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承瑛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 201701
网络色情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预防对策
樊承瑛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201701
摘要:网络亚文化在互联网中迅速崛起,其中网络色情的迅猛发展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产生了恶劣影响,催化青少年犯罪。针对网络色情的打击,不能片面依靠单一处罚,而应综合整治,预防犯罪。
关键词:网络色情;青少年犯罪;预防对策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77亿,占整体网民的42.7%,占青少年总体的79.6%。报告显示,60.1%的青少年网民信任互联网信息,依赖性强,安全意识弱。同时,网络色情信息的大量存在使青少年网民接触相关内容较为容易,催化部分青少年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一、网络色情的概念与现状
网络色情,是指互联网上,公开张贴或散布裸露或低俗不雅的文字、图片、声音、动画与性交易等信息。与青少年日常接触最密切的网络色情类型有五种:
第一是色情图片和色情影像。这是最为常见的两种网络情色内容。只需点开浏览器或下载专属的媒体播放器便可观看,对身份的认证和检验完全没有任何限制或管制措施。
第二是网络色情文学。其中不乏各类裸露文字描写或含有色情意寓的情节段落,文章内容往往大胆露骨而不受约束。这一类内容十分容易下载且可以储存阅读。
第三是网络色情聊天。又可分为文字聊天和视频对话,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裸聊”。这种行为通常借以不同的聊天工具,具有互动性,能够吸引多人参加。
第四是色情广告。点击率是网站的生命线,商家为博眼球,赚取巨额广告费,经常使用刺激、庸俗、充满色情意味的广告词实现商业利益。
第五是网络游戏。大多网络游戏都在情色路线中无法自拔。例如,游戏中的女性角色越来越裸露,文字中经常加有挑逗性词语等。
面对网络色情的侵袭时,青少年易形成错误价值观念,扭曲健康心理,间接促成青少年犯罪行为的产生。网络色情使本应该最受青少年拥趸的网络世界成为了最藏污纳垢之所。
二、网络色情对青少年犯罪影响
网络色情的存在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首先,网络色情易引起青少年刺激性需求和激发性意识,导致性犯罪。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抽取的100件案件中,未成年人实施的强奸、强制猥亵妇女、儿童罪案件共6件,涉案的8名未成年人都具有网络色情成瘾特征,其中有4名是在观看色情视频后当即实施的性犯罪。因此,网络色情在某种程度上对青少年的性犯罪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网络色情能诱发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其它类型犯罪。如网络犯罪、财产型犯罪、暴力型犯罪以及多种犯罪形式并存的复合型犯罪。“情色六月天”曾经是国内最大的色情网站,而在数十万人的会员中主要是青少年群体,而9名主要犯罪分子大部分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虽然这些曾经编织色情之网的青少年,最终没有逃脱恢恢法网,但随着网络色情有增无减的散播和持续扩张的影响力,青少年依靠色情进行网络犯罪的态势也将继续增长。
三、预防对策和控制措施
(一)加强教育引导、促进文明上网
注重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综合影响,加强各方的教育作用以及导向作用。以社会学的角度,给予青少年正确的教育引导和保护,以此满足预防犯罪的需要。家庭方面,父母应聆听子女的倾诉,采取开明正当的方式进行性教育;学校方面,增强青少年的自我控制力,树立正确的性观念;社会方面,加强网络管理和社会环境的净化等。互联网发展至今,利弊共存,不能就弊端将其视为“万恶之源”而避之。相反,社会各方应给予青少年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促进青少年文明上网。
(二)坚守行业自律、加大社会监督
调查中当问及未成年犯“你认为导致你犯罪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有几项选几项)”涉及大众传媒的共30.9%,其中“受网络信息的不良影响”的有16.1%。通过调查资料的数据分析得出,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犯罪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最大,其中受网络信息影响的比例最高。由此可见,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尤以大众传媒的不良信息最为严峻。因此,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长远角度出发,改善青少年的网络环境离不开行业内部的规范以及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社会需要监督网络媒介的素养,抵制不良风气的肆意发展,提升网络文化素质,营造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
(三)加快相关立法、完善监管制度
当务之急是在合理诉求下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用以界定网络色情以及相关联的犯罪活动。对青少年犯罪的立法,不仅是预防犯罪,还应兼顾保护青少年利益,建立对应机构和形成专门机制。同时,完善监管制度。一旦出现违法或有害信息,相关部门可要求网络服务商或其管理者予以删除。
四、总结和展望
青少年受网络负面影响而导致犯罪的数据持续增长。倘若能够线上鼓励网络服务商对网站内容实施分级和过滤,线下通过法律保障和行业自律并对青少年进行网络安全教育,便可有效帮助青少年免遭不良信息的伤害。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坚决惩治网络色情,预防青少年犯罪不仅是为了保护青少年的基本利益,也是为了我们的社会,为了国家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吴鹏森.犯罪社会学[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2]姚建龙.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综述[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
[3]牛凯.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4]郝银钟.构建国际视野下的中国青少年犯罪预防新体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7-0235-01
作者简介:樊承瑛(1991-),女,汉族,上海人,上海政法学院刑法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