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彤
在乒乓球技术体系中,正手击球技术始终作为核心环节受到乒乓球不同水平群体的关注。击球动作规范、击球质量高、连续性强是每一位练习者的共同目标。而具较强的正手击球能力对于有效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尤为关键。“积极主动,抢先上手,突出正手击球优势”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乒乓球队训练和比赛的核心思想。正手击球技术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关于正手击球技术的原理阐释,现有的专业资料是从击球动作结构视角出发,即对选位、引拍、迎球挥拍、球拍击球、随势挥拍及动作还原等环节做出了规律性描述,练习者依此开展学习。这一描述与羽毛球、网球所包含的正手击球技术的共性规律并无不同。事实上,乒乓球运动快速转换、动态多变的特征决定了看似简单的技术动作想真正掌握并不容易。不同旋转性质、不同落点的来球对击球动作结构细节上的要求均应有所不同。当前对现有组成环节的规律性描述尚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容易造成练习者在学习不同技术过程中始终拘泥于同一动作结构。因此,对其动作结构内涵的进一步挖掘,加深对该技术的深层理解,有助于提高练习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基于此,笔者在已有正手击球动作结构共性规律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乒乓球专项特征,进一步深入挖掘正手击球技术内在机理。旨在进一步丰富现有乒乓球专项理论,同时为练习者更好掌握正手击球技能提供理论支撑,让练习者在学习中努力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
实践证明,已有文献中关于对正手技术动作结构各组成部分的描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非单一动作可以实现,需要不同环节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见图1)。
如图1所示,选位作为正手击球动作的始发阶段,其目的是以满足击球者即将采用的击球方式为要求,在击球前应选择一个最佳的击球位置。由于乒乓球运动始终处于动态变化过程,因此练习者首先需要在选位之前对不同来球的旋转性质、落点及球速等因素有一个准确的预判;而合理击球方式和最佳击球位置的获得最终需要脚步的快速移动来实现;适宜的脚步微调有助于击球者在快速移动的基础上更能够准确地找到最佳击球点。
引拍是继选位之后的又一项击球前准备动作。其作用是通过合理的引拍动作为之后的击球做好功能性准备及能量储备。其中,引拍的幅度大小与最终击球的质量密切相关;拍形角度是决定能否有效回击来球的重要条件;而完整的引拍动作始终受身体重心转换所控制。
图1正手击球动作组成及实施结构图
迎球挥拍是指手臂引拍后的最终位置到挥拍击中来球前这段过程。受乒乓球运动固有特征的影响,前臂快速收缩应是该阶段的核心,而身体重心的再次转换有助于提高挥拍环节的稳定性。
球拍触球是正手击球技术动作结构的核心环节。此前的一系列环节都在为击球者有效击球做好准备。为了提高击球质量,身体协调发力必不可少;而通过连摩擦带撞击的触球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击球的稳定性。
随势挥拍及动作还原是击球动作结构中的最后组成部分。前者有利于制造适宜的击球弧线,实现击球动作的完整性,确保击球效果的有效实现;后者包括身体重心还原、击球动作还原以及适宜的准备姿势。它是确保连续击球的基础。
2.2.1准确的预判是选位的前提看高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回击来球时总会感觉其动作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体现在准确判断来球的落点和旋转性质。他们总能在第一时间快速移动到位,击球方式合理,动作规范,效果好;相比较初学者击球时总会感觉准备仓促,动作僵硬。体现在击球的动作跟不上来球速度,造成来球常“顶”住身体,且来球的速度过快这一现象愈发明显。
究其原因,高水平运动员经历了长期系统训练,已形成了准确的预判意识。在对方运动员球拍击球的一瞬间,便对来球的飞行线路、落点、旋转性质有了较为准确地判断,意识上的快速反应为此后的快速脚步移动并找到最佳击球点提供了时间和可能;而初学者在练习中容易将关注点聚焦在球拍击球的单一环节,习惯来球落到本方台面后才开始进行击球前的准备,并根据来球的落点进行必要的身体调节。事实上,由于乒乓球的球速快,球台长度有限,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较短,再加上回球落点的不确定性,当球落到本方球台后再进行选位往往会来不及。当练习者准备挥拍击球时已经错过了合理的击球时间,为了将球回击到对方球台上,只好下意识地调整动作以不规范姿势将球打回去,长期以往就容易形成错误的击球动作结构。可见,培养和建立准确的预判意识是练习者能否实现合理选位的前提,而针对对方不同的击球方式需要练习者做出不同的预判(见表1)。
表1 不同来球性质及落点预判
2.2.2快速的步法移动是实现选位的保障乒乓球运动是一项非周期性的运动项目,场上的每一板球都处在变化之中。练习者想要有效回击来球,就必须对来球所体现出的旋转方式、球速快慢、落点区域等要素实施有效应对,及时选择最佳击球位置(身体右侧前方约一尺左右距离)最为关键,击球位置距离身体过近或过远都会影响击球的质量。而最佳击球位置的获取最终需要练习者运用乒乓球步法快速移动获得。在这一环节专业运动员与业余选手亦有着明显不同。专业运动员在准确预判的基础上率先通过步法的快速移动,力争选择最佳的击球的位置,并始终将持拍手臂控制在身体重心范围之内,为随后的引拍击球创造条件。“先动脚,再动手”是专业运动员群体在这一环节中所体现出来的鲜明特征。业余选手在进行击球时,既使来球贴近或远离身体,亦是习惯性地先动手臂,通过伸缩手臂幅度大小来寻找击球点,习惯“动手不动脚”。而过多依赖身体调节下的击球方式很容易导致身体重心不稳,击球手臂脱离身体重心的有效控制范围,从而造成击球质量不高甚至击球失误(见表2)。
表2 不同球速及路线下练习者常用步法选择
2.2.3步法微调促使选位更为精细仅通过准确地判断来球,快速地移动步法并非能使练习者选择到最佳的击球位置。就如同射击运动员,快速举枪确定了射击的大致方向,而精细瞄准才能准确地击中目标。乒乓球选位中的微调正好比射击的精确瞄准,纵然是训练有素的高水平运动员仅通过快速的脚步移动也很难一次性准确选准击球位置。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1)身体与球台之间的位置关系。具体表现为从准备姿势中的以身体面向球网为主转向左肩对球网;左脚领先右脚约一脚距离。(2)身体与来球的位置关系。如前所述,最佳击球位置的选择应是来球距离身体右前方一尺左右的距离。因为正手击球最终是通过前臂的快速收缩来实现。击球点距离身体的位置应该是前臂收缩时所能控制的区域之内,且应在前臂收缩速度效果最佳时撞击到来球。来球距离身体过近,前臂挥拍速度尚未达到最大值,球拍撞击来球发不上力进而影响击球效果;而来球距离身体太远时也超出了挥拍的最大速度和前臂所能驾驭的范围,容易出现球拍撞击来球不实甚至漏球现象。经历过系统训练的运动员在选位的最后环节总能根据身体与球台、身体与来球的位置关系实现步法二次启动,通过单步或者小碎步等步法的有效调节找到最佳击球位置,为有效击球做好前期准备。
2.3.1身体重心转换有助于引拍的稳定性专业运动员在进行正手击球之前都会有一个向身体右侧后方(以右手持拍为例)引拍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延长击球距离,增大挥拍时的加速度进而达到提高击球质量的效果,这点对于业余选手也不例外。区别在于,专业运动员的引拍环节是通过身体重心转换,即身体重心由此前的位于两脚之间向右脚转换,进而借助转腰带手臂来完成引拍过程;业余选手在做引拍动作时总会习惯性地向后拉手,身体重心并没有随之发生改变。分析其内在原因:首先,想要有效提高击球质量,单纯依靠前臂小肌肉群发力显然无法完成。通过将大肌肉群向小肌肉群有效传递能量可以有效解决击球力量不足的问题。将身体重心转换到右腿上正是为积蓄身体能量做好准备;其次,伴随着身体重心转移,腰部可以实现适时扭转,通过其“枢纽”作用更好地将腿部和腰部的能量传递到持拍手臂上;最后,借助身体重心转换,通过转腰带手臂的动作环节更有利于挥拍击球后的迅速还原,确保击球的连续性及稳定性。
2.3.2适宜的引拍幅度应在身体重心可控范围内增加击球的质量往往是练习者希望做到的,而尽可能增加引拍的幅度,获取更大的挥拍距离和提高挥拍的速度有助于实现其目的。然而,通过观看高水平比赛可知,运动员除了出现机会球时最大程度增加引拍幅度之外,总会将引拍的幅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是因为:(1)回合多是乒乓球运动的显著特征,持续性引拍或正、反手交换引拍在比赛中经常出现。此时,过大的击球幅度会导致练习者还原时间延长,容易影响到下一板击球质量,运动员为了保持击球的连续性,有效控制引拍幅度成为必然;(2)引拍环节不是通过手臂单一关节实现的,最终要借助身体重心转换,通过转腰带手臂共同完成的。此举同样是为了保证身体重心的快速还原,确保击球的连续性,而引拍的幅度大小应是在身体重心所能控制的范围之内;(3)针对不同高度、不同速度的来球引拍幅度也应有所不同。对于来球速度快、落点长的来球,由于给练习者前期准备的时间较短,引拍幅度应较小,更多借助来球自身的速度将球回击过去;而对于速度较慢、落点较长的来球,练习者应在身体重心可控的范围内加大引拍幅度,从而提高击球质量。不同性质来球与引拍幅度关系详见表3。
表3 不同性质来球与引拍幅度关系
2.3.3合理的拍形角度是增加击球成功率的基础乒乓球运动属于技巧性极强的持拍类项目,练习者最终要通过球拍触球来实现击球。拍形角度是否合理对于练习者有效回击来球同样至关重要。以球台水平面为参照物,球拍角度主要呈现出前倾、垂直和后仰三种状态。适宜的拍形角度应视来球的弧线、速度、落点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见表4)。如对于球速较快、具有强烈上旋性质的来球,由于该球落到本方球台后弹起弧线较高,球速较快,给练习者准备的时间较短,练习者充分转腰带手臂回击来球往往会来不及,此时,抬高持拍手臂保持高手位引拍,击来球的上升期,拍面保持前倾状态,通过快拉或快带等技术方式可有效回击来球。而针对来球速度较慢、落点靠近球台端线的来球,练习者可充分通过转腰带手臂,拍面保持前倾状态,通过拉、冲弧圈球方式回击来球。
表4 不同性质来球与回击拍形关系
2.4.1前臂快速收缩是迎球挥拍的核心正手击球动作是通过转腰带动手臂,最终通过球拍撞击来球完成的。手臂收缩发力带动球拍产生的加速度是提高击球质量的关键点。而发力关节的选择取决于乒乓球项目固有的特点。(1)乒乓球台的长度决定了发力关节。球台的高度决定了练习者的击球姿势始终处于低重心状态,而球台的长度决定了身体发力关节的大小。与网球和羽毛球场地相比较,乒乓球台的长度明显小了很多,为了将来球回击到有效的区域内,避免击球时用力过大,减少失误,动用身体小关节发力应成为首选;(2)乒乓球器材弹性足。乒乓球底板附上有弹性的套胶之后弹性明显增大,再加上乒乓球本身弹性十足,当球拍主动撞击球后,球脱板速度明显加快。此时,如以大关节发力,很容易造成击球出界;(3)与乒乓球运动的精细度有关。前臂和手指手腕属于小关节群,该关节群进行具体操作时往往精细程度更高,操作效果更为准确。这与乒乓运动本身所具有的复杂精细特征契合度较高;(4)小关节收缩速度快、还原快。在正手击球过程中,前臂挥拍半径相对较小,挥动距离较短,需要时间少,还原更快,更有利于连续击球;(5)与比赛特征有关。在高水平乒乓球比赛中,“快”始终成为重要特征因素。体现在双方运动员快速击球、快速还原、快速衔接、攻防快速转换等。运动员站位中近台所占比例很高,而要有效完成快节奏的击球同样需要前臂收缩发力。以上综合因素决定了乒乓球正手击球最终发力的关节应以前臂为主。
2.4.2重心交换有助于增加挥拍的质量如前所述,引拍环节中的重心交换是为了更好地积蓄身体的能量,为提高击球质量做好前期准备。而到了迎球挥拍环节,则需要练习者将此前积蓄的身体能量通过重心转换向击球的方向传递出去。伴随着练习者快速转腰收缩前臂的同时,身体重心从右侧位移动到左前。这样的重心转换方式有助于将身体大肌肉群的能量传递到持拍手臂上,最终通过前臂的快速收缩完成高质量的击球。此外,通过身体重心再次转换的方式还可以有效控制挥拍的幅度,避免因单纯依靠手臂收缩而造成的挥拍幅度过大,还原不及时,最终影响连续击球。
2.5.1身体协调发力更有利于增加击球质量乒乓球正手击球技术看似简单,但想要做到动作规范、击球质量高并不容易,需要全身的协调发力共同完成。主要基于:
(1)有效提高击球的力量。正手击球作为乒乓球技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提高每一板击球质量一直是练习者所期望达到的。而力量因素对于有效提高击球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确保击球稳定性的前提下,增加击球的力量可以让球飞行的速度更快。此时,单纯依靠前臂、手腕发力很难达到理想的击球效果。身体协调发力可以有效解决上述击球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下肢- 腰- 大臂- 前臂- 手腕- 球拍”所形成的传递链最终将力量作用到球上,能够较好解决小关节群发力不足的问题。
(2)有利于连续击球。初学者在练习正手击球时,往往会受到回合过少、失误过多现象的困扰。除了自身“球感”较差、驾驭来球的能力有限之外,以手臂为主持拍击球稳定性不高是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手臂引拍幅度的大小应受到腰部的控制,并无随意性。此外,非持拍手臂的协调配合,也对维系身体重心平衡、协调发力起到了积极性作用。通过身体协调发力下的持拍击球可以更好地驾驭来球,进一步增强击球的稳定性,有利于连续击球。
(3)辅助精细动作的完成。身体的协调发力还体现在精细动作的使用上,正手台内挑技术就是最为典型的案例。由于是台内球,回球路线短,需要练习者最终运用手指、手腕小关节发力。由于该关节是距离身体重心最远端的关节,精细有余而稳定不足,单纯依靠小关节发力挑球成功率得不到有效保证。而通过上体前倾,身体重心迅速前移,前臂迅速伸到球台内,球拍伸到来球底部等系列环节协同作用,进而辅助手腕和手指完成精确发力。
2.5.2打、摩结合更有利于提高击球的成功率球拍击球是正手击球技术动作结构中的核心环节,练习者最终通过手持球拍撞击(或摩擦)来球完成。由于乒乓球项目属于隔网对抗类项目,练习者想要击球成功,必须使回击球具有一定的高度或弧线,以便可以飞过或绕过球网落到对方的球台上。这就对球拍的拍面角度和击球时间提出了要求。初学者为了确保击球的成功率,通常会选择在来球的高点期,通过球拍撞击球中部(拍面近垂直状态)的方式击球。而经过系统训练的高水平运动员则在击球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确保击球成功率的同时进一步增加击球的速度,降低击球的弧线。
从表5可知,以主导技术的演变为视角来看竞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代表技术各不相同。当前,作为正手进攻技术体系中的代表性技术——弧圈球已被高水平运动员所普及应用。其原因在于:(1)有利于制造弧线。弧圈球技术要求运动员在击球时拍面保持前倾状态,通过连摩擦带撞击的方式触及来球的中上部,使得回球形成强烈的上旋性质。这样的击球方式容易制造出飞行弧线,击球的稳定性和成功率均要较以撞击为主的平动球更高;(2)击球效果更好。与削球技术和正手快攻技术相比较,弧圈球技术在击球效果上显然更胜一筹,体现在该技术的致胜因素上。既体现出击球的速度快、力量大等优势,同时还有强烈的旋转,更多地将致胜因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3)击球时间的选择性更大。在击球时间上,弧圈球技术亦可早可晚。前冲弧圈球技术要求击球的上升后期或高点期,发力方向从后向前,突出回球的“快、狠、转”,加转弧圈球则要求击球的下降前期,发力方向从右下向左上,在确保速度和力量因素的前提下着重突出回球的旋转性。而多个时间点的选择可以为运动员针对不同弧线,不同难度的来球适时选择回击方式,这就为运动员更加自如地调控比赛进攻节奏提供了可能;(4)适应性更强。削球技术主要以削下旋球为主;正手快攻以攻打旋转性不强的来球成功率更高;弧圈球在击球时体现出更强的适应性。由于是打摩结合,这种击球方式既可以回击旋转性较强的下旋球,也可以通过控制拍面应对侧旋来球,还可以退到中远台通过对拉弧圈球方式来完成对方击回的上旋球,包括在应对台内球,练习者也可以在快速选位的前提下通过弧圈球技术回击。可以说,弧圈球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正手击球体系中的“万能钥匙”。
表5 竞技乒乓球各阶段主要得分技术击球效果对比
2.6.1随势挥拍是击球动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击球时,练习者完成球拍触球环节后并没有停止击球动作,还会顺势向左上方挥拍,分析其原因:(1)可以更好地制造适宜的击球弧线。击球时间的选择会因练习者自身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高水平运动员为了增加击球质量,往往会选择早期击球,即在来球的上升期完成球拍触球。此时,来球弹起的高度有限,为了保证回球过网,球拍触球后,持拍手臂向左上方随势挥拍,可制造适宜的击球弧线,确保回球过网,进而提高击球的成功率;(2)保证击球动作的完整性。如同有质量的击球最终是通过身体协调发力完成一样,一个完整的击球动作理应包括击球后的随势挥拍环节。它对于提高练习者击球的稳定性以及建立迅速还原意识都起到重要作用;(3)辅助发力。由于正手击球的最佳位置位于身体右侧前方,球拍完成触球动作时身体重心的转换尚未结束,力量的传递过程还在持续,如果就此结束击球动作,形成突停动作,势必会造成击球效果大打折扣。通过随势挥拍,既可以确保身体力量的有效传递,同时快速收缩前臂动作还可以进一步促进球向前飞行的速度,起到间接提高击球质量的作用。
2.6.2建立快速还原意识是连续击球的基础还原是指身体重心还原、击球动作还原。它作为击球动作结构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虽没参与实际的击球动作,但对于有效击球尤其是连续击球仍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经历了多年系统训练的运动员在每板击球之后都会有较强的快速还原意识。建立快速还原意识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一个完整的击球动作身体的重心经历了向右- 向前- 向左的交换过程,随势挥拍后重心最终落在了左腿上。此时如果不能及时地将重心还原到两脚之间,容易导致身体重心、手臂和球拍较长时间停留在结束动作上,进而影响下一板击球;(2)乒乓球运动多拍回合的特征需要练习者始终要做好连续击球的准备,而建立快速还原意识有助于练习者每板球之间的快速衔接;(3)建立快速还原意识更有利于运动员进行快速启动,包括脚步的快速移动以及手臂的快速挥拍等。
2.6.3适宜的准备姿势有利于捕捉击球时机准备姿势是指练习者在击球动作结束之后身体重心还原所形成的身体姿势。它既是一个完整动作的结束,同时也是下一个击球动作的开始。从已有文献对准备姿势的动作描述中可知:重心前倾、弹性身体、随时启动是准备姿势的核心所在(见表6)。主要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表6 准备姿势环节身体各部位动作要领及功能
(1) 乒乓球台的高度决定了运动员击球重心高度。乒乓球运动属于隔网持拍对抗类项目,来球越过或绕过球网,落在本方有效的区域内视为有效击球。球在空中飞行弧线过低容易下网,造成失误;而弧线过高,球在空中的飞行时间长,速度降低,造成击球质量不高。制造较低的、适宜的飞行弧线是有效提高击球质量的重要因素。相比成年人的平均身高,乒乓球台的高度需要练习者在做准备姿势时保持着上体前倾,低重心的姿势,此举有利于击球时发力向前,通过降低击球弧线获得最佳的击球效果。
(2) 练习者规范性得以维系。练习者在具备一定控球能力的基础上,击球的回合会逐渐增多。但来球落点不固定成为摆在练习者面前新的实际问题。仅通过调节身体姿势进行击球容易造成动作变形,击球质量不高,而通过脚步及时移动来寻求最佳击球点成为必然。有弹性的身体准备姿势更有利于身体的快速启动,上体保持前倾可有效避免身体重心的上下波动,确保重心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重心降低也有利于练习者通过专业步法进行横向及前后移动。多重功能促使练习者击球前的规范性得以维系,为之后的击球奠定基础。
(3) 更容易找到最佳击球点。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最容易将来球回击过网,这一点早已经达成共识。然而,来球的高度是相对的,且始终保持着动态变化过程。在比赛中,双方运动员为了限制对手率先发起进攻,总会最大程度地通过增加球速、加强旋转和降低弧线等方式给对手回击球制造难度。经常会出现一方运动员为了找到最佳击球点,发力向前击球,甚至运用单手撑地的方式最终实现击球。此时,重心降低、上体前倾更有利于及时做到这一点。
(4) 击球技术选择空间更大。随着练习者水平的日渐提高,对击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击球点的选择也呈现出多样化选择。为了增加击球速度,提高击球质量,练习者选择在来球的上升期,发力向前击球效果会更好。前冲弧圈球已成为当前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主要得分手段;有时,运动员为了通过制造弧线增加击球的稳定性,练习者往往会采用加转弧圈球的方式回击来球。该技术要求练习者在来球的下降前期发力摩擦球等。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击球,较低的身体重心可以做到充分准备,根据自身战术需要选择不同的击球点(见表7)。
表7 不同性质来球下回击手段及时间选择
乒乓球正手击球技术作为技术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动作结构上可划分为选位、引拍、迎球挥拍、球拍触球、随势挥拍及还原共计五个部分。选位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最佳击球点,准确的预判、快速的步法移动以及身体微调;练习者通过身体重心转换,转腰带手臂的方式完成引拍动作,拍形角度应视来球的速度、落点和弧线适时进行调整;为了提高击球质量,重心转换结合快速收前臂是关键性因素。二者作为迎球挥拍的重要组成因素在击球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球拍触球是正手击球技术的核心环节。为了提高击球质量,身体协调发力是必要条件,而通过球拍摩擦结合撞击来球可以提高击球的稳定性;随势挥拍作为完整的击球动作链对于制造适宜的击球弧线起到积极的辅助性作用,而建立积极的还原意识(即击球动作还原、重心还原),保持恰当的准备姿势既是一个动作的结束,还是下一个击球动作的开始。这样,有助于练习者更容易找到最佳击球点,动作的规范性得以维系,可以根据战术需要选择不同的击球方式。
[1] 唐建军.乒乓球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 李今亮.乒乓球学练问答[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3] 兰彤.乒乓球主导技术成因诠释及演进趋势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4(1):87~91.
[4] 成波锦.乒乓球非常规技术实战应用分析[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6):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