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君,胡 炜,莫木信,梁远楠,陈水莲
(广东省肇庆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 肇庆 526020)
闽楠苗木繁育及造林技术
张丽君,胡 炜,莫木信,梁远楠,陈水莲
(广东省肇庆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 肇庆 526020)
结合肇庆地区闽楠苗木繁育及造林成效,介绍了闽楠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总结出闽楠人工采种、苗木繁育、造林、抚育管护等关键技术措施,以及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方法,为发展闽楠人工林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闽楠;苗木繁育;造林
闽楠(Phoebebournei(Hemsl.) Yang)是樟科楠属,俗称楠木,我国特有种,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树种,素以材质优良而闻名,其木材纹理直,结构细密,芳香,不易变形及虫柱,也不易开裂,为建筑、高级家具等良好木材[1]。闽楠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热耐寒,抗风耐旱,生长寿命长,非常适于城乡道路、庭院、房前屋后等的绿化美化,是优良的园林景观树种。但闽楠生长缓慢、成材期长,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且多年来人类对闽楠天然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开发,导致现有资源极其匮乏。因此,开展闽楠人工育苗及造林,大力发展闽楠人工林,对保护闽楠资源、扩大其种群规模、增加木材产量等均有重要意义。
闽楠为常绿大乔木,树高可达到20 m,胸径达2.5 m,树干端直,树冠浓密,树皮淡黄色,呈片状剥落。小枝有柔毛或近无毛,叶革质,披针形或倒披针形[2],圆锥花序生于新枝中下部叶腋,紧缩不开展,被毛。果椭圆形或长圆形,花期4月,果期10~11月。
闽楠是分布于海拔1000 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喜生于气候温暖湿润、春季多雨的区域,一般的年平均温16~20 ℃,1月平均温5~11 ℃,年降水量1200~2000 mm[3]。在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的砂壤、红壤或黄壤上生长良好。闽楠是深根性树种,根系较发达,根部有较强的萌生力,为耐荫性树种,幼林在荫暗的杂木林林冠下生长较慢,到后期生长迅速。幼林顶芽发达,顶端优势显著,形成主干端直、侧枝细且短的尖塔形树冠,到壮年期顶端优势减弱,树干生长减缓,侧枝向外扩展,树冠变为钟形。
目前,闽楠育苗主要采用种子育苗的方法,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开展了闽楠无性系繁殖技术研究,谢庆宏等[4]、申展等[5]分别从不同角度对闽楠扦插繁殖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但在生产实践中无性系繁殖应用较少。由于闽楠种子失水后寿命很短,采回的果实应随采随播或妥善贮藏,堆积曝晒将严重影响种子发芽率。多年来,学者们从种子处理、育苗基质、施肥、种源等方面对闽楠种子苗木繁育开展了深入试验研究,但适宜肇庆地区气候条件的闽楠苗木繁育方法尚待总结归纳。
闽楠在广东主要分布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如乐昌、始兴、英德、连平等县市均有记载,零星散分布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常见散生于天然杂木林中[6]。根据闽楠的生境条件,肇庆区域的气候及自然地理条件较适宜其生长,但生长速度较慢。闽楠作为优良珍贵用材树种,多年来在广东肇庆地区人工造林中已有应用,多以营造混交林为主。
闽楠种子在11月下旬成熟,当果实由青色变为蓝黑色时即可采集。一般选择20年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杆形通直,冠型优美,进入结实盛期的母树采种。采回的果实搓去果皮,放入清水中漂洗干净,挑选出质量Ⅱ级以上的种子置于通风室内阴干,待种壳水迹消失后即可播种或贮藏。闽楠种子水份缺失后影响发芽率,采回的种子应尽快进行播种。
选择排水良好、通气透气的地块作为播种苗床用地。床面宽1.0 m,高15~20 cm,步道宽20~25 cm为宜。在床面上铺10 cm的细沙,平整床面,播种前一天用高锰酸钾稀释为1.0~5.0 g/L溶液,喷洒淋透苗床进行消毒。
播种时间为当年的12月,将种子洗净后用清水浸泡8~10 h,捞出后用稀释的1.0 g/L高锰酸钾溶液杀菌,10~15 min后即可播种。将种子均匀撒播于床面上,播种量为0.25~0.35 kg/m2,覆盖细砂至种子厚度的1~1.5倍。搭建高50~60 cm的铁丝架铺设遮荫网,新鲜种子的发芽率在68%以上。用喷头将播种床淋湿、淋透,以保持沙床湿润,含水量维持在50%~70%为宜,利于种子的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整齐度。
播种30 d后陆续发芽,在长出2~3片真叶时即可分批移苗上袋。移苗前应提前整好苗床,床面宽1.0~1.2 m、高10~15 cm,并装好营养袋整齐码放于床面,采用的营养土基质要具有良好的持水性和透气性,配方为黄心土∶草木灰∶磷酸钙∶生物有机肥按100∶1∶0.05∶1的质量比,配置成育苗营养土,经充分发酵后即可移苗。营养袋规格以8 cm×14 cm为宜。
移苗时要浇透水,先用小木棍插入幼苗旁边以辅助小苗拔出,力度要适中,避免根系受损。移入营养袋时,用10 g/L的生根壮苗剂蘸根后再移植,移植后要浇透水并用透光度40%~50%的遮荫网遮盖,晴天上午9:30以前、下午16:30以后可打开遮荫网让苗木受光,1个月后可拆除遮荫网。
1) 淋水。芽苗移植成活20 d内,每天早晚各淋水1次,保持土壤和空气湿度,但营养袋切忌积水。在袋苗根系生长稳定后可逐渐减少浇水次数,视天气和苗木生长情况适时适量浇水即可。
2) 除草。除草应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避免草与苗木争肥。采用人工方法除草,避免使用除草剂损害苗木。
3) 施肥。苗木开始抽高生长时,用磷酸二轻钾喷施叶面,每周1次,连喷2~3周。适时适量施肥以促进苗木生长。但8月底后宜停止施用氮肥,可在9月15日前适当施用磷肥和钾肥,逐步过度到复合肥,促进苗木木质化。
4) 炼苗。闽楠容器育苗宜将容器袋移换1~2次,以免主根穿过容器底孔扎入苗床,同时达到调整苗木光照条件的目的。容器袋换床的时间可在5月下旬或9月中旬苗木生长高峰期结束后进行。对主根已扎入苗床的容器苗,需用枝剪剪去容器底部伸至外部的主根部分,再放置苗床继续培育。
闽楠苗木以1 a生出圃最为理想,移栽成活率较高。出圃前2 d将容器苗浇一次透水,使基质紧实并滤去多余水分。将符合规格的容器苗装入苗木框中封装待运,统计苗木数量。
闽楠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造林地宜选择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空气湿度较大的山区半阴坡山腰中下部,沟谷两侧或河边台地。闽楠幼林耐荫,营建混交林可以有效提高闽楠成活率,混交时要严格控制混交比例,以闽楠为目的树种,其他树种控制在25%以下,不宜过多。
全面清除林地内的杂草、灌木,并将其带状堆沤,以增加土壤腐殖质,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干旱季节的保水蓄水能力和土壤肥力。清理林地时应适当保留部分乔木遮荫。
采用水平带状整地后挖穴或穴垦整地,植穴规格一般为50 cm×50 cm×40 cm。闽楠幼林生长速度较慢、冠幅窄,种植密度可适当加大,株行距2.5 m×3 m,约1335株/hm2,后期间伐后最终保留600~900株/ hm2。
植穴土经过风化后,在造林前一个月回穴土,回土前将土块打碎并清除石块、树根等,先回表土后回心土,回表土至1/3 穴深后,每穴施复混肥2.0 kg或复合肥0.25 kg作为基肥,将肥料与穴内土壤充分翻拌混匀,回土比原地面高出10 cm。
造林时宜选择1 a 生以上顶芽饱满,无病虫害、健壮Ⅰ级营养袋苗。苗木必须质量合格、无机械损伤,最好具有“两证一签”标识,严禁使用没有经过检疫的不合格苗木上山造林,降低造林风险。
闽楠种植季节宜在3—4月进行,选择阴天或小雨天种植。苗木栽植前要进行适当修枝,剪去过长或受到损伤的根系。一般选择袋苗种植,用裸根苗造林时要随起苗、随打浆,泥浆中应加入3%~5%的钙镁磷。种植时要扶正苗木,在苗木四周回填细土,回土至苗木根际处适当深栽1~2 cm,用手将回填土自外向内压实,使苗木与原土紧密接触。做到苗扶正、根系舒展,泥团不松散,注意不能伤根。同时,回土穴面应与山坡形成反倾斜,以利于保水、保土和保肥。
一般在种植30 d后全面检查,发现死株、缺株时,尽量以相同规格的苗木补植,以使林相整齐,确保造林成活率在95%以上。
“三分种、七分管”,抚育是促进苗木生长的关键措施,抓好除草、松土、培土、追肥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措施到位。闽楠造林初期苗木生长缓慢,易受杂草竞争而影响苗木生长。因此,在造林5年内应加强抚育管护,每年安排抚育2次,分别于5月、9月进行抚育,在造林当年于9月份份抚育1次即可。
1) 除草松土。为节省劳动力,有效促进林木生长,除草、松土一般同时进行。为了提高林地保水率,不宜全山光除草,建议以植株为中心、半径75 cm范围内除草、松土。松土的原则是树小浅松、树大深松;沙土浅松、黏土深松;湿土浅松、干土深松。
2) 追肥。结合抚育措施进行追肥,造林前5年每年追肥2次,后续每年追肥1次,直至林份郁闭停止追肥。
3) 培土。追肥后进行培土,将幼树周边土壤回覆形成0.5 m的圆形平台。
影响闽楠生长的病虫害主要有茎腐病、蛀梢象鼻虫、灰毛金花虫等。
1) 茎腐病。该病害发病时会导致幼苗茎基部变黑腐烂,病株下部叶片发黄,叶缘变褐色后枯萎。防治方法是在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1.5 g/m2喷粉或50%代森锌500倍液浇灌2~3 kg/m2。
2) 蛀梢象鼻虫。幼虫钻食嫩梢致其枯死,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于3月份闽楠抽梢时成虫产卵于新梢中,卵孵化后幼虫在当年新梢中蛀食为害。幼虫期3月底至4月中旬,幼虫成熟后在嫩梢基部的蛀道中化蛹,5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成虫期长,到次年3月份产卵后死亡。防治方法:在3月份成虫产卵期及5月中下旬成虫盛发期用烟剂熏杀成虫,用药7.5~15 kg/hm2;4月上旬用灭幼脲1000~1200倍液喷洒新梢,可杀死梢中幼虫;或在发现新梢叶片萎蔫时,及时剪除被害新梢,并烧毁。
3) 灰毛金花虫。以成虫啃食嫩叶、嫩梢及小叶皮层,严重的可致嫩梢枯萎,被害株率达80%以上。防治方法:在4月下旬成虫盛发期用621烟剂熏杀成虫,用药7.5 kg/hm2;也可喷洒森得宝1200倍液防治。
1) 闽楠种子苗繁育过程中选择优良种源是关键,采种时须选择20 a生以上优良母株,确保其遗传性状优良稳定。目前肇庆区域暂未有适宜的母株,外地采回的种子若不能立即播种,应采用恒温种子储藏箱等专业设备保存,以免影响种子发芽率。苗期要加强水肥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
2) 闽楠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在肇庆地区种植时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荫坡或阳坡下部山脚,采用良种壮苗造林。其幼林耐荫,宜与杉木、樟树等用材树种营建混交林。闽楠生长速度较慢、成材时间较长,有关闽楠人工高效种植技术有待于不断试验研究。
[1] 李锡文.中国植物志:第3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112-113.
[2] 江楠.楠木种类 [J] .林业与生态,2014(9):30-31.
[3] 袁铁象,黄应钦,梁瑞龙.广西主要乡土树种[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4] 谢庆宏,吴振明,吴际友,等. 闽楠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J].湖南林业科技,2011, 38(6):43-45 .
[5] 申展.李铁华.文仕知,等.不同因素对闽楠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3(1):63-67.
[6] 邓青珊.闽楠的现状与保护[J].生命世界,2011(11):41.
StudyonSeedlingBreedingandAfforestationTechnologyofPhoebebournei(Hemsl.)Yang
ZHANG Lijun,HU Wei,MO Muxin,LIANG Yuannan,Chen Shuilian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ion of Zhaoqing, Zhaoqing 526020,Guangdong,China)
The paper combined seedling breeding and afforestation effects ofPhoebebournei(Hemsl.) Yang in Zhaoqing,the morp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t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seed collecting, seedling breeding, afforestation, Tending management, pest control and other aspects were summarized.
Phoebebournei(Hemls.) Yang; seedling breeding; afforestation
2016 — 06 — 02
2013年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编号2013KJCX004-02)
张丽君(1982-),女,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珍贵树种研究等工作。
S 725; S 792.24
B
1003 — 6075(2016)02 — 0041 — 04
10.16166/j.cnki.cn43 — 1095.2016.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