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与孙子治军思想之比较

2016-02-01 23:49闫海青
孙子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将帅礼义治军

闫海青

荀子与孙子治军思想之比较

闫海青

荀子与孙子的治军思想有相似和不同之处。在治军宗旨上,孙子主张“修道保法”;荀子主张“隆礼重法”。在将帅观与治军举措上,孙子要求将帅必须具备五德“智、信、仁、勇、严”;荀子在为将之道和治军举措上提出“六术”“五权”“三至”“五无圹”等治军思想。

荀子 孙子 治军思想 比较

《孙子兵法》被称之为“百代谈兵之祖”。对孙子军事思想的研究,人数众多,成果颇丰。荀子,作为先秦儒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军事思想也是“先秦儒家军事思想最系统的总结者与最权威的诠释者”①。对荀子军事思想的研究,是随着荀子学的兴起而受到关注的②。目前,对孙子和荀子军事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论文所见不多③。本文将对孙荀两家的治军思想加以比较研究与阐释。

一、修道保法与隆礼重法

军队是贯彻国家意志的国家机器和武装集团,提高军队素质和战斗力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治军思想和宗旨。因为时代、形势和自身经历的不同,孙子和荀子分别提出了各自特色的治军思想和宗旨。孙子主张“修道保法”,重点在“保法”上;荀子主张“隆礼重法”,重点在“隆礼”上。

(一)孙子的治军宗旨:“修道保法”

孙子在《形篇》中提出:“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如何“修道保法”?落实到治军上,就要求军队领导者先行仁义,关心军队建设,爱护士兵,建立上下一致的官兵关系,以凝聚战斗力;其次加强军队法制建设,以法治军,严明军纪,使得军队管理有序,行动一致。但是,孙子注重的是“保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孙子治军强调“修道”。“修道”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让士兵以生死相搏,“上下同欲”。“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计篇》)即治军必须修道,才能使士卒感其恩惠,死生存亡与上同之,决绝而无所畏惧。对待士兵要达到“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地形篇》),这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但孙子又说,对待士兵不能只讲“道”,必须恩威并用,否则就会“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用,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地形篇》)落脚点在使用上,在功利上。所以,即使是孙子讲“修道”,也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这就可以理解“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火攻篇》)了。

第二,孙子治军强调法制。孙子强调的是“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计篇》)其中,曲制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区域划分,金鼓旌旗的规范使用;官道指各级将吏的职责与管理;主用指主军之资、粮、器、辎重的管理与运输。这些制度建设完善了,才能达到有效管理,将领在战场上才能占用主动权,做到临危不乱,胸有成竹。孙子将“法”列为“五事”之一,把它作为衡量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可见孙子对“保法”的重视程度。加强军队法制建设,才能使将裨校尉各司其职,军用物资充分保障,将士上下同心,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才得以显现,这是最现实的“利”。

第三,孙子治军强调重赏罚、严军纪。古人皆懂“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道理,于是重赏罚,用物资奖励鼓励士兵建立战功,奋勇杀敌。《孙子兵法·作战篇》强调:“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所谓“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是也。春秋时期,有些诸侯国,除了给予士兵物资奖励外,还分给田宅,甚至是爵位,改变士兵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以此来激励士气,提高军队战斗力。《孙子兵法·九地篇》里更是主张在拔城、隳国时可以“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用超常规的物质奖励激赏士兵以达到取胜之目的,与《司马法》中“见敌作誓,瞻功行赏”类似。军纪严明是军队令行禁止、步调一致的基础和保证。在治军上,既要“令之以文”,更要“齐之以武”(《行军篇》),用军纪军法去约束士卒,养成士兵服从命令的习惯。“令文齐武”“修道保法”与《计篇》中的“将帅五德”是孙子治军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孙子兵法·行军篇》曰:“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这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和训练中就要养成服从、执行命令的习惯,才能“与众相得”。

(二)荀子的治军宗旨:“隆礼重法”

荀子在治军思想上主张“隆礼重法”,认为治理军队既需要刚性的法制和刑法,也需要柔性的礼仪和仁义思想,而且礼是治国、治军的根本。荀子曰:“治之经,礼与刑”④、“隆礼至法则国有常”⑤,从而援法入礼,礼法并重,完善了先秦儒家的治军思想。荀子“隆礼重法”,重在“隆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荀子主张“隆礼”,是实行王道的根本,也是治军的宗旨。荀子观点鲜明,在《荀子·议兵》上指出礼是“治辨之极”“强国之本”和“威行之道”。推行礼治,可以“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从之者存,不从者亡”⑥。可见,把“礼”置于治国之根本的地位。“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隆礼尊贤”⑦才能达到“王道”。在荀子眼中,“礼”是实现王道的根本宗旨,治军必须“隆礼”。

如果不“隆礼”呢?荀子从反面进行了论证:“大国之主也,不隆本行,不敬旧法,而好诈故。若是,则夫朝廷群臣亦从而成俗于不隆礼义,而好倾覆也。朝廷群臣之俗若是,则夫众庶百姓亦从而成俗于不隆礼义,而好贪利矣。君臣上下之俗莫不若是,则地虽广,权必轻,人虽众,兵必弱”⑧“上不隆礼则兵弱”⑨在荀子这里,对“礼治”的强调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礼乐”成为军队强盛和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

第二,荀子在具体的治军方略上,崇尚礼仪教化,使士兵树立正确的战争观。荀子反对孙子以物质奖励激赏士兵的做法,认为赏赐、刑罚、权势和欺诈作为一种治军方法,不过是“佣徒鬻卖之道也”,不足以团结百姓,使国家美好,更重要的是“不足以尽人之力,致人之死”⑩。治军的正途是用礼仪教化培养士兵的德行,提高他们的修养,以达到建设“正义之师”“仁义之师”的目的。荀子在《议兵》中有比较详细的论述:

厚德音以先之,明礼义以道之,致忠信以爱之,尚贤使能以次之,爵服庆赏以申之,时其事,轻其任,以调齐之,长养之,如保赤子,政令以定,风俗以一。有离俗不顺其上,则百姓莫不敦恶,莫不毒孽,若祓不祥,然后刑于是起矣……于是有能化善、修身、正行、积礼义、尊道德,百姓莫不贵敬,莫不亲誉,然后赏于是起矣。……雕雕焉县贵爵重赏于其前,县明刑大辱于其后,虽欲无化,能乎哉?故民归之如流水,所存者神,所为者化而顺。暴悍勇力之属为之化而愿,旁辟曲私之属为之化而公,矜纠收缭之属为之化而调,夫是之谓大化至一。

为说明礼仪教化的重要性,荀子还对比了齐、魏、秦三国的治军方法。他认为齐、魏、秦用赏罚治理出来的都是追求赏赐、贪图物资的军队,不足以抵挡齐桓公、晋文公有素养、有法纪的军队,而齐桓公、晋文公的军队又无法抵挡汤武的仁义之师。这是“赏刑之兵”与“仁义之师”的区别。荀子无疑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孟子“仁者无敌”的思想,这使得荀子“更注重以政治家的眼光和头脑来判断形势,主张以王者之兵赴仁义之战,从而达到了政治思想和军事思想统一,超越了兵家所固有的局限”。

第三,荀子既坚持“隆礼尊贤而王”,也主张“重法爱民而霸”。战国后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崩乐坏,战争纷起,新兴的地主阶级主导了各国变法,这些社会现实使荀子看到了“法”的力量,因此在治军思想上,他提出“隆礼而重法”,礼法并重。表现在治军上,他认为“政令信者强”“刑威者强”,因此治军要“制号政令,欲严以威”。临武君在向荀子请教何为“王者之军制”时,荀子提出“将死鼓,御死辔,百吏死职,士大夫死行列,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顺命为上,有功次之” 。严明军纪,就要上下一心,步调一致,服从命令。更重要的是,荀子在强调军事纪律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政治纪律,用法制维护礼义,如:

不杀老弱,不躐禾稼,服者不禽,格者不舍,奔命者不获。凡诛,非诛其百姓也,诛其乱百姓者也;百姓有捍其贼,则是亦贼也。以故,顺刃者生,苏刃者死,奔命者贡。

这种政治纪律是王者之师、仁义之旅所应奉行的准则。荀子的这种治军思想体现了儒家的“仁政爱民”,维护了自己所倡导的“隆礼贵义”主张。

孙子“修道保法”,注重以法治军,用峻法约束军队,以达到凝聚战斗力,“上下同欲者胜”的目的;荀子“隆礼重法”,强调以礼义治军,推崇以礼义教化建设“仁义之兵”,实现“王道”之目的。二者虽有侧重点,甚至双方互有抵牾之处,但都认为法制和礼义是辨证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在治国治军和战争指导方面有着互相补充的作用。以孙斥荀或以荀斥孙,均非持中之论。

二、将帅观与治军举措

军事指挥员的素质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军队建设和战争胜负,但士兵同样重要。有兵无将,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堪一击;有将无兵,就象无基之塔,不攻自破。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即“兵为将胆,将为兵魂”是也。孙、荀二人对此问题的认识亦有不同之处,具有比较的意义。

(一)孙子的将帅观与治军举措

孙子认识到将帅在战争中的作用,对将领的地位、选拔、任用有深刻的领悟。《孙子兵法》十三篇都贯穿着对将帅的最高要求,孙子非常慎重地提到“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谋攻篇》)。他认为将帅是国君的助手,辅助周密,国家就会强盛;辅佐有缺陷,国家就一定衰弱。显然,他是把优秀将帅的作用提高到“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作战篇》)的高度来认识的。因此,在政治品质上,要“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在才能上,要“知彼知己”“知天知地”(《地形篇》)、“通于九变”(《九地篇》);在管理上,要“令素行以教其民”“与众相得”“使士卒‘亲附’”(《行军篇》);在品格修养上,要“静以幽,正以治”(《九地篇》)。同时,要避免骄横自大、轻举妄动、勇而无谋、贪生怕死等缺点。在将帅的选拔上,一定要选“智、信、仁、勇、严”五德俱全而能为我所用之人。唐杜牧注曰:“智者,能机权、识变通也;信者,使人不惑于刑赏也;仁者,爱人悯物,知勤劳也;勇者,决胜乘势,不逡巡也;严者,以威刑肃三军也。”(《计篇》)五德皆备,然后才可以为大将。

孙子既讲“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也讲“君命有所不受”(《九变篇》)。选将、任将,君王有主动权,“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则去之。选好将帅之后,为确保将帅在战争中有效、灵活的指挥,孙子主张对将权适当地进行集中和专一,国君不能对军中事务和作战方法等进行乱指挥和横加干涉,不能从中掣肘。孙子指出,国君危害军队行动的情况有三种:“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谋攻篇》)出现这种情况,只能导致“乱军引胜”,自取败亡。因此,“将能而君不御”为“知胜”之一,即军事成败的前提之一。这就要求在治军思想上要“君命有所不受”。

《孙子兵法》也比较重视士兵和将士关系问题。首先,孙子提倡爱护士卒,认为做到“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地形篇》),乃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先决条件。只有这样,才能造成“上下同欲”、上下一致的将士关系,也才能使军队达到“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的最佳战斗状态。孙子甚至提出对于敌军之俘虏士兵要“卒善而养之”,从而在削弱敌人的同时,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其次,重要的是对士兵要严格。训练严格,把“士卒孰练”作为重要的制胜因素;军纪严格,要求明确,避免出现“教道不明”“兵无选锋”的情况。再是,将帅与士卒的关系也是治军思想体系中重要的问题。在将帅与士卒的关系中,将帅处于主导地位,将帅必须具备并身体力行“五德”,尤其是信、仁、严,即赏罚分明,言而有信;爱兵如子,恩威并施;能行法令,严格执法。

(二)荀子的将帅观与治军举措

荀子似乎对将帅在国家及军队中的地位看得没有那么重要。荀子在回答赵孝成王和临武君“王者之兵,设何道何行而可”时指出:“凡在大王,将率末事也”。意思是说王者之兵如何行动一切在于君主,将帅都是次要的。在回答学生李斯的问题时,荀子再次提到:“凡在于君,将率,末事也。”荀子为什么会这样说?应该和孔孟荀一直主张的仁义、礼义教化有关。

首先,荀子看重的是礼义和国君的重要性。《荀子·议兵篇》曰:“君贤者,其国治;君不能者,其国乱。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治者强,乱者弱,是强弱之本也。”强调国君的重要性,与强调仁义的重要性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因为礼义教化的推行要靠国君,将领只是命令的执行者。荀子在分析了国家强弱的根本之后,继续说理,抛出“强弱之凡”“强弱之常”的论断:

上足卬则下可用也,上不足卬则下不可用也。下可用则强,下不可用则弱,是强弱之常也。隆礼效功,上也;重禄、贵节,次也;上功贱节,下也:是强弱之凡也。好士者强,不好士者弱;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赏重者强,赏轻者弱;刑威者强,刑侮者弱;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强,械用兵革窳楛不便利者弱;重用兵者强,轻用兵者弱;权出一者强,权出二者弱;是强弱之常也。

荀子在分析国家强弱的关键时,再次对比分析了礼义、法度、战功的问题,凸显“隆礼重法”的重要性。上功贱节为下,可见将帅的地位在荀子治军思想中的地位。故司马迁评价荀子的军事思想和孟子差不多,多言治道而疏于切实的争胜之术,即“迂远而阔于事情”。

其次,孔孟荀所倡导的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是站在政治家的角度提出的。这一点和孙子站在军事家的角度写作《孙子兵法》不同。虽然孙子也讲“道”,甚至可以说“最早创立了仁诈辨证统一的战争指导理论”。荀子看重的是政治,“彼仁义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则民亲其上,乐其君,而轻为之死。”君与民建立良好关系,形成强大合力,显然将帅的作用就被遮蔽。所以,学生陈嚣评价荀子:“先生议兵,常以仁义为本”。

第三,荀子虽然把将帅的地位看得没有国君、仁义重要,但将帅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不论守城或攻战、运筹帷幄或决胜千里,领导作战还是非靠将帅不可的。在先秦儒家中,看重军事又提出为将之道的,荀子是第一人。荀子在《议兵篇》里专门讨论了军队将领、统帅的职责及所应遵循的治军指导原则,即“六术”“五权”“三至”“五无圹”。所谓“六术”,就是“制号政令,欲严以威;庆赏刑罚,欲必以信;处舍收藏,欲周财以固;徒举进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窥敌观变,欲潜以深,欲伍以参;遇敌决战,必道吾所明,无道吾所疑。”这里强调的是将帅必须严令法度,恪守信用,领兵时谨慎稳重,分析敌情时要隐秘深入,决定战略战术时要果断勇敢。所谓“五权”,就是“无欲将而恶废,无急胜而忘败,无威内而轻外,无见其利而不顾其害,凡虑事欲孰而用财欲泰。”五权是应势而变的原则,告诉将帅考虑问题必须全面、深刻。不要只想着行动而厌恶止息,不要急于求胜而忘记失败的可能,不要只对内部威严而对外轻敌,不要只看到有利的一面而忽视其有害的一面,凡事要深思熟虑而用钱财行赏则要慷慨大方。所谓“三至”,就是“所以不受命于主有三,可杀而不可使处不完,可杀而不可使击不胜,可杀而不可使欺百姓。”这里强调的是将帅“不受命于主”的三种情况,是将帅品德修养的表现。所谓“五无圹”,就是“敬谋无圹,敬事无圹,敬吏无圹,敬众无圹,敬敌无圹。”荀子认为“敬”特别重要,所谓“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是也,告诫将帅要谨慎行事。荀子还提到最好的将领要做到“主不能喜,敌不能怒”,这与孙子对将帅的要求“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有异曲同工之妙。荀子认为,如果奉行以上原则就能够所向无敌,扬威于天下。即“慎行此六术、五权、三至,而处之恭敬无圹,夫是之谓天下之将,则通于神明矣。”荀子此处的为将之道也讲“不受命于主”,也讲“威”“信”“敬”,这些内容与孙子兵法论“将”的意思是一致的,甚至可以说是由兵家之论发挥而来的,如孙子说的“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不相同的只是孙荀二人对将帅地位的看法。这表明荀子根据当时社会政治变革的需要,在明确弘扬儒家仁政和礼义教化的前提下,在军事思想上进行了调整。荀子吸收了兵家的有关学说和思想,从而在军事思想和治军思想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丰富了儒学的思想内容。

孙子的将帅观直白而鲜明,将帅地位重要,“国之辅也”;对将帅的要求也多,如必须具备五德“智、信、仁、勇、严”,具备“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的政治品质;也讲“君命有所不受”,“将能而君不御”,治军思想系统而完整。荀子的将帅观被他的礼仪教化所遮蔽,认为“将率末事也”,与军事家孙子相比,稍逊一筹。但是他详细地提出为将之道,指出将领必须遵循“六术”“五权”“三至”“五无圹”等治军原则,又是在先秦儒家中看重军事,提出治军思想的第一人,故荀子以本末看待政治与军事的关系,并不是轻视军事。

荀子与孙子的治军思想有诸多相似和不同之处。不管是荀子吸收了孙子的有关治军思想,还是经独立思考而与孙子主张暗合,都说明荀子感受到了战国时代大背景下军事和治军的重要性,并且对“仁义之兵行于天下”寄予厚望;二者之所以不同,皆在于荀子秉持儒家传统本色,倡导礼义教化和“王霸”思想,从政治的角度提出治军思想,而孙子则是从军事家的角度来看待治军思想的。

注释

①黄朴民:《荀子军事思想简述》,《邯郸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第9-12页。

②对荀子军事思想的研究,主要论文有向仍旦的《读荀况的〈议兵〉篇》,《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王常忠的《论荀子的兵学思想》,《管子学刊》,1990年第4期;刘玉明,刘昌毅的《论荀子的“一民”军事思想》,《孔子研究》,1994年第1期;姜国柱的《荀子的军事思想》,《管子学刊》,1997年第1期;廖名春的《荀子兵论初探》,《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杨少涵的《论荀子隆礼重法的军事伦理思想—从孔孟荀评管子论王霸说开去》,《兰州学刊》,2007年第5期;张晓薇的《孟子、荀子军事思想比较研究》,《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黄朴民的《荀子军事思想简述》,《邯郸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杨海文的《汤武放伐与王霸之辨—从〈荀子·议兵〉看孟荀思想的相似性》,《哲学研究》,2014年第10期。

③对孙子和荀子军事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论文主要有王启发的《荀子与兵家、纵横家初探》,《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1期;吴秋红的《〈孙子兵法〉与〈荀子·议兵〉之比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④荀况著,方勇、李波译注:《荀子·成相》,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下同。

⑤《荀子·君道》。

⑥《荀子·礼论》。

⑦《荀子·强国》。

⑧《荀子·土霸》。

⑨《荀子·富国》。

⑩《荀子·议兵》。

(此文为作者在2016年3月2日山东孙子研究会举办的“中华文化与孙子兵学学术论坛”上发表的论文)

(责任编辑:刘庆俊)

A Comparison of Xun Zi's and Sun Zi's Thinking of Commanding Troops

Yan Haiqing

Xun Zi’s thinking of directing troops has both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s with Sun Zi’s. With respect to the purpose of directing troops, Sun Zi was of the opinion of “cultivating the policies and strictly adhering to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while Xun Zi was of the opinion of that great importance should be given to rites and laws. With respect to the outlooks concerning high-ranking military officers and the measures of directing troops, Sun Zi required that the high-ranking military officers should have five virtues—intelligence, credit, benevolence, courage and strictness. As far as the conducts of the high-ranking military officers and the measures of directing troops, Sun Zi put forward such thinking as “six measures,”“five rights,” and “three actions.”

Xun Zi; Sun Zi; Thinking of Directing Army; Comparison

E8

A

2095-9176(2016)03-0040-06

2016-2-19

闫海青,滨州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将帅礼义治军
《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
麟溪水长流
关于伦理道德的再思考
悫:在礼义中涵养性情的君子人格
与众不同的老鼠
我党治军从不手软
《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等56则
《为将帅书写辉煌》出版
朱元璋在元末农民起义军中的治军方策
冯玉祥治军特点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