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 孙勇强 包信通 丁绍年 王伶莉
1山东省运动康复研究中心(济南250102)
2山东省游泳运动管理中心
山东省女子举重运动员弹响髋调查
徐青1孙勇强2包信通1丁绍年1王伶莉1
1山东省运动康复研究中心(济南250102)
2山东省游泳运动管理中心
举重;运动员;弹响髋
1.1对象
2013年山东省女子举重项目省队所有正式在役的33名运动员,年龄19.33±4.00岁,训练年限7.39±3. 53年,运动级别均为一级及以上。
1.2调查方法
运动医学专家对33名运动员进行病史询问、临床检查,参照《实用运动医学》[1]诊断,排除髋关节骨关节病、髋关节单纯性滑膜炎、股骨大粗隆滑囊炎、髂腰肌痉挛等其他疾病,调查弹响髋的患病情况;调查训练情况(训练时间、训练强度、训练量、髋关节力量、技术规范等),分析发病原因。
此次调查共涉及33名运动员66例髋关节,12人16例髋患弹响髋,患病率为24.24%。
不同训练年限弹响髋发病情况:运动年限3年者1例,发病率为1.52%;4年者3例,发病率为4.55%;5年者5例,发病率为7.58%;5年以上者7例,发病率为10.61%。 弹响髋发病率随运动年限的增加呈增加趋势。
发生原因:患者中除1例为先天性髂胫束肥厚,其余患髋均与运动训练相关。其中,训练强度过大者6例,占发病髋的37.5%;髋外展力量不足者4例,占发病髋的25%;训练量过大者3例,占发病髋的18.75%;技术动作不规范者2例,占发病髋的12.5%。33名运动员中7名队员训练后牵伸放松的整理运动时间不足15分钟,7人中有4人7例髋发病,发病率为57.14%。
不同举重技术动作与发病情况:后蹲11人,发病率为33.33%;接反弹6人,发病率18.18%;挺举动作5人,发病率为15.15%;前蹲诱发疼痛或不适者5人,发病率为15.15%;高抓5人,发病率为15.15%;抓举动作4人,发病率为12.12%;高翻2人,发病率为10.1%。
本调查结果显示,女子举重运动员臀弹响髋的发病率随着训练年限的增加有所增加。调查发现导致弹响髋最主要的发生原因是训练强度过大,其次髋部力量不足;训练量过多、技术动作失误或不规范也成为该病发生的原因。而部分运动员训练后整理运动放松的时间不足,也是引起该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控制训练强度、训练量,规范举重技术动作,加强运动员髋关节的外展力量,重视运动员的课后放松整理运动于控制或消除该病的发生十分重要。
技术动作中后蹲(屈髋120゜)、接反弹(屈髋90゜~120゜)引起该病的发病率高。可见后蹲、接反弹是诱发弹响髋的主要技术动作。我们分析,女子举重运动员训练中反复的深蹲、负重抓举,使髂胫束过度紧张,大转子区域髂胫束活动度较大,屈膝屈髋动作都可使髂胫束及臀大肌与股骨大转子的自然解剖位置发生改变,过多的训练引起髂胫束的反复紧张摩擦,如果训练量过大或训练后放松时间不足,易导致股膝外侧及股骨大转子处的不适。
本次调查研究是对山东省女子举重队弹响髋的一次常规筛查,该病患病率在调查项目中较高,这可能与运动员的训练因素、训练后及时的放松恢复措施及治疗方法不到位有关,提示我们需在这些因素中做进一步的防治工作。
[1]曲绵域,于长隆.实用运动医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727-728.
2015.09.05
徐青,Email:xuqing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