漏补缺,修正疏忽;补充完善,发现新知,指导实践是中医理论传承和发展的终极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的做法都是片面的。
[1] 王涛,于智敏.“病机十九条”补遗[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6.
[2] 于智敏.中医学“毒”的病机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2):895-896.
R222.19
:A
:1006-3250(2016)04-0445-02
2015-07-17
杜 松(1978-),女,辽宁丹东人,副研究员,医学博士,从事中医诊法理论和疫病理论研究。
△通讯作者:于智敏,男,研究员,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Tel:010-64014411-2516,E-mail:yuzhilaiye@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