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多琪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泗水镇畜牧兽医站,733101)
一起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治疗
朱多琪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泗水镇畜牧兽医站,733101)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以呕吐、严重腹泻和失水为特征,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古浪县某猪场2014年12月18日开始有10头哺乳仔猪突然发生呕吐、腹胀、继而发生食欲不振以及水样腹泻,腹泻多呈喷射状,粪便灰色或褐色,病猪极度口渴,饮水量增加,同时体重迅速减轻,四肢无力,全身颤抖;至20日已有2头仔猪因病死亡,3天内迅速波及全场。其中怀孕母猪有202头发病,发病率高达34.2%;哺乳母猪有 53头发病,发病率达39.9%;哺乳仔猪有945头发病,发病率高达63.9%,保育猪和育成猪有654头发病,发病率达36.7%。
临床症状以突然发生呕吐、腹胀、持续2~4天的食欲不振以及水样腹泻为主,腹泻多呈喷射状,粪便灰色或褐色,主要以突然发生短暂性呕吐,接着出现剧烈水样腹泻为主,粪便呈乳白色或黄绿色,有明显恶臭;病初仔猪呕吐,接着水样或糊状腹泻,粪便呈黄绿或灰色,常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随即脱水、消瘦,2~7天死亡。病愈仔猪生长缓慢。肥育猪或成年猪症状较轻,表现减食,腹泻、消瘦,有时呕吐。哺乳母猪泌乳减少,一般经3~7天恢复,很少发生死亡。前期体温略有升高38.8℃~39.2℃,开始腹泻后体温大多恢复正常;发病末期,由于病猪脱水而极度口渴,饮水量增加,同时体重迅速减轻,四肢无力,全身颤抖,重者在发病后2~4天内陆续死亡。
剖检5头病死仔猪,尸体脱水明显,主要病变在胃和小肠。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黏膜充血,有出血点,小肠肠壁变薄,肠内充满黄绿色或白色液体,含有气泡和凝乳块;小肠肠系膜淋巴管内缺乏乳糜。本病以急性肠炎变化,从胃到直肠呈现卡他性炎症为特征。剖检可见胃肠充满凝乳块。小肠充满气体及黄绿或灰白色泡沫样内容物,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绒毛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胀。心、肺、肾一般无明显病变。剖检哺乳仔猪和育肥猪,主要表现急性卡他性胃肠炎,胃内充满未消化的凝乳块或混有黄色、淡绿色胆汁的饲料,胃底黏膜充血、出血,如红布;肠内充满气体或灰黄色饲料,特别是空肠段肠壁薄而透明,缺乏应有的弹性;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胀;部分猪脾脏背面有斑点,突出于表面,肾脏、肺脏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和间质增宽。小肠黏膜绒毛变短或萎缩。
对哺乳母猪肌注痢菌净3.0g,每日2次;1次灌服0.1%高锰酸钾溶液600ml;同时供给大量清洁饮水和易消化的饲料。对发病的哺乳仔猪主要用穿心莲针剂,每只仔猪注射2~4ml,2次/日。大部分发病的哺乳仔猪会转为细菌性下痢,此时口服"泻立停",每只仔猪口服1~2ml,1日两次;另外,对腹泻严重的哺乳仔猪进行静脉输液和腹腔注射10%葡萄糖生理盐水,以免脱水死亡。对怀孕母猪可通过给其饮用电解质液饮水,饲料添加木炭粉;腹泻的怀孕母猪进行肌注痢菌净。对保育猪和育成猪只需采用物理疗法,让猪自由采食木炭碎片,控制猪的采食量;饮水中添加柠檬酸。
哺乳仔猪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较敏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通过上述治疗措施,治愈674头,死亡271头,治愈率为71.3%。哺乳母猪对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大多不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通过上述治疗方案,134头母猪痊愈。怀孕母猪、保育猪和育成仔猪通过上述相应治疗方案,2000余头发病猪全部治愈。
此病早防早治疗效最佳,采用综合防治措施能很快控制疫情。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由于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制剂,根据其病原特点及流行规律,临床上主要以抗菌消炎、补充电解质和营养、平衡体液、防止脱水和酸中毒、防止继发感染,对症治疗减轻症状为原则。另外由于本猪场该病传播快、波及面广,不同阶段的猪均有发生,因此应对不同阶段的猪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对哺乳仔猪注射穿心莲,既能有效抑制大肠杆菌,也具有抗病毒作用;在转为下痢后口服“泻立停”,具有扶正固体、理气止痛、温中利湿、涩肠止泻功效。
S858.28文献标识码:B
1003-8655(2016)01-00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