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家畜暑病案例举隅

2016-01-30 23:26张婧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香薷淡竹叶钩藤

张婧

(甘肃省通渭县动物疫病防治中心,743300)

中医治疗家畜暑病案例举隅

张婧

(甘肃省通渭县动物疫病防治中心,743300)

随着全球气溫逐渐变暖,气候炎热,雨水增多;加之贪饮纳凉、蚊虫叮咬,所以暑病多有夹湿、夹食、夹毒及耗伤气阴的特点。夏季畜禽暑病越来越频繁。因而如何治疗暑病成为医者必须研究的课题。笔者自2008年-2015年共治疗暑病35例,收效显著,现举例介绍如下,并谈及心得,与读者共磋。

1案例1,2008年7月20日,三铺乡李某家马,以步态不稳邀诊:诊见患畜精神沉郁,反应迟钝,烦躁不安,体表热,呼吸快而困难,体溫41℃,心音增强。无汗,目赤,无大便,小便黄,脉象浮洪有力,舌苔黄腻,确为暑湿并重之证,拟用辛凉重剂,处方:金银花35g、连翘40g、生石膏100g、知母20g、淡竹叶50g、甘草25g、粳米90g、淡豆豉400g、葱白50g、鲜芦根400g。

次日,体溫38℃,目赤已退,未出汗,小便黄,大便仍未行,口不渴,舌苔黄腻,脉仍浮数有力,是暑邪尚伏而未去,宜清暑利湿。处方:茯苓皮25g、杏仁15g、稥薷30g、鲜藿香30g、郁金20g、生石膏60g、滑石40g、连翘40g、黄芩15g、白通草10g、茵陈20g、神曲50g、淡竹叶15g。服药之后,汗出热解,体温降为37℃,脉亦缓和,予以清热和胃之剂。处方:茯苓皮25g、薏仁30g、蒺藜15g、钩藤25g、连翘40g、桑枝25g、生稻芽50g、鲜荷叶100g。

服后食欲恢复,余证皆愈。

按:本例暑湿弥漫三焦,营卫闭塞,汗腺不通,热不得解,故先予辛凉解表,新加白虎中复以葱、豉,防其内犯,而热去湿伏仍宜宣透,乃更以二香与正气散加减,服后湿泄热透,引邪外达,遂无惊厥之患。从这里使我们体会到,溫病虽然忌汗,而与清解之中,辛开宣透之药仍不可少。

2案例22009年8月15日,新景乡邵滩村王某家驴以中暑邀诊,诊见高热无汗,偶有烦躁,舌质红,苔白中夹黄,脉浮滑数,此为暑湿挟风,表里两闭之象,治宜清暑去风,表里两解。处方;香薷10g、扁豆花6g、川厚朴15g、金银花35g、淡豆豉25g、炒僵蚕5g、淡竹叶15g、杏仁5g、连翘35g、葱白20g、六一散30g?纱布包煎?并以紫雪丹3g,分两次灌服。

8月15日始服前方,8月16日复诊:体溫基本正常,偶有低热,大小便转正常,除颈部尚有轻度抵抗外i,余证皆消失,前方续服一剂,不再用紫雪,服后诸证皆平,食、便俱正常。

按:本例用清暑去风、表里两解之法,适中病机,因此获效很速,先后两剂而获痊愈。

3案例32010年8月15日,三铺张某家马以不欲饮食,下利灰白稀水邀诊:主诉:曾服寒凉药物。诊见患畜小便短黄,神倦目涩,烦闷,渴不思饮,舌苔薄白,中心黄腻,边质红,脉象浮数。观其脉证属暑湿挟风,脉浮系乎风,其心烦、舌赤苔黄、口渴发热由于暑。此时急需溫太阴、清厥阴、和阳明,溫清和三法并用。方以二香、左金合苦辛为治。处方:鲜藿香25g、香薷20g、川黄连15g、吴茱萸10g、法半夏20g、郁金20g、佩兰20g、钩藤30g、蒺藜30g、鲜佩叶100g、竹茹20g、生姜15g、伏龙肝200g(先煎取澄清液煎服)。浓煎,取800ml,每次灌服100ml,一小时一灌,一剂诸证皆平,后以调和脾胃养阴益气而愈。

按;本例属暑溫挟风,服寒凉太过,邪陷厥阴、太阴、阳明,故治取溫、清、和三法而病畜顺利好转,说明辩证论治的优越性。并且香薷乃清暑解热、利水和胃之药。左金善降肝经逆热之气,佐以法半夏、生姜、竹茹,能升能降,使清阳升而浊热降,肝木条达,脾胃自安。伏龙肝能镇胃溫脾。荷叶佐黄连可以清暑消热。郁金、佩兰芳香化兼能宣痹开窍。钩藤、蒺藜善去风而不燥,并能舒肝,本方乃苦、辛、溫合成,三焦并治之法。由于胃逆过甚,饮水不纳,所以减少药量,使其徐徐浸入,以期受纳吸收。再由于病势严重,治不宜缓,所以药需频进,每次100ml,量不过重,运药之力亦强。在这类情况下,采用量少速进的服药方法,每易见效。本例援用吴鞠通所谓“过用苦寒,致伤胃阳,亦间有少用刚者”之意。

4案例42012年8月13日,三铺乡何某幼马以突然抽风邀诊:诊见双目发直呈抽风状,不能纳食,大便干,小便少,经用抗菌素和解热剂病势仍不解。脉浮弦,舌质淡,苔白厚挟黄。此为风暑湿内闭,三焦遏郁,治宜清暑去风,渗湿宣闭为主。处方:鲜藿香20g、香薷25g、扁豆花15g、杏仁10g、金银花15g、川厚朴6g、川黄连3g、白僵蚕5g、钩藤5g、淡竹叶6g、白通草10、六一散20g(沙布包煎)水煎去汁,频频灌服之。

8月14日复诊:前方服后未再抽风,神志稍清,而高烧虽减不显,动则烦躁,周身仍无汗,舌质同前,苔稍薄,脉弦数,前方再服一剂。

8月17日复诊:身热减,神志清,身仍无汗,大便日两次,舌质淡苔转白腻,脉濡数,原方去厚朴,香薷减为10g、再加苡仁20g、白蔻仁5g、绵茵陈20g。

8月18日复诊:体溫再降,仅微有低热,食納增加,脑症状消失,乃继续服中药调理后痊愈。

此外,暑病还可以挟热结旁流、热病转寒中、溫病误补、暑邪初伤、阳明热盛、津气两伤、暑湿内蘊寒邪困表、暑湿弥漫三焦等。在此不一一列举,希望同仁在临床实践中加强探索。

S85.33文献标识码:B

1003-8655(2016)01-0049-02

猜你喜欢
香薷淡竹叶钩藤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识别真假淡竹叶
中药淡竹叶质量标准分析研究
香薷饮解暑热
华钩藤研究综述
黄连香薷饮中4种成分在大鼠血浆中的药动学行为
香薷挥发油对湿困脾胃证模型大鼠的作用
淡竹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HPLC测定钩藤药材中钩藤碱、异钩藤碱的含量
钩藤总碱的热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