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厢对照 澄“徊”观物

2016-01-29 09:49王诤
北京青年周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旨趣鲍氏卡地亚

王诤

自2015年11月12日至2016年2月14日,鲍氏东方艺术馆在日内瓦举办“梦徊亚洲”特展,展出鲍氏东方艺术馆与卡地亚典藏的收藏品。展览海报做得典丽,上部腊梅花开取自鲍氏收藏的梅李花纹盘,是为地道中国古玩;下端列梅花手链,看搭扣造型便是西式珠宝,是为卡地亚1925年为纽约客人定制的饰品。两厢对照,东情西韵的旨趣呼之欲出——即便是数九寒冬,也不由得想要化用李商隐的诗句,“愈冷愈花发,依依向物华。”从北京飞巴黎再转去日内瓦,戴高乐机场上空俯瞰巴黎的晨曦亦见繁华,每次飞临,都想到那首《Tea for two》……看了一眼白茫茫的日内瓦:肃穆清寂,也只合踏踏实实做研发。

虽言鲍氏,却是瑞士人Alfred Baur,此翁上世纪初叶勾留亚洲,收藏上颇有所获,归国后将文玩器皿集纳一处,命名为鲍氏东方艺术馆。雍正年五蝠献寿的碗盏就不提了,不经意间发现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也赫然在列!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的人们热衷收藏“奇珍”(curios)—— 顾名思义,就是能引起人们“好奇心”(curiosité)的珍品。那些来自中国或日本、充满异国风韵的物品征服了西方世界。梦幻般的装饰,种类繁多又神秘莫测的材质,掀起了一股亚洲热,迷倒了很多艺术爱好者,其中就有收藏家阿尔弗雷德·鲍尔(Alfred Baur,1865-1951)、创作艺术家阿尔弗雷德·卡地亚(Alfred Cartier,1841-1925)及其三个儿子:路易、皮埃尔和雅克。

回溯往昔,1877年卡地亚档案中开始零星提及的“中国风格”或“日本风格”作品,到了二十世纪初已然成形。不过,直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疯狂年代”(Années folles),这股热潮才真正蔚然成风。自此以后,“亚洲”一词不时出现在卡地亚创作中,影响到了珠宝、钟表或图案设计,对特定材质的选择起了一定的作用,有时也在装饰艺术风格化的演进中隐约可见。卡地亚典藏展过往也曾有幸观瞻,比如巴黎大皇宫,再比如去年川博,且都曾呈现卡地亚的“东方旨趣”。今次展览的亮色在于策展人、汉学家李秋星女士将鲍氏所集纯粹的东方文玩、日用奇珍与卡地亚历史上融汇东方趣味所创制的艺术品共冶一炉,并置呈现。进入展区,墙壁上并置的两幅画便说明了此次展览的旨趣:一边是日本浮世绘,一边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卡地亚的邀请函。两厢并置,不论是画面铺排还是透视技法的化用,足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策展人到底是汉学家,一个“徊”字用的精妙,虽通假但毕竟不是“回”,因为终究也谈不到认祖归宗,而是“他者”视野徊翔其上的观照罢了。

中国传统审美中有个讲求叫做“澄怀观道”——这本是禅的境界: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怀”、“徊”恰好同音,后者也形象地解释了该以何种襟怀或者说姿态,审视“他者”的异质之美。在展场中,“梦徊亚洲”影像徐徐展开。镶钻的宝塔与凉亭、繁星下的忙碌文人、珍珠似的月光、闪耀的凤凰、玉龙或彩钻,都如同桃李绽放般描绘出一个梦幻之地。卡地亚的魔力尽得施展,极其诱人。鲍氏东方艺术馆收藏的御用瓷器、撒以贵重金属的漆器、刺绣丝绸、玉器、彩色珐琅、根付、剑饰及浮世绘,也在叙述着一个神奇的中国与日本。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卡地亚不仅拿出了历史上的作品,2003年问世的“龙之吻”项链也在其间,与早期只是撷取东方龙的图腾符号做简单的拼接相比,这一新千年后的作品无疑体现了卡地亚对东方文化理解的演进——不再仅仅是挪移或者拼贴符号,而是将这一造像的神韵吸收内化,之后用自己的理解结合东方材质做再创造。无独有偶,展品中还有一款当年的手链,将和服、和扇等日本代表性的元素串联其上,显示了文化接触初期的认知的表浅,这样的作品若是用作旅游纪念并无不可,但若现在还作为奢侈品贩售无疑就有些失格了。2016年是中国农历猴年,不出意料,很多品牌已然开始在作品上拿猴子做文章,做得好自然值得称道,做不好则未免贻笑大方。起码的,在2016SIHH中鲜见类似的“猴元素”作品,就此卡地亚形象、风格及传承总监皮埃尔·雷诺(Pierre Rainero)告诉我,历史上卡地亚的确在腕表或饰品上用过猴子元素,“但那只是因为彼时合适,我们不会因为今年是中国的猴年,就会刻意去做些什么。”

猜你喜欢
旨趣鲍氏卡地亚
论近代中国的两种法家诠释路径及其旨趣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古今名剧合选》编选旨趣探微
法律论证的修辞旨趣
重症监护室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预后分析
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著名导演索菲亚·科波拉执导卡地亚猎豹腕表微电影
重症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预防控制措施
杨联陞的学术转向及论学旨趣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