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宽
马自强年谱
邢 宽
马自强,字体乾,号乾庵。
申时行《墓表》:“公讳自强,字体乾,别号乾庵,士大夫称乾庵先生。”
《明史》卷219:“马自强,字体乾。”
张四维《条麓堂集》卷26《光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赠少保谥文庄乾庵马公墓志铭》(以下简称《墓志铭》):“公姓马氏,名自强,字体乾,别号乾庵。”
陕西同州(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人。
马自强籍贯,从历史沿革上分析是无争议的。《墓表》谓其:“陕西同州人。”《御批通鉴辑览》卷110亦称其“同州人”。《御定资治通鉴纲目三编》卷26、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42、《陕西通志》卷31等与前所载相同。按,《明史》卷43所述,同州隶属于西安府,“北有商原,南有渭水,西南有沮水,一名洛水”。
父珍,字廷聘。
《诰赠通议大夫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先考南野公暨妣李淑人继张氏行状》云:“先公最少,讳珍,字廷聘,南野其别号也……公在太学,日与海内士究四方之宜,谈当世之务,意恹恹大也,而恺悌忠诚溢于言表,士之得与纳交者若饮醇醪,久而弥笃。后十余年而为宛平县丞,廉而惠,事至迎刃解之,僚长无弗重公者。”
《墓志铭》云:“公美姿容,殊髯丰顺,眉目秀伟,正视不见耳,肤理白腻若玉人,望之知敬。其气量豁达,不设城府,即之者又未尝不亲也。”
母李氏。
《墓志铭》云:“淑人家为左辅望族,父某,母乞氏。性婉慧,凡女红滫瀡,咸不假师授而能。禀赋刚正,不妄笑语,远识敏断,不类闺阁中人。”
妻李氏。
《墓志铭》云:“公配李氏,累封一品夫人。”
有一姊,适张拱极。
《诰赠通议大夫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先考南野公暨妣李淑人继张氏行状》云:“女一,即育兄璠者,适张拱极,生子举人薇。”
有二子,怡、慥。
《墓表》云:“进士怡,兵部主事慥。《传》曰:“公二子,怡、慥,并以文行能世。”
有《马文庄公文集选》。
《千顷堂书目》卷24谓:“马自强《马文庄公集》二十卷。”
明徐象橒刻本《国史经籍志》卷5云:“马自强文庄集二十卷。”
其十一世孙马先登(1807—1876)著《关西马氏丛书》,为同治光绪间马氏敦伦堂刻本,该书中收录《马文庄公文集选》15卷,《马自强撰附叙述》1卷,共16卷。本谱所引诗文,均为同治庚午镌,敦伦堂藏版《马文庄公文集选》,为省便,以下简称“本集”某卷。
武宗正德八年(1513),体乾一岁。
是年,体乾生。
本集王锡爵撰《神道碑铭》云:“先生生正德癸酉十一月初二日。”
“正德癸酉年”为正德八年。本集《行状》有:“及万历六年十月十三日遘疾薨于位,距生正德癸酉十一月初二日,寿六十有六岁耳。”
可知其生年在1513年。
世宗嘉靖元年(1522),体乾十岁。
能文。
本集《墓志铭》云:“幼警悟自知学,授章句即解其大义,十岁能文。”
世宗嘉靖五年(1526),体乾十四岁。
补诸生。
本集《传》有:“十四岁工属文,补郡学弟子,声藉甚。”
《行状》亦云:“公生而岐嶷,稍长辄才悟,年十四补诸生。”
世宗嘉靖十五年(1536),体乾二十三岁。
是年三月,丁母忧。
本集卷8《诰赠通议大夫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先考南野公暨妣李淑人继妣张氏行状》云:“淑人生成化十八年十二月十四日,寿仅五十有五。”
《墓志铭》亦云:“淑人生成化壬寅十二月十四日,卒嘉靖丙申三月十六日,享年五十有五。”
世宗嘉靖十九年(1540),体乾二十七岁。
乡试第一。
本集《墓志铭》谓:“嘉靖庚子举陕西乡试第一,声名籍甚。”
《墓表》云:“嘉靖庚子举乡试第一。”
另《陕西通志》卷31《嘉靖十九年庚子科》也有类似的记载。
世宗嘉靖三十二年(1553),体乾四十岁。
三月十五日,参加殿试。
《明世宗实录》卷395:嘉靖三十二年三月,“辛卯,策士天下举人。”
《嘉靖三十二年登科录·玉音》:“嘉靖三十二年三月初九日,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臣欧阳德等于奉天门奏为科举事。会试天下举人,取中四百名,本年三月十五日殿试。”
三月十八日,赐进士。
《嘉靖三十二年进士登科录》云:“第三甲,二百九十五名,赐同身进士出身。马自强,贯陕西西安府同州……陕西乡试第一名,会试第二百九十二名。”
《嘉靖三十二年进士登科录·恩荣次第》有:“是日,锦衣卫设卤簿于丹陛丹墀内,上御奉天殿,鸿胪寺官传制唱名,礼部官捧皇榜,鼓乐导引出长安左门外。”
五月,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国榷》卷60云:“选翰林苑庶吉士万浩、姚弘谟、李贵……马自强……王文炳、晁东吴、王咏。”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83《科试考三》亦有:“三十二年癸丑……改进士张四维、王希烈、姜宝……马自强……李蓘、蒋淳、王咏为庶吉士。”
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5),体乾四十二岁。
十月,授检讨。
《明世宗实录》卷427有:“己巳,授庶吉士李贵、吕旻、万浩……马自强俱检讨。”
本集《传》曰:“被选为翰林庶吉士,满三岁以高第授检讨。”
本集《墓志铭》亦有:“乙卯授翰林院检讨。”
按,《明史·职官二》卷73有:“检讨,从七品。”
十二月,有五言律诗《地震》五首。
本集卷13有五言律《地震》(其一):“势似千江浪,声如百辆车。人间浑簸荡,地下总空虚。吾土今仍此,何方可卜居。考灵犹在室,心折五更初。”
按,本集卷2《送王蔚洲序》有:“乙卯冬,秦晋之交地大震,同州城郭庐舍荡然一倾压者殆万人,震且不止。”另《国榷》卷61:“(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山西、陕西、河南地大震,声如雷,鸡犬鸣吠,渭南、朝邑、三原、华蒲尤甚。”
世宗嘉靖三十六年(1557),体乾四十四岁。
是年一月,有《元旦贺表》。
本集卷5有《元旦贺表》:“伏以苍陆回寅万宇,仰履端之庆,青阳启祚九重,膺献岁之祥……开八荒之寿域,允乎登庶类于春台,应妙诚精本三灵之夙契,形和气顺征万福之攸同……伏愿帝算绵长天庥滋至,体乾元之不息,德懋渊微,保泰运于已成,治崇悠久,兼皇王而有秩,斯祜轶今古而莫之与京。”
按,该表中曰:“兹者岁启昌辰,节逢元日,阳回双阙,显生生化化之仁;光映千门,蔼郁郁葱葱之气。”
世宗嘉靖三十七年(1558),体乾四十五岁。
是年四月,作有《送郭时望谏议使琉球》。
本集卷14《送郭时望谏议使琉球》:“万里颁封下紫宸,壮游真羡琐闱臣。虞廷舞羽元无外,汉使乘槎合有人。彩鹢辉生联带玉,沧溟浪静映袍麟。遥知极目扶桑地,圣泽汪洋赖尔新。”
按,《国朝列卿记》卷94载:“郭汝霖,字时望,江西永丰县人,嘉靖癸丑进士。”《使琉球录》卷上有:“嘉靖三十四年六月,琉球国中山王尚清薨。三十七年正月,世子尚元差正议大夫长史等官到京,请乞袭封王爵,礼部以请堪……而吴君有戍事,汝霖乃同李君承乏焉。四月初二也,部中监前畏避之嫌,促日起程,霖等亦以重命不可再缓,遂请诏书。”明谢杰撰《使琉球录》卷下《重刻使琉球录叙》中亦有:“嘉靖戊午,世子尚元乞封,于是上命汝霖与李君际春往。”
世宗嘉靖三十九年(1560),体乾四十七岁。
一月,出使蜀地。
本集《传》有:“己未分试礼部,庚申使蜀。”
另本集卷13《褒城道中》有:“衔命过三辅,趋程向七盘。辞家方腊候,入蜀已春端。草树连云起,梅花带雪残。山光萦绿水,到处是奇观。”
据《元和郡县志》卷25载:“本汉褒中县,属汉中郡,都尉理之,古褒国也,当大路。晋义熙末,朱龄石平蜀,梁州刺史理此,仍改褒中县,魏又于此置褒中郡。隋开皇元年以避庙讳改为褒内县,仁寿元年改为褒城。”
即在今陕西省汉中市勉县以东,从诗中“辞家方腊候,入蜀已春端”句可知入蜀时间为一月前后。
一月十四日,有《正月十四日夜行中江道中》。
本集卷13《正月十四日夜行中江道中》:“地主留欢久,山程向夕遥。林疏时见火,谷暗不闻樵。笼烛盈途烂,鸣铙带月饶。辉煌三十里,应不负灯宵。”
一月十五日,有《上元段中江宴余宁国寺》。
本集卷13《上元段中江宴余宁国寺》:“使君怜令节,邀客道禅林。灯影摇空界,乐声杂梵音。车缘新岁驻,杯向故人深。万里十年好,今朝喜得寻。”
据《明一统志》卷71记载:“宁国寺在中江县治东。”
《舆地纪胜》卷第154有:“宁国寺,在中江县,寺壁画仙官。抚琴拍手则壁中有声。”
《蜀中广记》卷160亦有类似记载。
二月,有《春寒中江盐亭道中作》之作。
本集卷13有《春寒中江盐亭道中作》:“谁言蜀地暖,二月尚重绵。阴霭连山结,春风吹盖偏。线摇疏密柳,波动浅深田。隔水孤茅屋,寥寥起白烟。”
按,《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卷14有:“中江县,三国蜀立五城县,属广汉郡。后周置玄武郡,隋开皇初罢,改县名玄武。仁寿初置开州,大业初州罢,属蜀郡。唐武德三年属梓州,宋改中江县。元属潼川府,本朝因之。”此书该卷对“盐亭县”亦有记载,曰:“汉为广汉县地,梁于此置北宕渠郡及盐亭县。后魏改为盐亭,西魏置盐亭郡,隋开皇间罢郡。唐隶梓州,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并东关,及永泰入焉,属潼川府,本朝因之。”可知,中江、盐亭两县都隶属于潼川府(四川行省)。
途中亦有《朝天岭》、《入栈有感太白蜀道难之作》等作。
本集卷13《朝天岭》:“层空插绝壁,仰视不敢跻。岭凿曲盘道,石悬巉峭梯。澄江深涧底,落日下山西。倦客堪垂泪,无劳杜宇啼。”
按,(嘉靖)《钦州志》卷1:“朝天岭在县治北三十里大禄都,发脉自龙池山,其岭高峭,故名。”
《入栈有感太白蜀道难之作》:“策马益门入,千山夹峙奇。云崖桥宛转,鸟道石参差。林密虎窥径,松高猿啸枝。艰危不可极,三叹谪仙诗。”
《登锦屏山》:“楼阁凌空出,云霞拂槛平。林回迷去路,水曲抱孤城。花拥酬无暇,樽移兴转清。悠然尘世外,真觉到蓬瀛。”
按,《舆地纪胜》卷185云:“锦屏山在阆中之南三里。”也称“宝鞍山”。据《明一统志》卷19记载:“在交城县西北五里,红涯绿若锦屏然。”
三月,有《寿大宗伯孙公六十序》。
本集卷2《寿大宗伯孙公六十序》云:“今天下尊显之士多矣,其论忠孝世德先后辉映,为世所响慕者必首称余姚孙氏。云余姚孙氏者,今南礼部大宗伯孙公家也。公为忠烈公季子,举乙未进士及第,累至今官。”
按,《本朝分省人物考》卷51有:“孙升,字志高,余姚人,忠烈公第三子,自幼颖特不凡。”《国朝列卿记》卷42载:“孙升,浙江余姚人,嘉靖乙未进士,三十六年任,三十九年卒于官。”有《文恪集》二十卷。《续文献通考》卷151谥法考云:“南礼部尚书赠太子少保孙升,浙江余姚人,燧子,嘉靖末谥文恪。”从以上材料可断定“大宗伯孙公”为孙升。《两朝宪章录》卷14云:“(嘉靖三十九年六月)乙卯,南京礼部侍郎孙升卒。升,余姚人,前死节都御史燧子。”可知,孙公卒于1560年6月。《国榷》卷63云:“升,字志高,余姚人,嘉靖乙未进士及第。授编修,迁右中允,历祭酒礼部侍郎。孝友长厚,父燧死宁庶人之难,终身不书宁字,亦不寿人文。被服雅素,盖笃行君子也。年六十,赠太子少保,谥文恪。”《寿大宗伯孙公六十序》载“今岁三月二十六日为公六十诞辰”可知该序作于嘉靖三十九年三月。
世宗嘉靖四十三年(1564),体乾五十一岁。
十月,升修撰。
《明世宗实录》卷427有:“己巳,授庶吉士李贵、吕旻、万浩……马自强俱检讨。”
可知体乾授检讨之时为嘉靖三十四年十月,本集《神道碑铭》有:“癸丑成进士,选翰林庶吉士,授检讨,满九岁升修撰。”
另本集《传》亦有:“甲子用九载绩擢修撰。”
照此推算,体乾升修撰应为其四十三岁之时,即嘉靖四十三年。
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体乾五十二岁。
九月,作有《贺爱荆王公暨配五十双寿》。
本集卷12有七言古诗《贺爱荆王公暨配五十双寿》:“姑苏诸岭郁崔嵬,遥有五湖相连开。山回泽绕灵气合,中间往往生殊才。近来太仓有王氏,德门余庆发令子。北来作赋献长杨,一日芳名满人耳。王公夫妇鹿门贤,过庭教子传丹铅。吴中山水佳且丽,不肯相从到日边。麻姑载酒朱明候,萱花簇簇北堂茂。椿庭秋色近重阳,东篱晚菊纷如绣。菊萱两度华筵启,五袠同登寿伊始。牛车紫气自何来,更有青鸟凌空止。吴山竹笋常茁吴,江鱼脍如雪仙郎。东观瞻云频遥寄,宫醪自双阙,况兹岁更甲子起。从今再历几甲子,终始循环祗计年,绛人论日未足侈。采桑母、黄眉翁,依稀又是此生同。他年若到鸿蒙泽,会逢方朔应自白。”
《太仓州儒学志》卷3有:“序班封詹事赠大学士爱荆王公梦祥,锡爵父。
按,《南雍志》:“王锡爵,元驭,直隶太仓州人。嘉靖壬戌进士第二人,授翰林院编修,隆庆三年五月升任,四年三月改北监。”《明三元考》卷11载:“会元王锡爵,直隶太仓人,字符驭,号荆石,治春秋。年二十九戊午乡试第四名,廷试一甲第二名……”
该诗作于明嘉靖四十四年九月(1565)。
另有与王元驭七言律之作。
本集卷14有《送王元驭翰编奉使赵藩便且归觐兼忆乃弟举人》:“玉阶仙仗颁封日,轮拥旌飞出禁初。驿路篇章留白雪,邺城冠盖拜丹书。漳河腊送三吴棹,锦里春回驷马车。暂与惠连同戏彩,君家双璧有谁如。”
按前揭,王元驭即为王锡爵,据《王文肃公文集》卷55之焦竑撰《光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肃荆石先生行状》载:“乙丑满三岁考,封二亲归觐,丁卯还朝充经筵讲官。”
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体乾五十三岁。
八月,丁父忧。
本集《传》曰:“丙寅,丁宛平公忧。”
张四维《条麓堂集》卷26《赠通议大夫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南野马公暨配李淑人张氏合葬墓志铭》有:“公生成化己亥十二月七日,卒嘉靖丙寅八月二十日,享寿八十有八。”
本集卷8《诰赠通议大夫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先考南野公暨妣李淑人继张氏行状》亦有:“按公生成化十五年十二月七日,寿八十有八。”
十一月,作《祭先考百日文》。
本集卷9《祭先考百日文》:“于维我考,德纯仁厚,福备康宁。人情共拟,百岁可登,云何一疾,溘焉见背,守者心裂,仕者肝碎。八十有八,寿岂不崇,龙章显被,名岂不荣。哀哀诸孤,寸心无穷,归来数旬,奄及百日。追慕音容,无从一即。哭号朝夕,徙倚柩傍,痛深胸臆,不任摧伤。谨以刚鬛柔毛,粢盛庶品,哀荐几筵。惟我显妣封孺人,李氏游灵相依,并此穗帷,劬劳在念,久近同悲。”
穆宗隆庆元年(1567),体乾五十四岁。
四月,为侍读。
《国榷》卷65有:“修撰马自强、编修陶大临并侍读。”
本集《传》云:“其明年为隆庆丁卯,《永乐大典》成,以纂修劳,从忧中进侍读。”
《墓表》亦曰:“公丧解职,寻以大典录成进侍读。”
《墓志铭》亦有:“丁卯以重录《大典》,书成加侍读。”
穆宗隆庆二年(1568),体乾五十五岁。
是年,有《礼科都给事中吕先生墓碑》之作。
本集卷8《墓碑》之《礼科都给事中吕先生墓碑》曰:“龙山吕先生,泾阳谷口人也。泾阳魏中丞与余善,为余数称吕先生,又数称其冢子潜,余重之。嘉靖甲子十二月五日,吕先生卒,乙丑春,潜自为状,不远二千余里,特走京请中丞志其墓,以墓碑属余。时中丞即应去,余不幸闻先人讣归,越三载乃始为作碑。”
另《国朝献征录》卷86马自强撰有《礼科都给事中吕先生应祥墓碑》云:“龙山吕先生,泾阳谷口人也。先生讳应祥,字子和,号龙山。”
可知“吕先生”为吕应祥。按,《本朝分省人物考》卷104《吕应祥》谓其“字子和,号泾阳,西安人”。“嘉靖甲子”为嘉靖四十三年,即1564年,“乙丑春”为次年,即1565年春,自强因父亲去世之事而归,从“越三载”中可推断出该墓碑作于1568年。
穆宗隆庆三年(1569),体乾五十六岁。
三月,为司经局洗马。
《国榷》卷66云:“翰林院侍读马自强为司经局洗马,署国子监司业。”
本集《墓志铭》曰:“己巳服阕,起司经局洗马,管国子监司业事。”本集《传》亦曰:“己巳三月,即家拜司经局洗马,领国子监司业事。”
穆宗隆庆四年(1570),体乾五十七岁。
一月,兼侍讲,纂修《实录》。
《国榷》卷66云:“洗马署国子司业马自强兼侍讲,还司经局,纂修《实录》。”
本集《墓志铭》亦有:“庚午回局,兼翰林院侍讲,充经筵讲官,纂修《肃皇帝实录》。”
七月,主试应天。
据《国榷》卷66载:“司经局洗马马自强、翰林侍读陶大临主试应天。”
本集《传》:“其秋出典南畿试。”
本集《墓志铭》亦载:“是秋典应天府乡试。”
本集卷1《应天府乡试录序》有:“隆庆庚午秋,天下复当乡试。应天府臣预疏请,上命臣马自强、臣大临往典试事。”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83《科试考三》亦有:“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侍讲马自强、翰林院侍读陶大临主试应天。”
九月,升国子祭酒。
本集《墓志铭》有:“是秋典应天府乡试,公品校精审,凡三为会试同考官。及是榜所录士咸称得人,升国子监祭酒。”
《传》曰:“其秋出典南畿试,甫竣事而道迁国子监祭酒。”
另据《明穆宗实录》卷49记载:“丁亥,升吏部左侍郎王本固为南京吏部尚书,升司经局洗马马自强为国子祭酒。”
穆宗隆庆五年(1571),体乾五十八岁。
是年九月,为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
《明穆宗实录》卷61云:“己丑,升国子监祭酒马自强、南京国子监祭酒陶大临俱为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
穆宗隆庆六年(1572),体乾五十八岁。
二月,为东宫讲读。
据《国榷》卷67载:“选东宫辅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高仪,吏部左侍郎兼学士张四维……少詹事兼翰林侍读学士马自强、陶大临,翰林编修陈经邦、何洛文,检讨沈鲤、张秩直讲读。”
《国朝典汇》卷8《朝端大政》亦有:“以东宫出阁讲学,命礼部尚书高仪、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司经局洗马余有丁、右赞善陈栋充侍班官,少詹事马自强、陶大儒,编修陈经邦、何洛文,检讨沈鲤、张秩充讲读官。”
另《续文献通考》卷96《职官考》亦有类似记载。
四月,为詹事。
《明穆宗实录》卷69云:“己卯,命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协理詹事府事张四维掌府事。升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掌院事马自强为詹事,仍兼侍读学士,协理府事,同教习庶吉士。”
本集《传》亦云:“壬申,进詹事兼教习庶吉士。”
九月,升为左侍郎。
《国榷》卷68有:“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马自强为左侍郎,仍管詹事府事。”
十月,丁继母张氏忧。
本集卷8《诰赠通议大夫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先考南野公暨妣李淑人继张氏行状》:“张生弘治十二年十月十七日,寿七十有四。”
张四维《条麓堂集》卷26《赠通议大夫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南野马公暨配李淑人张氏合葬墓志铭》亦有:“公继配张氏者,朝邑县之杨村人,亦能总理内政……生弘治己未十月十七日,卒隆庆壬申十月二十八日,享寿七十有四。”
十二月,有《寿少司高公六十序》之作。
本集卷2《寿少司高公六十序》:“今上御极之五载,道化旁洽,民物康阜,四海清而九夷通,道浸浸然与古昔盛代比隆矣。于时以元老赞大政者为新郑高公……”
《国朝列卿记》卷9有:“高拱,河南新郑人,嘉靖辛丑进士,四十五年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阁,进少傅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隆庆元年养病。”
《广舆记》卷6云:“高拱,字肃卿,新郑人。穆宗在东邸,拱为讲官,深器重之。”
《弇山堂别集》卷45载:“高拱,字肃卿,新郑人……卒年六十七。”
可知“少司高公”为高拱,据史料记载,高拱生于明武宗正德七年(1512),卒于明神宗万历七年(1579),另《寿少司高公六十序》有:“今季冬十有三日,公岳降辰也,九卿百执事皆欲至期前为寿……”
按,“季冬”为冬季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十二月。据此推断,该序作于明穆宗隆庆六年(1572)。
神宗万历元年(1573),体乾六十岁。
是年,作有《诰赠通议大夫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先考南野公暨妣李淑人继张氏行状》。
本集卷8《诰赠通议大夫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先考南野公暨妣李淑人继张氏行状》有:“呜呼!自强死罪死罪,余先大夫南野公之殁于今八年矣,而初未克葬也,余先母李淑人之葬于今三十有八年矣,而初未克铭也。”
张四维《条麓堂集》卷26《赠通议大夫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南野马公暨配李淑人张氏合葬墓志铭》有:“公生成化己亥十二月七日,卒嘉靖丙寅八月二十日,享寿八十有八。”
淑人生成化十八年十二月十四日,寿仅五十有五。
从中可知此行状作于该年,即神宗万历元年(1573)。
神宗万历三年(1575),体乾六十二岁。
二月,嫂孺人杨氏卒。
本集卷7《杨孺人墓志铭》云:“而嫂孺人病,无何遂卒,伤哉!盖万历三年二月二十八日也。”
另外,本集卷8《诰赠通议大夫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先考南野公暨妣李淑人继张氏行状》:“公四子,俱淑人出,伯自勉,国子监助教,娶杨氏;仲即自强,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娶李氏封淑人。”
七月,升吏部左侍郎。
据《国榷》卷69云:“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马自强为吏部左侍郎。”
本集《墓表》曰:“丁继母忧,服阕,以原官召起,改吏部左侍郎,日讲如故。”
九月,为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
据《国榷》卷69记载:“甲子,日讲官、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马自强为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太仆寺卿胡执礼为光禄寺卿。”
十二月,有《杨孺人墓志铭》之作。
本集卷7《杨孺人墓志铭》曰:“而嫂孺人病,无何遂卒,伤哉!盖万历三年二月二十八日也。越六月,余奉召起家,伯氏助教公亦以例赴部,不得俟孺人葬,命诸子以今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窆孺人詹事府君墓域之次。期且至犹,子协持状泣请曰:‘协等不肖,不能早致青云以显吾母。今求所以释此憾者,必得叔父铭’,而伯氏助教公亦曰:‘非弟其谁铭?’余曰:‘方共恨远羁天涯,不能效执绋矣,忍不铭?’于是掇状中语,及吾所闻见而操觚焉。”
神宗万历四年(1576),体乾六十三岁。
六月,充《会典》纂修官。
《国榷》卷69有:“乙酉,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马自强,礼部左右侍郎兼侍读学士汪镗、林士章、少詹事兼侍读学士申时行、王锡爵充副总裁……检讨刘克正、刘初先、王祖嫡、赵用贤充会典纂修官。”
是年,亦作有《祭宗伯陶文僖公文》。
《皇明续纪三朝法传全录》卷1《神宗显皇帝纪》云:“十月,吏部侍郎陶大临卒,赠礼部尚书,谥文僖。”
陶文僖公卒于万历甲戌年十月。本集卷9《祭宗伯陶文僖公文》云:“越明年乙亥秋,起家入京,又明年丙子,且图戒仆会先生伯氏宪副公使使来京,遂具奠缄词托致会稽……”
知该祭文作于文僖公卒后两年,即万历四年。
神宗万历五年(1577),体乾六十四岁。
是年,有寿其姊之诗作。
本集卷15《余姊今年七十有一矣,昨岁里中诸亲为古稀之贺,余不及诗,兹仲子张甥国采拜令荥阳,且迎养至也,诗以寿之二十二韵》:“金母来西极,银辉照北堂。书随修羽近,歌逐彩云长。驾鹿身常健,丸熊志已偿。庭闱开昼锦,滫瀡藉恩光。忆昨丙子岁,春正廿一良。九华佺绿萼,七帙景青阳。盘荐琼英液,筵当玉女乡。填门宾杂沓,绕栋乐铿锵。嗟我前年夏,起家再北翔。薄游依日月,远别阻岩廊。进履知豚辈,升堂兼雁行。毛生今捧檄, 颂正如冈。不但潘舆稳,犹兼曾釜香。问平知内德,却寄想前方。竹帛真堪纪,冰霜信可方。垂帷无饰佩,题柱有仙郎。鹤发仍清胜,龙章讵杳茫。低佪思夙昔,感激重彷徨。抱弟读曾听,先姑礼未将。惟余诚懒慢,忻姊属康强。遐祝深川岳,微言代篚筐。倘随双舄入,还献九霞觞。”
据该诗“忆昨丙子岁,春正廿一良”之句,可知“丙子岁”为明万历四年(1576),由此推断出本诗作于次年,即万历五年。
并有送张甥国采之诗作。
本集卷13《送张甥国采令荥阳》云:“凤鸣当日拟,鸡割此相劳。河柳英征盖,堤莺绕佩刀。泽随双舄远,辉动列星高。振翩期霄汉,棘栖爱羽毛。”
按,国采为自强姊之仲子。
神宗万历六年(1578),体乾六十五岁。
三月,升文渊阁大学士。
本集《墓志铭》有:“戊寅三月,进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入阁办事。《明鉴纲目》卷7曰:纲:三月,以礼部尚书马自强(字体乾,同州人)兼文渊阁大学士,吏部侍郎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兼东阁大学士,并预机务。”
本集《传》有:“戊寅,特简拜公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赞机务,疏辞,上优诏褒答,所以用公益甚。”
该集《墓表》亦载:“戊寅三月,以太子太保兼大学士直文渊阁。”
《皇明从信录》卷34《戊寅万历六年》云:“马自强进为文渊阁大学士,申时行进为东阁大学士。”
《弇州史料》后集卷31亦曰:“太子少保礼部尚书马自强升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尚书如故。”
《国榷》卷70亦有类似记载。
十月,病卒。
本集王锡爵撰《神道碑铭》云:“先生生正德癸酉十一月初二日,薨万历戊寅十月十三日,得寿六十有六。”
《墓志铭》曰:“戊寅三月,进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入阁办事……会夏秋之交暑雨,偶感泻痢,疾久不愈,竟以十月十三日卒,距其生正德癸酉十一月初二,得寿六十有六耳。”
《明史》卷19本纪十九亦曰:“冬十月辛卯,马自强卒。”
张四维《条麓堂集》卷31有《祭乾庵马公文》谓其曰:“公有宏雅之猷而未竟其用,公有淳仁之度而未究其施……公得天之茂,神英气厚,完粹淳庞,终鲜疾疚。”
其墓在“同州城之北廿里许”,另(嘉庆)《大清一统志》卷244云:“马自强墓在华州北二十里□山麓。”
(雍正)《陕西通志》曰:“马文庄公祠在州治西巷,祀明万历初少保马自强。贾《志》:祠即马氏家庙。”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