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忠,陈竹君,陈纪言
病例报告
结合心外科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一例
黄晓忠,陈竹君,陈纪言
患者男性,26岁,因“反复心悸9年,伴活动后胸闷、气促5年”入院。患者9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心悸,但无胸闷、气促,休息后不可自行缓解,遂至江西省南昌市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心律失常”,给予“射频消融术”治疗,但效果不明显。5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心悸、胸闷、气促,无紫绀、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曾因发热、咳痰、咯血至江西省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肺炎”,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扩大”,予抗炎治疗后病情好转,但心悸、胸闷、气促症状仍反复出现,且常因“感冒”后症状加重,长期医院门诊随诊,口服“卡托普利、美托洛尔、地高辛”等治疗,但病情控制欠佳。4年前为求进一步诊治至北京阜外医院就诊,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肌受累疾患,左心扩大,二尖瓣少-中量反流,左心收缩功能减低”,心脏磁共振成像提示“扩张型心肌病伴左心功能不全”,建议保守治疗为主。2013-06-03来我院就诊,查超声心动图提示“符合扩张型心肌病超声改变,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重度二尖瓣反流,轻度主动脉瓣反流,轻度三尖瓣反流,全心扩大,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达到100 mm”,予贝那普利、比索洛尔、曲美他嗪及利尿药等治疗,患者心脏功能持续改善。2014-07-31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前叶脱垂,重度反流;左心室明显扩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轻度三尖瓣反流;轻度主动脉瓣反流”,建议心外科手术治疗,但因心功能不符合手术条件而推迟。2015-09-10患者超声心动图示心功能较前好转,收入心外科。
入院查体:脉搏9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3/88 mmHg(1 mmHg=0.133 kPa),体重68 kg,身高175 cm。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96次/min,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叹气样舒张期杂音,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Murphy征(-),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无明显异常。术前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末内径63 mm,左心室射血分数35%,二尖瓣反流面积11.1 cm2,主动脉瓣反流面积4.4 cm2。入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非风湿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心房颤动,心功能Ⅱ级。
患者入院后在心外科行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术后患者顺利出院,并持续给予贝那普利、比索洛尔、曲美他嗪及利尿药等治疗,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心功能逐渐好转并恢复正常。术后4个月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末内径56 mm,左心室射血分数53%,二尖瓣、主动脉瓣人工瓣未见瓣周反流。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末内径53 mm,左心室射血分数59%,二尖瓣、主动脉瓣人工瓣未见瓣周反流。
扩张型心肌病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其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当,顽固性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是其主要死亡原因。目前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可使患者心功能逐渐好转或恢复正常,但因心脏扩大,导致心脏瓣膜瓣环扩张,容易并存中重度心脏瓣膜反流。一些存在中重度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反流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即使应用最佳药物方案治疗,仍然可能存在中重度心脏瓣膜反流,并且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心室收缩功能均难以恢复到正常。对于这类患者,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心脏瓣膜置换术或整形术是心外科常规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手段。对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而言,因其心脏收缩功能降低,手术风险高,从而手术机会低。该患者3年前确诊扩张型心肌病,且心脏功能差,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达到100 mm。通过2年多采用贝那普利、比索洛尔逐渐加量至最大耐受量或靶剂量,并结合使用曲美他嗪、辅酶Q10、呋塞米、螺内酯等药物治疗,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逐渐缩小至术前63 mm,左心室射血分数逐渐升高,但二尖瓣重度反流未能够纠正,导致心脏负荷增加,患者心功能无法进一步改善至正常状态。患者最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半年时心脏结构及功能均恢复到正常水平,治疗效果理想。
这则病例提示,在常规药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基础上,对于长期存在中重度心脏瓣膜反流,且心功能不能够再进一步改善直至恢复正常的患者,及时结合心外科瓣膜置换术或整形术,可纠正中重度心脏瓣膜反流,减轻心脏负荷,为药物治愈扩张型心肌病提供机会。
2016-05-20)
( 编辑:卢芳)
510080广州市,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心血管内科
黄晓忠副主任医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内科Email:xiaozhhuang@163.com通讯作者:黄晓忠
R54
A
1000-3614(2016)08-08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