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机械通气并发肺炎的护理干预

2016-01-29 09:52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5期
关键词:透明膜表面活性气道

刘 梅

(山东省莱西市市立医院,山东 莱西 266600)

浅谈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机械通气并发肺炎的护理干预

刘 梅

(山东省莱西市市立医院,山东 莱西 266600)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机械通气并发肺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本组病例采取了严格的呼吸道感染防控措施,包括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严防气道损伤、强有力的气道湿化、有效的排痰、加强营养管理,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护理等措施。结果 2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后并发肺炎的患儿有21例治愈,2例死亡,2例自动放弃治疗。结论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时因机械通气时间长、机体抵抗力低下、营养缺乏等原因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1],因此,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预防呼吸道感染所致的肺炎,这也是护理工作最大的难题,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治愈率最关键的措施。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机械通气;肺炎;护理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发生于早产儿,也可见于母亲贫血、糖尿病、产前子宫出血、剖宫产、臀位产、多胎儿或母亲妊娠患高血压综合征等。主要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呼气末肺泡萎陷,致使生后6 h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呻吟、吸气时胸廓凹陷、肌张力低下、呼吸暂停、甚至出现呼吸衰竭。治疗的主要措施为保暖、机械通气加间断吸氧、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及营养支持[1]。由于患儿抵抗力低下,加之机械通气治疗,极易引起肺炎。机械通气患儿并发肺炎,是本病患儿死亡的主要诱发因素。因此,加强肺透明膜病机械通气患儿的护理干预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我们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与广大同仁交流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5年5月,共收治因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机械通气并发肺炎的患儿25例,其中男婴14例,女婴11例。胎龄28~38周,平均为(33.9±3.3)周;患儿体质量在1750~2900 g,所有患儿均在出生后6 h内出现呻吟、发绀及进行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均在出生后8 h内入我科进行治疗。

2 结 果

本组病例均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机械通气并发肺炎的患儿,带机时间最长者为96 h,最短者为45 h,平均带机时间为(51.9±3.1)h。其中治愈21例,死亡2例,2例患儿因家庭经济原因家属自动放弃治疗。

3 肺炎的护理干预措施

3.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多数患儿入院后即入温箱,温箱在使用期间每天用消毒液对温箱的内外壁进行擦拭消毒一次,每周更换温箱一次,新换的温箱使用前先用臭氧消毒后再用。个别不需住温箱的患儿应注意病室的空气消毒和通风换气。有条件时可采用空气净化器24 h持续空气净化,并注意定时通风,以减少空气中尘埃颗粒和病原微生物。同时应注意隔离患呼吸道感染的医护人员及其他人员。

3.2肺炎的早期预防:①密切监护患儿的体温变化,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主管医师。②定期进行咽拭子培养,阳性者,根据药敏结果早期选用足量的敏感抗生素,以迅速控制感染,防止炎症扩散。③各种医疗操作均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防止细菌乘虚而入。④呼吸机管路及接头每周更换一次,以减少操作造成的污染。⑤雾化吸入管路、储液罐、面罩一用一消毒,专人专用。每日进行有效的口腔护理2~3次,口腔护理溶液应选择朵贝尔氏液或根据患儿口腔状况选择敏感抗生素溶液,以达到抑制口腔细菌的生长繁殖,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概率的目的。⑥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及机械通气时间,因这些因素与肺炎呈正相关。

3.3气道湿化:临床上除呼吸机加温湿化装置的湿化外,常配合人工气道湿化,可收到良好的湿化效果。新生儿机械通气不论是插管或鼻塞均应维持气体温度在气管导管接口处达37 ℃,湿度90%。以免气体温度升高引起呼吸道黏膜灼伤和气管痉挛[2]。人工气道湿化的方法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用,目前人工气体过滤器最值得青睐,因这种过滤器可以保持管路干燥,减少细菌滋生,从而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也可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效果较好。

3.4吸痰:吸痰是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最有效的方法。吸痰应掌握好时机,对于新生儿来说,不需要间隔一定时间,只要患儿出现痰鸣音或口鼻腔分泌物多、发绀、烦躁不安、气道压力上升、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都应及时给予吸痰。一般情况下吸痰时应掌握负压在60~80 mm Hg(0.008~0.012 MPa),吸痰时间掌握在8~10 s,不应超过12 s。如果痰液黏稠时,可先向气道内滴入0.45%的氯化钠溶液或无菌蒸馏水0.5~1.0 mL,用复苏气囊加压6~8次后再吸痰效果更佳[3]。吸痰前后应注意加压给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以免引起低氧血症。吸痰时,最好选用密闭式吸痰法,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概率。

3.5减少呼吸道黏膜损伤:呼吸道黏膜损伤是引起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在连接好CPAP装置后,要选择合适的鼻塞,并妥善固定,防止固定过紧,压迫局部组织,引起鼻黏膜及鼻中隔坏死。因此,应每2 h检查一次,并取下鼻塞进行清洁。同时调整患儿体位,使头部抬高30°~40°,稍后仰,颈下可垫一小软枕,使颈、肩部抬高1~2 cm,适当固定。更换体位时,应注意保持头、颈部一致,以防止或减轻气管内导管对咽、喉部的压迫。注意选择合适的气囊充气量,保证气囊充气时与气管壁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防止气囊压迫呼吸道黏膜[4]。吸痰时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操作应轻、稳、快、准,不能对呼吸道造成人工损伤。

3.6营养支持:早期营养支持对于肺透明膜病机械通气的患儿十分重要。因新生儿本身免疫功能不健全,特别是早产儿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抵抗力更差,加之营养缺乏,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因此,加强营养支持是提高免疫力的重要措施。临床营养支持治疗,主要是从胃管输入营养和静脉补充高营养物质二种途径。鼻饲液以母乳最佳,其次为新生(早产)儿配方奶粉,根据新生儿的体质量和消化、吸收功能合理给予,以保证每日能量供给在201~250 kJ/kg,液体控制在每日60~80 mL/kg。鼻饲时应将头部抬高15~30 ℃,维持气囊在充气状态,是避免误吸,减少肺部感染的主要措施。同时遵医嘱每天静脉给予适量的高营养液体以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3.7避免误吸:呼吸机的湿化器液量不易过多,呼吸机管路中的冷凝水要及时倾倒,每次喂养(鼻饲)前后30 min内应停止吸引,这些均是造成误吸的重要因素,是造成吸入性肺炎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倍加注意。

3.8合理应用抗生素:患儿入院后第一次吸出的痰液应进行细菌培养,以后根据情况每日或几日培养一次,根据培养及药敏结果,遵医嘱早期选用敏感抗生素静脉应用或加入湿化液中气管内给药,防止炎症扩散及耐药菌株的产生。

3.9及早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透明膜病的主要原因是肺发育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所致。因此,及早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有利于提高肺功能,对于预防肺部感染具有非常特殊的重要意义。PS有天然制剂、人工制剂和混合制剂三种,我们常采用天然制剂气管内给药的方法,一般首次剂量为60~200 mg/kg,然后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再给2~4次。每次给药后,要将患儿的体位向左、右转动,并取头高足低位及头低足高位,使药物能均匀的进入各个肺叶,然后用复苏囊加压给氧,使药液迅速弥散,给药后6 h内禁止气道内吸引,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4 小 结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并发肺炎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25例患儿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本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并发肺炎患儿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我们观察的病例有限,经验积累的不够丰富,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1] 廖颖芳,林冰纯,熊小云,等.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医护对策和护理技巧[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7,14(4):322-323.

[2] 孙毅,唐成和.新生儿肺透明膜病72例临床治疗与护理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436-437.

[3] 林晓静,李亚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非药物预防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302-305.

[4] 宋志芳.现代呼吸机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236-242.

R473.72

B

1671-8194(2016)25-0282-02

猜你喜欢
透明膜表面活性气道
观察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经X线鉴别诊断实际价值
改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法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影响
表面活性类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芎归六君子汤减少COPD大鼠气道黏液的高分泌
大剂量氨溴索对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发生的临床意义
低剂量珂立苏早期应用防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分析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