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客家春节节俗研究

2016-02-01 02:20涂露柔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0期
关键词:粤北客家人年糕

涂露柔

(东北农业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粤北客家春节节俗研究

涂露柔

(东北农业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春节是我国重大传统节日,内涵丰富,历史悠久。泱泱华夏九州,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全国各地不同地区不同民系有不同的春节习俗。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及实地调查资料,对粤北客家地区——今韶关纯客县翁源地区春节习俗的内容展开初步探讨和介绍,分析粤北客家春节习俗所具有的鲜明的地域及民系特征。

客家;春节;节俗;特征

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期间,全国各地不同地域、不同民系有不同的节日习俗和节日活动,构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本文主要以粤北纯客县——翁源为例,对当地春节期间除夕和大年初一的民风民俗进行深入探讨,并挖掘其背后体现的鲜明的地域及民系特征。

一、精心准备过春节

作为一年一度的重大节日,韶关翁源人民很早就开始了春节前的准备,春节前一周各家各户到达忙碌的高峰,春节前的准备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一)扫尘迎新

扫尘所谓大扫除,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诉求。此外,当地客家人除了扫尘,还会对床上的床单、被套、枕巾、蚊帐进行清洗晾晒,往往当地居民在年前天气晴朗的日子会把家里的被套枕巾拆下来清洗,把棉被枕芯拿到太阳下曝晒杀菌。这可能与南方潮湿天气有关,把被褥洗得干干净净,舒舒服服过新年也是一种除尘辞旧,欢喜迎新年的愿望表现。

(二)多样的年糕年点

剩下最重要的就是准备春节的盛食了,当地饮食也充满了客家饮食特色。值得一提的是粄食,客家人出名的特色小吃之一,是逢年过节或办喜事宴客必备的食物。山区人民喜欢将粮食或其他原料制成粄食,这种粄食因时令不同而在变化。如一年四季皆有的粄食味酵粄、发粄、麦粄、粟粄、聂粄、船哩粄(即俗谓老鼠粄)、粄皮等[1]。春节时,翁源当地传统习俗一般是做甜粄。当地典型的年糕还有米珵、糖环、牛藤子(即麻花)、牛耳朵,米饼等,都是客家人年前家家户户自制自产的当地特色小吃。这些年糕年点是敬祖神必备的斋祭品,也是过年时招待客人的糖果食品,更是探亲访友必带的礼品[1]。每家每户过年做年点是传统,按当地客家人的说法:过年做年点是传统,传统不能丢。确实,做年糕年点是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是一种特色的文化符号,是人们心中家乡的味道与回忆,是人们与故乡故土割不断的联系。并且过年准备年点也让年味更浓,过年气氛更热烈。

(三)丰富的菜品佳肴

除了准备年糕年点,还有各种桌上的菜肴菜品。当地特色菜品很多,有酿豆腐、客家盐焗鸡、肉圆、煎圆、鱼圆等。盐焗鸡、酿豆腐是有名的客家美食,其中酿豆腐还有着传统的文化意义,相传客家人因来自中原,中原人有包饺子的习惯,来到南方后没有面粉改吃大米,所以受“包饺子”启示,把猪肉剁烂成馅,塞进豆腐里成了“酿豆腐”[1]。当地客家习俗是年前一两天就要把除夕到年后一周左右的吃食准备好。“隔年饭”也取“年年有余”的吉兆。另外年后拜年访亲、佳节聚会活动繁多,吃食消耗大,而人们日日行事甚多,又无瑕顾及,所以家家都提前准备好了年后的菜肴和食材。

二、传统的春节活动

年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后,人们开始迎接新年了。当地客家春节活动多姿多彩,主要集中在除夕和大年初一这两天,这两天的活动也集中体现了当地客家春节的节俗。

(一)祭祖敬神

除夕一早第一项活动便是去祠堂祭祖拜神,当地祭祀的物品一般用的是雄鸡、猪肉、腐竹线粉、甜粄、 茶酒、苹果桔子(取平安大吉之意)。准备好祭祀物品后,带上香烛炮仗,全家出动去祠堂开始祭祀活动。首先是进祠堂祭祀祖先,接着是观音庙的观音菩萨,再者是伯公,“土地神”的俗名[1],是村庄间的神明,有的叫“社官”,有的叫“龙神伯公”、“弥陀伯公”等。去完祠堂,回到家后当地客家人还得在家门口对着天地进行奉神,一般说这是祭祀先人,敬奉祖先。

(二)年夜饭

这一系列祭祀活动之后,人们开始了贴春联,挂灯笼(有添丁之意),沐浴洗澡,除夕要洗澡,俗话说“洗去懒惰泥”,是为了新的一年能勤劳工作。并要把水缸挑满,换下的衣服及时洗净,为的是年初一不干任何活,否则终年都要劳碌,不得安闲。晚上全家团坐一桌和和美美地吃团圆饭。全家男女老幼,必须在一起饮酒吃饭,不得分食[1]。

(三)开大门

除夕子时起(年初一凌晨),各家各户开始开大门,燃放爆竹,取开门大发之意。大年初一一早,村里同宗同族的人也要前去村里的大门牌坊处集合,参加村里的开大门,每家每户带上烟花爆竹,共聚村里的大门牌坊处,齐齐见证村里开大门。这时,往往同宗同族的乡民、外出人员,各家子弟、男女老幼都会齐聚一起,大家一起互相拜年问好,恭贺新春。开完大门后,同家族的各亲戚们开始互相走动去各家拜年了,一般辈分低、年龄小的去长辈家拜年,同一家族的人聚集在家族辈分最高的长者家,亲朋好友互相拜年,欢乐共聚,一起吃团圆饭,品尝各家年糕年点,家长里短,说说近年变化,谈谈新年愿望等等。

三、韶关翁源客家春节节俗的特征

以韶关翁源为代表的粤北客家春节节俗在发展中除形成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以下鲜明的特征:

(一)融合性

即具有南北交融、多民族交融的特征。这在节俗内容、娱乐和菜肴等方面都有体现。南、北春节节俗中的除尘、年夜饭、祭祖和拜年等活动,是汉族的传统习俗;制作各式各样年糕年点是当地客家人的年俗,特别是当地特色菜肴酿豆腐典型地体现了这种融合性。酿豆腐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之所以破土而出,是因为它身后深厚的历史土壤和悠远的文化根基。首先,从酿豆腐一词的语源上,可以感觉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客家酿豆腐的拌和意,乃是上古语汇在客家口语中的遗存,它是在客家话中保留的上古语言的活化石[2]。当地客家人节吃豆腐酿,据说在豆腐里塞肉,就像在面粉里裹着馅一般,由于南方产麦少,于是以豆腐代替面粉,做成结构类似水饺的豆腐酿,这正寄托了从北方迁徙来的客家人的思乡和崇宗敬祖之情[3];此外圆形的各种肉圆、煎圆、鱼圆,也象征着团圆之意。粤北客家春节的上述习俗都是民族融合、多民族交融的具体表现,具有融合性的特征。

(二)传统性

当地除夕那天需要准备好祭祀用品去宗族祠堂、观音庙、伯公庙进行奉神,去完祠堂后,还要在家门口当天祭祀先祖。这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体现出的是当地客家人对传统祭祀仪式和崇敬祖先的宗法观念的继承。另外庙宇奉神活动也体现了传统的多神崇拜观念。大年初一同一宗族需齐聚族门牌楼“开大门”,之后同一家族人员去到家族长辈家拜年,这都深刻体现了宗法制里讲究家族辈分,重视血缘亲疏,强调宗族观念的传统。

(三)社交性

当地大年初一家族共聚一堂拜年、吃团圆饭、聊天喝酒,让人们之间加深了解,凝聚亲情。年后还会举行好友聚会、同学会等,当地人喜好三两好友共约同赴一好友家,准备好食材、原料一同动手做好吃的,包菜包、馄钝,做糍粑,煎油罩糍等,都是好友同聚时欢乐的活动。这时,春节的欢聚和特色的欢庆活动,吃食活动就成了凝聚老朋友,结识新朋友的好时机。

四、结语

粤北客家春节节俗集信仰的、传统的、社交的、娱乐的等多种功能于一身,集中体现了南北融合性,古中原遗风的留存,民族融合特色和浓郁的地域特色,还体现出传统的宗法观念色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韵味。对于粤北客家传统岁时文化的当代发展,应剔除节俗文化中的封建思想等迷信内容,让娱乐社交等积极向上的健康内容得以充实和加强[3]。“人们创造了文化,同时也享受到这种文化所带来的欢乐,这正是民俗文化服务性的最好体现[4]。”因此,我们要强调发挥节日服务性的功能,积极引导节日朝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方向发展。

[1]房学嘉.客家民俗[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

[2]张应斌.从酿豆腐的起源看客家文化的根基[J].客家研究辑刊,2012(1).

[3]吕红艳.桂东客家“二月二”节[J].广西地方志,2008(1):148.

[4]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2).

K890

A

猜你喜欢
粤北客家人年糕
年糕
打年糕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客家人
年糕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遗址调查培训班在梅州开班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为我代“盐”
粤北始兴烟区植烟土壤养分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