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娜
(吉林市人民医院质管科,吉林 吉林 132001)
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效果
张 娜
(吉林市人民医院质管科,吉林 吉林 132001)
目的 观察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数字随机抽选的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中选择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患者35例。在70例患者的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A组应用常规的血液净化模式,B组采取治疗控制模式,对比两种管理模式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施质量控制护理管理的B组患者,住院情况、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A组,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严格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并对质量持续改进能够有提升血液净化患者的护理质量,保障其生命安全,值得在临床中积极推广使用。
质量控制;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临床效果
血液是组成人体的一大重要部分,血液净化效果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影响[1]。血液净化需要的辅助设备比较庞杂,且操作极为复杂、技术性较强,所以在血液净化护理管理中,积极应用质量控制已经成为医院护理管理监控的重中之重。血液净化实施质量控制需要从患者管理、感染控制装备、医护人员管理以及制定规章制度等几个方面着手[2]。为了对比实施质量控制前后血液净化质量管理效果,此次研究选取例本院收治并行血液净化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1研究资料:借助数字随机抽选的方式,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并行血液净化的患者作为A组;另外选择同期接收并行血液净化的35例同疾病患者作为B组,实施质量控制护理管理。其中,在A组患者中,有25例为男性,有10例为女性;患者的年龄最大是70岁,最小是43岁,平均年龄(52.0±6.0)岁;A组患者实施常规质量护理管理。在B组患者中,有20例为男性,有15例为女性;患者的年龄最大是72岁,最小是44岁,平均年龄(52.8±5.0)岁;B组患者实施质量控制护理管理。将两组血液净化患者的年龄及性别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其结果显示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可比较(P>0.05)。
1.2管理方法:A组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B组实施质量控制护理管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①完善护理管理规章:根据卫生部门规定的血液净化操作规程以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等,结合我院实际的工作情况制订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管理标准。内容包括了成立一个质控小组,以质控员和区间负责人员组成,根据小组成员的工作经验以及能力等分配其工作项目;治疗控制的相关项目均需要制定规范且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质量控制管理效率。此外,小组成员每月底总结分析检测结果。然后采取双向反馈的制度及时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向护理科会进行通报,使得问题得以直观呈现[3]。②护理人员管理:对血液净化科室的所有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护理技能培训。护士长与质控组长加强自身的进修学习,再向本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讲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质量控制意识,培养其专业素质,确保护理质量达标。③消毒与无菌操作:医护人员应提高自身的无菌意识,无菌操作需严格,杜绝手套交替使用,避免发生外源性感染。为了防治发生交叉感染,患者穿刺的时候应选择一次性物品;深静脉置管处若发生渗血与渗液情况应每日进行换药,确保置管的清洁干燥,且使用置换液时应现配现用,避免在空气中暴露滋生细菌。④环境管理:为患者提供一个整洁、安静的住院环境,病房尽可能安置单间。室内需要设置消毒装置与空调,并时刻保持空气清新,室内温度、湿度调节适宜,光线充足。⑤心理护理:接受血液净化的患者大多属于重危患者,护理人员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应当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将治疗成功的病例及时告知患者,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同时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4]。
1.3效果评估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以及住院情况、护理质量评分、不良反应等。其中护理满意度评分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程度调查量表进行评估,由患者资源评分,分值为0~100分,>8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基础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护理质量评分主要包括了专业素质、操作技能、工作效率以及服务态度等内容,分值越高说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越好。
1.4数据分析与统计处理:此组研究获取的所有数据均借助SPSS18.0软件来进行分析与处理,其中,计量数据采用标准差(±s)来表示,资料例数计数采用(n)来表示、百分比用(%)来表示,只有当P<0.05的时候,对比具有统计意义。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采取质量控制护理管理的B组血液净化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是(96.2±2.0)分、(88.6±0.5)分;采取常规质量控制护理管理的A组血液净化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是(82.6± 1.0)分、(74.8±0.8)分;B组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A组,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情况:采取常规质量控制护理管理的A组血液净化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是(8.0±2.5)d、重症监护的时间为(3.0± 0.5)d;采取质量控制护理管理的B组血液净化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是(6.0±1.0)d、重症监护的时间为(1.0±0.6)d,B组患者住院情况优于A组,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3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管理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A组患者接受常规质量护理管理后,有1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具体为阻塞2例、感染3例、凝血1例、出血4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8.57%;B组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具体为阻塞1例、感染1例、出血2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42%,A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显著高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血液净化患者属于高危群体,随着这类患者数量逐年增多,国家卫生部门对医院血液净化感染控制工作也越来越重视。质量控制护理管理模式指的是通过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来进一步策划护理质量、控制、保证以及改进质量、提高质量,质量评价标准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本着以患者为护理中心的思想,尊重其意愿并满足其需求,通过把握护理过程及质量控制,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5]。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B组35例患者通过质量控制护理管理后,使得血液净化质量控制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通过两组患者护理结果对比后发现,采取常规质量护理管理的A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均不及B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了质量控制能够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有助于改善其预后效果。此外,B组住院时间以及重症监护的时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等显著优于A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了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更加优异,不但能够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还能降低感染、阻塞出血等发生率。
综上,在血液净化患者的护理管理过程当中实施质量控制管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的应发生率,促进血液经过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值得推广应用。
[1] 周昌娥,李新华.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2):305-306.
[2] 李似姣.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5(13):131.
[3] 高利群,高飞,王素霞.分析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3):187.
[4] 张华芳,李瑜,聂细谦,等.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中的临床应用[J].西部医学,2016,28(2):273-275.
[5] 陈科威,徐晓珍,姚洁,等.标准操作规程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4):140-141.
Clinical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for Blood Purification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ZHANG Na
(Jilin People’s Hospital, Jilin 132001,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in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of blood purification. Methods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random metho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70 cases of blood purific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average was divided into A group and B group, each group had 35 cases.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a group used routine blood purification in 7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lood purification,group B treated control mode,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management model in the blood purification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clinical effect. Resul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in nursing management of patients in group B, hospitalization and nursing quality score,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 and adverse reaction occurred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n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of blood purification, strict implementa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and management, and the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to enhance blood purification quality of patient care, protect the lives and safety, it is worth in clinical actively promote the use.
Quality control; Blood purification;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Clinical effect
R473.5
B
1671-8194(2016)28-0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