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勇
(青海省海南州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海南州813000)
一例仔猪大肠杆菌的鉴别和治疗
李小勇
(青海省海南州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海南州813000)
目前养猪场最常见和多发的仔猪大肠杆菌病是仔猪黄白痢,其中仔猪黄痢新生仔猪产后2~6 h即可发病,1~6日龄仔猪发病常见,7日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发病率可高达92.28%,死亡率可达68.41%~100%。仔猪黄痢主要临床表现为病猪肛门失禁、排黄色或黄褐色稀便、精神不振、消瘦等,常于12~48 h内死亡;仔猪白痢7~50日龄仔猪均可发病,尤以15~35日龄仔猪常见,发病率较高,约为87.32%,死亡率较低,为25.31%左右。仔猪白痢主要临床表现为病猪排乳白或灰白色的浆糊状粪便、消瘦、行动迟缓、拱背、被毛无光泽等,病猪常于3~7日内康复或死亡[1,2]。
大肠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诊治
1.1 材料
1.1.1 病料采集病料为疑似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病猪的直肠棉拭子。
1.1.2 实验材料麦康凯培养基、马丁肉汤营养琼脂培养基、革兰氏染色液、多种药敏片及细菌生化反应小管、恒温培养箱,倒置显微镜,各种量程的移液器及相应的一次性吸头,无菌手套及镊子、手术刀、载玻片等。
1.1.3 供试药敏片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福利平、头孢噻肟、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头孢拉啶、阿奇霉素、庆大霉素、培氟沙星、强力霉素等12种抗生素药敏片。
1.1.4 试验动物5只清洁级昆明雌小白鼠与5只清洁级昆明雌雄小白鼠
1.2 试验方法
1.2.1 病原菌分离培养在灭菌生理盐水中浸入发病猪场采集的疑似大肠杆菌性腹泻的发病仔猪直肠棉拭子病料,并且对其进行洗脱。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接种获得的悬浮液划线,并且将其在37℃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24 h的培养,并且将其保存在-4℃的环境之下,将其用来备用。
1.2.2 革兰氏染色试验将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涂片,在完成了革兰氏染色之后,要采用油镜对其进行镜检,对分离菌的染色特性以及形态进行认真观察。
1.2.3 细菌生化反应试验获得以上分离菌之后,要对其进行VP试验、枸橼酸盐试验、糖发酵试验、吲哚试验以及MR试验等生化反应,并且要对其反应的变化情况进行细致观察。
1.2.4 动物回归试验挑取表面光滑的粉红色单菌落,在马丁肉汤营养琼脂培养上对其进行接种,在37℃的环境之下对其进行18 h的培养,并且将存在于平板上的菌落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洗下来,对其进行研究,将其制作成为细菌悬液。然后再对10只小白鼠进行选取,对其进行分组,将其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包括5只小白鼠,其中一组皮下注射菌悬液0.2 mL/只,另一组皮下注射灭菌生理盐水0.2 mL/只。将死亡小白鼠及时进行剖检,并取其心血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37℃恒温培养箱培养24 h后,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
2.1 细菌分离培养结果分析
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对菌落进行培养之后,发现菌落的颜色主要呈现为粉红色,有整齐的边缘,其表面呈现出光滑的现象。在马丁肉汤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对菌落进行培养之后,发现菌落的颜色主要呈现为灰白色,有整齐的边缘,其表面呈现出光滑隆起的现象。这两种菌落和大肠杆菌菌落具有高度相似的形态特征。
2.2 革兰氏染色试验结果分析
对菌落进行经革兰氏染色之后,发现菌株主要的呈现形式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将其放置在油镜下进行观察,发现菌落的两端呈现出钝圆的形态,并且大部分表现为单个菌落,这和大肠杆菌的染色特性是完全相符的。
2.3 细菌生化反应试验鉴定结果分析
在完成分离菌株糖发酵试验之后,从其试验结果中可以看出这种菌株类型能够对麦芽糖、甘露醇、葡萄糖以及酵乳糖进行有效发酵,进而能够产气产酸。但是这种类型的菌株并不能对蔗糖进行缓慢的发酵。在进行吲哚试验以及MR试验之后,其试验结果均呈现出阳性,对其进行VP试验以及枸橼酸盐试验之后,其结果显示出阴性。通过对以上生化反应的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这种分离菌株其实就是大肠杆菌。
经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试验、细菌生化反应试验及动物回归致病性试验等多种实验研究结果均可证明本次发病的病原菌为大肠杆菌,由此可知该猪场发病猪由于感染了具有较强致病性的大肠杆菌而导致了仔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编辑:赵晓松)
[1]吕玲.仔猪腹泻的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0(8): 112.
[2]李连振.仔猪大肠杆菌病及其防治[J].山东畜牧兽医,2014,35(5):39.
10.3969/j.issn.1008-4754.2016.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