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丽周郁秋孙玉静
·综述·
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情绪管理测评与干预模式的研究现状☆
孙丽丽*周郁秋*孙玉静*
精神分裂症情绪管理测评管理模式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性、高致残性的精神疾病,患者的预后不仅与治疗和康复训练有关,也与情绪管理关系密切。情绪管理最早由心理学家GOLEMAN提出[1]。近年来国外已开展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管理相关研究,并证实情绪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社会认知功能[2],但目前国内鲜有对该领域的研究。因此,本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管理的研究现状展开综述,以期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提供理论支持。
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心理治疗的历史较长,可追溯到二战后的美国,心理治疗学家工作对象主要是患精神分裂症的士兵,当时尚没有形成情绪管理的概念,但工作内容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社会功能。1979年社会学家HOCHSCHIL[3]提出情绪管理的概念。但对于情绪管理的定义目前尚未有统一标准,国内外学者对其含义的诠释也不尽相同。HOCHSCHILD[3]认为情绪管理是一种需要遵循情感规则的工作,是个人“试图改变情绪或感觉之程度或质量所采取的行动,并且情绪是可以根据环境要求来进行管理的”。GOLEMAN[1]则从情绪智力的角度出发,认为情绪的自我管理就是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地、适度。MAYER等[4]在其情绪智力能力模型中将情绪管理定义为“个体对自身和他人情绪的感知、调节、管理,并促进积极情绪的能力”。国内有学者认为,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情绪管理是研究人们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5]。
情绪管理与情绪控制、情绪调节的概念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情绪控制和情绪调节将控制和调节的对象默认为负性情绪,而情绪管理所管理的对象不仅包括负性情绪,还包括正性情绪以及情绪强度等。综合分析既往研究对情绪管理概念的阐述及相关概念的区别,情绪管理是运用所学的技能管理自身疾病,使自身情绪状态得以控制并延缓疾病的进程。情绪管理强调个体在疾病过程中要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注重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这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减轻精神残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中,情绪管理是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通过适应性地调节自身情绪来积极应对社交的能力[6]。笔者综合上述定义将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管理定义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习相关知识,认识、评估自身情绪,并进行修正性地调整,参与情绪管理技能训练,正确处理情绪问题,并能很好地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目前情绪管理的评价方式主要是使用他测量表进行评估,包括情绪状态行为测评(情绪化行为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情绪特质测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情绪管理测评(情绪管理分量表、情绪管理问卷)等。
2.1情绪化行为量表(emotional behavior scale,EBS)该量表由LEE等[7]编制,主要通过医生观察来评估患者的情绪化行为。该量表共有20项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总分20~100分,总分越高表明行为越情绪化。LEE等[7]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管理进行研究显示,该量表具有良好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92~0.94,该量表有助于评价患者的情绪行为。国内研究中,尚没有关于该量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使用的信效度评价。
2.2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该量表1988年由WATSON等[8]编制,主要用于评估个体的正性和负性情绪。该量表为20项条目,分正性和负性情绪2个维度,各条目按1~5级评分。该量表英文版[8]和中文版[9]都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英文版正性和负性情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8和0.85[8];中文版则分别为0.85和0.83,2个维度重测信度相关系数r均为0.47,具有较高的同质性[9];对2个维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中文版PANAS的相关系数r为-0.11[9],而英文版的相关系数r为-0.22[8]。郭明珠等[10]的研究显示,PANAS扩展版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76,各分量表的
Cronbach'sα系数为0.639~0.905,1周、1个月后的重测信度相关系数r分别为0.69、0.64。该量表现已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
2.3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TAS由TAYLOR等[11]编制,主要用于评价患者的情感表达状况,原有26项条目,后修订为20项条目,包括难以识别自己的情感、难以描述自己的情感和外向性思维等3个因子,各条目按1~5级评分[12]。TAS-20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结果显示,各因子的重测相关系数r为0.687~0.893,表明具有较好的跨时间稳定性,其Cronbach'sα系数为0.581~0.739,各因子的分半信度为0.558~0.803,精神疾病患者与正常对照之间各因子得分存在显著差异[13]。
2.4情绪管理分量表(branch 4-managing emotions scale,MES)该量表是MAYER等[14]编制的梅耶—沙洛维—库索情绪智力测验(Mayer-Salovey-Caruso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est,MSCEIT)中一个分量表,主要用于评估被试者的情绪管理能力。MES包括情绪管理和情绪关系2个任务,共29项条目。通常以缺陷分>0.5分判断被试是否存在功能缺陷,共分为6个等级,0分为无缺陷,1~5分分别表示轻度到重度认知功能缺陷。研究表明该量表的重测信度相关系数r>0.7[15]。MAYER等[16]使用MSCEIT对2112名健康成人进行评估,其Cronbach'sα系数为0.93,其中MES的Cronbach'sα系数为0.69。EACK等[17]对64例早期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及分裂样障碍患者研究表明,MSCEIT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4,其中MES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1,但患者全量表及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均低于正常标准,其差异性可能与评分标准不统一有关。目前研究主要运用MSCEIT v2.0的MES分测验来评估患者的情绪管理能力。
2.5情绪管理问卷(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ERQ)ERQ由GROSS等[18]于2003年编制,最初的设计旨在测量常使用的情绪管理策略,现在已广泛应用于情绪管理的评估[18-19]。该量表为自评量表,共10项条目,组成认知重测(6项条目)和自我抑制(4项条目)2个维度。各条目采用1~7级评分,得分越高反映使用特定情绪管理策略越频繁。ERQ在健康人群和精神分裂症患者都具较高的信效度[18-20]。GROSS等[18]的研究表明该量表2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9和0.73;3个月后重测的量表分数与原分数相关系数r为0.69,说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中,ERQ自我抑制分量表的Cronbach'sα为0.51~0.77[20]。
20世纪70年代开展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社会心理的干预研究,但这些干预多集中于改变行为问题,而忽略了情绪。随后相继出现关于情绪管理的干预模式。
3.1情绪管理训练(emotion management training,EMT)
最早由HODEL等[21]提出,是一种减少非理性情绪对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负面影响的干预措施。这个训练模式主要包括8个步骤:情绪感知训练,识别情绪状态,情绪表达训练(依据面部表情或想象表达情绪),运用言语表达情绪,情绪应用训练,复杂情绪理解,情绪控制训练,处理负性情绪。有研究对3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该模式的训练,采用MES和ERQ等进行评估,结果证明此模式比放松训练和聚焦认知训练对情绪管理和认知功能具有更显著的影响[22]。另有韩国研究表明EMT模式在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言语流畅性,及减轻阳性症状和精神病理学症状方面效果明显[23]。
我国虽已将情绪管理训练应用到心理、慢性疾病等领域,但多是用于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状态,较少借鉴国外EMT模式相应内容。有研究表明,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采取有效可行的EMT,能帮助患者应对负性情感,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24]。但我国尚未有将EMT模式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报道。未来研究应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探索适应于中国人群的EMT模式。
3.2情绪管理护理模式(emotion management nursing program,EMNP)该模式在EMT的基础上进行改编[25],假设情感表达和行为受到与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相关情绪感知的影响,并验证其对情感表达、情绪行为、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影响。EMNP主要目的是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心理康复服务,帮助患者正确表达情感。干预内容包括情绪感知训练、情绪表达训练、情绪适应训练及情绪控制训练。每次干预90 min,每周1次,总时长为8周。韩国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在干预刚开始时患者仅可运用简单言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在EMNP干预8周后,患者可运用复杂言语表达自己的情感[25]。许多韩国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已将EMNP应用于精神疾病患者,以改善患者的情感健康[25]。但国内尚未有该模式的应用。
3.3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
精神分裂症的CBT是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CBT来改善患者精神症状,从而达到治疗效果[26]。GAYNOR等[27]对25例首次发病精神分裂患者及15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CBT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2次CBT治疗后,2组患者的阳性症状、抑郁和焦虑症状均有改善,但在阴性症状方面则仅首次发病患者有所改善。PERIVOLIOTIS等[28]进行的CBT研究则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也得以改善。国内有学者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也表明,CBT可缓解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障碍[29]。
国内外研究都有将CBT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情绪问题的改善,依据其理论基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来改善患者情绪障碍,并教会患者如何识别、管理自己的不良情绪。在今后CBT研究中,应更加关注患者对自我情绪的管理。
3.4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正念训练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心理训练方法,通过有意识地觉察当下,并对每时每刻所觉察的体验不加评判,从而产生一种觉察能力。MBSR是以正念为基础的压力管理疗法,主要通过提供正念冥想训练来减轻压力,并有效管理主体情绪[30]。目前MBSR已逐渐应用于慢性躯体疾病治疗、精神疾病康复等领域。VØLLESTAD等[31]对76例焦虑障碍患者实施8周MBSR干预后,发现异质性焦虑症及其相关症状得到缓解,并且这种效应维持到干预6个月以后随访时。KUMAR等[32]对60名独居老人进行研究表明,对其进行正念减压训练可有效减轻独居老人的抑郁情绪。但目前鲜有将MBSR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笔者认为今后可将该疗法运用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以期改善患者由压力(病耻感)而产生的不良情绪。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情绪管理的量表评估为检验各情绪管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提供了方便、可行的方法。但其可靠性受到质疑,特别是国际广泛使用的一些量表由于文化背景和语言差异等影响,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人群。在今后研究中可探索采用电生理学(如事件相关电位)等客观评价指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管理及各情绪管理干预模式的效果进行测评。
对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指导其掌握情绪管理技能,以提高自身的情感表达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目前我国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仍处于药物治疗为主的阶段,在未来研究和临床工作中,应更加重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管理,以期使患者达到全面康复。
[1]GOLEMAN D.Emotional intelligence[M].New York:Bantam Books,1995:34-39.
[2]HOLM AL,SEVERINSSON E.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motion⁃al state and self-management of widows[J].Nurs Health Sci,2012,14(1):109-120.
[3]HOCHSCHILD A.Emotion Work,Feeling Rules,and Social⁃Structure[J].Am J Sociology,1979,85(3):551-561.
[4]MAYER JD,SALOVEY P,CARUSO DR,et al.Measur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ith the MSCEIT V2.0[J].Emotion,2003,3 (1):97-105.
[5]许诺兰.论情绪管理[J].理论与改革,2001,6(2):83-84.
[6]DAWSON S,KETTLER L,BURTON C,et al.Do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 lack emotional intelligence[J].Schizophr Res Treatment,2012,20(12):495-174.
[7]LEE UK,LEE WH,HWANG TY.Cognitive behavior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emotion management training[C].Seoul:Hakjisa,Seoul,Korea,2004.
[8]WATSON D,CLARK LA,TELLEGEN A.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brief measur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the PA⁃NAS scales[J].J Pers Soc Psychol,1988,54(6):1063-1070.
[9]黄丽,杨廷忠,季忠民.正性负性情绪量表的中国人群适用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54-56.
[10]郭明珠,甘怡群.中文正性负性情绪量表-扩展版在660名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7):524-528.
[11]TAYLOR GJ,BAGBY RM.Measurement of alexithymia.Recom⁃mend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and future research[J].Psychiat Clin North Am,1988,11(3):351-366.
[12]BAGBY RM,TAYLOR GJ,PARKER JD.The Twenty-item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II.Convergent,discriminant,and con⁃current validity[J].J Psychosom Res,1994,38(1):33-40.
[13]袁勇贵,沈鑫华,张向荣,等.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03,16(1):25-27.
[14]MAYER JD,SALOVEY P,CARUSO DR,et al.Measur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ith the MSCEITV2.0[J].Emotion,2003,3 (1):97-105.
[15]NUECHTERLEIN KH,GREEN MF,KERN RS,et al.the 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part 1:test selection,reliability,and validity[J].Am J Psychiatry,2008,165(2):203-213.
[16]MAYER JD,SALOVEY P,CARUSO DR.Mayer-Salovey-Caru⁃so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est User's Manual[M].Toronto:MHS Pubishers,2005.
[17]EACK SM,GREENO CG,POGUE-GEILE MF,et al.Assessingsocial-cognitive deficits in schizophrenia with the Mayer-Sa⁃lovey-Caruso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est[J].Schizophr Bull,2010,36(2):370-380.
[18]GROSS JJ,JOHN OP.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wo emotion regu⁃lationprocesses:implicationsforaffect,relationships,and well-being[J].J Pers Soc Psychol,2003,85(2):348-362.
[19]SPAAPEN DL,WATERS F,BRUMMER L,et al.Th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validation of the ERQ-9 in two commu⁃nity samples[J].Psychol Assess,2014,26(1):46-54.
[20]PERRY Y,HENRY JD,GRISHAM JR.The habitual use of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in schizophrenia[J].Br J Clin Psychol,2011,50(2):217-222.
[21]HODEL B,BUENNER HD.A new development in integrated psychological therapy for schizophrenic patients(IPT):First re⁃sult of emotional management training[C].Comprehensive thera⁃py for schizophrenia,1997:118-134.
[22]CHA SK.The Development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emotion management program for chronic schizophrenic patient[D]. Seoul:Korea University,2009.
[23]KIM CY.Psychiatric assessment instruments[M].Seoul:Hana Medical Company,Korea,2001.
[24]凡孝琴,张丽,张慧.情绪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4,14(6):527-528.
[25]WON MR,LEE KJ,LEE JH,et al.Effects of an emotion manage⁃ment nursing program for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J].Arch Psychiatr Nurs,2012,26(1):54-62.
[26]SARIN F,WALLIN L.Cognitive model and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schizophrenia:an overview[J].Nord J Psychiatry,2014,68(3):145-153.
[27]GAYNOR K,DOOLEY B,LAWLOR E,et al.Group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as a treatment for negative symptoms in first-episode psychosis[J].Early Interv Psychiatry,2011,5(2):168-173.
[28]PERIVOLIOTIS D,CATHER C.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of negative symptoms[J].J Clin Psychol,2009,65(8):815-830.
[29]ORMROD JA,KENNEDY L,SCOTT J,et al.Computerised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in an adult mental health service:a pi⁃lot study of outcomes and alliance[J].Cogn Behav Ther,2010,39 (3):188-192.
[30]KABAT ZINN J.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 in context:Past,present,andfuture[J].Clin Psyehol,2003,10(2):144-156.
[31]VØLLESTADJ,SIVERTSENB,NIELSENGH.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for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s:evaluation 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ehav Res Ther,201l,49(4):28l-288.
[32]KUMAR S,ADIGA KR,GEORGE A.Impact of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on Depression among El⁃derly Residing in Residential Homes[J].Nurs J India,2014,105 (6):248-251.
10.3969/j.issn.1002-0152.2016.05.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173065)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大庆163319)
(E-mail:hlxzyq@126.com)
R749.3(
2015-11-18)
A(责任编辑:肖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