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五大看点

2016-02-01 02:18:37本刊编辑张金辉
猪业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屠宰生猪养殖

本刊编辑/张金辉

解读《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五大看点

本刊编辑/张金辉

2016年4月18日,农业部印发了《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其目的是为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保障猪肉产品有效供给。《规划》分为6部分:生猪生产现状,生猪生产面临的形势,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区域布局,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其中,有五大看点值得我们关注。

生猪生产发展形势严峻

目前我国养殖业既面临国内资源环境的制约,又承受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未来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1)环境压力加大。生猪养殖粪污的产生量很大,据测算,目前生猪粪便年产生量超过6亿t,约占畜牧业粪便总量的1/3,而综合利用率偏低,不足50%。

2)资源约束趋紧。我国土地数量有限,随着生猪规模养殖比重的提高,养殖用地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生猪养殖发展空间十分有限。

3)国际竞争加剧。我国生猪生产的综合竞争力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养殖成本比美国高40%左右,

4)疫病风险持续存在。我国生猪疫病流行状况总体十分复杂,病种多,病原复杂,流行范围广,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口蹄疫、猪瘟等重大疫病仍有零星发生,生猪流行性腹泻等常见病时有发生,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传入风险仍然存在。

5)市场波动较大。生猪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2004年以来,我国生猪价格经历了3次明显波动。

确定五年发展目标

生产目标:生产保持稳定略增,猪肉保持基本自给;规模比重稳步提高,规模场户成为生猪养殖主体;规模企业屠宰量占比不断提升。到2020年猪肉产量达到5 760 万 t,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2%,规模企业屠宰量占75%。

效率目标:生猪出栏率、母猪生产效率、劳动生产率(人均饲养育肥猪数)持续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计划到2020年出栏率达到160%,规模养殖场一头母猪年提供上市商品猪19头,劳动生产率1 000头/人,育肥猪饲料转化率达到2.7∶1。

生态目标: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到2020年粪便综合利用率要大于75%。

优化布局 绿色发展

《规划》充分考虑到各地的发展情况及土地等资源的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区域优势,首次提出分区域协调发展,具体为将全国养猪区域分为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潜力增长区和适度发展区4个区域。其中,重点发展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重庆、广西、四川、海南7省(市、自治区); 约束发展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和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南方水网地区;潜力增长区包括:东北4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和云南、贵州2省;适度发展区包括:山西、陕西、甘肃、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等7省区。并具体规定了各区域的任务,具体如下:1)重点发展区作为我国传统生猪主产区,这些地区的养殖总量大、调出量大,在满足本区域需求的同时,还要供应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沿海省份,将成为稳定我国猪肉供给的核心区域。其主要任务是依托现有发展基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信息化水平,加强粪便综合利用,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扩大屠宰加工能力,加强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推进生猪“就近屠宰、冷链配送”经营方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开发利用地方品种资源,打造地方特色生猪养殖。2)约束发展区因这些地区受资源环境条件限制,生猪生产发展空间受限,未来区域养殖总量保持稳定。京津沪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和上海3市。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较高,生猪养殖总量小,但规模化程度、生产水平等均处于全国前列。主要任务是稳定现有生产规模,优化生猪养殖布局,加强生猪育种能力建设,推行沼气工程、种养一体化等生猪粪便综合利用模式,提高集约化养猪水平和猪肉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信息化建设,构建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发展现代生猪产业。而对于包括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和广东8省的南方水网地区,由于该区域河网密布,人口密集,生猪产销量大,水环境治理任务重。其主要任务是落实《农业部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实行合理承载,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生猪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提升设施装备水平;压缩生猪屠宰企业数量,淘汰落后屠宰产能,推进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屠宰,提升养殖屠宰设施设备水平;推行经济高效的生猪粪便处理利用模式,促进粪便综合利用。3)潜力增长区的发展环境好,增长潜力大,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区域内建立了生产和加工基地。该区域生猪生产发展在满足本区域需求的同时,可重点满足京、津等大中城市供应,成为我国猪肉产量增加的主要区域。可以充分利用该区域在环境承载、饲料资源、地方品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转变生产方式,高起点、高标准,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增产增效。主要任务是发挥资源优势,建设一批高标准种养结合养殖基地;做大做强屠宰加工龙头企业,提升肉品冷链物流配送能力,实现产加销对接;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保障种源供给。4)适度发展区由于地域辽阔,土地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农牧结合条件较好,但是生猪养殖基础薄弱,部分省区水资源短缺。主要任务是积极引导大型企业集团建设养殖基地,推进适度规模养殖和标准化屠宰,推广先进高效适用养殖技术,提高生产水平;坚持农牧结合,推行生态养殖;突出区域特色,打造知名品牌,支持整合培育本土特色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形成高效带动能力,发展优质高端特色生猪产业。

八项重点任务

《规划》中明确了未来生猪发展的八项重点任务:一是建设现代生猪种业。深入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同步推进企业集团育种和联合育种。支持企业持续开展种猪选育,加强生产性能测定,提升生猪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华系”杜长大种猪品牌。加强种猪质量监管,促进生猪种业健康有序发展。二是提升饲料兽药产业发展。加快发展酶制剂、微生物制剂、植物提取物等新型饲料添加剂,推广精准配方技术,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兽药产品的研发能力,加强兽药检验机构检测能力建设。三是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坚持良种良法配套、设施工艺结合、增产增效并重、生产生态协调,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大力发展生猪适度规模养殖,着力推进生态养殖、清洁养殖,提高规模养殖场自动化装备水平、标准化生产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快推广散装饲料,鼓励养殖场改造提升散装饲料储存输送装备,降低生猪养殖饲料成本。四是推动废弃物综合利用。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促进生猪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做大做强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调整优化生猪养殖区域布局,总结推广经济适用粪便综合利用模式,促进粪便无害化还田利用。五是加强生猪屠宰管理。以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为主攻方向,提高生猪屠宰现代化水平。落实进厂登记、肉品检验等制度,推行生猪屠宰全过程档案管理。合理布局生猪屠宰产能,加大整理力度,培育一批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开展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实施屠宰企业品牌化战略,加快推进肉品分类分级,实行优质优价。六是构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坚持产管结合、源头控制,完善投入品生产、养殖、屠宰等各环节无缝对接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可追溯体系。整合畜牧兽医信息资源,建立大数据库信息平台。稳步推进兽药“二维码”追溯监管体系建设,实现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全程可追溯监管。七是推进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以提高效益为核心,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引导建立大型龙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为纽带、适度规模养殖场为主体的产业体系。鼓励龙头企业建立养殖基地,发展订单生产,开展一体化经营。实施“互联网+生猪”发展战略,推进电商与实体结合、互联网与产业融合、屠宰企业与零售终端直接对接等新业态,扩大生猪及产品电子交易规模。鼓励龙头企业、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经纪人建立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八是强化生猪疫病防控。加强养殖场综合防疫管理,切实落实免疫、监测、检疫监管、无害化处理等各项防控措施,加强重大猪病防控,统筹做好常见病防控,重点防范外来动物疫病传入。加强种猪场疫病净化,严格动物防疫监管,落实种猪调出实验室检测和调入隔离观察制度,严防动物疫病传入传出。

重点工程与政策

《规划》还提出重点工程与政策,包括良种工程项目、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项目、良种补贴政策、调出大县奖励政策、标准化养殖项目、生猪育种补助政策、生猪养殖保险政策、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对于良种工程项目《规划》提出以国家核心育种场、资源保护场、生产性能测定中心、遗传评估中心、种公猪站为重点,着力提升育种创新、种质资源保护、品种测定和制种能力,改善育种科研、生产设施、疫病防控、种业监管等基础设施条件。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则计划在生猪生产省选择200个生猪养殖大县,整县推进生猪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重点开展生猪规模养殖场清洁养殖工艺改进、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建设和区域性生猪废弃物集中处理中心建设。力争到2020年,试点县生猪废弃物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种养基本平衡、农牧共生互动、生态良性循环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良种补贴政策在天津、河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黑龙江农垦、广东农垦实施生猪良种补贴政策,中央财政对使用良种猪精液进行品种改良的养殖场户给予补贴。每头能繁母猪按照每年使用4份精液进行补贴。生猪育种补助政策包括支持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开展联合育种,对生产性能测定、遗传物质交流、遗传评估、大数据平台建设给予补贴。设立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科技专项,支持构建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参考群体,制定基因组育种综合选择指数,为企业开展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搭建平台。

猜你喜欢
屠宰生猪养殖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11-17 05:22:27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48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当代水产(2021年9期)2021-12-02 01:35:00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11-27 13:44:48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1-11-27 00:45:49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9-18 01:21:44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
农家之友(2018年12期)2018-03-12 00:50:34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农家顾问(2016年12期)2017-01-06 18: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