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史:考试中的舞弊与反舞弊斗争

2016-01-29 10:28押沙龙
视野 2016年1期
关键词:乡试主考官考官

押沙龙

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就像《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一样,深刻地理解到天下任何招式都有破绽,朝廷的关防也不例外。整个科举史就是一个找破绽与堵破绽的斗争史。

外帘官

简单来说,科举考试主要分三级:院试,童生通过这个考试可以成为秀才。院试过后是乡试,通过乡试就是举人了。《儒林外史》里的范进就是在乡试后欢喜疯了的。第三级是会试,在京城举行,考试通过后就是进士。会试后额外还有一个殿试,但是殿试一般不淘汰考生,只决定名次。

不同级别的考试,考场制度就不相同。以明清时代的乡试为例,朝廷把考官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帘官,一类是外帘官。内帘官包括主考官和同考官,其职责就是阅卷。外帘官则包括一大堆人员:印卷官、受卷官、弥封官、誊录官、对读官、监门官、搜检官、供给官等等,总指挥是提调官。这些庞杂的人员全部任务就是确保从入场到交卷,从交卷到内帘官阅卷,这些过程中没有任何作弊。

怎么防止呢?首先他们就面临一个问题:来考试的,可是考生本人?万一学霸拿着学渣的准考证过来代考,怎么办?他们想到了两个办法,一个是准考证上描述考生相貌,比如:胖、面白、虬髯。万一考生为了考前精神一下,把络腮胡子剃了,那很遗憾,你只能先回家养胡子再说。但这些描述也会引发争议,清朝有位考官胡希吕就钻了牛角尖。他监考的时候,如果考生脸上有胡子,但是准考证上写『微须』,他就认为是冒名顶替,不许入场。考生着急了就跟他辩论:微须嘛,就是微微有胡须,凭啥不让我入场?胡希吕解释说文言文上『微』做『无』解。当然这就是强词夺理。考生马上反驳:那我皇下江南微服私访,当作何解?胡希吕哑口无言,掂量了一下,终究没有胆量说皇上就是一丝不挂游江南,咋地?他只好让考生入场了。

当然,世上相貌千千万,靠简短文字很难精确描述。长成马云那样的还好,像我这样长相普通的,光靠几句话很难知道是不是本人。所以朝廷还规定了第二个办法,考生入场前必须得有认识他们的人,当场指认、签字画押,如事后发现有冒名顶替情节,指认者负连带责任。

下一个问题就是夹带抄袭。这个只能靠搜。明朝时候就搜得非常仔细,经常把考生扒光了,从发辫到脚踝仔细搜检。清朝一开始的时候不知道考生的厉害,警惕心不够,觉得考个试何至于此嘛。后来朝廷就发现势头不对,对搜检的规定越来越严格、越来越烦琐。乾隆对此就亲自下过文件,规定得极其细腻,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到了:考生的皮衣不能带面,毡衣不能带里,鞋不能带厚底,笔管必须镂空,蜡台柱必须空心通底,考篮必须玲珑格,带的糕点饽饽必须切开……结果会试的时候,考生们都穿着不带面的皮衣入场,白花花、毛茸茸的一大片。大清考场一眼看上去就像装满了喜羊羊的青青草原。乾隆还坚持要检查考生的『亵衣下体』,他也承认这样不太得体,但是他痛心地说:不搜行吗?

不搜真是不行。这些考生们夹带本领出奇地高明。他们能把夹带书籍做得非常小,据说还专门用老鼠须写小字,十四片薄黄绢上能抄四十万字,卷头还有精密的目录索引。有的考生把一本『四书』都穿身上,胸口是《论语》,后背是《孟子》,两个袖子里有《中庸》和《大学》,一身浩然正气。面对这样的考生,皇上要检查下体,也确实是不得已。

但是光入场的时候搜身就行了么?那远远不够。考生们还有其他的手段。有位考官就注意到了一个现象,每到考试的时候,贡院上空就聚集着许多白鸽,展翅翱翔,非常地祥瑞。后来他才发现这些鸽子不是祥瑞,而是来给主人送小抄的。为了防止考场内的作弊,朝廷除了锁上考场隔绝内外、派巡检官来回巡查这些措施以外,还派驻大量士兵,有时候一个考生身边配一个士兵,采取人盯人的策略。

从考生交卷,到卷子落到阅卷官手里,这个中间过程也能作弊。当然了,朝廷早就考虑到这个问题了。乡试和会试都有专门的誊录官抄录考生的卷子。考生的原卷叫墨卷,誊录后的卷子叫朱卷。内帘官只能读到朱卷,这是怕他们辨认考生的字迹或者记号什么的。但是群众发现,这个誊录的过程本身就有搞头。比如清朝就有『活切头』和『蜂采蜜』的作弊手法。受贿的誊录官抄录时把李四的好文章,跟张三的坏文章对调,这叫『活切头』;把考场上其他卷子里的好段落拼凑出一篇,充当张三的卷子,这叫『蜂采蜜』。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朝廷也考虑到这个问题了,它专门又配了对读官,负责核对朱卷和墨卷是否匹配。不过道高一丈魔高一丈五,誊录官可以预先偷出几分空白卷,临时伪造墨卷。这下朝廷终于傻眼了。

内帘官

朝廷真正放心不下的还是内帘官。这个道理不难理解。所谓『窗前不言命,场上莫论文』,八股文毕竟不是标准化考试,并非写得好就一定能考中。你活切的美人头再美,我不看行不行?你凑出来的蜜再甜,我不吃行不行?只有贿赂到了内帘官,才能有必胜的把握。所以朝廷对内帘官的防范最严,比如按照规定,主考官一旦被任命,就不得再和外人交往,直接赶赴考场,然后就被锁在里头,一直到阅卷结束才能放出来。此外,朝廷还配备了很多同考官,一方面分担主考官的工作,一方面也有人多了能互相制衡的意思。同考官数量很多,以清朝为例,在会试和大省份的乡试时,同考官有十八位之多,号称『十八房』。墨卷不许进内帘,送进内帘的只有誊录好的朱卷。阅卷开始前,正副主考官把朱卷分成小堆,用抽签的办法随机分派给同考官。同考官阅卷后,选出好卷子推荐给主考官,两位主考官来决定是否录用。乡试阅卷结束后,所有墨卷和朱卷要再送往京师礼部,由四十名官员逐一检查,称为『磨堪』。

必须承认,这个过程很科学很精密,但这里就没有破绽么?当然有。比方说,朝廷要是任命我为江南乡试主考官,虽然说接到任命后我应该马上出发,沿途不得和外人交往,但我毕竟是个官员不是囚犯,总不能弄个木龙囚车把我装起来。一路上几千里地,身边还有仆人,我总能找机会传递点什么东西出去,然后中间人就可以包办一切了。另一方面,会试或京闱乡试这样级别的考试,主考官的候选人就那么几个,大家很容易猜到,完全可以提前走门路。

内帘官舞弊的手法,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卖题,一个是关节。其中最重要的是关节,卖题相对来说不太受重视。因为就算你预先知道了题目,也最多能保证卷子的水平高,但各花入各眼,怎么能确保考官一定录取呢?所以更保险的办法不是买题目,而是买关节。什么是关节?就是文章里的标记。我事先告诉你几个字,你在卷子里按照某种规律用进去,我阅卷的时候就能认出这是你的卷子,自然就会录取你。关节所用的字颇有讲究。八股文是『代圣人立言』,格式和用语都有严格要求,比如你要是给『猪八戒』三个字做关节,对方就很难把这三个字嵌到文章里去,就算勉强嵌进去也会不伦不类,磨堪的时候很容易被发现。所以一般关节用的都是虚词,比如一般人句子结尾用『也』,你就先用『也哉』,后用『也矣』,考官就知道是你了。这就像写诗,大家都说:啊,黄河!你偏偏说:啊呀,黄河!这就是关节。以咸丰八年顺天乡试科场案为例,考官卖的关节就是在头三篇八股文里,第一篇文末用『也夫』,第二篇文末用『而已矣』三字,第三篇文末用『岂不惜哉』。大家卷子交上去以后,考官就挨个找『岂不惜哉』。

猜你喜欢
乡试主考官考官
清张志宁嘉庆丁卯科乡试硃卷档案
今天我是“小考官”
明代乡试副榜及其成效研究
郴州出土明嘉靖七年《湖广乡试录》考析
考驾照
考驾照
秀才与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