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水玲
(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壮族山歌文化传承与保护探析
韦水玲
(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作为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山歌文化,保护和传承好这一优秀民族文化的精华,对于整个壮民族的发展来说,意义深远。时代在发展,世界各文明之间的碰撞与融合趋势愈加强烈,保存壮族山歌文化的独立性和独特性更为重要。在社会转型时期,壮族山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应该是以整体性思维为视角;同时在产业化适度开发中传承;在动态中进行传承保护。
壮族山歌文化;整体性思维;产业化;当代转型
随着改革开放之后,全球化的速度不断加快,促使世界文明、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日趋频繁,壮族山歌文化的特点呈现出了多层次性,在此背景下,山歌文化的发展走向引起关注。壮族山歌的原生态环境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中逐渐失去了其依存土壤,传承人断代的窘境、山歌创造性人才的缺失、在时代发展下山歌的关注度下降等问题的凸显,壮族山歌文化保护、传承与可持续性发展如何在现代生活中推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应该树立一种整体性的传承保护思维。整体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从壮族山歌文化自身而言,包含其内容和表现形式、原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是从壮族山歌文化的发展来说,不仅需要官方的鼓励、扶持,更需要民间的发展。
从山歌本身而言,在内容上,山歌题材来源很广泛,与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包括天文地理、民间传说、风俗习惯、信仰等各个方面,它们的来源都与壮民族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和实际相关联。壮族山歌的表现形式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主要有活动形式,如三月三,山歌在歌圩举行,以活动的形式存在,遍布壮民族聚居的各个地方,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此外山歌还以音乐学的形式存在,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壮人民通过山歌唱出了自己内心世界的想法和愿景,也保存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山歌还包括文学的形式存在,以往口耳相传的山歌随着现代社会转型受到挑战,所以一些歌者、歌师甚至学者在山歌的传承上希望以文字、文学的形式将山歌记录下来,避免“人走歌散”的局面。壮族山歌是在劳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山歌的传承和发展,也需要保护原生态环境。而整体性,主要包含山歌的内容、形式、传承人和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就是说要从整体上关注壮族山歌文化,并从多方面进行综合性保护。这是壮族山歌文化生态环境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作为整体文化的客观的需要。
从壮族山歌文化的发展来看,2004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政府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承传发展”的方针,制动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2006年5月,壮族歌圩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提升了壮族山歌文化国内外的知名度,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有利屏障。因此,整体性思维,一是政府的支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才有屏障;二是山歌来自于民间,与壮族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山歌发展的源泉。因此,壮族山歌的传承与保护,不只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民间的助力,需要确立一种整体性、立体化保护的工作原则,才能保证壮族山歌的不断发展。
壮族山歌文化在保护、传承过程中受到的最大影响或许是“经济”。文化与经济之间关系密切,文化因素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文化的发展依托经济条件,市场的经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化的发展走向。因此“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种文化模式让山歌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纽带,继而成为带动当地服务业、销售业和旅游业发展的节日。随着经济的发展,借助山歌这一特色传统文化活动来为壮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实现其文化价值之余,彰显它的商品纽带和经济价值。如壮族的“三月三”歌节,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开放的胸怀、伴随时代的发展以及鲜明的娱乐风格和色彩吸引着区内外、国内外的关注,政府也借助山歌节举行招商引资活动,进行商品展销,具有非常明显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因此“文化”进行“产业化”,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一种方式。
但是,“文化”的“商业化”或“产业化”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也就是山歌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开发之间存在两难的境地,如何处理好壮族山歌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关系成为当前山歌传承的难题。山歌在产业化开发的过程中应把握“度”,开发的程度如何,会影响到山歌文化的独特性和独立性,因为市场在运行的过程中有自己的规律,由于市场规律自发性的特征,可能会使文化传承的方向脱离正常轨道,以致于山歌丧失文化价值。有学者[1]借鉴生态学的概念,提出“生态文化壁龛”这一概念,以期解决在社会转型时期,民歌保护、传承与商业化开发之间的难题。但是,这个“度”的问题是非常难界定与把握的,比如当前西部有一些地区在挖掘利用民族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只顾开发获取经济效益却不关心保护,这种饮鸩止渴的行径最终会导致当地文化资源的衰竭。所以在传承保护壮族山歌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划定山歌生态保护区,建立山歌生态博物馆,对保护区内的年老传承人给予物质生活保障和精神生活的鼓励,带动年轻的山歌爱好者,实现壮族山歌文化的活态传承。但是在实现的过程中,这种“山歌生态保护区”的划定和博物馆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界定的范围也有待探究;而传承人的确定,则需要走访排查确定;如何培养年轻一代传承人,做好代际衔接等等。所以,如何解决壮族山歌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实现山歌文化传承发展和产业化“适度” 开发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摸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在高速发展,全球化的浪潮也席卷而来,古老的壮族山歌在社会转型时期受到强烈的冲击。如何在时代背景下实现壮族山歌的适当转型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来推动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成为当下不可忽略的问题。也就是壮族山歌文化如何与时俱进,并且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其精华得以保存、发展,应当引起人们的思考。
首先,从语言上看,在外来强势文化的影响下,壮民族地区的壮话逐渐被压缩其原有的使用空间和生存空间,取而代之的是生硬的“壮普”。很多会讲壮话的壮族青少年逐渐减少,究其原因是受“经济”的影响,许多壮族青少年在离开学校之后前往工厂打工,逐渐脱离祖辈的农耕文化,转而进入现代工业文化,自然受到外来强势文化的影响。最突出的表现是,很多壮民族青年在教育孩子上面,不让他们讲壮话,而是普通话;但又由于自身文化因素,教给下一代的普通话是浓重的“壮普”。深究原因,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壮民族群众对文化的不自信。壮话是壮族山歌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如果连语言都不复存在,别说保护,壮族山歌有可能走向消亡。因此,保护、传承壮族山歌文化,首先要做的是增强壮族民众的文化自信。其次,从山歌内容上看,壮族山歌是在传统的农耕文化上发展至今的,因此传统壮族山歌的内容是以农耕文化为素材。但是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市场经济因素的不断深化,壮族地区逐渐从农耕文明走向现代工业文明,其农耕文化的因素日渐消退及被人淡忘。山歌内容应该与时俱进,歌词内容应体现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素材来进行加工和整合。[2]在社会转型时期,壮族山歌的传承性、过程性的核心和基质是不能改变的,那么可以从歌词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去探索,进行适当的转型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再次,壮族山歌文化依托于作为物质载体的人而存在,“人”的因素对于传承和保护壮族山歌文化来说至关重要。传承人一般来说,既是山歌的创造者、传播者,同时也是接受者,传承人的主体绝大多数是当地的壮族同胞。随着时代的发展,山歌文化的传承主体也在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当今会唱山歌的壮族青年越来越少,传承方式是传统的代际相传,传承主体断层现象是非常严重的。[3]因此,当下壮族山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应该注重主体转换,传承人不应仅仅是壮族民众,而是多元化的传承主体。
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创新中谋求生存和发展是壮族山歌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在整体性思维下实现山歌产业化适度开发,推进山歌的时代转型,切实提升山歌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
[1]高尚学.广西民歌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开发策略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5(6).
[2]蒋明伟.从传统到现代:壮族民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三重转型——以广西靖西市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6(2).
[3]袁飞.广西田阳敢壮山歌圩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5).
J642.21
A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老区精神与老少边地区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桂西地区壮族山歌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青年课题,项目编号LQ14C06)成果。
韦水玲(1988-),女,壮族,广西贵港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