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扬永钟杨平
(1.重庆市江津区珞璜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282;2.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289)
影响规模猪场猪只免疫力的因素及对策
钟扬永1钟杨平2
(1.重庆市江津区珞璜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282;2.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28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养猪科技的不断提高,农村散养猪所占比例逐渐减少,规模猪场迅速发展起来,但传染感病一直是规模养殖场发展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虽然通过疫苗免疫来控制规模养殖场的传染病是大家认同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加之在免疫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疫苗的使用注意事项以及饲养管理不当等问题,这就严重威胁了规模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笔者就规模化猪场的疫苗免使用注意事项、加强饲养管理等影响规模养殖场猪免疫力的因素及对策进行阐述,主要是实现规模化猪场养殖的疫病综合防治,不断要提高养猪效益为目的。
1.1 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
呼吸与繁殖综合征、圆环病毒病、猪瘟、支原体肺炎、伪狂犬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广泛存在于规模猪场,使得疫苗免疫不能诱导完全的免疫应答,即使疫苗产生足够的应答,由于免疫力减弱,这些疾病仍可发生,同时也影响其他疫苗的种效果。
1.2 消毒防疫
目前,在规模养大猪场,由于消毒卫生制度不健全,来时不注意猪舍及周围环境的消毒工作,使得病原微生物大量存在;或者免疫种时不严格按照疫苗使用注意事项;注射前不按要求消毒注射器、针头等免疫用具,使免疫种变成了带毒传播,影响疫苗效果,导致免疫失败。
1.3 应激
规模养猪场在引种或饲养管理不当时会导致猪场菌群的变化,打破原来生物环境的平衡,导致应激反应;运输、更换饲料、环境的改变对猪也会产生应激,使得疫情更加复杂。
1.4 霉变饲料
1.5 营养不良
很多营养物质与猪的免疫系统的发育有关。如果缺乏就会对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损伤免疫应答,增加猪对传染病的易感性。在生长发育早期发生营养缺乏,对免疫系统是特别有害的,这是因为初级淋巴器官和免疫系统的成熟是逐步发生的。
1.6 滥用药物
许多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糖皮质激素类)对猪B淋巴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从而降低免疫效果。
2.1 提高营养水平
不同品种、不同用途、不同阶段的猪的营养需要是不一样的。规模养猪场应按不同品种、用途、阶段猪的生理特点及其营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使用乳猪料、仔猪料、大猪料以及后备母猪料、妊娠母猪料、哺乳猪料等,从而提高猪的营养水平。
2.2 加强饲养管理
定期进行圈舍和饮水消毒,注意猪舍的通风、保温和湿度,圈舍猪只密度不要过大,保持猪舍的安静,减少不必要的应激发生。做到定期驱虫。
2.3 定期保健,减少疾病的发生
妊娠母猪产前产后半个月,在饲料中添加保健药以减少母猪体内带菌数,降低仔猪拉稀和母猪产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快速恢复母猪生殖系统的健康。在断奶前后的乳猪料中加入保健药,预防拉稀现象的发生。
2.4 规范免疫操作规程
(1)疫苗注射前,要认真阅读瓶签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照规定稀释疫苗和使用疫苗,不得任意变更;仔细检查疫苗的外包装与瓶内内容物,如有变质、发霉或过期的疫苗不能用。
(2)注射病毒性疫苗的前后4d不能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干扰素,两种病毒性活疫苗一般不要同时种。应间隔7~10d,以免相互干扰。病毒性疫苗和灭活疫苗可同时使用,分别肌肉注射。注射活菌疫苗前后7d不要使用抗生素,两种细菌性疫苗可同时使用,分别肌肉注射。抗生素对细菌性灭活疫苗一般没有影响,可以同时使用,分别肌注射。
(4)疫苗稀释后效价会不断下降,在气温15℃以下4d失效,15℃~25℃2d失效,25℃以上1d内失效。因此,稀释后的疫苗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不能过夜。
(6)不要随意联合使用疫苗。灭活疫苗联合使用出现相互影响的现象比较少,有的还有促进免疫的作用。但弱毒疫苗联合使用可出现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和互不干扰等,猪场在没有科学的试验数据和研究结论时,不要随意将不同的疫苗联合免疫种。动物机体对抗原的刺激反应性是有限度的,同时种疫苗的种类和数量过多时,不仅妨碍动物机体针对主要疫病高水平免疫力的产生,而且还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而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因此,给猪群进行免疫预防时,尽可能使用单苗,少用联合疫苗。
2.5 利用中草药制剂加强机体的免疫力
为提高猪的免疫力,规模养猪场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中草药制剂,如黄芪多糖、板蓝根等,有效预防猪蓝耳病、猪瘟、圆环病毒,降低断乳仔猪多系统衰竭症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