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丹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周雅续》的文献价值述略
赵金丹
《周雅续》是明代陕西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明代陕西82位诗人的作品。此书的编定者之一文翔凤在序言中,阐述了此书的命名之由。“周”者,选编者认为关中乃周之旧地;“雅”者,即《诗经》“风雅颂”之“雅”,寓意所选诗歌皆秉承“大雅”、“小雅”之雅正诗风。选编者认为,从前文中子续《诗》,仅历经六代便不再流传,原因在于“不雅”也。今所编之书,不曰“续雅”而曰“雅续”,“盖云其诗之为周之旧,若雅音之自续云尔”。可见编者对“周雅”的推崇和所选诗作的高度肯定。本文主要谈谈《周雅续》的成书过程和它的文献价值。
从署名和文翔凤的序言可以看出,《周雅续》所收诗歌的选辑工作由贾鸿洙完成,裁定工作由文翔凤完成,孙三杰做了参阅工作。除文翔凤外,另外二人在正史上均无传,通过解读文翔凤的序言和考察地方志等相关资料,大致可以推知三人的关系和编写此书的缘起。
文翔凤,字太青,陕西三水(今旬邑)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先后任山东莱阳,河南伊县、洛阳等地知县,为官清明,以才德信服于民。后以副使提学山西,“晋之人文一变”,继擢光禄少卿,不赴,卒于家。据《三水县志》记载:“其论学以事天为,极力排西来之教,著《太微》以翼《易》,谓《太玄》潜虚未窥其藩。以辞赋为专门绝业,覃思腐毫,必欲追配古人,作《金陵六赋》以当京都。其为诗离奇奡兀,不经绳削,驰骋其才力,可与唐之刘叉、马异角奇斗险。晚作《嘉莲诗》,七言近体至四百余首,亦古所未有也。”
贾鸿洙,字孔澜,清苑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至河南布政使,以疾卒于官。鸿洙学识渊邃,器气硕整。性孝,父殁,构思成堂于墓侧,居其中者三年。分守怀庆,以不即建魏忠贤生祠,几为所倾。提学陕西,有“关西夫子”之称。莅官三十年,两举卓异,召见赐宴。居家让产于异母弟,人咸称之。所著有《鸣鹤堂四书圣谛测》38卷,纂辑《周雅续》1部,校定《太微经》1部。①参见《保定县志》。
孙三杰,字景濂,号松石,乐安(山东博兴)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知宝鸡县。据《青州府志》记载,曾招降叛官王老虎,后移知长安。组建书院,与文翔凤一起讲圣贤性命之学。擢兵科给事中,连疏劾权相,群小忌之。后迁太仆寺丞,卒于官。
从仕宦经历来看,三人都是进士,为官清正,注重文教。文翔凤是陕西有名的文士,其家族在当地也是文化世家,另外二人都曾经在陕西做官,并均与文翔凤有所交往。贾鸿洙曾为文翔凤的《太微经》作序,孙三杰曾在长安建书院,与文翔凤一起讲学。从文翔凤的序言来看,《周雅续》为贾鸿洙提学陕西时开始着手编订,序言中称:“贾子《齐》、《鲁》、《毛》、《韩》之学以世丞,其教我邦士,既以《鹤鸣》诗意翼《三百》,而又欲以关中之诗教教之,搜二百六十年往者之文献为之表学编一,政编一,诗、文编各一,此其知道者之教与!欲全而出之,而先有事于诗、文,命门人探百三十国之书,得六十五家。以观余。”可知,贾鸿洙对齐、鲁、毛、韩四家诗都有研究,他在担任陕西提学之时,很注重以“诗”来兴文教。原计划把有明以来关中的文献做全面整理,从学、政、诗、文四个方面各编一部书,先搜集整理出来的是与诗文相关的,拿来请文翔凤裁定。但由于当时文翔凤正提学山西,收集资料不便,加之生病等原因,此事便一直耽搁下来,“余奉教于启行之濒,其所汰之什,既不暇复求散帙,其所遗,又不可立得之郡县。且病慵,遂经岁阁置”。后来,贾鸿洙调任河南布政使,得以亲自游历李梦阳生活过的地方,感慨倍增,“而贾子方以新命观察汴,又游李子振大雅之乡矣。惜其教之不卒其行,又感殒珠之痛,仓皇驾厥,雅志之不获申”。于是又写信敦促此事,“庚午秋冬之交,贾子勒书汴,督之再,其勒书赤令孙淑房氏,督之者亦再。……雅哉!贾子之不忘我关中之旧也。而淑房又将以计北,则大迫,遂缮以十手,梓手又六倍之,而待工于三旬之间。文编不及理,独理诗”。一方面贾鸿洙再三催促,一方面孙椒房又要北上,时间比较仓促,故请来书手10人,梓手60人,于一月之内完成了此书。关于文的那部分尚未及收录,仅收录了诗歌部分,于是便形成了这部《周雅续》。可见,这部书的编著是由曾任陕西提学的贾鸿洙所倡导的,并由其完成了初稿材料的收集与初选;最终所收录诗人的裁定、增补及作品筛选的工作,主要由文翔凤来完成;文字的润色,修订完善等工作由孙三杰完成,即“孙氏又追琢其章而布之兹行”。
本书在《明史•艺文志》、《千顷堂书目》、《四库全书总目》中均没有著录,《保定府志》中有著录。根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此书有西北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两处藏本,据馆藏目录记载,皆为崇祯年间刻本。西北大学图书馆列其为珍贵善本,难得一见。现据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来看:全书共16卷,每卷的页数37至56不等。正文每半页9行,每行20字。单边,白口,单鱼尾。书中没有明确标明刻书的时间,但据书前文翔凤序言,可推知此书当刻于崇祯庚午年,即1630年。全书无目录,共收录82位诗人,每位诗人之下附有20字左右的小传。不同作者所收录的诗歌数量不一,少则一二首,多则数百首。收录的诗歌众体皆备,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及杂言,有古体、近体及歌行体、乐府体。除诗歌外,也收录了赋。
《周雅续》是明代的一部陕西诗歌总集,收录了几乎涵盖明代各阶段有代表性的82位陕西籍作家,无论对于陕西地方文献的编撰还是古代陕西诗歌的研究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
第一,它是研究明代陕西诗歌发展史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纵观明代的陕西文坛,弘治以前颇为“寂寥”,百余年间,史籍有载的诗人仅张 、陈汝言、王恕等人,可谓碧天微云。弘治、正德年间,陕西文坛出现了李梦阳、康海、王九思这样的天才作家,开文学复古之先河,他们与稍后正德间登上文坛的许宗鲁、胡缵宗、韩邦奇、韩邦靖、马汝骥、张治道、胡侍、刘储秀等文学家们一起,将陕西文学推上了时代的高峰。嘉靖之后的陕西文学家,依然在复古的文学道路上一路前行,其中虽不乏成就斐然者,如王维桢、乔世宁、赵时春等,但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相比,陕西文学已经走向了低潮。而隆庆至崇祯年间的王庭、三原来氏父子及文翔凤,则是明代陕西文坛的最后代表人物。他们或依然在复古的道路上蹒跚而行,或有意识地跳出复古的圈子,尝试向更广阔的领域迈进。遗憾的是这种尝试并没有成功,最终淹没在明王朝覆灭的历史大潮中。《周雅续》收录的作者,从时间上看,涵盖明初至崇祯之前的各阶段,编者文翔凤自言:“其自国初,至弘治前空同子者①空同子,李梦阳号。,止二家,诗数首,寥阒不可冠断之。曰我朝之自空同子而始有诗,宜自其集始,于是选其千八百篇者,以五百六十为四卷,弁冕之,表一代之正宗。其自鷃庵至可泉八家为一卷①鷃庵,张 号。可泉,胡缵宗号。,自苑洛至西陂九家为一卷②苑洛,韩邦奇号。西陂,刘储秀号。,太微太白西玄三家为一卷③太微,张治道号。太白,孙一元号。西玄,马汝骥号。,自蒙溪至白屿六家为一卷④蒙溪,胡侍号。白屿,金銮号。,自定原至芹谷十三家为一卷⑤定原,吕颛号。芹谷,吕颙号。,自薇田至凤冈十四家为一卷⑥薇田,王鹤号。凤冈,盛讷号。……”可见其收录作者囊括了明代绝大多数有一定影响的陕西文人;从地域分布来看,以关中地区为主,但也收录了今甘肃籍、宁夏籍的诗人,甘肃、宁夏在明代属陕西布政使司(省)。虽然不是全集,但所选作品有代表性,且所收作者皆附以小传,对宏观考察明代陕西作家的创作情况,梳理明代陕西文学的发展脉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二,可以为陕西作家基础资料的搜集和陕西地方文献的全面整理提供宝贵资料。明代的部分陕西作家,地方志和历代书目中有其著作存目,但现存文献中既无传世别集存留,也无相关总集收录其作品,给研究者带来一定困难。比如,据《三水县志》载,文在中的著作有很多,今所见除《三水县志》所收录的一两篇诗文外,其他皆无迹可寻。所幸在《周雅续》一书中保留了其三卷著作,其中诗数百首,赋三万余字,具有很重要的文献价值。还有一些作家,不但其作品没有文献存留,其生平资料也未见地方志记载,如宁州武用望,而《周雅续》中收录作品和人物生平小传,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筛选和整理,可以填补陕西乃至整个明代文学史的空白。
第三,《周雅续》一书还具有校勘价值。该书所收录的一些作家,如当时颇具代表性的诗人李梦阳、王九思、康海、孙一元等,多有别集传世,或在其他文献中也有作品收录。在流传过程中,不同版本所记载的文字往往略有差异。《周雅续》作为一部本朝人编订的选集,编者和其中的一些作者及其后人,或有往来,或亲见其流传的手稿,因此,在文字校勘上,《周雅续》有时也可以作为辅助的参考资料。而对于一些只有一种版本传世的作品来说,《周雅续》则是必要的校勘参考资料。
综上,《周雅续》一书不论对明代陕西地方文献研究,还是对明代诗歌发展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一直以来,它未能引起学界的关注。笔者认为,一方面与其版本的稀少有关,另一方面则与宋代之后文化中心转移,明代陕西文学在文学史上地位不高有关。宋以前,陕西文化成就一直处于全国前列,故而研究者的研究方向绝大部分集中于宋以前时期。而宋以后,随着政治经济状况的变迁,陕西在文学史上的作用和影响逐渐削弱,只有最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才被纳入研究者的视野,如北宋的张载,明代的李梦阳、康海等。一些影响力不太突出的作家就没有引起广泛关注。正因此,在一些相关的工具书或著作中,难免出现一些错误。如《明清进士录》中,将文翔凤籍贯写作“广东三水”。①潘荣盛:《明清进士录》,中华书局2006年版。其实,这里的“三水”当是陕西三水(今旬邑)。文翔凤的籍贯是陕西三水,除地方志上明确记载外,《周雅续》一书也为这一问题提供了佐证。总之,这是一部具有较高文献价值的陕西诗歌总集,是研究明代陕西地方文献不容忽视的参考资料。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