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居“二线”之后
主 持 人:张安妮
专家支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警务心理研究与服务中心王淑合教授
嘉宾民警:江西省某县公安局梁警官
河北省井陉县公安局李警官
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某分局段警官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来到“心理场”。
每个人在辛勤工作了几十年之后都会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问题——退居“二线”。顾名思义,这与冲在一线的状态是不一样的。
角色转变了,心理能够及时地适应现实吗?
本期,依然邀请王淑合教授来此为我们答疑解惑。
梁警官:王教授好,主持人好。我现在50多岁,已经处在“二线”岗位,负责全局的宣传工作。这些年,在我和诸多同事的努力下,我们单位的宣传已经保持了13年全市第一的成绩。我很自豪,同时,也不免会因身处“二线”心生烦恼。说实话,我申请过内退,但领导不批。可是,我所做的有时候会被年轻同事认为是“抢功劳”。
王教授,我有苦难言啊,该怎么办呢?
王教授:@梁警官,您好。首先对您的工作业绩表示肯定。您的感受是可以理解的。作为一名身居“二线”的老同志,工作是干,还是不干?不干不是您的风格,干呢又被年轻人说成“抢功劳”,有苦难言。您所说的“苦”,主要原因是您的角色定位出了问题。建议您往后退一退,让年轻人进一进。您的退一退,并不是不干工作,而是多给年轻人创造成长的条件,做他们背后的支持力量。
李警官:岁月无情,年龄不饶人。按当地党委组织部门的规定,县级公安机关与党政机关一样,一些50多岁的县局和科、所、队、室领导干部即将提前被免职,退居“二线”。当了多年领导,习惯了管教别人,免职后,还在本单位工作,就得接受比自己入警时间短、接自己班的年轻领导来管理。这个角色的重大变化,让我感到憋屈!
不再管事,我打心眼里也不愿与同事和新领导沟通。有时,单位开会,也不会刻意通知“二线”的同志,这个时候,我更是觉得“人走茶凉”,失落感十分强烈。不久前,自己还在领导岗位上呢,想想前几任老领导“人在人情在,人走茶就凉”的情形,我有些害怕自己也会有这样的一天,怕不被年轻人重视。想想自己的仕途就这么到头了,我真的有些偃旗息鼓的感觉。虽然退居“二线”,但到退休,还得再干八九年呢,加上新政策延迟退休,再干十来年都有可能。我要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摆正位置,继续做好今后的工作呢?
王教授:@李警官,您的这些感觉都是退居“二线”后心理一时不适应造成的。“人走茶凉”也是您的个人理解。您在岗位上任务重、头绪多,牵涉的办事人员多,自然和您接触的人就多。退下之后,任务少了,需要找您办的事也少了,自然接触的人就相对少了。并非如您所说的“人走茶凉”。正因为您的认识不到位,您的行为自然就会受到限制。您越不愿与同事和新领导沟通,他们也就越不愿意与您沟通,其结果只能使您的心情越来越不悦。
要想与新同事、新领导处好关系,您就要摆正心态,做年轻领导的坚强后盾,既谦虚、不摆老资格,又为年轻领导“保驾护航”,积极配合和支持年轻人做好工作。只要您自身放下身段,周围人不但不会看不起您,还会觉得您大气有胸怀,愿意与您和谐相处。
正如您所说,虽然离开了领导岗位,但到退休还有好几年。岗位变化了,责任意识也在发生变化,容易引起内心的冲突。这里有一则发人深省的故事: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建筑工人眼看就要到退休年龄了,老板舍不得这么好的工人离去,因此希望他能在离开前再盖一栋具有个人风格的房子。建筑工人表面欣然答应,内心却很不情愿,只是敷衍地用劣质材料和粗糙技术把房子盖成了。落成时,老板来了,还把房门钥匙交给了他,说:“这栋房子是我送给你的一个礼物!”领导干部变为普通民警,对自己的要求往往会降低,但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人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要坚守岗位,认真履行应尽的职责。只有站好最后一班岗,将来回首往事时才能内心无愧。
梁警官:现在,我的部门领导就是我之前带过的“兵”。说实话,真别扭呀,尤其是他给我布置工作的时候。有时在一些具体工作中,我还会觉得他并不尊重我这个曾经的师傅兼领导。我该如何处理好这种改变了的上下级关系呢?
王教授:@梁警官,您的这个问题仍然与角色定位有关,是角色转换不到位造成的。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常胜将军,何况年龄问题是人人都不可抗拒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看着年轻人成长,您应该高兴才对呀。您觉得他在具体工作中不尊重您,也许就是您自己的感觉而已,并非他真的不尊重您。如果他真的有不尊重您的情况,或许也是因工作角色的需要,这就需要您的包容了。只要您心里不计较,自然就会表现出大度的行为,年轻人也会回馈您相应的尊重,你们之间的关系自然就会和谐。否则,情况则会相反。
梁警官:是,我得学会包容。可您知道吗,我们这些退居“二线”的,从之前的管人,到现在的被人管,很容易就有不平衡感。说实话,无论在单位还是家中都会产生一种被人轻视和冷落的感觉。有时,协调工作时同事慢了一点,我都会莫名地冒火,觉得他怎么能这么怠慢我?我就忍不住指责他,结果就导致了一些口角。唉,事后冷静了,我也反省,是不是自己想多了,是不是自己过于敏感了。如果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该怎么办呢?
王教授:@梁警官,从管人到被人管,心理出现不平衡感是可以理解的。但要努力去适应“被人管”的现实,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您这些感觉是自己过于关注自己了,其实,周围的人并不像您想象的那样过分在意您所发生的变化。当然,您容不得同事“慢”,容易发火,可能也与您的生理年龄有关。
段警官:之前我是派出所长,按规定被免职退居“二线”之后,就到办公室做后勤服务工作了。真是“新岗位新气象”啊,原来是别人给我服务,现在成了我看别人脸色为他们服务了。我发现自己不仅难过心理关,在具体工作上也是“举步维艰”。有一次,我情急之下还对单位的一个年轻同事说出了“老子参加工作时你还是毛孩子”的话,至今,我与他见面都十分尴尬。
作为曾经的决策者,我掌握着全所的重大事项,办公室里自然人来人往。退居“二线”后,当然不会再有人跟我汇报工作了,来嘘寒问暖的人也少之又少,连我自己都感到自己突然消失了!我心里极度发慌的时候,会约几个关系还算不错的战友来办公室坐坐。但他们也许是真的很忙吧,有的会拒绝我,有的即使碍于情面过来了,我也会觉得是在敷衍我,坐不了多久就会找借口先走了。世态炎凉啊!我该如何重新找回自己的存在感?
王教授:@段警官,正如刚才李警官所言“人走茶凉”。还是那句话,您在领导岗位上任务重、头绪多,牵涉的办事人员多,自然接触的人就多。现在,任务少了,接触的人自然就相对少了。当然,权力拥有者常被形形色色的人所包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正是这种现象的存在,才使一些领导干部在退居“二线”之后从心底难以接受现实,甚至背上心理包袱。
建议您增强自信心,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增强自信心,信念很重要。“信”是人言,即人所说的话;念是今心,就是今天的心。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您要对自己说的话:“我是一个普通人,普通人的生活就是我的生活!”您的自信心增强了,工作起来就会有劲头,也会发现生活依然美好。
那什么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无论怎么理解,幸福都是一种主观感受,于一个人的地位和金钱没有直接联系。现实生活中,有钱有地位却不快乐的人比比皆是,相反,很多普通人却幸福感十足,每天都笑容满面。究其因,就是他们的幸福观不同。俗话说“幸福满地跑,就看你找不找”。只要我们能够面对现实,多用友善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积极的事物,就会产生满足感和幸福感。
王教授:@梁警官,当一个人的角色发生改变时,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调整,就会产生心理负荷,处理不当就会影响身体健康。一个人的生活应该是多彩的,工作只是其中之一。建议您的这位朋友培养一些兴趣和爱好,多和说得来的朋友同事聊一聊,可以缓解他的现状,有助于康复。
段警官:原来在领导岗位上,经常能掌握一些其他人接触不到的信息,“二线”后,这种资源肯定就没有了。但我发现自己也不知是不甘心,还是想借此寻找心理平衡,总忍不住到原来下属那里去打听。后来,我从其他同事那里得知,这位下属已经对我的这种行为很厌恶了,他觉得不告诉我,毕竟曾是我的下属,不希望我难堪,给我一个面子;但告诉我吧,确实就是违反了组织纪律。他还说,现在最怕就是接到我的电话,在单位远远看到我赶紧躲开!唉,王老师,我这四处打听关键消息、生怕落下关键消息的毛病,是不是心理障碍或者心理疾病呀?我该怎么克服这种心理啊?
梁警官:说得太好了!一个人有了自信,充满幸福感,就有存在感了!
王教授,我还想问一下,因退居“二线”产生的落差感和失落感,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吗?为什么会有这种落差感呢?
王教授:@梁警官,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尤其是曾经做出过辉煌成绩的人,是突然转变角色,一时不能适应造成的。
王教授:@段警官,这不能说是有心理疾病。岗位的转换需要一个重新适应的过程,这个适应既包括对新岗位和周围环境的适应,也包括自身的心理适应。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角色调整,就会产生心理负荷,但这不是心理疾病。
你不想遗漏工作的态度是可以肯定的,但您也知道,公安机关有些事情是需要保密的。您现已经不在领导岗位了,一些保密信息自然也就没有必要知道了。工作上退居“二线”了,可心理上还没退居“二线”,这才是问题的根源。您要心随位移。
梁警官:王教授,单位有一个跟我一样“二线”的老哥们,副科级。他跟我一天到晚忙忙叨叨不同,他不再从事业务工作,一下子变得无所事事起来。待遇没了,位置没了,这些让他有着很大的失落感。不仅如此,他在单位与同事也合不来,经常发脾气,在家里也焦躁不安,睡眠越来越差。他说他脑子里总是想着现在身居“二线”的苦恼,甚至想到了正式退休的事情。结果,体检时,他被查出心律不齐。“二线”的状态俨然已经影响到他的身体健康。请您也为他支支招吧。
李警官:王教授,之前的下属现在成了我的领导,如果说我能克服不平衡的心理,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很麻烦。比如,我发现了他有不少错误的工作方法,您说我是指出来呢,还是三缄其口?指出来吧,担心他会觉得我还端着过去的领导架子,认不清形势;不指出来吧,年轻人的错误又是实实在在摆在那的。我的眼里不容沙子。唉,我该怎么办呢?
梁警官:对,我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王教授:@李警官,发现了年轻人的不足,及时指正是正确的选择,是对工作负责的表现。但如何指正就要找到适合年轻人的方法。您可以找个机会,心平气和地单独提醒这位年轻人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交流的时候,您的语气要平和、不夸大;事后,您也不扩散他的不足。相信他不仅不会觉得您是在摆架子,相反,还会十分感激您。
李警官:王老师,“二线”之后,我发现新领导和同事们明显对我不如以前客气和尊重了。这实在让人心寒。难道要让我这个曾经的老领导去奉承、迎合年轻人吗?
王教授:@李警官,您的感觉和梁警官的感觉是一样的。也许您的感觉与实际情况是有出入的,即便是他们没有以前那样尊重您了,也很正常,这是工作角色的需要。关键是您现在是否做出让他们尊重的行为,这一点也很重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气度,是胸怀,也是心态。适度的宽容会有效地化解矛盾。而过于苛求别人或自己,必定会使自己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之中,危害身心健康。有了宽容的气度,即使个别人在您退下来之后不跟您主动讲话,您也不要过于在意。反过来,您可以主动去与对方打招呼——这不是奉承和迎合,而是向对方展示自己的风采,表明态度和胸襟。这样做既能缓解您的心理压力,也有助于拉近您和同事的心理距离。
段警官:派出所长,芝麻大的官也是官啊。在岗时难免迎来往送地应酬。现在“二线”了,自然没了这些场面上的应酬,下班后只能老老实实回家。以前忙得顾不上家,跟家人也没有那么多矛盾,现在天天回家了,我反而觉得老婆也开始对我挑剔起来。有时候我评价一下饭的味道都能引起一次家庭大战!唉,这真是里里外外难做人啊。该怎么让老婆接受一个恢复了正常上下班的我呢?
王教授:@段警官,与其说让老婆接受您,不如说您要正视回归正常家庭生活这个现实。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您可能没有意识到,您把退居“二线”后的失落情绪无意中带给了妻子,和她说话的态度和语气自然也会带着火药味道,她成了您出气的“替罪羊”,因此出现了矛盾。建议您在这些方面反思一下。
段警官:时间多了,真闲下来的时候会令我感到茫然,就像生活失去了具体目标一样。曾经,处理完一天的警情可以作为我的目标。现在,没什么需要我的重要的警务工作了,我的价值感直线下降,生活没有目标。我要如何摆脱这种空虚感?
王教授:@段警官,建议您培养一些业余爱好,在工作之余多和朋友聊聊,让业余生活丰富起来。
当领导时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退出领导岗位后,心理的不适应加上相对增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如果不能很好地安排业余生活,就会让人产生空虚感,胡思乱想的机会大大增加,今昔对比,还会产生伤感情绪。摆脱空虚、充实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培养兴趣爱好:书法绘画、种花养草、跳舞打拳,只要你感兴趣的,都可以尝试。生活充实了,你的心情也会舒畅,身体也会随之更加健康。
段警官:曾经,小姨子的同学犯了事,小姨子托我网开一面,我没有应允。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小姨子就开始讽刺我,大意就是说,你也有今天啊,退居“二线”了,没什么可得意的了!我当时心里真的很难受,无言以对。这样的亲朋还有不少,我该怎么面对他们?
王教授:@段警官,小姨子的话也许只是一句玩笑,说者无心,只是您听者有意罢了。这在一般小姨子和姐夫生活中是太普通的话了,只是您太敏感、太在乎了。我们常说“解铃还需系铃人”,过多地揣摩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实在无益。进行自我调适是改变现状的唯一方法。只要您不在意,一切都会正常。
主持人:“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边云卷云舒。”真正拥有一颗平常心,淡泊名利,就会把新旧角色统一起来,大大减少内心的矛盾。
再次感谢王教授的“心灵鸡汤”,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