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在路上”

2016-02-02 10:47钟铠蔚
情感读本·理论篇 2015年6期
关键词:郭尔在路上克尔凯

钟铠蔚

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的《圣经》,小说描写了萨尔与迪安几次横穿美国大陆的经历。

克尔凯郭尔被认为是使欧洲的哲学的发展方向发生转折性变化的重要人物之一。在《最后的非科学性的附言》中他说“有三个生存境界:美学的,伦理的和宗教的。”

一、审美境界

克尔凯郭尔所说的“审美”(aesthetic),在此境界,生存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个人生存上的直接性,其基本命题乃是此刻就是一切,欲望与欲望的满足是美学境界的最直白表达。克尔凯郭尔还将审美境界划分为直接性生存美学境界和反思性生存美学境界。在 《在路上》前半部分,迪安和萨尔的身上则分别体现了直接性生存美学境界和反思性生存境界。

迪安将自己的生活目标完全建立在追求瞬间的感性享受上。因此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行动主义者,酗酒、偷车、流浪、迷恋女性。“对迪安来说,性是生活中唯一重要和神圣的事。”一方面,他已经感受到二战后在政治高压和麦肯锡主义之下美国文化价值的衰落,精神上经历着一种失落,于是通过各种疯狂的行为来寻找自我存在的意义。另一方面,就像萨尔所说,“只有一个蹲过五年监狱的家伙才能达到这种极度迷狂的不可救药的极端状态,才能急切地渴望进入那温柔的源头……”所以性不仅能使迪安忘却生活的苦痛,而且他能够把被剥夺的“生存的权利”找回来。

如果说迪安是耽于行动而疏于思考的,那么萨尔就时常沉湎于思想的痛苦中。“在很大程度上,《在路上》所表现的 正是萨尔对迪安的超越。迪安和萨尔分别代表了垮掉一代的两个方面:前者主要体现了垮掉一代那种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和大无畏的生命力释放,而后者则更体现这垮掉派的精神追求。前者将后者印上了‘路,而他却最终被寻求精神拯救的萨尔(Sal,即‘灵魂拯救Salvation的缩写)所超越。”

二、伦理境界

克尔凯郭尔把伦理境界看做审美领域和宗教境界的“过渡领域”。当生活在审美领域中的人通过“绝望的呼唤”对美学生活的空洞和不完满深信不疑,他便会藐视它并坚决地选择由道德原则引导的生活。

由此可见,《在路上》中的迪安和萨尔并没有完全处在这样一种境界,甚至可以说是在有意回避这一境界。伦理境界强调婚姻,婚姻是有限和无限的综合,具有永恒的特征,但同时也表现出伦理的普遍性。但是迪安和萨尔却把包括婚姻在内的一切道德伦理抛在一旁。

与其说他们是不道德的,不如说他们是非道德的。其实他们两个对普遍的伦理是带有有意回避和反叛的色彩。克尔凯郭尔认为要达到宗教境界就必须经过伦理境界,但是正如“负负得正”,对伦理境界的有意回避也可以成为抵达宗教境界的一种途径。正因为对伦理的束缚有着深有体会的切肤之痛,所以他们才会选择审美境界,尽情享受感官之乐;但当他们想从审美境界的绝望和忧惧中摆脱,他们不会再选择走进伦理境界,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奔向宗教境界。

三、宗教境界

在生存宗教境界,克尔凯郭尔强调“个体”或者“单一者”直接面对“上帝”。这是由“上帝”作为绝对的(唯一的)、至高无上的这一点而决定的。个体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是“绝对”的,这个关系绝对不允许有任何间隔。

那么萨尔和迪安一直在路上是否追逐到他们的彼岸?“有那么一刻,我竟然认为迪安福至心灵,全凭悟性和天才完全懂得他说的话……而他的形状就是上帝。”

在这样的瞬间,迪安这个神圣的傻瓜(Holy Goof)实现了克尔凯郭尔所认为的宗教的自我。在克尔凯郭尔看来,在人生终极目的上,乃是由上帝赐予的永恒幸福,通过选择悖论,以无限的激情信仰上帝,实现生存的永福。

这一切“在路上”的意义何在?凯鲁亚克“在路上”的启示在于,希望是有的,可是希望成为现实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生命之旅是艰辛的,一次又一次的波澜起伏使人落入幻象和醒悟的大喜大悲中,触手可及的希望似乎是永恒的渴望,“像卡夫卡的城堡一样在远方闪现,既无法接近,又无法避开”。在这样一个没有普遍和永恒的价值指引的世界里,要保持不断追寻的勇气和希望,就必然会直面自己的“焦虑”和“绝望”,在“恐惧和战栗”中面对最深层的自我,在“非此即彼”的复杂选择中塑造最本真的自我。这样,才是真正的“福至心灵”(beatific)。

【参考文献】

[1] [美]杰克·凯鲁亚克著,王永年译:在路上.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 陈杰,本真之路: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小说研究. [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0

[3] 王常柱.生命的伦理:克尔凯郭尔宗教生存伦理观研究.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 肖明翰.本真之路: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小说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序言

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 王永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18.

[5] 莫里斯?迪克斯坦著,方晓光译:伊甸闶之门:六十年代的突国文化,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扉页.

猜你喜欢
郭尔在路上克尔凯
最有思想的句子
后现代语境下的克尔凯郭尔
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的生态主义解读
从两难的生存选择到荒谬的宗教信仰——克尔凯郭尔生存辩证法的思想理路
别致的人生 与众不同的风景
《在路上》中的父亲形象解读
克尔凯郭尔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对卡森·麦卡勒斯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