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圣林 张智潼
(江苏省句容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句容 212400)
羊寄生虫病防控的新策略
胡圣林张智潼
(江苏省句容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句容212400)
寄生虫病是羊的一种常见病,会对羊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如果防治不及时,甚至会威胁到生命。进而严重威胁到养殖经济效益的实现,已经逐渐成为危害羊养殖业发展的重大因素之一。
羊寄生虫病的显著特征是消耗性强,是一种慢性疾病,在我国流行普遍,尤其是对于放牧羊群来说,成年羊的感染概率几乎达到了100%,但是在感染的程度和种类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
吸虫、绦虫、线虫以及原虫等可以夺取原本应该由羊所吸收的营养,会导致机械损伤,通过释放毒素实现疾病的传播,进而造成羊体的消瘦,生长发育迟缓,出现贫血、腹泻等现象,严重时可能导致患病羊的死亡。
近几十年以来,无论是羊的养殖者,还是从事兽医工作的工作者们,都深刻意识到寄生虫病的严重危害,并着手开展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常见的措施就是定期驱虫、预防性驱虫以及春、秋两个季节的驱虫等,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效果极为有限,无法达到全面、综合防控寄生虫的目的。现行的这些措施,不仅不能实现对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控,甚至都不能有效降低可能因为寄生虫病而引发的各种危害,盲目性明显,甚至都不知道羊是否感染寄生虫,感染的是什么种类的寄生虫,感染到何种程度,就开始进行驱虫处理,不仅效果不理想,相反,由于处理不当,反而导致了某些地区寄生虫病逐渐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3.1 前期的成果分析
从前期的一系列研究来看,羊消化道线虫呈现出一定的发育规律,具体来说就是在秋季感染的概率相对较高,在寒冷的冬季,通常是以较低的生活力方式存活在患病羊体内的;一旦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寄生虫就开始进行吸血,与羊体争夺营养,然后在患病羊体内实现自身的繁殖与产卵,直到夏季的时候,寄生虫可以说逐渐达到了高峰期,随后呈现出不断的下降趋势,因为寿命的结束而不断排出。
事实上,虫体是在春天才开始进行排卵的,也就是说羊每一天都有可能会感染寄生虫,也有可能再次感染,一般寄生虫在羊体内存活30d左右的时间,开始成熟排卵。
目前在寄生虫的防治方面,主要是采用的对羊只投放驱虫药的防治方式,一般选择的药物是丙硫苯咪唑,这种药物在投放后的6~8h左右达到高峰期,药效的持续时长大约在72h左右;另外,伊维菌素也是常用的投放药物之一,往往在投放后的半小时内,药效就能够达到高峰期。根据上文的论述,一般就是一次投药,3d内羊只应该不会再感染寄生虫。
需要注意的是,寄生虫的生存与繁育是需要一定条件的,40℃和4℃可以是虫卵或者是幼虫存在的上发育阈值和下发育阈值,而20℃~26℃则是虫体发育的最理想温度范围。一旦温度低于4℃,就会对寄生虫产生杀灭作用,一旦温度高于40℃,不超过8d就会死亡,如果温度高于5℃的话,一般半小时左右就会导致寄生虫的死亡。
3.2 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现阶段的驱虫工作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问题一就是驱虫时间的不合理。一般都是在5月底开始春季的驱虫工作,但是寄生虫对于羊体的危害则主要是在3月份~4月份最为严重,这一阶段羊体处于整体的消瘦阶段,其主要原因在于饲草料不足,母羊带羔的时期,这一时期寄生虫往往在体内大量吸血,夺取营养物质,进而导致羊只的“春乏死亡”。换句话说,现在春季驱虫由于时间的不合理,根本无法有效减少寄生虫对羊体的危害性,因此也就达不到防治的预期效果。
问题二就是寄生虫的排卵时间通常就是在3月份之后开始的,也就是说开始逐步完成自己的生活史,而从现在的春季驱虫的时间来看,根本不能及时切断寄生虫的生长发育史,因此也就无法达到良好的净化寄生虫的效果。
问题三就是驱虫药对虫体或许还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却对虫卵没有任何的防治效果。
问题四就是一次投药,往往只能保证在3天的时间里,羊不感染寄生虫。
问题五就是在9月份开始进行秋季的驱虫工作,这个季节的温度基本是在15摄氏度左右,即便是投放了驱虫药,羊群同样有可能再次感染寄生虫病。
问题六就是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驱虫药已使寄生虫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应定期更换驱虫药品种。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目前的定期驱虫和预防性驱虫存在明显的盲目性,如果羊只并没有感染寄生虫病,而去进行药物投放的话,势必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甚至是导致食品的污染和环境的污染;如果不确定羊只感染寄生虫病的类型和感染的实际程度的话,盲目购药,势必达不到防治的预期效果。另外,不同的寄生虫病需要投放不同的药物,否则是治疗不了寄生虫病的。
4.1 充分了解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的发生与当地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环境中有寄生虫虫卵等的存在的话,羊就很容易感染寄生虫病,因此要想真正有效预防寄生虫病,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传播的途径切断。
4.2 做好科普宣传
羊寄生虫的发生情况与养殖者的综合素养有着莫大的关联,因此进一步做好科普宣传工作尤为重要,让大家普遍了解寄生虫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有效的防治方法,对于全面提升防治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
4.3 秉承无病预防的基本原则
无病预防,就是在羊还尚未感染,但是存在可能感染寄生虫病的前提下,采取预防和治疗的基本原则,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就是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症状,这种原则就是在羊极有可能感染的情况下,采取综合防控,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危害,减少因此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但是,如果没有表现出任何寄生虫感染症状就进行防治的话,则是徒劳的。
4.4 科学防治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的科学防治,时间的选择很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驱虫时间的恰当与否,决定了驱虫的实际效果,时间选择不恰当,预防的时间往往只有3天,但是如果驱虫时间选择的科学的话,保护期则可以长大2个月,甚至是4个月。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地区,在进行寄生虫病防治的时候,一定要立足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冬季驱虫、转场前的驱虫以及其他驱虫工作等。
[1] 王光雷,刘志强,赵兵.羊寄生虫病防控的新策略[J].草食家畜(双月刊),2010,(1):33-34.
[2] 菅复春,宁长申,张龙现.羊寄生虫病防控措施[J].农村养殖技术,2011,(10):21-22.
[3] 王贵江,闫振富,刘丽红,等.羊寄生虫病的危害及综合防治[J].2010中国羊业进展,2010,(19):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