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咬伤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毒蛇咬伤的诊断及治疗的相关知识。
【关键词】毒蛇咬伤;诊断;治疗
全世界毒蛇有数百种,我国至少有数十种,常见的毒蛇主要有:眼镜蛇科(眼镜蛇、眼镜王蛇、金环蛇、银环蛇);蝰蛇科分为蝰亚蛇科(蝰蛇),蝮亚蛇科(尖吻蝮、烙铁头、竹叶青和蝮蛇)以及海蛇科(海蛇)。
1.1病史 毒蛇咬伤史。
1.2临床表现 根据蛇毒的主要毒性作用,毒蛇咬伤的临床表现可归纳为3类。
1.2.1神经毒表现 眼镜蛇咬后,局部伤口反应较轻,仅有微痒和轻微麻木、疼痛或感觉消失。约1~6 h后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常先感觉全身不适、四肢无力、头晕、眼花,继而有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和晕厥。接着神经症状迅速加剧,表现为眼睑下垂、视力模糊、斜视、语言障碍、咽下困难、流涎、眼球固定和瞳孔散大等。重症病人呼吸由浅而快和不规则,最终出现中枢性或周围性呼吸衰竭。
1.2.2心脏毒和凝血障碍毒表现 蝰蛇和竹叶青蛇咬伤后,症状大都在0.5~3 h出现。局部有红肿、疼痛,常伴水疱、出血和坏死。肿胀迅速向肢体上端扩展,并引起局部淋巴结肿痛。全身中毒症状有恶心、呕吐、口干、出汗,少数病人尚有发热。美洲尖吻蝮蛇和亚洲蝰蛇咬伤引起全身广泛出血,包括颅内和消化道出血。大量溶血引起血红蛋白尿,出现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循环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1.2.3肌毒表现 海蛇咬伤的局部仅有轻微疼痛,甚至无症状。约半小时到数小时后,病人感觉肌肉疼痛、僵硬和进行性无力。腱反射消失、眼睑下垂和牙关紧闭。横纹肌大量坏死,释放钾离子引起严重心律失常,肌球蛋白堵塞肾小管引起少尿、无尿,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海蛇的神经毒临床表现与眼镜蛇类同。
1.3诊断要点 蛇咬伤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特别已确认为某种蛇咬伤或已捕获到咬人的蛇。用合适的单价特异抗蛇毒素,用酶联免疫吸收法测定伤口渗液、血清、脑脊液和其他体液中的特异性抗原做鉴别诊断,15~30 min即可区分出是何种毒蛇咬伤。蛇咬伤后留下的牙痕也可用来区别是否为毒蛇。一般毒蛇咬伤的牙痕为2个针尖大小的牙痕,而无毒蛇咬伤的牙痕为2行或4行锯齿状浅小牙痕。
被蛇咬伤,如不能确切排除毒蛇咬伤者,应按毒蛇咬伤观察和处理。注意病人的意识、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和局部伤口等情况。
2.1局部处理 ①绷扎:被毒蛇咬伤的肢体应限止活动。在伤口上方的近端肢体用绷带贴皮肤绷紧,可延迟蛇毒扩散。一般避免用止血带,以免影响结扎远端肢体的血液供应,引起组织缺血性坏死。直至注射抗蛇毒血清或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停止绷扎。②清创:高锰酸钾溶液、净水或盐水清洗伤口。局部消毒后应将留在组织中的残牙痕用刀尖或针细心剔除。然后在牙痕伤口处再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或2%过氧化氢溶液洗涤伤口,盖上消毒敷料;并将肢体放在低位,使伤口的渗液容易引流出来。千万不要因清创而延迟应用抗蛇毒素血清的时间。
2.2抗蛇毒血清的应用 抗蛇毒血清的疗效比较肯定,被毒蛇咬伤的病人应尽早使用,在20~30 min内使用更好。单价特异抗蛇毒的疗效最好,应首先选用。但仅在已确知被何种毒蛇咬伤后才能使用。如不能确定毒蛇的种类,则可选用多价抗蛇毒。
抗蛇毒一般采用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疗效差。应用抗蛇毒前应先做皮内试验,反应阴性者方可使用。皮内试验阳性病人如必须应用时,应按常规脱敏,并同时用异丙嗪和糖皮质激素。
各地区所生产的抗蛇毒效价不一,通常剂量3~5支/次,先用5%葡萄糖溶液稀释,10 mL/支;然后加至500 mL内,静脉滴注。我国精制抗蛇毒的一次剂量为:精制蝮蛇抗毒8 000 U,精制尖吻蝮蛇、银环蛇和眼镜蛇抗毒均为10 000 U。抗蛇毒注射后见效迅速,即可见血压逐步上升,意识渐渐清醒,约30 min到数小时后神经症状和出血有好转。蛇毒的半衰期为26~95 h,因此抗蛇毒需用3~4 d。
约有3%~54%病人注射抗蛇毒10 min~3 h后出现过敏反应,轻者皮肤瘙痒、荨麻疹、咳嗽、恶心、呕吐、发热、心跳加快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重者出现血压下降、气管痉挛、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因此,在应用抗蛇毒前必须准备好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和抗组胺药物。一旦发生抗蛇毒有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抗蛇毒血清的注射,立即肌内注射0.1%肾上腺素0.5 mL和0.5 mL加入50%葡萄糖溶液20 mL内,静脉缓慢注射10 min完毕;同时用琥珀酰氢化可的松200 mg或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亦可加用异丙嗪25 mg肌内注射。
2.3并发症治疗 呼吸衰竭在毒蛇咬伤中出现早,发生率高,常需要数周甚至>10周才能恢复。因此,应及时正确地应用人工呼吸器。休克、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治疗,请参阅有关章节。
2.4辅助治疗 ①糖皮质激素:能抑制和减轻组织过敏反应和坏死,对减轻伤口局部反应和全身中毒症状均有帮助。氢可的松200~400 mg/d或地塞米松10~20 mg/d,连续3~4 d。②防治感染:蛇咬伤的伤口易被污染,故应给予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1 500 U。
【病史】 男性,40岁,农民。蛇咬伤后右上肢肿、痛2 h。病人2 h前干活时右前臂被蛇咬伤,逐渐肿胀、疼痛伴麻木。既往健康。
【查体】 生命体征平稳。一般状态良好,意识清楚。局部检查:右上肢肿胀,前臂为重,前臂下1/3尺侧可见两小圆形伤口,有血痂,压痛(+)。
【诊断】 毒蛇咬伤中毒。
【治疗】 继续密切观察病人意识、血压、脉搏、呼吸等各项生命指征,并立即包扎、清创,应用抗蛇毒血清。如出现休克、心力衰竭、急性肾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并发症,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在做好上述治疗的同时,可采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等。在治疗过程中禁用中枢神经抑制剂、肌肉松弛剂、肾上腺素和抗凝剂。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185(2016)05-0055-02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05.029
收稿日期:(2016-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