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学
(安徽省潜山县畜牧兽医局,安徽潜山 246300)
仔猪水肿的综合防治
徐华学
(安徽省潜山县畜牧兽医局,安徽潜山 246300)
仔猪水肿多为大肠杆菌诱发的急性、致死性疾病,此病临床发病急,病程较短,诊治不及时,往往病死率较高,给养猪业的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结合工作实践,从综合防治的角度,就此病的防控措施做汇总阐述。
仔猪水肿病例中,体质健硕仔猪发病率尤高。分析病因在于,体质健硕的仔猪哺乳期自母体吮吸大量的母乳,肠胃内消化酶以凝乳酶占多数,相对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水平偏低。而断奶后饮食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其采食量,以诱发水肿病。而且,体格健硕的仔猪,在后期混群打斗中,尤其确立群体地位时,更需耗费巨大的体能。期间,加上通风不良、温湿度过高、环境密度大等等,都会导致体格健硕仔猪的免疫机能短时间内下滑严重,导致感染疾病的概率大增。此外,仔猪生长环境不佳,环境消毒不及时,舍内闷热潮湿,粪便处理不当,舍内蚊虫、蝇虫数量激增,都将为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提供有力的繁殖条件,导致单位面积范围内病原体数量的增加,猪群由此而易感染此病。
2.1 流行病学
该病的发病原因较多,如突然断奶,饲料骤换,气候环境改变,卫生条件差,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偏高,管理不良,缺乏某些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均可导致或诱发此病。断奶造成的应激,引起肠内酸碱环境改变,pH值升高,机体功能紊乱,抵抗力降低,大肠杆菌大量繁殖并释放毒素引起水肿。本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与一般传染病不同,有时突然整窝发病,有时仅1~2头发病猝死。本病常见于5~9周龄仔猪,特别发生在断奶15d以内的仔猪,往往同圈中生长快,体况健壮的仔猪易发,某些情况下,育肥猪也可发生该病。由于饲养管理差,大多发生于散养农户中,规模猪场相对较少发生。
2.2 临床症状
仔猪水肿,常见断奶后1~2周,尤其长势较好的仔猪感染率较高。病猪感染此病后,典型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萎靡,体温稍高,部分腹泻或便秘,四肢无力,走路摇晃,叫声撕裂,呼吸困难,盲目转圈等典型神经症。个别感染病例表现为:口吐白沫,眼睑、颈部、腹部、舌部等处,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症状。剖检病死畜,肠系黏膜、淋巴结、肠胃壁、胆囊壁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
3.1 仔猪转圈前的严格消毒
仔猪断奶转群前,将保育舍进行彻底消毒。饮水用管线,采用有机酸冲洗,清除有害物质,确保饮用水的洁净卫生。留意地面的完整性,出现的裂缝及时修补,确保缝隙的均匀整齐,避免环境问题导致仔猪肢蹄的损伤。转圈前,空舍2~3周,将病原微生物降低到最小。
3.2 养殖密度、温湿度控制及光照时间
进入保育舍的猪群,尽量保证同窝同栏。在此基础上,对养殖猪群做适度调整,避免体弱竞争不利,影响最终生长发育。期间,猪只间打斗,有受伤的病例,应及时处理伤口,避免感染。新进保育猪猪群,划定饮食区、休息区,早期人为引导,确保有相对较宽敞的休息区域。仔猪断奶后,好奇心和探索欲较强。针对此情况,建议每栏设置供仔猪探索的设施,比如:铁链锁等,满足其行为需求。温湿度的控制,第一周温度在25℃以上。但如果仔猪休息分散,同样有降温的可能,此时应注意适当进行加温。光照时间充足,一般情况下,在100lx为适宜。研究证实:适宜而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刺激仔猪觅食,增进母猪食欲。
3.3 饲料更替选择的方法
尽量减少固体饲料应激仔猪肠胃,减少感染仔猪水肿病的可能。建议7日龄,用代乳料,混合少量的植物蛋白,持续此种日粮配法至保育期第2周,对于提升仔猪适应能力大有裨益。此外,保育期的第1周和第2周,控制高蛋白饲料的含量,避免肠胃不适,降低仔猪的消化机能。给料期间,尽量少给勤加,避免料槽残余食料量大,发霉变质导致肠胃病变。饮水中,加适量的多种维生素,比如:维生素E,提升仔猪抗病体质。
3.4 添加预防水肿病的营养物质
在日粮中合理地添加硒、维生素E,一般情况下硒应保持0.3~0.4 mg/kg的水平,维生素E应保持150~200 mg/kg的水平。新生仔猪哺乳前,口服0.1%的高锰酸钾2~3 ml,以后每隔5d喂饮1次。24 h内注射0.1%亚硒酸钠维生素E 0.5 ml。2~3日龄时每头肌注1 ml牲血素,10~14日龄时每头再注射1 ml。8日龄、35日龄、60~64日龄再注射0.1%亚硒酸钠维生素E 1 ml。
3.5 病猪的治疗和护理
及时清理粪便,留意粪便的颜色,及时挑检病猪,注意加强护理。同时,要以积极的心态关爱病猪,尽量降低病死率。出现水肿病例的仔猪,根据感染程度的不同,注意控制饲料蛋白含量的基础上,适当选择尔诺沙星注射液、亚硒酸钠注射液、安钠加注射液治疗,每天1次,康复效果理想。
由此可见,仔猪水肿病的病原体——溶血性大肠埃希氏菌,存在于健康猪的肠道内,当断奶后的仔猪因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在机体中的消失,和由于气温突变,饲料中的蛋白质、淀粉含量过高,而含植物性蛋白质低的青绿饲料、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不足,都是发生该病的诱因。因此加强对仔猪的饲养管理是预防本病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项爱华,李叔金,叶张利.猪水肿病的诊治技术[J].畜禽业,2015,(5):92-93.
[2] 钱国祥,崔建军.猪水肿病综合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1):59-60.
[3] 林斌,邱剑泰,黄沧海,等.中草药对仔猪早期断奶腹泻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00,15(4):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