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民国成都旧事

2016-02-01 02:46:23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5期
关键词:民国时期

张 涛

(成都市文翁实验小学,四川 成都 610091)



忆民国成都旧事

张涛

(成都市文翁实验小学,四川成都610091)

【摘要】1897年,正是丁酉鸡年,清朝的光绪皇帝还在位,懦弱的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订了种种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正紧锣密鼓的瓜分中国,铁路、工厂不断出现在华夏大地上,内外忧患,民不聊生。就在这一年,张国本这样一位民国成都记忆中的人物就在四川永川(现在属于重庆市)出生了,生于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注定了他这一生充满崎岖。

【关键词】民国时期;成都旧事;张国本

2016年是全民抗战爆发79周年、辛亥革命105周年、成都和平解放67周年,祖辈们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经历了战争的苦难、辛酸以及为国家、民族胜利所付出的生命。当我们后辈人掀开历史的时光隧道,追忆过去时,总是会被我们的祖辈经历的各种所折服,没有祖辈们的奋斗和努力,我们何来此时的幸福生活。

1897年,正是丁酉鸡年,清朝的光绪皇帝还在位,懦弱的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订了种种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正紧锣密鼓的瓜分中国,铁路、工厂不断出现在华夏大地上,内外忧患,民不聊生。就在这一年,张国本这样一位民国成都记忆中的人物就在四川永川(现在属于重庆市)出生了,生于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注定了他这一生充满崎岖。

一、年幼励志报效国家

辛亥革命爆发后,张国本立志报效国家,他不顾父母的劝导,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大山深处的家乡,来到省城成都,那一年他14周岁。后来,通过努力学习,张国本考入了四川军官学校将校班,开始学习军事知识,毕业之后被分配到西郊场担任教官。后来,他加入了当时的四川军阀邓锡侯的部队。1926年,邓锡侯各部移帜国民革命军,邓锡侯所部也被国民政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8军。张国本经过自身不断地努力和奋斗,受到邓锡侯的赏识,从担任28军的排长开始,担任了连长、营长、团长、参谋长职务,当时他已经结了婚,并有了一个女儿,只不过由于自己在外当兵,妻女均在永川老家。

张国本在当兵期间,结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友人之一——刘丹五。认识之初,张国本与刘丹五都是四川军官学校的学生。1912年7月,他进入蜀军将校开始学习军事,1913年合并进入四川军官学校。在四川军官学校学习期间,刘丹五与张国本相识。毕业之后,刘丹五去了川北,相继担任川北边防军见习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等职务,到了1925年,刘丹五所在的部队整编入张国本所在的邓锡侯部,当时张国本和刘丹五在军中都是年轻的中干力量,受到邓锡侯将军的赏识,邓锡侯自然要重点栽培,后来1946年,在邓锡候将军的撮合之下,刘丹五还将自己的侄女万萍志(又随刘丹五姓,名崇珍)介绍给张国本(当时已经担任28军参谋长),自此亲上加亲。

二、出川支援抗日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全国抗日呼声的感召下,川军决定出川抗日。经过统一部署,川军兵分三路,张国本所在的第一路由第22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率领(辖第41军,军长孙震;45军,军长陈书农;47军,军长李家钰)从成都启程,徒步经川陕公路至宝鸡,然后沿陇海路东进,经潼关、渡黄河,进入山西境内对日作战。川军一到达山西一部就立即被越级调到前线,部队分成若干小股,拼死狙击阻挡日军入侵。战场烽火连天,因敌我军事力量悬殊,我军伤亡极其惨重,待第41军直属部队到太原城南狄村集结时,军队士兵已伤亡过半了,在这期间,张国本的弟弟张子杰从永川老家来到成都找哥哥,但是因哥哥出川打仗不得不在成都等了大半年。在外征战的日子里,川军因装备落后、不熟悉敌情,战争进展一度陷入困境。张国本的腿部也受到枪伤。战后回到成都后,住在横过街楼公馆修养,后来终于与苦苦等待的弟弟相见,之后张国本就开始为弟弟张子杰安排工作,并要求他做人要本分,后来张子杰做起烟草生意,当时烟草生意盛行,当然必须有军方关照即可,时任参谋长的哥哥为其能做好生意,给他介绍部队中的师旅长、团长等高级军官,在本部队防区内给与关照通行。之后张子杰生意做大,人称幺爷,为了能使生意一帆风顺,他还瞒着哥哥给这些给与关照的将领购置公馆和送去金条等物,一直到病终之前,他才把这些事告诉自己的侄子,也就是张国本的儿子张焕勋。幺爷张子杰于2002年在成都过逝,享年92岁。

三、与社会名人志士的交往

当年张国本在成都的时候,性格豪迈,待人真诚,喜欢和社会名流、名人志士交往。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樊弘当年避难于成都,与张国本结识后,将樊弘安置到自己的家里,并经常与其促膝长谈,送去很多的关怀与帮助,还将自己的亲妹妹介绍给樊弘,后来妹妹和樊弘喜结连理。再后来,樊弘夫妻从成都迁往北京,樊弘在北京大学担任国家一级教授、系主任、校务委员,在开国大典上与毛泽东、周恩来一同登上城楼的显赫人物之一,解放后先后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名誉理事、北京市经济学总会理事等职务。1988年4月18日在北京病逝。张国本的妹妹在北京某小学担任校长直到退休,并于2009年在北京病逝,享年92岁。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还有一位避难到成都的文化名人与张国本相结交,那就是中国美术一代宗师徐悲鸿先生。当时张国本以参谋长的身份将徐悲鸿先生安排在公馆住下,与悲鸿先生交流画艺,后来徐悲鸿为了表达自己的谢意,在张国本家中作画数张送给张国本作为谢礼。在自己的妹妹与妹夫樊弘去北京之前,张国本将一部分徐悲鸿的画赠与他们作为纪念。剩下的画送给了弟弟幺爷张子杰代为收藏。

四、革命思想的萌发

张国本一直把拯救天下苍生作为己任,时常提醒自己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和平和老百姓能够幸福的生活,这一点与刘丹五志同道合。刘丹五在年轻的时候就经常阅读进步书籍,自己的思想受到书籍的影响而日渐革命性。1926年,在江防军第二师担任副师长的旷继勋在师长刘丹五的掩护下,在部队中建立起了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第二师由此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掌握的一直重要的武装力量。说起副师长旷继勋,他和张国本属同龄人,原名大勋,号集成,贵州思南人。1919年来到四川当兵,历任连长、营长。与张国本、刘丹五一样,具有先进的革命思想。后来担任了红6军、红4军、红25军军长、中共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

五、内战爆发以后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1946年解放战争正式爆发。当时的中国经历了清末民国期间数不尽的战火、八年严酷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再也不想经历战争了。张国本当时仍担任邓锡侯部的参谋长,作为战争的亲历者,张国本不想再看到生灵涂炭,也不愿意看到一座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一座座老百姓辛苦建造的民居毁于战争,因此他极力反对内战。1945年到1946年间,张国本私下运送了一批枪支给共产党,后来事情被邓锡候将军知晓后,引起了邓锡侯的不满。后来邓锡侯派人到张国本家中检查,士兵果然在家中搜查到了共产党的宣传资料,邓锡侯得知后非常的恼怒,立即派人将他带到自己的官邸问话。邓锡候没有指责之意,看到自己历来器重的张参谋长说到:“现在正是国共两军交战之时,就不要买卖枪支”,张国本的夫人(万萍志)闻讯后非常担心,立刻传信给了姑爹刘丹五,不过当时刘丹五已经离开了军界多年,不便于过问军界之事。后来,邓锡侯调任张国本到泸州保密局。张国本再三考虑川内及国内军事形势的变化,1948年,张国本向邓锡候辞去军职离开部队,就此从商。

在内战将要结束之时,一天邓锡候将军委派一名军官来到公馆与张国本见面,希望他能跟随国民党去台湾,当时张国本太关乎自己家人的安危,婉言拒绝了邓锡候将军的安排,留在了成都。而当时刘丹五也收到了邓锡侯送的前往台湾的一张机票,不过这张机票被侄女万萍志偷偷给了自己的侄子(刘丹五的大儿子),所以刘丹五也没去台湾,留在了内地。可见在这个时候,邓锡候将军对他曾经的爱将仍然关爱有加。

六、解放之后

解放之后,刘丹五担任四川省政协委员。每次到成都开会的时候,他都喜欢来到侄女(万萍志)家坐坐看看,侄女总是给姑爹做菜,刘丹五最喜欢吃的菜就是侄女炒的火锅肉和玉兰片炒肉。不幸的是后来文革爆发,刘丹五被当兵时候师部的人陷害,变成了别人口中的“混进革命队伍的反动军官”,在经受了无数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不断折磨之后,最终含冤而死。

而解放后,张国本的余生却甚为凄凉。1955年爆发了三反五反运动,张国本与一众国民党军官被带到峡马口山接受劳改,那时候他已将近60岁。6年的劳改透支了他全部的精力,1961年释放后不久,经历了中国半个世纪动荡的张国本最终病逝,享年63岁。张国本的尸骨在遗弃了半年之后,才由家人安葬入土。随着他的逝去,一家人变得支离破碎。儿子张焕勋那年11岁,女儿张焕梅7岁,夫人万萍志改嫁于工农身份的普通老百姓。为了养活自己,儿子张焕勋11岁那一年不得不去前山茶厂做工,14岁的时候又去了阿坝州做工,一呆就是25年!经过辗转翻折好不容易回到成都,1992年又成为企业改革的下岗工人,2014年10月3日因病医治无效去逝,享年64岁。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述评
西部学刊(2017年1期)2017-02-16 10:44:49
浅谈民国时期中国画发展
戏剧之家(2017年1期)2017-02-05 13:56:58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出版域外翻译文学之探析
民国时期二胡音乐研究
从民国社会环境看文官考试制度的产生
民国时期新蔡的圩寨
民国儿童图书馆的发展及其当代启示
民国时期媒体问题应急管理的特点
浅析民国时期“宛西自治”的历史背景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