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浩
动态与书评
走向伦理精神
——第十二届《哲学分析》论坛樊浩教授作品研讨会综述
赵浩
2015年11月14日,《哲学分析》编辑部与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哲学分析》论坛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召开,会议主题是:“走向伦理精神”——樊浩教授学术作品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台湾辅仁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学界前辈、专家学者、青年博士生近百人参会,学界同仁就樊浩教授的学术作品进行了真诚、激烈、认真的研究讨论,既充分肯定了樊浩教授在伦理学研究上的贡献与成就,又提出了批判性的意见与建议。
在中国的哲学伦理学界,樊浩教授素以建构体系著称,并形成了以“伦理精神”为个人学术标识的道德哲学体系,在论坛开始,樊浩教授以“走向伦理精神”为题,从“话语与理论的漫游旅程:从伦理精神到精神哲学”、“走向伦理精神的学术自觉: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形态”、“理论系统与基本观点”三个大的方面回顾了自己的学术生涯与研究旨趣,重点介绍了在其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两个三部曲的创作历程,讲述了他是如何围绕“伦理精神”这一核心概念从历史与逻辑角度进行体系建构的。樊浩教授认为要将伦理道德还原于精神,将精神还原于精神哲学与人的精神世界,将精神哲学和精神世界还原于民族精神传统和民族精神形态,以中国问题、伦理型文化与人类文明的终极问题为旨归,伦理学要解决人类与人的生命所面临的终极问题——我们如何在一起。湖南师范大学唐凯麟教授代表伦理学界前辈发言,他认为樊浩教授是中国伦理学界第二代的领军人物,经过三十多年的学术努力已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哲学体系,具有独特的问题意识,有自己的概念系统与研究方法,还具有鲜明的价值目标。
在具体研讨过程中,专家学者们主要围绕樊浩教授的两个三部曲作品(中国伦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方面,与会专家学者就樊浩教授的哲学体系与研究方法论进行了深入讨论与批判。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教授认为,两个三部曲及樊浩教授领衔主笔的《中国伦理道德报告》《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从学术进路与学术风格来看体现了这样一些特点: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的互动,一直关注道德形而上学问题,同时也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对形而下问题持续关切;理论与历史之间的互动交融,一开始注重考察历史层面的伦理学思想,后来提升至理论构建的高度;擅长于构造概念,樊浩教授注重核心概念的提炼,“伦理精神”、“价值生态”等成为其整个伦理学体系的中心支撑点。杨国荣教授进一步分析道:樊浩教授除了关注中国传统哲学,还对黑格尔的哲学高度关注,这本身就构成了当今中国哲学届一个独特的现象,体现了“回到黑格尔”的学术特点;樊浩教授借鉴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对理性与精神进行了辨析,不满足于康德的“实践理性”,倡导黑格尔的“精神”,很好地弥补了实践理性缺乏道德动力机制的问题。精神本身就具有实践性,是情感、意志与理性的综合。杨国荣教授还就樊浩教授的体系提出了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在精神现象学、法哲学与历史哲学三位一体的体系架构中,现实性的层面主要与历史哲学关联,而与意识相关的精神现象学及与意志相关的法哲学的现实性层面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事实上,意识与意志的发生、展开过程始终是有其内在根据的,包括现实性的根据,并不是到了历史哲学环节才有现实性的问题。法哲学与精神现象学对应的意志与意识在伦理道德的角度本身就具有规范意义,樊浩教授对这一问题有所忽略。就历史性问题来说,无论是历史哲学,还是规范意义上的意识与意志都具有历史性,历史性不是前后推延的关系,而是互动互融的关系,应被一致地安置在伦理道德体系的不同环节之上。就伦理与道德的辨析来说,道德是应当如何,伦理则更注重现实性的关系,伦理与道德之分是现实性与理想性、实然与应然之分,二者都非常重要。更可取的是将康德与黑格尔联系起来,不去做一种绝然对立的划分。
北京大学王海明教授认为樊浩教授构建了一个中国传统伦理学的科学体系。首先,它具有科学的术语与概念,创造哲学名词;其次,它是一个逻辑严格的证明体系最后,它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姚新中教授同样认为,樊浩教授借鉴中国传统伦理与黑格尔的资源,自觉构建哲学系统的做法值得学界同仁学习。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些体系上需要改进与反思的问题:其一,樊浩教授的体系具有明显的黑格尔的痕迹,如何让别人理解在哪些层次上改变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内涵与外延,哪些是属于自己独创的体系部分?其二,樊浩教授提出的概念,如伦理精神、价值生态等,如何让别人很容易地将这些概念与其整个体系关联在一起,这一点还需要细致斟酌。其三,这一体系是封闭的体系还是开放的体系?是否允许别人的观点进来打乱体系内部的循环?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主任尤煌杰教授认为,樊浩教授的哲学体系给人一种回到中国哲学的主场感,体现了中国哲学自身的自信与自觉。就问题来说,对于典范的构建港台新儒学的牟宗三、唐君毅先生分别借鉴了康德、黑格尔的哲学观点,但这是否能回到中国哲学的主轴来,值得讨论。如果从西方哲学的发展轴线来看,努斯、逻各斯必然发展至后来的上帝与宗教问题,樊浩教授最后所认为的以伦理精神代替宗教的提法值得商榷。存在的问题还有:伦理精神的概念是否是从中国哲学系统中生发出来的?如何在中国哲学传统中对其加以理解?对于两大研究报告的海量数据如何处理?它是否仅是一个理论的实证检验,还是意图从实际数据中抽象出理论观点,但后者仍然是一种经验性的方法,不能为一个抽象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提供充足依据。
复旦大学高国希教授从体系的包容性、整体性上理解樊浩教授的哲学体系,充分肯定了其对道德与伦理、理性与精神、道德理性与伦理精神几组概念的辨析区分。但他认为,樊浩教授对康德道德哲学的理解存在偏差。康德的道德体系同样具有经验层面的部分,他的道德概念更多指向规范层面,是与自然相对的具有规范性的东西,并关联着个体的自由。西南大学任丑教授认为,樊浩教授的伦理学体系既是对西方伦理学体系的推进,又推进了中国传统的伦理学研究,在当前元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占主导的学术环境下,既弥补了元伦理学缺乏质料的不足,又弥补了应用伦理学零散化、没有理论支撑的弊病。中国社科院杨通进研究员、东南大学王俊副教授分从中国伦理学界的思想划分出发,分析了樊浩教授的伦理学体系,认为樊浩教授是思想家型的学者,在当今伦理学界独树一帜,但是思想家型的学者不可避免地存在体系的挂一漏万,会漏掉生活世界的丰富性,我们需要对其持有开放性的批判态度。四川师范大学唐代兴教授对樊浩教授伦理学体系的总结最为全面。他认为,中国问题、中国伦理、中国伦理精神是贯穿两个三部曲始终的问题意识,合成一个问题即是将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问题以一种道德形而上学的文本加以呈现;樊浩教授的体系是现实的,也是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唐教授还认为,“价值生态”概念是理解这一庞大的伦理学体系的关键。
在这样一个宏大叙事的伦理学体系中,樊浩教授提出了一些具有个性特征的概念——“伦理精神”、“价值生态”、“德—得相通”、“伦理世界观”、“中国四德”等,很多与会学者专就体系中的某个概念进行了激烈讨论。吉林大学贺来教授认为,价值生态概念在樊浩教授的体系内关系到伦理价值的合法性问题,以往伦理学的研究范式要么从个人出发,要么从关系出发,不可避免地带来理论的现实困境,而价值生态的观念从生态学引进,将其作为一种世界观、本体论,具有整体性、有机性、共生性、关系性,并能与政治、经济、文化耦合,具有巨大的解释力量——具体来说,价值生态消解了本质主义、实体主义的方法倾向,与结构功能主义较为相似,有助于克服还原主义的弊病,有助于重新理解绝对主义伦理价值与相对主义伦理价值之间的合法性论争。贺来教授还讨论了“伦理精神”概念,他认为,在黑格尔的客观精神中,从抽象法到道德再到伦理是个人自由不断实现的过程,从价值生态的角度如何体现自由的维度是樊浩教授需要回答的问题。就理性与精神、道德与伦理的关系来说,将康德的观点放到当下中国的语境之中更有意义,康德将人的意志自由、人之为人的人格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人的尊严的哲学论证,恰恰是中国哲学最为缺乏的东西,因此康德非常重要。康德的道德概念我们无法摒弃,一个现实的做法是为伦理道德划界,让道德的归道德,伦理的归伦理。最后,他认为理性的概念很复杂,黑格尔认为康德的理性概念不够传统,理性不是软弱的而是无限的,樊浩教授所提的要用精神超越理性容易引起误解,会让人以为是要放弃理性。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李灵教授认为,樊浩教授以“伦理精神”作为宗教的价值替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延续。在“五四”时期就有以美育代宗教、以伦理代宗教的说法。我们现在面临的现实是西方宗教的没落,而中国社会也进入了一个陌生人社会,人们的精神失去依靠与根据。在道德行为中重要的不是宗教存在的现实形态,而是宗教情怀,这是一种宗教性,因而樊浩教授的伦理精神应该从宗教情怀的维度加以观察。李灵教授进一步指出,个体性是现代社会的特征,道德价值呈现出多元化,因此国家公法、社会公德、公民道德缺一不可。中山大学李辉教授也就这一问题发表看法,他认为中国传统的信仰是伦理,伦理精神从内部填充了当前中国社会的信仰缺失。南京师范大学曹孟勤教授认为,从“伦理精神”来讲,精神哲学中介着逻辑学、自然哲学,樊浩教授的“伦理精神”概念体系中缺失了自然哲学(生态哲学)这一环节,自然哲学中的伦理精神问题研究可以更好地回答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也能从现实性的角度应对我们当今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
台湾辅仁大学潘小慧教授主要讨论了樊浩教授对亚里士多德“智德”的理解。她认为,在亚里士多德以及托马斯·阿奎那那里,智德属于伦理德性,是我们灵魂中欲望合理的部分,它指的是将道德普遍原理应用到个人生活与个别事物中去的德性,等同于明智、实践智慧。智德是行为的正理,是理智正确地考虑、判断、命令,是实践理性之德。而在中国四德之中,“知”是“知仁义二者弗去是也”,是对仁义二德的“见之明而守之固”。儒家的伦理道德的根源是回到仁,回到道德情感,而西方是回到理知主义。但是二者的差别并不是决然二分的,因而潘教授认为中西的可沟通之处更重要。南京大学陈继红教授就“德—得相通”问题进一步在儒家伦理中加以阐述,她认为“德者,得也”既可以将道德作为道义性存在,同时也可以作为功利性存在,因而传统儒学中的功利主义学派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是有所补益的。
作为樊浩教授伦理学体系的阅读者与研究者,汲取这一体系的思想资源可以应用到伦理学具体多维的研究之中。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朱小蔓教授就樊浩教授伦理学体系的基本观点结合自身的道德教育研究提出了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樊浩教授组织的全国伦理道德状况大调查的信度与效度如何?伦理道德是否真有中西之分、古今差异?这一伦理学体系最后落脚于民族精神与家庭伦理,但就现代社会来说,传统的家庭模式已经不复存在,家庭是否还能成为伦理道德发源的基地?现代生活中的学校、公共教育系统成为了孩子更重要的实体环境,互联网新媒体构建的舆论网络,又将对伦理道德带来何种变革?朱小蔓教授特别提到情感教育在德育中的艰难处境,如何将情感要素融入其中是我们道德教育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中国社科院孙春晨研究员将伦理精神应用于人权伦理学研究中,他认为伦理精神蕴含在家庭与民族的实体之中,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现实性。以黑格尔的“从实体出发”作为方法论,将个人与家庭、民族的现实性实体关系作为人权的伦理基础,以儒家的情理主义由家庭向国家外推,这种处于不同伦理角色之中的“名分”观念有助于人们理解权利与义务、权利与责任之间的关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乔法容教授从樊浩教授关于经济与伦理关系的研究出发,提出了经济与伦理关系的三个研究维度:第一个维度是经济决定伦理,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来谈道德发展规律;第二个维度是从社会结构、功能角度来谈;第三个维度是社会有机体理论。她认为,樊浩教授提出的生态有机体思维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论的综合,弥补各个维度的片面性。还有一些学者将樊浩教授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医学伦理学、美学、基因技术讨论之中,使得伦理精神这一抽象观念在应用的过程中具体化。
在分析与批判樊浩教授作品的过程中,学界前辈、学术同仁也提出了很多诚挚的学术建议,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唐凯麟教授、姚新中教授、杨通进研究员等建议樊浩教授能够写出自己伦理学体系的普及读本,将两个三部曲的思想简化为一个可被更多人阅读的简明文本。由于两个三部曲的篇幅很长、体系庞大,让很多人望而生畏,简化可以让更多的学界同行了解樊浩教授的学术观点。
第二,中国哲学要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哲学的组成部分,有学者建议樊浩教授要将自己的作品翻译成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传播中国哲学家的原创思想。
第三,苏州大学李兰芬教授建议樊浩教授在建构了道德形而上学体系之后,能够将这一体系落地于中国社会建设的具体应用之中,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实际贡献。
第四,也有学者提到以樊浩教授为核心人物的伦理学研究东南大学学派已经初露端倪,学派的形成其实是学科成熟与研究发展的外在表现,希望东南大学的伦理学能够继续坚持自己的特色,为中国的伦理学研究树立好范例。
(责任编辑:韦海波)
作者简介:赵浩,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博士研究生。理精神三部曲——《中国伦理的精神》《中国伦理的历史建构》《中国伦理的现代建构》;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研究三部曲——《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道德形而上学的精神哲学基础》《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形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学者就樊浩教授整个的体系与方法进行批判性评论,有的学者集中在对其关键概念的反思商榷,有的学者将樊浩教授的观点发挥推进,并将其应用于更广泛的伦理学研究领域。下面将具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加以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