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如
(西安文理学院 服务地方研究院,西安 710065)
【关学研究】
吕大钧改造关中风俗原因及其理念初探
王晓如
(西安文理学院 服务地方研究院,西安710065)
吕大钧改造关中风俗是关学“躬行实践”的成功范例。我国古代历来重视“风俗”,风俗好坏关系到国家命运存亡。探讨吕大钧改造关中风俗原因及其理念,有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关中风俗,深刻认识关学融躬行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思想核心,对于探寻改变当前社会不良风气的方式方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吕大钧;风俗;理念
“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1]风俗是一方民众在特定的自然历史条件下的生活方式选择,是关系到一方安定祥和的重要因素。“风俗”作为“国之元气”[2],“善邪正盛衰之源,未有不始于此者也”[3],因而成为受社会各阶层推崇的、与国家命运存亡相关的大事。“世异则事异,时移则俗易”,我国古代“移风易俗”往往与国家治理、民族兴衰联系在一起。
吕大钧改造关中风俗是关学“躬行实践”的成功范例。吕大钧,北宋著名的“蓝田四吕”之一,关学代表人物,在其半个世纪的人生中,以其“性刚直”[4]10847、“德望尤著”[5]的鲜明特征和发扬光大关学精神,致力于乡村基层社会自治、改造一地风俗而为后人所称道。
关于关学研究,较早见于《图书月刊》张得钧先生《关洛学说先后考》(1941年1卷6期);20世纪80年代,以陈俊民先生为代表的陕西学者拉开了研究关学的学术帷幕,对关学的范围及特点、关学思想流派等展开探讨与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相关研究不断见之于世。但总体来讲,关学研究相较于宋代理学的其他分支研究,显得还是较为薄弱。
关于吕大钧,在《宋史》上影响并不大,其传附录于其兄吕大防传记之后,且只是寥寥数句,所用笔墨不多。由于史料的缺乏及其相关著作的散佚,故研究者多关注的是吕氏制定的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部乡规民约——《吕氏乡约》上,对吕大钧的所为则研究不多。
吕大钧(1029—1080),字和叔,京兆(长安)蓝田人,生于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卒于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五十二岁。他“从张载学,能守其师说而践履之”[4]10847,“赡学博文,无所不该,其文章非义理不发”[6],在半个世纪的人生中,以品德高尚、追求儒家礼法为后人称道。
吕大钧承继其师张载践行实践理念,是改造关中风俗的核心人物。他在辞官回到家乡陕西蓝田后,以“教化人才,变化风俗”、传授张载学说为己任,使“关中风俗为之一变”,被时人评价为“秦俗之化,亦先自和叔有力焉”[7]。
吕大钧从学于理学四大门派中的关学代表人物张载和洛学代表人物程颐、程颢,与关学、洛学都有密切的关系。代表著述有其根据古礼编写的《吕氏乡约》《乡仪》等,主要思想体现在《吕氏乡约》“德业相励、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诸方面。这些规范社会基层民众行为的著述,对改造关中风俗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学界多关注在《吕氏乡约》上,而对其改造社会风俗的背景、理念等研究显得不足。研究历史上关中风俗演变,对今天探寻基层社会稳定与治理方式方法亦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拟在此作粗浅回应,不足之处,请专家指正。
北宋时期随着我国古代政治中心的东迁,陕西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与少数民族政权相接壤的西部边陲地区。这种地理环境与北宋立国后各种矛盾的凸显,形成了陕西关中“不耻寇盗”“无终身戚戚不报之怨”“劲悍”“尝欲以气吞强敌”的风俗。同时,立足于关中社会现实进行思考的关学兴起,成为吕大钧改造关中风俗的前奏。
(一)北宋关中风俗
“西北饶武夫,风声气俗从古则然。”[8]西北人以体质强壮、骁勇善战闻名历史。北宋时,陕西处于西北边塞,地近西戎,风尚强悍,史书记载其风俗劲勇,民皆习战,能征善战是其地域人文特点。由于“迫近戎狄,修习战备”[9]的原因,形成了当地“高尚气力,以射猎为先”以及历史上“民俗质木、不耻寇盗”[10],“其俗颇纯厚……以鞍马射猎为事,其人劲悍而质木”[4]2170的特点,时人谓“秦人厚重质直之义,与夫强悍果敢之资,及周秦之所以导之者不同”[11]。
北宋中期名臣苏辙曾言:“今夫秦晋之民,倜傥而无所顾,负力而傲其吏。吏有不善而不能以有容也,叫号纷呶,奔走告诉,以争毫厘曲直之际。而其甚者,至有怀刃以贼其长吏,以极其忿怒之节,如是而已矣。故夫秦晋之俗,有一朝不测之怒,而无终身戚戚不报之怨也。”[12]关中人做事不受拘束,“倜傥而无所顾”;身体强健不畏官吏,“负力而傲其吏”;对于不善的吏,好“争毫厘曲直”,且易走向极端。有大臣言:“臣生于陕西,其风气所渐染,耳目所闻见者,莫非兵事,祸乱以来,尝欲以气吞强敌。”[13]当地这样的“刁民”风气极不利于地方政权管理和基层社会稳定。
从上述史料记载看,关中风俗既有质朴、本性的一面,也有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劲悍”“不耻寇盗”“以气吞强敌”的一面。
吕大钧回蓝田后,针对当地“恶”俗,致力于风俗改造,并卓有成效地实践了对后世颇有影响的《吕氏乡约》,成为我国乡村基层治理的范式。
(二)北宋社会现状
吕大钧所处的时代正是北宋内忧外困,一些有识之士倡议变革的时期。一方面,民族矛盾尖锐。“北有饵边之费,西有御寇之须,常赋既不足充,遗利必当悉取……汉唐致危乱之因,种种略施行矣。故复寇盗未平,干戈未息……民不胜苦。”[14]外敌的侵扰给北宋政权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北宋建国以后,与东北边境的契丹族和西北边境的党项族连年发生战争,北宋虽然耗费了巨额的财力和人力,但每每以失败告终。另一方面,阶级矛盾尖锐。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在宋初加强中央集权中,通过“杯酒释兵权”,以经济利益换取政治稳定,对土地分配采取“不抑兼并”政策,使“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15],加剧了社会矛盾。与此同时,“县乡版籍分户五等,以两税输谷帛,以丁口供力役”[16],官府法定差役直接与户口、家庭挂钩,临时性质的差役名目繁多,差役负担沉重,百姓苦不堪言,纳税户除按规定的数量纳税,还有“支移”和“折变”等税赋。两税之外,还有丁口赋、各种杂变之税、徭役和差役,导致矛盾激化。宋真宗时王小波、李顺起义就是其直接结果。
吕大钧《民议》中说道:“为国之计,莫急于保民,保民之要,在于存恤主户,又招诱客户,使之置田以为主户,主户苟众而邦本自固。今访闻主户之田少者,往往尽卖其田,以依有力之家,有力之家既利其田,又轻其力而臣仆之。若此,则主户益耗,客户日益多,客虽多而转徙不定,终不为官府之用。今欲将主户之田少者合众户,共及二顷以上可充一夫之役,其兼并之家人少而田多者复计其田每三顷执一夫之役,主户不足以客户从之。”[17]4210-4211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社会危机也在增长。
在这种背景下,人口众多的社会基层的稳定与治理就成为宋代统治者高度关注的问题。吕大钧通过教化与乡约组织等形式改变关中风俗,对有效缓解社会矛盾,加强统治者社会治理,起了积极作用。
(三)关学实践理念的影响
吕大钧改造关中风俗与关学躬行礼教、注重实践有密切关系。吕大钧是关学传承的重要人物,他改造关中风俗的所作所为与关学创始人张载有很大关系。张载,“字子厚,长安人,少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年二十一,以书谒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载读其书,犹以为未足,又访诸释老,累年究极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尝坐虎皮讲易,京师听从者甚众。”[4]12723张载奠基、开创的富有地域特色与时代特色的关学,主要关注在如下方面:
首先,躬行礼教。讲“礼”是关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所谓“世有渊源,皆以躬行礼教为本”[18]卷3,发凡。所谓“礼教”,即礼仪教化,以礼为教化。《孔子家语》称:“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19]敦厚礼教,可以使人远离罪恶和疾苦,使民众生活长久。礼教与社会风俗的转变相辅相成。宋以后封建礼教逐渐礼仪化、民间化,向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渗透,并与民间的风俗习惯融为一体,表现出明显与前代不同的特征,对社会各阶层的束缚作用也远远超过了前代。
其次,躬行实践。张载时即开始改造关中风俗实践。熙宁年间他辞官回乡后,即身体力行教化乡里,进行其理想社会的实践。而吕大钧“学于张载”[20],被时人认为是承继了张载学术思想的衣钵,“能守其师说而践履之”[4]10847者。尤其是在辞官回到蓝田后,以传授张载学说为己任,继续张载社会基层教化实践,致力于人才教化,敦善乡俗,颇受张载赏识。以吕大钧为主要人物制定的《吕氏乡约》中宣传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就是对张载改善风俗行为的继续和发展及其制度化,体现了关学重实践的特点,是关学对关中民风民俗影响的表现。吕大钧“教化人才,变化风俗”的践履师说范式,使“关中风俗为之一变”,其亦为基层社会教化的积极践行者。
第三,礼教与实践的统一。作为理学的重要分支,关学在继承理学传统的基础上,突出“独尊礼教”[18]卷3。强调遵循礼制,以礼化俗,将儒家学说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主张社会治理应以敦本善俗为先,有好的社会环境,“力行本于守礼”,礼以成德,以礼为教,才能改变恶俗。
关学融礼、教化与实践为一体,在改造关中风俗的理论与实践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吕大钧所处时代,正是一部分有识之士为了挽救统治危亡,在统治集团内部进行自上而下变革时期,同时也是理学创立,关学面对现实,提倡实学的时代。如前所述关中风俗,对中央集权国家稳定与治理极其不利,吕大钧继承其师张载学说,致力改变家乡风俗的实践。《蓝田吕氏祭说》《吕氏乡约》《乡仪》《诚德集》[21]等著述,阐述了其改造关中风俗的理念。主要表现在:
(一)大力宣扬“孝”
吕大钧变化关中风俗贯穿的核心思想是儒家宣扬的“礼”,具体表现在躬行孝道,重视以“孝”德为核心的儒家教化思想对移风易俗的影响。“孝”是儒家学说中“礼”的核心内容。宋代开国,为加强中央集权,非常重视教化,围绕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形成了以维护皇权为中心,融儒、释、道思想为一体的社会教化理念,强调等级观念、强调臣子忠心、强调社会秩序,以此达到“化民为俗”的目的,实现五代以来的社会稳定。提倡以“孝”为核心的社会教化对宋代社会影响深远。宋代可以说将中国古代极其重视的“孝”德发挥到极致。所谓“孝义所感,醴泉、甘露、芝草、异木之端,史不绝书”[4]13386而兴“孝”的目的就是“以教民厚”[4]13386,淳朴民风。
吕大钧《吊说诗》曰:“夫孝子之丧亲,不能食者三日,其哭不绝声,既病矣,杖而后起,问而后言,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则思虑所及,虽其大事有不能周之者,而况于他哉!故亲戚、僚友、乡党闻之而往者,不徒吊哭而已,莫不为之致力焉,始则致含……自先王之礼坏,后世虽匡其名数,而行之者多失其义。”[17]5074-5075从表象上看,吕大钧强调丧亲后,孝子的所作所为应表现极其悲痛,“不能食”“哭不绝声”,而实质上重点强调的是“先王之礼坏”“行之者多失其义”,礼教的缺失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二)提倡礼教,宣扬秩序
讲礼就是讲等级,讲秩序。提倡礼教,宣扬秩序,在改造关中风俗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理学的重要分支,关学学术思想中突出了“独尊礼教”[18]卷3这一主旨,强调遵循礼制,重视躬行礼教,主张社会治理当以敦本善俗为先,以礼化俗,认为民众仁德的培养需要有礼的约束,礼以成德,因此,应“力行本于守礼”,以礼为教,适应宋以后封建礼教礼仪化、民间化、向社会生活各方面渗透,并与民间风俗习惯融为一体的社会发展趋势。
(三)重视德行身教
吕大钧是关学重视“德”行实践的代表人物。在见诸不多的史料中,记载了吕大钧德行实践的主要事例。
一是代父入蜀。在封建时代,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仅仅是简单的血缘关系,而且还体现了家长制等级关系。吕大钧曾“请代父贲入蜀,移巴西县。贲致仕,大钧亦移疾不行”[4]10847。吕大钧“代父入蜀”,如古代花木兰替父从军般被宣扬、被赞颂,是一个时代社会教化的范例。
二是父丧行礼。吕大钧“居父丧,衰麻葬祭礼,一本于礼”[4]10847。之所以在史料中特别提出这一点,应与当时礼制不行,没有秩序规范有密切关系。
三是日常行为重礼。吕大钧改造关中风俗是关学践行礼教表现,关中风俗“化之”,与吕大钧“(礼)行于冠昏、膳饮、庆吊之间,节文灿然可观”[4]10847有密切关系。致力于改变关中风俗,“虽皆本于张载,而能自信力行”[4]10847,将理论运用于现实的则是吕大钧,即使张载也“每叹其勇为不可及”[4]10847。尤其是“丁艰服除,以道未明,学未优,不复有仕进意”[4]10847的这种勇气,并不是所有仕者或学者都能做到的。
四是重师行礼。吕大钧尊重有才能者是史书特别强调的。吕大钧“与张载为同年友,悦载以礼教为学,执弟子礼”[4]10847,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吕大钧“能守其师说而践履之”[17]5576。正是他的这一行为,才使关学在关中叫响,并传承延续下去。《宋元学案》言“横渠(张载)倡道于关中,寂寥无有和者。先生(吕大钧)与横渠为同年友,心悦而好之,遂执弟子礼,于是学者靡然知所趋向。”[22]1097正是如此,使“关学郁郁满秦川”,“载卒,从二程学,能守师说而实践之”[22]1097。
吕大钧将关学重视礼教、躬行礼教付诸言行实际,用行动践行了关学主张,传承了关学。
吕大钧改造关中风俗的实践是关学在宋代历史环境下“躬行实践”的成功范例。其立足于社会现实,立足于自我示范,从改变社会风俗入手,宣扬与实践礼教,“明善志学,性之所得者尽之心,心之所知者践于身,可谓至诚敏德者矣”[22]1097,为宋代西北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基层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正是如此,吕大钧改造关中风俗的所作所为在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既为封建国家积累了基层社会治理经验,也改变了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理念,在哲学思想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古代历来重视“风俗”邪正盛衰,风俗好坏关系到国家命运存亡。探讨吕大钧改造关中风俗原因及其理念,有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关中风俗,深刻认识关学融躬行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思想核心,对于探寻改变当前社会不良风气的方式方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苏轼.苏轼文集[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737.
[2]袁燮.絜斋集:卷2(1157册)[G]∥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24.
[3]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240.
[4]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5]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G]∥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775.
[6]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1882.
[7]张载.张子全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1935:12.
[8]黄公度.知稼翁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602.
[9]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634.
[10]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1644.
[11]辅广.诗童子问[G]∥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342.
[12]苏辙.苏辙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1277-1278.
[13]佚名.宋史全文[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1288.
[14]蔡襄.端明集[G]∥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548.
[15]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38.
[16]张方平.乐全集[G]∥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776.
[17]冯琦,冯瑗.经济类编[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18]黄宗羲.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9]王肃.孔子家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165.
[20]储大文.山西通志[G]∥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54.
[21]李如冰.宋代蓝田四吕著述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5):93-100.
[22]黄宗羲.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
[责任编辑朱伟东贾马燕]
Preliminary Study of Reasons for Lv Da-jun’s Transformation ofGuanzhong Customs and its Concepts
WANG Xiao-ru
(LocalService-orientedInstitute,Xi’anUniversity, 710065,China)
Lv Da-jun’s transformation of Guanzhong customs was a successful example for practice and self-fulfillment of Guan School. Since the ancient times, great importance was attached to customs since custom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ation’s destiny. Discussion about the reasons for Lv Da-jun’s transformation of Guanzhong customs and its concepts is conduciv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situations and Guanzhong customs. Acquainting Guan School and combining the core thought of 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is of certain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in eliminating today’s social malpractices and customs.
Lv Da-jun; customs; concepts
B244.99
A
1001-0300(2016)04-0063-05
2016-01-10
王晓如,女,辽宁本溪人,满族,西安文理学院服务地方研究院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宋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