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审判》2016年总目录

2016-02-01 05:02:11
关键词:课题组审判法官

《山东审判》2016年总目录

本刊聚焦

●本期话题

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目标持续发力抓落实/本刊评论员(1-1)

强化工作措施 实现收结平衡 /本刊评论员(2-1)

统筹谋划,多措并举,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本刊评论员(3-1)

把握职能定位,强化工作措施,深入贯彻实施《山东省

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 /本刊评论员(4-1)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担当司法职责使命/本刊评论员(5-1)

●专题策划

实现直接言词原则的路径探索——基于审判中心主义语境下的思考 /黄伟东(1-4)

微透与调理:审判中心视角下侦诉审关系之探究——以20例纠错案件成因剖析为切入点 /杨靖军(1-9)

回归审判中心主义的撤诉规制——从刑诉法解释第242条操作现状切入 /于向华(1-15)

陪审制度中法律审与事实审分离机制分析——以“要件审判九步法”的嵌入为视角/舒志喜(2-4)

陪审员实质性参与事实认定的路径探析——以法律商谈论为视角 /王卉(2-9)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之合议庭组成的模式选择/姜楠(2-14)

人民陪审员对法律审补益作用的探析——以人民陪审员职权改革方向为视角/刘玉庆 肖军(2-19)

基层法官业绩评价机制的实证检视与功能回归——以D区法院内部考核办法为分析样本/李秀芹 李艳红(3-4)

何为错案——以错案追究制中错案的定义限制为视角/李洪波 付金良(3-9)

审判权判断属性视野下的法官责任追究制度/李秀霞(3-14)

从“同体惩戒”到“异体惩戒”——法官惩戒委员会运行模式之构建 /崔晓鹏(3-19)

从“结果评判”到“行为侧重”——我国法官惩戒制度程式化建构 /李娜(3-24)

山东法院推动多元化解纠纷地方立法的探索与实践/白泉民(4-4)

把握精神实质,明确职能定位,认真贯彻《山东省多元

化解纠纷促进条例》 /李勇(4-8)

认真贯彻实施《山东省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进一

步深化多元化解纠纷的实践探索 /惠从冰(4-11)

以《山东省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助推诉调有效衔接

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元解纷需求 /姜树政(4-15)

突出三个环节,把握三个关键,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

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 /李杰(4-19)

论国家赔偿司法一体化 /唐明(5-4)

激活“休眠”条款:国家赔偿追偿制度的微观设计/王颖(5-9)

试论人民法院国家司法救助的法治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人民法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 /袁钢(5-14)

司法救助法治化:国家责任视角下司法救助制度的应然选择 /卢卫国 李正良(5-23)

外部信息对量刑的影响及选择性引入——基于三起性质相同案件的实证分析/邱金山 周伟(6-4)

司法实践中“量刑反制定罪”做法之反思与规制/刘庆伟(6-9)

以交通肇事罪为视角看量刑规范化下刑事判决书量刑说理 /王学柳(6-15)

司法论坛

●理论争鸣

激活休眠:刑事追偿的理性思辨与制度完善/荣明潇 刘晓辉(1-20)

求解侵权法之“戈尔迪之结”——侵权法框架下纯粹经济损失赔偿问题的思考/王华 杜素华(1-26)

完善规范性文件一并审查制度的几点思考/杨如冰 宋冬梅(1-31)

惩罚性赔偿的目的与标准 /吕曰东(1-36)

法律推理在文书说理中的应用考察及反思建议/田源(1-40)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发展与问题 /张传毅(1-45)

论基层法官的逆向裁判思维 /石东洋(1-50)

立案登记制的实践困境与司法因应 /姜树政(2-23)

心理疏导:解开被害人亲属的心结——以暴力犯罪致被害人死亡案件为视角/赵艳霞(2-29)

探索构建以审判为核心的审判辅助管理模式——以审判事务分类管理为基础 /贾升宗(2-34)

化解民意之殇:略论“心证公开”当事人选择权制度之构建 /李爱群 杨美香 梁昊(2-40)

“1+3+1”模式下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之完善

——从系统论角度的分析 /周辉(2-45)

庭前会议程序的适用与完善 /韩芳丽(3-29)

论刑事裁判文书说理的蝶变——以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完善为中心 /王彦博(3-34)

法官助理的独立价值解析 /陈召坤(3-39)

专业法官会议机制的脉络梳理和路径探索——基于“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理论的视角/张闰婷(3-44)

个人网店的民事主体定位 /赵晨笑(3-50)

立案登记制下如何实现诉权保护与滥诉惩治之平衡/宫凡舒(3-55)

细化自由裁量权是否剥夺了执法人员自由裁判的空间——以行政处罚为切入点 /刘赫喆(3-60)

涉众型经济犯罪中涉案财物处置问题研究/刘振全(4-22)

正义如何发声:刑事裁判文书说理问题的反思与超越——从两份刑事裁判文书的“本院认为”部分说起/王学文(4-27)

“行为”的与有过失和“责任”的过失相抵——以民事侵权为视角 /金文 王信峰(4-32)

网络购物条件下消费者撤回权制度的法律思考/马少霞(4-36)

羁束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司法审查 /武惠惠(4-39)

结构功能主义视阙下民事执行权配置路径探析/李欣红 叶伶俐(4-44)

聘用制法官助理选聘机制研究 /苑希悦 项励(4-50)

司法建议制度的现状、定位与完善——以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为视角/魏培培(4-55)

非法集资犯罪规制路径的多维思考 /韩振兴(5-28)

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研究 /李宝忠 牟江涛(5-32)

刑事司法视野下的舆论监督——基于刑事司法公共事件的分析 /杨希(5-37)

法官员额制的功能分析及其路径探析 /刘娜(5-42)

从一起案件开始可以化解多少纠纷?——从典型案例论“案多人少”矛盾的另外两条解决路径 /唐玉沙(5-47)

双因素理论检视下的法官助理制度 /于琳(5-52)

犯罪化与非犯罪化:涉专利刑事政策的双极取向/胡安瑞(6-20)

举证责任分配的理解与适用 /吕曰东 贾慧芳(6-25)

赔还是不赔:纯粹经济损失侵权法救济的困境和出路/朱晓峰 崔兆在(6-30)

环境诉讼管辖问题研究 /李宁(6-35)

强制先行调解之理性分析——冲破“合意方能调解”的思维束缚 /梁蕾(6-40)

●实务求真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运行情况实证分析 /王德成(1-55)

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之定性及效力辨析——以一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为例/马玮玮(1-60)

论名为买卖实为担保行为的性质与效力认定——基于一个《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的思考/赵振飞(1-65)

行政复议机关作共同被告相关问题浅析/李志强 郭喜珂(1-70)

“审执分离”视野下的“审执统一”——浅谈民事判决执行力缺陷的救济 /王建(1-75)

案外人权利保护制度的若干问题 /马青悦 马振春(1-80)

社区矫正社会调查适用举要 /李召亮(2-50)

新刑事诉讼法实施过程中证人出庭作证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张莉(2-54)

论一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法律适用——《公司法》第63条与第20条第3款适用辨析/刘雅倩(2-59)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若干实务问题 /冯淑英(2-63)

我国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实证研究——以典型司法判例为视角 /赵淑钰(2-68)

不动产物权的变动与权利登记 /邸天利 倪桂芳(2-72)

正义的成本:民事申请再审之运行考察——以R中院近四年民事申请再审案件受理为样本/刘元元(2-77)

关于中级法院对基层法院审判业务指导工作的思考/王成钧(2-83)

民事二审案件的几种调解技巧 /任运通(2-87)

关于应对“案多人少”和推进多元解纷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廖伟忠(3-65)

关于对“僵尸企业”处置中几个法律实务问题的思考——以淄博法院破产案件典型案例为视角/赵玉忠 毕青龙(3-69)

离婚案件中涉及的赠与问题的法律剖析及建议/丛媛(3-74)

民事诉讼中司法鉴定费负担问题探讨 /范少恒(3-78)

国外陪审制度及其运作介评 /余晓龙(3-83)

科技法庭在法官培训案例教学中的运用 /陈维飞(3-88)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中受害人法律地位及权益保障研究/马杰(4-60)

司法裁判创新的逻辑基础与规则边界——评首例侵害颜色组合商标注册商标专用权纠纷案/郭毅(4-65)

网络证据认定问题浅析——由微信聊天记录引发的思考 /国洪宇(4-70)

再审新证据界定之主观要件探究 /王淑玲(4-73)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公约》的免责条款以及对“艰难情势”原则和比利时高等法院2009年6月19日裁决的评论 /Harry M.Flechtner 刘学东译(4-77)

冲突与弥合:刑事与民行牵连案件审理的实践进路——以对涉不动产诈骗类案件处理的实证分析为视角/张丹 焦炜华(5-56)

关于涉众型经济犯罪“受害者”身份认定问题的探析/蒋萌(5-61)

撕毁的借条粘贴后是否具有证明力——从一则案例看经验法则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常淑静(5-65)

无险机动车原车主是否应对车辆转让后发生的事故承担赔偿责任 /邹绍莉 安兆宝(5-70)

浅析一审行政案件审理重点的确定——以一起工商行政处罚案为例 /刘万金(5-73)

审理虐待儿童犯罪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刑法修正案(九)》对虐待罪的修改为视角/马新(6-48)

善意取得情形下房屋所有权人与实际占有人的利益保护问题——以“连成贤诉臧树林排除妨害纠纷案”为中心/赵振飞(6-51)

民间借贷案件中借款交付的证据认定 /刘鹏举(6-56)

环境公益诉讼低适用率的实践困局及其破解/姜树政(6-60)

农村土地征收补偿费纠纷案件若干实务问题/冯淑英(6-65)

侵权人是否应赔偿受害人未缴纳的社会保险损失/于金强(6-70)

工作岗位突发疾病的工伤认定问题/杨如冰 张晓倩(6-74)

拆迁案件中一类诉权事实举证责任的转承——兼谈新《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的适用/王鲲(6-77)

●案例评析

保证人是否应承担债务人破产后的债务利息/康靖(1-85)

商标权与商号权诉争中的问题思考/刘伟 李笑梅(1-87)

生产者对工商行政处罚决定的撤销请求权/刘万金(1-90)

共同盗窃中转化为抢劫的人员范围之确定/王云超 韩振兴(2-91)

保证人配偶明知保证之债的应否担责 /马翔(2-94)

公司减资未通知债权人时股东补充赔偿责任的认定/李腾(3-91)

陶瓷美术作品的独创性及权属认定 /陈燕萍(3-93)

情势变更与情况判决 /陈伟(3-96)

丧葬费分割条件之司法认定 /曹磊 赵庆(4-83)

被诉侵权商品生产者主体身份的推定 /李敏(4-85)

居民身份证年龄与档案年龄不一致时,如何认定退休年龄 /苏宁雪(4-90)

未成年人在教育机构受到人身损害后教育机构的责任承担应如何正确认定 /荣明潇 胡晓梅(5-78)

对现货电子交易平台交易行为的合法性分析/刘正品(5-81)

对注册商标的不当使用并不必然导致该商标构成通用名称 /张金柱(5-84)

以借用他人手机打电话为名将手机拿走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黄宇熙(6-83)

承担债务的法律性质认定及撤销权行使/苗迎春 王文强(6-85)

调查研究

●重点课题

关于法官与司法辅助人员职责分工的调研报告/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1-92)

关于法官入额标准和条件的调研报告/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1-98)

关于强化规则意识、规范司法行为的调研报告/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2-97)

买卖式担保的实践类型与裁判规则研究/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2-102)

关于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调研报告/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三庭课题组(3-100)

关于物业纠纷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调研/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课题组(3-105)

关于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对法院工作影响的调研报告 /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4-93)

关于毒品犯罪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调研报告/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4-99)

关于行政诉讼实质性解决争议情况的调研报告/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庭课题组(5-88)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研究/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三庭课题组(5-94)

●调查报告

关于人民法院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的调研报告/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1-103)

关于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李欣红 叶伶俐(1-107)

关于银行业借款纠纷案件的司法审查报告/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2-108)

关于《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的调研报告 /胡晓梅 史华振(2-112)

三合一”审判机制下的知识产权刑事审判工作调研——以济南中院的改革试点为考察对象/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3-110)

关于民事案件送达问题的调研报告/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4-105)

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的调研报告/杨如冰 郭喜珂(4-110)

关于“执行难”问题成因及对策的思考 /陈明(5-99)

威海法院企业破产审判工作报告/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5-104)

关于近年来减刑、假释案件审理情况的调查分析/魏玉赅 李思平(6-88)

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践探索/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6-93)

环境公益诉讼实践现状与发展的调研分析——以福建涉水生态公益诉讼案件为分析样本/赵晨笑(6-97)

法院文化

●法治评论

构建系统高效的法院人才培养机制 /王梓臣(1-112)

加强党的领导,坚定司法自信 /郑家泰(2-117)

审判中心主义面临的法外困境及其克服 /方月伦(3-115)

黄志丽审判工作法的思想启示 /王梓臣(2-117)

从严从实施法院健康发展的基石 /孟祥刚(5-108)从规则之治到多元共治 /郑家泰(5-111

)

先秦儒道思想中的自由“基因” /杨敬栓(6-102)

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几点思考 /刘开元(6-104)●域外撷英

印象新加坡——关于社会管理与民生改善的学习考察随想/毕惠岩(6-108)

●法苑心语

司改路上三部曲:有我、无我、忘我/李召亮(1-114)

刑事法官办案手记之死生之痛 /蒋飞(1-117)

拓荒者的春天 /高国强(2-119)

“五笔账”三字经 /李楠(2-120)

责任与良心——《最后的宣判》创作谈 /胡永生(3-117)

君子“九思”与法官修为 /樊艳潮(4-118)

“说”法的艺术 /黄宏伟(4-120)

法官遴选应向聘用制法官助理敞开大门/李忠林 李曌(5-114)

法官教育培训工作者也当有“四心”意识/王文斌 丘山(5-117)

从信仰说信访——对信访工作的一点感悟 /王志华(6-113)

●书香影韵

愿你被世界温柔以待

——电影《素媛》有感 /王学文(3-119)

从电影《定罪》说起 /胡科刚(6-115)

猜你喜欢
课题组审判法官
阳城县“耕心微写”课题组
法官如此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做“德法兼修”的好法官
红土地(2018年8期)2018-09-26 03:19:06
七十年前那场文明的审判
当法官当不忘初心
红土地(2016年10期)2016-02-02 02:45:32
消失中的审判
政法论丛(2015年5期)2015-12-04 08:46:28
课题组成员
支点(2015年11期)2015-11-16 10:25:03
未来审判
小说月刊(2015年10期)2015-04-23 08: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