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述评

2016-02-01 23:17王秀峰崔向东
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红山起源考古

●王秀峰,崔向东

红山文化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述评

●王秀峰,崔向东

红山文化与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随着1979年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祭祀遗址的发现与发掘逐步拉开帷幕,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视角日益更新。历时三十多年,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本文试对红山文化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相关成果加以系统梳理与述评,以期未来对红山文化研究有所助益。

一、文明起源问题提出与文明起源诸要素

“文明”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见于《易经·文言》中“天下文明”。最初的含义是“文采光明,文德辉耀”及与“野蛮”相对的“有文化的状态”[1],随后文明的含义日渐丰富,又有“指认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特殊含义。现今我们讨论的中国文明起源中的“文明”,正如夏鼐所言:“现今史学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2]所以,“文明”大多用于标志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探讨起步较早,在1921年安特生发现仰韶文化之初就已提出。1923年,他又在《中国远古之文化》中认为仰韶遗址是中国首个史前遗址,仰韶文化出土的陶器与中国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和汉族地区的民俗文物似有某种内在的传承关系,所以推测仰韶文化是“中华远古之文化”[3]。随后安氏将仰韶遗址出土的彩陶与中亚安诺遗址等地出土的彩陶相比对,提出中国远古文明起源于西方的假说。1928-1930年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先后对安阳殷墟和济南城子崖遗址进行挖掘,出土了不同于仰韶文化的卜骨、黑陶及城墙遗迹,证明中国文明起源地可能并不单一。傅斯年于1935年认为仰韶文化与殷墟商文化之间差别较大,中国文明起源于东西部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4]。虽然在30年代以后,已有诸多迹象表明中国文明可能起源于本土,但是一直到50年代中期以前“文明西来”观念依旧在学界十分流行。中华文明是起源于本土的还是外来的,依旧是此间探讨的重要课题。直到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考古学文化的积累,学界大致认定了中国文明的本土起源说。但是由于中原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发现的考古资料众多,当时学界普遍倾向认为中国文明是本土起源的,中原文明是所有其他文明的核心。1956年,安志敏和张光直先后提出河南地区的龙山文化是经由庙底沟二期文化从仰韶文化发展而来,兼具二者共性,前后演变迹象明显[5]。并且张光直特别指出中原地区的文化向四方传播,最终形成所谓“龙山化时代”或“龙山形成期”,奠定了历史上中国文明的基础。而此时红山文化虽然还没有被识别出来,只是作为广义上的中原文化或者仰韶文化的一部分而存在,但依然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文明起源之路的演进。50年代末以后,燕山以北的辽西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研究由地面踏查为主逐渐转入以考古发掘为主的阶段。到70年代,在仰韶文化之外的地区,出现了明确的一系列高等级的玉器墓[6]以及复杂的祭祀遗址[7],相比较而言,在同一时空框架下的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分布区域内尚未发现如此高规格的祭祀遗址,由此引起了学界重新审视文明起源的中原中心论。1979年,苏秉琦正式提出“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理论,将新石器时代的诸多考古学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红山文化为代表的辽西地区属于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文化区[8]。此区域类型划分理论为文明起源多元论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文明起源诸要素

中外学界对社会文明程度的评价标准并不整齐划一。摩尔根曾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分为野蛮、开化和文明3个逐步递进的时代,并认为文明时代“开始于音标字母的使用和文字记录的产生”[9]。恩格斯进一步指出正是“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10]。显然他们都把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作为文明时代到来的标志。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则认为城市的出现是文明开始的标志[11]。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认为只要具备文字、高墙围绕的可容纳5000以上居民的城市及复杂的礼仪中心3个因素就是一个古代文明[12]。80年代初,夏鼐先生在《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认为商代殷墟文化“具有都市、文字和青铜器3个要素”,已经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并由此提出将文字、青铜器和都市作为文明时代出现的标志[13]。自此之后学界大多因循夏氏说法,并依据三要素认为中国的文明时代当始于4000多年前的夏代。由于当时未能发掘到符合文明起源三要素的遗迹与遗物,但却出现了诸如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等一批崭新的文化现象[14],所以从“礼制”视角探讨文明起源被纳入讨论范畴。而随着聚落考古兴起,学界逐渐意识到文明起源要素说具有天然的缺陷,它忽视了各个被识别出来的要素与整个社会的密切联系。因此,聚落形态作为社会文明程度评价要素之一逐渐被学界认同与接受,进而普遍应用于分析一种文化是否进入文明阶段。

二、辽西文明起源研究历程

古文化的辽西地区指西拉木伦河以南、燕山以北、医巫闾山以西及七老图山以东的地域,是苏秉琦提出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中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地区”的核心区域,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

循序渐进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由量及质需要一段漫长的累积过程,辽西区文明起源的研究历程便是如此。1908年,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在赤峰红山后等地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60多处,并于1914年在《东蒙的原始居民》一文中首次传递出长城以北具有远古文明的讯息。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锦西沙锅屯洞穴遗址,第一次发现了具有红山文化特征的遗存[15]。1938年滨田耕作等出版《赤峰红山后》一书,提出了学界后期认为隶属于“红山文化”的“赤峰第一期文化”[16]。1954年,尹达在此基础上提出“红山文化”的命名[17]。但是,直到70年代之前,红山文化还都是被当作仰韶文化在边远地区的一个分支来看待。进入70年代,一批早已在世间流传、但时代尚不明确的玉器的考定成为北方文明起源探讨的节点[18]。郭大顺和孙守道在此基础上认为“龙的孕育、出现,意味着中国远古文明的黎明时期已经到来”[19]。1979年,辽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石器建筑群被发现与发掘,郭大顺从遗址具有的中国传统建筑布局上捕捉到了原始文明的信息[20]。很显然,从玉器的确认到东山嘴遗址的发掘,人们对红山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80年代初,在辽宁建平牛河梁发现了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遗址群[21],苏秉琦认为这些考古发现充分说明,早在5000年前“已经产生了植基于公社,又凌驾于公社之上的高一级的社会组织形式”,这些发现“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年”,是“中华文明的新曙光”[22],并据此提出“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的观点[23]。但是,此类观点一度遭受质疑,甚至否定。安志敏针对苏秉琦提出的“文明曙光”和“高一级的社会组织”等观点,提出诸多商榷。他认为苏秉琦混淆了文明与文化的内涵,“文明曙光”观点很难让人信服。他也认为从学界公认的文明起源“文字、城市和金属器”三要素来看,5000前的红山社会尚不足以产生“凌驾于公社之上的高一级的社会组织形式”,并在20世纪初重申了自己的观点与立场[24]。对于安志敏的观点,张光直在1990年曾提出三要素并非是所有文明都具备的条件,“‘文明’的定义应自史料内部辨认”[25],这也就说明了各地区应有自身独特的起源模式。苏秉琦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构想,并形成了“辽西地区的社会发展早于中原”[26]的新认识,推动了此区文明起源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自从苏秉琦为辽西地域文明起源的发展道路指明方向之后,相关研究内容、视角更加宽泛,相关研究成果络绎不绝。杨虎通过对红山文化中的铜环、陶范、环壕聚落及玉器等的分析认为红山文化时期即将迈入文明社会的门槛[27]。吴汝祚通过对老哈河、大凌河地区农业生产、玉礼器、冶铜术等的分析认为红山文化时期可能已逐渐形成“金字塔”式的统治方式和一定的礼仪制度[28]。诸如此类的研究成果对辽西地区文明起源进程的探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红山文化文明起源研究诸方面

(一)农业与文明起源

农业自产生伊始,就开始孕育着文明的种子。有学者认为农业是城市、文字、金属冶炼及宗教礼仪性建筑等文明要素形成的基础,舍弃农业,文明只能是空中楼阁。他们认为:首先,农业的出现是先民定居生活模式稳定存在的基础。农业规模和产量的增加必然促进人口基数的增长和农村聚落的扩大,最终导致农业城市的形成。其次,农业的发展水平为金属冶炼技术的发明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支撑。再次,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使社会交流增多,人们迫切需要通过更加有效的方式记录与传递信息,文字便应运而生。最后,农业的稳固发展导致余粮出现,少数人通过占有大部分财富逐渐凌驾于众人之上,他们往往需要凭借某种信仰来凝聚其他成员,于是,大型宗教礼仪性建筑次第出现[29]。在上述学者看来,红山文化时期农业已经相当发达,大型石耜、石斧、磨棒、磨盘等农业生产工具的出现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农业发达程度的集中体现[30]。除此之外,学界还有另外一种看法,认为红山文化时期虽然存在农业经济,但是渔猎经济所占比重更大,并认为“渔猎社会也能蕴育古代文明”[31]。从学界现有研究成果分析,支持红山文化时期处于发达农业阶段的观点相对较多,影响较大。但现有资料是否能够很好支撑这些学者的观点尚需进一步商榷。我认为,渔猎经济占主导的观点虽然不是主流,但是对于修正红山文化时期“农业经济已经相当发达”的看法不无裨益,至少提醒了我们要重视不同的观点,客观公正的评判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

(二)冶铜术与文明起源

青铜冶炼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技术支撑,在文明起源研究中通常居于关键地位。但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大陆学界普遍认为在红山文化时期是不存在冶铜技术的。直到1987年,在牛河梁转山子和小福山遗址发现了成堆的炉壁残片,彻底拉开了探讨红山文化冶铜技术的序幕。

苏秉琦在1991年提到“红山文化冶炼遗存及铜制品”[32],其中的“冶炼遗存”当指牛河梁转山子遗址出土的炉壁残片和炉渣。另有学者指出牛河梁遗址发现的炉壁残片、出土的小铜环以及敖汉西台遗址出土的陶合范,反映了红山文化冶铜技术的发达[33]。并有学者依据红山文化独有的石棺葬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土坑竖穴葬的区别,分析认为小铜环确为红山文化墓葬出土无疑[34]。

对于上述观点,学界亦有不同看法。李延祥等通过对牛河梁转山子炉壁残片的堆放状态、成份比例、炼炉鼓风孔的朝向及牛河梁附近有多处铜矿点等信息综合分析后认为:“炉壁残片的年代要比红山文化陶片和红烧土年代晚约1000多年,属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年代范围。”[35]安志敏在认同李延祥关于“冶炼遗存”非红山文化遗物的观点基础上,进一步质疑牛河梁所出铜环的性质,认为其也应当是夏家店下层文化遗物[36]。

(三)礼制与文明起源

在墓葬和遗址中发现较多的陶器和玉器是红山文化礼制文明的物化载体,透过对其形制、摆放位置及使用等情况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推进对红山文化与文明起源之间关系的认识。

以陶器中比较独特的无底筒形器为研究切入点的学者,或认为无底筒形器应该是陶鼓[37],或认为是祭祀中用于沟通天地的法器[38]。而张星德在肯定其宗教用途的同时,认为无底筒形器反映了红山文化时期的宗教活动由全民平等参与走向了上层垄断,而垄断导致的公共权力的集中是红山文化时期国家雏形最终形成的原因之一[39]。

除此之外,以红山文化出土玉器为研究视角的学者相对较多。郭大顺认为“龙及有关成组玉器的出现,象征着当时社会某种等级、权力观念的存在,已具‘礼’的雏形。”[40]雷广臻等从红山文化葬玉习俗入手,认为“红山人这种‘唯玉为葬’的葬俗,也为其祭坛的祭祀活动已由宗教性向礼仪性演变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41]。刘国祥根据牛河梁十六地点4号墓出土随葬玉器的种类、数量及彼此组合关系分析认为红山文化晚期已经出现了掌管宗庙祭祀大权和社会政治大权的特权阶级,等级制度已经确立[42]。

除了陶器与玉器等物化载体外,巫文化作为原始社会的精神载体,在传统礼制文明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郭大顺认为原始巫术活动与礼的起源密切相关,中国文明起源是由巫术到礼制再到文明的过程,即“通神为礼”[43]。田广林认为中国国家文明的产生和形成初期,在社会管理层面上是由巫到王,在观念形态上是由祭祀到礼制,在居住形态上是由村落到城邑,在社会组织形态上是由部落到国家,并明确称之为“中国文明起源的辽西模式”[44]。

(四)聚落形态与文明起源

聚落是原始先民生存与活动的重要场所,与原始先民的生息繁衍息息相关,是探索原始先民文明化进程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学界早在红山文化发现之初就开始逐步关注这一领域,尤其是针对聚落层级化的考察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早在80年代末期,苏秉琦通过对大凌河流域的东山嘴与牛河梁遗址的祭坛、女神庙、积石冢与诸多高等级随葬品分析认为红山文化诸多遗迹已经突破氏族制度,早在五千年前就“产生了植根于公社,又凌驾于公社之上的高一级社会组织形式,这一发现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年”,红山文化以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和成套的玉礼器为标志“率先跨入了古国阶段”,早期城邦式的原始国家已经形成[45]。针对苏秉琦先生的早期论断,学界支持者颇多。吉迪指出“聚落明显的集中化反映出当地社区组织的形成,这一过程与当地村落之间越来越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互动有关。大型聚落及由此而产生的聚落等级化,显示到红山文化晚期某种程度的社会政治组织的集权化已开始出现。”[46]随后田广林也认为:“中心聚落的出现,则意味着若干村落中居住着的不同血统的人群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统一的社会共同体,联系这种共同体的纽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血缘关系,还有地域上的、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关系。这种情况应该是当时的社会组织开始发生了由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和蜕变的具体反映。红山文化时代的聚落呈有规律地成群分布,意味着部落联盟意义的社会组织及其社会功能的客观存在,而中心聚落的普遍产生,则标志着最初意义上的城乡分化的出现,那些分别簇拥着各自中心聚落的大大小小的聚落群体,构成了西辽河地区早期出现的凌驾于部落组织之上的古国形态。”[47]张星德认为在红山文化时期已经出现“由把持着整个社会祭祀权,进而把持了世俗权的那些人物组成的控制着数个聚落群的统一权力”[48]。刘庆柱也指出:“这种聚落形态的发展表明,当时人口密度在增加,财富、权力正在向聚落群中心遗址或城址集中,并形成各种大致由‘聚’‘邑’‘都’三级形式组成的具有政治与经济关系社会实体。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数座城址并列,呈现出‘城邦’林立的分割局面。”[49]

(五)文字与文明起源

文字的发明与使用是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体现,是原始先民是否跨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1977年,在昭乌达盟石棚山小河沿文化墓地出土斜壁直筒罐[50],器表刻有一幅完整的由图像和文字符号组成的原始图画。刘素侠依据石棚山遗址出土的直筒罐上刻画的图像和文字符号认为:“红山文化发展到后期,已经产生了原始文字。”[51]虽然对石棚山墓地直筒罐上的刻画符号是否属于原始文字,学界仍然存在争议,但是这一发现无疑填补了红山诸文化研究中出土原始文字资料的空白。

(六)交通与文明起源

辽西古代文明的最早出现,与其道路交通密切相关。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交通与文明起源是互动关系,彼此促进,交通对文明社会的诞生起了加速度作用。郭大顺先生在第八届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曾提出要用世界性的眼光、从世界史的角度研究红山文化:“辽西地区既是‘彩陶之路’的东端,又是‘玉石之路’的起点,是沟通东西方的‘彩陶之路’与环太平洋‘玉石之路’的交汇点,东西方文化因素在这里高度融合。红山文化在中华大地之所以率先跨入文明社会并对中华文化与文明产生持续影响,这也许就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52]崔向东先生认为文明起源无疑由其内部社会发展所决定,但又不是简单的“内生”过程。文明起源与发展离不开同外部不同文明体的交流碰撞这一外部动力。无论是内部动力还是外部动力,都离不开道路交通。因此交通在文明起源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远古时期道路交通的形成需要具备4个基本条件:一是定居,居无定所和不断迁徙很难形成固定的道路;二是交流,不同聚落、氏族和部落因经济、文化的交流而开辟出人行道路;三是在高山丘陵地区,人们主要沿河谷而行;四是供给,道路要近于聚落分布密集之地,沿聚落而延伸,便于供给。而辽西地区显然已经具备了远古道路交通形成的全部基础条件[53]。他还指出红山文化时期初现的古廊道雏形加速了辽西古代文明化进程和推动了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54]。

(七)社会性质、社会管理机制与文明起源

学界针对红山文化社会性质与社会管理机制的讨论起步较晚。王立新通过对敖汉旗1981-1988年的调查资料、西台遗址群、巴林左旗友好村二道梁聚落遗址以及东山嘴和牛河梁遗址的分析认为,在红山文化时期必存在一个强有力的、有等级之分的、复杂化程度较高的权利阶层,而且这种高阶层的管理权主要是通过对“通神权”的控制来获得。他还进一步指出:“牛河梁遗址群所对应的部落联合体已是酋邦社会发展的较高阶段,很可能是一种以团体为本位的复杂酋邦社会。它虽然处于前国家阶段,但距国家出现已并不遥远。”[55]关于社会管理机制,学界普遍认为,红山文化时期虽然处在文明时代的起步阶段,但是却拥有相对发达的社会管理机制。吴汝祚从牛河梁红山文化大型礼制建筑遗址的工程规模、组织和管理等分析认为:“不可能是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力量所能办到的,必须要有一个独断专行的强权政治的领导者,在其决策之后,聚集一批有地理知识和建筑设计能力的人,进行实地勘察设计,然后,调集各地的劳力,到建筑现场的各个地点分头营建。在调集各地人力时要有在强权政治领导下的机构,为其组织人力,并输送到现场工作。要想使劳动成果符合设计的要求,各现场地点都要有领导者、组织者。同时,这样大范围内的建筑也需要有一个检查全工程进度、质量的人员等等。总之,从上到下都要有一个管理机构。”[56]雷广臻进一步认为红山社会的管理机制是由掌握礼仪祭祀权力的巫通过精神控制实现的,最终形成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社会运行系统。他还通过对红山文化女神庙、山台及用玉制度的分析,认为在红山文化晚期社会中已经出现了契合当今社会管理思路的统一的意志、物物交换以及对有突出贡献人物的奖励机制[57]。

四、存在的问题

时至今日,红山文化研究几近百年,一个世纪的征程足以成就一批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也会存在着诸多不足,具体如下:

第一,学界大多透过单一起源要素来研究二者间的关系,如透过礼制、农业、聚落等,尚缺乏对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的横向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全面系统的整体研究。今后应加强彼此间内在联系的横向探讨,从而深化对文明起源的深层认识。

第二,透过考古发掘实物来探讨红山文化时期社会结构、经济形态的研究较多,如对石犁耜、陶器花纹等的探讨,但对红山先民的精神领域或原始思维的研究尚显得薄弱,今后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

第三,从研究方法来看,缺乏多学科参与和学科整合研究。红山文化与文明起源的研究涉及考古学、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人类学、生态学、建筑学、艺术学、哲学等诸多学科,应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郭大顺先生曾在《红山文化研究的新思考》中指出希望考古学与历史学结合,把研究推向深入。近些年,出现了若干通过生态环境和植被来探讨古代文明起源发生基础的文章,颇多新意。

第四,在文明起源过程中,族群的迁徙融合和文化交流对文明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而作为交流的载体的交通无疑是探讨文明起源重要的视角,但是从学界目前来看,这方面的研究远远不够。今后应加强交通与文明起源关系的探讨。

第五,学界关于红山文化与其他地区考古学文化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已有一些研究成果,但是全面的、扎实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应加强红山文化与仰韶文化、良渚文化、凌家滩文化、大汶口文化及龙山文化等诸多考古学文化的文明起源对比研究,通过比较发现异同,以便更好地理解文明起源多源性和不同地域文明起源的特点。

第六,文明起源研究需要更多的材料支撑,而目前红山文化的考古发掘与调查并不多,资料有限。从辽西区整体看,赤峰与敖汉旗调查和发掘工作做的较多,而红山文化的核心区域大凌河流域的考古发掘与调查却远远不够,大型聚落遗址尚未发现。考古材料的缺乏,使一些关键性问题难以得到满意的回答,也不利于从辽西各考古学文化的关系来判断红山文化的地位,这势必影响对红山文化文明起源的认识。因此,加快对大、小凌河流域各考古学文化的发掘、调查和研究是当务之急。

〔1〕辞源(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358.

〔2〕〔13〕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81.

〔3〕安特生.中国远古之文化[M].地质汇报第五号,1923.

〔4〕傅斯年.夷夏东西说[A].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下编)[C].1935.1093-1134.

〔5〕安志敏.庙底沟与三里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张光直.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断代[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59.

〔6〕方殿春,刘葆华.辽宁阜新县胡头沟红山文化玉器墓的发现[J].文物,1984,(6):1-5.

〔7〕李恭笃.辽宁凌源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试掘报告[J].考古,1986,(6):497-510.

〔8〕苏秉琦,殷玮璋.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J].文物,1981,(5):10-17.

〔9〕摩尔根.古代社会(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1.11-16.

〔10〕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3.

〔11]V.G.Childe,“The Urban Revolution”,The Town Planning Review 21,No.1,3,1950.

〔12〕C.Kluckhold,The Moral Order in the Expanding Society in Kraeling,CityInvincible:AnOrienil Instituie Synposium,p.400,1960.

〔14〕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J].文物,1986,(8):1-17.

〔15〕安特生.奉天锦西沙锅屯洞穴层[A].中国古生物志(丁种第1号第1册)[C].地质调查所,1923.

〔16〕滨田耕作,水野清一.赤峰红山后——热河省赤峰红山后先史遗迹[M].东方考古学丛刊(甲种第六册),东亚考古学会,1938.

〔17〕尹达.新石器时代[M].三联书店,1955.

〔18〕翁牛特旗文化馆.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发现玉龙[J].文物, 1984,(6):6,10;方殿春,刘葆华.辽宁阜新县胡头沟红山文化玉器墓的发现[J].文物,1984,(6):1-5;李恭笃.辽宁凌源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试掘报告[J].考古,1986,(6):497-510.

〔19〕孙守道,郭大顺.论辽河流域的原始文明与龙的起源[J].文物,1984,(6):17.

〔20〕郭大顺,张克举.辽宁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试掘简报[J].文物,1984,(11):1-11.

〔2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J].文物,1986,(8):1-17.

〔22]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80-81.

〔23〕苏秉琦.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兼谈当前田野考古工作的重点或大课题[J].文物,1986,(8):41-44.

〔24〕安志敏.试论文明的起源[J].考古, 1987,(5):453-457;谈谈中国文明的起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67-72;安志敏.论“文明的曙光”和牛河梁遗址的考古实证[J].北方文物,2002,(1):9-11;关于牛河梁遗址的重新认识——非单一的文化遗存以及“文明的曙光”之商榷[J].考古与文物,2003,(1):17-20.

〔25〕张光直.论“中国文明的起源”[J].文物,2004,(1):75-76.

〔26〕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J].考古,1991,(12):1109-1118.

〔27〕杨虎.辽西地区新石器——铜石并用时代考古文化序列与分期[J].文物,1994,(5):37-52.

〔28〕吴汝祚.论老哈河、大凌河地区的文明起源[J].北方文物,1995,(1):2-8.

〔29〕彭邦本.牛河梁遗址与文明起源的诸因素[J].昭乌达盟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3):16;吴汝祚.论老哈河、大凌河地区的文明起源[J].北方文物,1995,(1):3;李锦山.农业文明与史前宗教礼仪性建筑[J].农业考古,1998,(3):194.

〔30〕孙守道,郭大顺.论辽河流域的原始文明与龙的起源[J].文物,1984,(6):12;刘素侠.红山诸文化所反映的原始文明[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27;王玉亮.河北北部文明起源新说[J].河北学刊,2006,(6):213;刘国祥.红山文化与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的模式与特征[J].内蒙古文物考古,2010,(1):48.

〔31〕叶启晓,干志耿.东域访古——鉴定文物纪行[J].北方文物,1992,(4):3-10,18;孙永刚,赵志军.魏家窝铺红山文化遗址出土植物遗存综合研究[J].农业考古,2013,(3):1-5.

〔32〕苏秉琦.中国远古时代[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9.

〔33]杨虎.辽西地区新石器——铜石并用时代考古文化序列与分期[J].文物,1994,(5):37-52;郭大顺.赤峰地区早期冶铜考古随想[A].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索秀芬,李少兵.红山文化研究[J].考古学报,2011,(3):321;严文明.红山文化五十年——在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A].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7.

〔34〕田广林.中国东北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M].中华书局,2004.112.

〔35〕李延祥,等.牛河梁冶铜炉壁残片研究[J].文物,1999,(12):44-50;辽西地区早期冶铜技术[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1-18.

〔36〕安志敏.论“文明的曙光”和牛河梁遗址的考古实证[J].北方文物, 2002,(1):9-11;关于牛河梁遗址的重新认识——非单一的文化遗存以及“文明的曙光”之商榷[J].考古与文物,2003,(1):17-20.

〔37〕陈星灿.红山文化彩陶筒形器是陶鼓的推考[J].北方文物,1990,(1):26-29.

〔38〕刘国祥.红山文化无底筒形器的考古发现及其功用[N].中国文物报, 1994-9-11.

〔39〕张星德,齐伟.无底筒形器与红山文化文明进程[J].文物世界,2005,(6):23-25.

〔40〕孙守道,郭大顺.论辽河流域的原始文明与龙的起源[J].文物,1984,(6):16.

〔41〕雷广臻.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巨型礼仪建筑群综合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48.

〔42〕刘国祥.红山文化与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的模式与特征[J].内蒙古文物考古,2010,(1):47-48.

〔43〕郭大顺.红山文化与中国文明起源的道路与特点[A].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48.

〔44〕田广林.红山文化人形坐像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社会科学版),2015,(5):705.

〔45〕苏秉琦.中华文明的新曙光[J].东南文化,1988,(5):1-7.

〔46〕吉迪.区域考古研究的实践与改进[A].内蒙古东部(赤峰)区域考古调查阶段性报告[C].科学出版社,2003.

〔47〕田广林.论史前中国东北地区的文明进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5,(1).

〔48〕张星德,金仁安.红山文化聚落的层级化演变与文明起源[J].理论界, 2006,(1):172-174.

〔49〕刘庆柱.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0.

〔50〕李恭笃.昭乌达盟石棚山考古新发现[J].文物,1982,(3):33.

〔51〕刘素侠.红山诸文化所反映的原始文明[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30.

〔52〕郭大顺.从世界史角度研究红山文化[A].第八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4.13.

〔53〕崔向东.辽西古廊道与古代文明交流[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39.

〔54〕崔向东.辽西古廊道:“行走”的中华文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1-12(7).

〔55〕王立新.试论红山文化的社会性质[A].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文物出版社,2006.119-129.

〔56〕吴汝祚.论老哈河、大凌河地区的文明起源[J].北方文物,1995,(1).

〔57〕雷广臻.走进牛河梁[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红山文化与社会管理[J].理论界,2013,(1);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巨型礼仪建筑群综合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5.185-192.

猜你喜欢
红山起源考古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红山荞麦看木森
圣诞节的起源
三星堆考古解谜
红山蚁的伏击战
奥运会的起源
“考古”测一测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