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斯林
世界上如果说有什么关系是生来“天长地久”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毫无疑问算一个。天长地久的关系有时意味着永远穿在身上遮风挡雨的铠甲,有时也意味着永远不可能逃脱的监狱。天长地久的关系中常常会生出许多可笑的事情。
比如说朋友的父母费尽心机拆散了相爱七年的他们后,朋友哭着问父母究竟是为什么,他妈给出的理由居然是:“这女生太瘦,生不出孩子,尖嘴猴腮的,克夫。”
末了还非要加上一句:“我这是为你好。”仿佛受伤害受委屈的不是被说成克夫的姑娘,不是在媳妇和娘亲间夹着两头不是人的男孩子,反倒是她这个无理取闹的王母娘娘。
比如说有的父母在偷看过孩子的日记本,翻看过孩子的手机短信,甚至偷偷跟踪孩子,给孩子装上跟踪器,被孩子发现后,跑出来抱怨:“我家孩子什么都好,也听话,就是太冷漠,什么东西也不和我们讲。”
抱怨时,父亲常常会摇头叹气说:“我供他吃,供他穿,亲人搞得像陌生人一样。”而母亲则会在一旁焦急地说出那句经典的话:“我们做那些事为了谁,其他人我才不关心呢,我们这还不是为他好吗?”
仿佛隐私权被侵犯,生活在无尽的被监视的恐惧中的不是孩子,反而是他们,最后居然像个受害者一样反过来指责孩子对他们冷漠,居然要我去劝劝他们孩子,说我的话孩子听得进去。
听得进去个鬼。
当然最黑色幽默的是,当杨永信的“戒网所”被曝出其实是采取电击的方式治疗网瘾,可能对孩子会造成不可逆伤害,而且这样的方式根本治疗不了网瘾,只能让孩子暂时听话后,有的家长依然在电视里,在马赛克后,说:
“至少他听话了,有用了,那也比之前那样整天就知道玩要好啊。”
哦,原来他们也知道自己其实并不想让孩子戒掉网瘾,只是想让孩子听话。就为了让孩子听话,杨永信的戒网瘾学院每年可以收益8000万,这还只是在山东的一所很小的城市里——让孩子听话原来让中国的家长如此兴奋,乃至于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又心疼又心寒。
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天生就不把你当成和他们同样等级的人在交流。他们认为孩子是他们的私有财产,不承认孩子的自由意志,也不承认孩子和他们间应该有一定界限。
所以才会肆无忌惮地无限侵犯你觉得自己应当拥有的人权——隐私权,独立思考权,人格权。因为他们压根没把你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你只是寄托了他们的爱、关怀以及控制欲的某样物品罢了。
所以才会在你反驳他们的时候,暴跳如雷,用尽一切办法试图打压你。
比如说他们习惯性帮你做选择。
若孩子反抗,反抗对了他们绝对不会道歉,反抗错了他们就会要你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那之前他们为孩子做的错误选择呢?
比如说你和他们讲道理,他们和你说亲情。(我们是不是一家人?)
你和他们说亲情,他们说你年纪轻,too young,没有人生的经验。(小孩子懂什么。)
你和他们说你的经验,他们和你说长辈的威严。(孩子能不能驳斥父母?)
你大了不睬他们的威严,他们就开始说酸话。(孩子大了,都不认这个妈咯!)
最后证明是他们错了,他们会说:
“还不是为了你好,别人家孩子我操心这么多吗?”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他们从来不会真诚地道一次歉。
要知道,有些道理是用来说给别人听的,有些道理则是用来自勉的。
除了父母口中,我从来没听过把“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一句用来自勉的话拿来要求别人的。
这和要求别人“努力奉献,感动中国”有什么区别?
然后你明白了,其实父母并不是想和你讲道理,他们只是想让你听话罢了。这招不奏效,在你小的时候,他们还会男女混合双打呢。
在你上大学以后,他们还会“不然断你生活费”呢。
在你工作以后,他们还会说“你要是还认我这个爸(妈)”呢。
父母不是圣人,大街上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父母。父母当然也不是恶棍,总有方法和他们沟通的。
很多人问我,如果父母是那样过度干涉你生活的那一类人应该怎么办?
我的经验是尽量独立。做出点父母做不出的成就,完成点父母无法可想的事情(比如说世俗的成功)。让父母意识到你不再是他们的附属,不只是他们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而是和他们一样活生生的平等的人。
这样情况也许会好转很多,这也许就是自由的条件和代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