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医“六行学说”探析*

2016-01-31 05:06冯秋瑜闫国跃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神气盈亏学说

冯秋瑜,李 彤,闫国跃

(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 530001)

瑶医“六行学说”探析*

冯秋瑜,李 彤△,闫国跃

(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 530001)

瑶族是一个能把传统文化和医药完整保存的民族,神秘而又富有特色。瑶族既与汉族交融又保持自我,这使瑶族的医药既与中医相通又与中医不同。瑶医有“六行学说”,是指气、木、火、土、金、水6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其中气有基础、守恒、变化、化生等特性。瑶医六行学说属于瑶医的理论体系,指导瑶医的理论和临床。

瑶医;六行;气;探析

在瑶族和汉族的民族聚居和融合中,瑶医之道与中医之道逐渐相通[1]。中医有经典的五行学说,其为木、火、土、金、水。瑶医把中医的五行理论加以吸收,在其基础上拓展为“六行”,另外提出“气”为独立的一行。

1 瑶医六行学说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瑶医六行是指气、木、火、土、金、水6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瑶族认为“气”的作用异常重要,所以在传统五行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瑶医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新的六行学说。瑶医六行学说是以气、木、火、土、金、水的特性认识和分析事物和现象的属性,运用六行规律阐释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哲学理论。六行将相同或相似性质的事物或现象分归于六行之中,是具有其对应属性或功能的事物和现象的统称。《尚书·洪范》所载:“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内涵,瑶医与中医基本相似。然而瑶医认为“气”为首行,气的特性为“气曰万化”。所谓“万化”,是指气具有万物基源、包罗万象、能量守恒、性质万变的特性,进而引申为气有基础、守恒、变化、化生等特性。凡具有此类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均可归属于气。

2 瑶医六行学说的特殊性

瑶医六行学说的核心内容是认为世界万物都由气、木、火、土、金、水6种物质构成,并不停地进行运动和变化。瑶医认为气是万物的基础,更是人体的基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和疾病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气的作用。人体是一个不断气化运动的机体,所有生命过程均与气的盛衰和运动变化有关。所以,瑶医认为“气曰万化”[2]。

2.1 瑶医之“气”包含“基础”的意义

在瑶医理论中,气代表万物之根本,故瑶医医道纲纪中明确提出“气一万化”。瑶医针对人体的生理病理提出“气一万化”理论。瑶医认为“一”为生存之道,“气”为生化之源,万化源于一气。气一万化,提供了瑶医感悟生命过程及其与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的根本途径。其中“气”亦是运动方式,“一”是生存之道和生命过程,“万”是各种各样的生命运动方式,“化”是通过各种化变出各种各样的运动方式[3]。所以,瑶医“气一万化”全面概括了生命和运动的过程,以及各种运动方式的相互关系。瑶医认为气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是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气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为人之根本,气血生成于上部,充实于中部,植根于下部,三部之气协调则无病,失调则发病。总之,气是生命物质与功能的总体。人体生命现象都可以归结于“气”,这是对“气”作为万物基础内涵的进一步深化。

2.2 瑶医之“气”包含“守恒”的意义

瑶医理论认为,人有肉身系统和灵魂系统。要使肉身(即形体)系统和灵魂(即神气)系统保持平衡,必须先使两个系统内部达到平和。这与瑶医的核心病机“盈亏平衡”理论极为吻合。“盈亏平衡”原理简述为“盈亏平衡则健康,盈亏失衡则发病”。瑶医认为,人体的内部以及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以对立统一的平衡为基础的动态平衡是“盈亏平衡”的核心。若外界不良因素影响或人体自身免疫调节功能失常,就会打破这种动态平衡,引起疾病的发生。因此,瑶医以“盈亏平衡”为病机之理论纲纪。遵循宇宙中能量守恒的原则,以动态平衡为主要表现的盈亏平衡归根结底是气的平衡。中医称之为正气,瑶医称之为“盈”(气);中医称之为邪气,瑶医称之为“亏”(气);瑶医的盈和亏是指两种相对的生理病理状态,是人体对外界和致病因素的生理或病理反应。盈者气足也,满或有余之意;亏者气空也,虚或耗损之意。盈和亏在一定条件下遵守着守恒规律而相互转化。

2.3 瑶医之“气”包含“变化”的意义

气的变化包括生理和病理的变化。瑶医生理之“气”的概念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有形之气,包括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气是比精更微小、运动能力极强的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另外还包括脏腑组织的机能活动,如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经络之气等。精微之气是通过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存在和体现的。精和气同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彼此能相互化生,“精能化气,气能生精”。二是无形之气,如思想、精神、灵魂、魂魄、七情六欲等,瑶医统称为灵魂系统。在病理状态下,人的三部之气、经脉之气与外来的天地之气(风气、湿气、寒气、暑气)相互夹杂,可引起气的功能失常,运行紊乱,或虚或阻,导致人体的脏器或部位的机能活动出现障碍、功能失常,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这也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气郁于脑易患脑病,气阻于胸易患胸闷、气喘;气闭于心则心慌心悸;气滞于肝则易患黄疸、肝炎;气壅于肠则易患肠炎;气停于肌肉关节则易患关节病等等。

2.4 瑶医之“气”包含“化生”的意义

瑶医认为,生命活动的发生与控制方式归属于肾,上至一切生命过程,下到实体组织细胞,乃至生命信息能量的发生与控制均归属于肾。而生命活动的主导与驱动方式则归属于心,一切生命过程、实体组织细胞以及生命信息能量的主导与驱动皆归属于心,所以肾伤则不能发生与控制,心伤则不能主导与驱动。发生则生长发育,不生则衰老患病。主导则协调有序,失调则病重死亡。把握心肾生死就把握了瑶医五脏六腑变化之枢机。所以瑶医理论认为“肾主生,心主死”。在瑶医理论中,肾主气,心主血。肾气是人体一身之根本,所以气是可以主宰生死、化生万物,并可化生为血、精、津液等。

3 六行学说中“气”在瑶医学中的应用

瑶医的理论崇尚至简至易,大道至简,大道至易,瑶医是生命过程之道,至简至易才能通用[1]。一方面,瑶医诊疗疾病效果可谓简便廉验;另一方面,瑶医十分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给人体带来的影响。瑶族认为“万物有灵”,信奉宗教,崇敬祖先。在远古落后的年代,对于一些不能用医药治疗且又无法解释的疾病,瑶民认为是精神生活中的神秘力量起主要影响因素[4],而这股神秘的力量就是气之所集结。

3.1 “气”运用在“心肾生死论”中的体现

瑶医六行之“气”代表有形之气和无形之气,其无形之气中的“气”,主要用以表述“神气”。神气即谓神妙灵异之气。瑶族认为“神气”是存养于人体内的精纯元气,多用精神气息、神志、神情、神态等来表现。在先秦诸子和《黄帝内经》中有较为丰富的“神气”及其相关术语的文献资料,其蕴含的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体现,是中国古代哲学、医学、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瑶医之“神气”包含了“血气”、“心气”、“意气”、“神气”、“志气”等,包含了人的深层次心理状况和人格,内容涵盖了生理病理及心理疗法、养生调神、人格气质等,建立了瑶医心身一体、天地人三元和谐的多元生态医学体系。瑶医的“解毒除蛊”、“移精变气”等治法就是一种神气调治的方法。瑶医通过语言、行为等形式以达到转移注意、自我暗示、安抚情志等作用。这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瑶族认为是借助了自然界的力量,可以调动患者自身的积极因素,转移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瑶医常通过“法术”、“祝由”等手段使患者“移精变气”,力求使患者恬淡虚无、四时顺应、情志调节。

3.2 “气”运用在灵魂系统和肉身系统的体现

作为无形之气的“气”,瑶医称为“神气”,代表着瑶医的灵魂系统,象征着瑶族的意识形态。瑶医的神气,建立在中国古典哲学基础上,以儒家、道家等各家理论为核心,所蕴含的思想更偏向于关注心灵、心性境界的提升,从而保持身心的健康状态。瑶医在道家、儒家、纵横家、杂家中汲取灵感,用意识形态治疗身心疾病,这使瑶医的“神气”补充完善了心理学中的个性心理学内容,充实丰富了心理摄生方法,使之更系统、更完善。瑶医对“神气”内涵的解释,发掘了瑶族文化中蕴涵的心理学思想,对人的指导更关注于自我修养、自我解救,即关注的是人的心灵与人性。它不仅可以消除病理因素,更能通过提升境界以获得健康和快乐,从而大大提高瑶医心理调养和治疗的效果,这也属于心身医学的范畴。“神气”所蕴含的心理学思想,是华夏民族文化深层心理结构和精神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已经作为特有的文化思想贯穿于瑶族人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人际交往、人格塑造、健康保健等方面,是灵魂系统和肉身系统统一的体现。

3.3 瑶医的“气”指导瑶族的临床治疗

瑶医的气包含了瑶医所指的肉身系统和灵魂系统,肉身系统的病因主要有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有六淫邪气、起居失常、外伤跌扑等。瑶医调节肉身系统的治疗方法有启关透窍、穿经走脉、泻热诛邪、添火逼寒、祛风散邪、补气益元、导滞开解、涩滑固脱等作用。灵魂系统的病因则主要是社会心理因素、情志变化等,可直接导致精神系统异常,并可导致人的肉体疾病,其治疗方法有瑶医心理疗法和除蛊法,以及瑶医神秘的“法术”和“祝由”等。瑶医在肉身系统和灵魂系统的治疗是瑶医三元和谐论、盈亏平衡论及气一万化论在治疗方法上的具体体现。这两个系统的盈亏平衡,实质是气的盈亏平衡,相当于现代科学的能量守恒,即意识、物质结构与能量之间的平衡,是以能量平衡为基础的。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核心就是气的和谐平衡、同频共振。瑶医六行中的“气”把人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说明了人体内部脏腑的统一,也反映出人体与外界的协调统一。保持“气”的协调,疾病就能被治愈。

综上所述,瑶医的六行学说能阐述瑶医的基本生理、病理,指导瑶医“盈亏理论”、“气一万化”、“心肾理论”的核心理论,是瑶医诊疗疾病的理论依据之一。瑶医六行若脱离了“气”则难以解释和指导瑶医的基本理论和瑶医临床。所以说,瑶医六行学说是瑶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瑶族医药民族性和特异性的集中体现。

[1]傅景华.瑶医药理论的特色和优势[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4(12):1-3.

[2]李彤,唐农,秦胜军.等.实用瑶医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26.

[3]覃迅云,李彤.中国瑶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42-43.

[4]冯秋瑜,庞宇舟,李彤.壮瑶医药文化影响因素及异同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11):1410-1412.

[5]宋宁.瑶医学术特点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5):542-543.

R29

A

1006-3250(2016)06-0764-02

2015-11-17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GXNSFAA118180)-瑶医老班药临床应用规律研究;广西高校科研项目(YB2014189)-瑶族养生食疗经验挖掘整理;广西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桂科攻1598012-49)-瑶医火攻配合瑶药敷贴治疗松节闷症的临床研究;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5JGA252)-广西少数民族多元传统医药文化背景下的壮瑶医药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广西中医药大学重点项目(2013B05,2014B05)-壮瑶医药人才KAQ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瑶医药教材建设的研究与探索、一般项目(P2015016)-瑶药蝙蝠草治疗过敏性哮喘的药效学研究

冯秋瑜(1979-),女,广西平南人,讲师,医学硕士,从事中医药、民族医药的研究。

△通讯作者:李 彤(1966-),男(瑶族),广西灌阳人,主任医师,广西中医药大学瑶医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Tel:13878854728。

猜你喜欢
神气盈亏学说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神气的公鸡
巧用Excel盈亏图分析差异一目了然
基于盈亏平衡分析的黄玉川煤矿生产规模决策研究
土家族三元学说与中医学三焦学说之异同
神气小老虎
盈亏平衡点分析还有实用价值吗?
——基于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献研究
马克思无产阶级解放学说的当代释读
旷云学说普通话
神气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