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柒媛
(湖北省随州市中医医院党办,湖北 随州 441300)
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探讨
周柒媛
(湖北省随州市中医医院党办,湖北 随州 441300)
目的 分析和研究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52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治疗中,其有效控制了医院内耐药菌传播,对保障患者治疗安全及提高护理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方法;护理效果
多重耐药菌是指一种微生物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的病原菌[1]。由于呼吸内科多为老年患者,合并疾病较多,致使其机体免疫功能减弱,加之多数患者需要反复住院治疗,应用抗生素治疗时间长且为缓解病情多采用联合用药方式,因此,极易产生耐药菌[2]。本文选取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2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颇为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52例,其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在47~82岁,平均年龄为(69.4 ±8.5)岁。经痰液培养确定病原菌类型为:铜绿假单胞菌19例;大肠埃希菌16例;肠炎克雷伯菌8例;鲍曼不动杆菌7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将52例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原菌类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后,结果显示无明显性差异P>0.05,其相关对比资料均具有较好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①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于确诊多重感染或定植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并在床头前标注隔离警示标牌,避免他人误入;对于患者使用过的物品与检查器械,应及时消毒;医护人员在进行治疗与护理操作后,应加强消毒防护管理,以预防交叉感染发生。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给予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尤其侵入性护理操作时,应避免损伤;给予患者行静脉输液治疗时,应注意观察针刺部位是否有渗液或红肿症状,并保持穿刺点干燥;该类患者严禁留置各类管道,以预防二次感染发生。③正确应用抗菌药物:对于耐药菌感染患者应及时进行临床检查,以了解耐药情况,并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合适抗生素类药物给予治疗,尽量避免应用广谱类抗菌药物,并严格遵循抗菌药物分级应用管理制度,以控制耐药菌产生概率。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①加强医护人员教育培训与管理:定期举办多重耐药病菌感染危险因素与预防控制等方面知识培训,以提高医护人员对多重耐药病菌感染认知度,使其在临床护理中能够早期识别多重耐药病菌感染发生,并切实做好相关防控工作。②加强隔离措施实施:对于患者直接接触护理用具,如:听诊器、输液架、血压计、体温计等应专人专用,并按时消毒;对于不能专人专用医疗用品,如:心电监护仪、平车、轮椅等,患者使用完后应立即消毒,以预防病原菌传播与扩散。③病室内环境管理:给予患者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对于床单等与患者经常接触物品,应定时采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每天对室内空气行紫外线消毒1次,每次坚持60 min;擦拭物品所用抹布专用,使用后消毒并晾干备用;患者床尾放置黄色的垃圾袋,患者所弃用废物均放置于垃圾袋中,并扎紧贴上醒目标识后送焚烧处理;患者所用医疗废物均放置于防渗漏封闭的容器中、药瓶、针头、刀片等放置于专用利器盒内运送,均行焚烧处理;对保洁人员进行隔离消毒方面知识培训,让其明确对隔离病房消毒意义与方法,并加强保洁人员防护管理。④加强医技检查时防护:患者需要到相关医技科室检查时,首先应提前与科室联系,为患者安排单独时间,工作人员做好隔离防护后再为患者进行检查,患者检查完成后,对其所接触的物品进行严格消毒。⑤加强探视人员管理: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减少不必要人员与患者接触,对于必须探视人员应提前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探视人员与患者接触前、后必须洗手,并穿好隔离服,佩戴好口罩与帽子,同时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与理解。
1.3观察指标: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医院感染事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应用SPSS 17.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行卡方或t检验,当P<0.05时,确定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多重耐药菌感染既可来自内源性因素,又可来自外源性因素,其具有传播性与扩散性强等特点,若临床不能给予有效预防,将直接威胁着患者及医护人员健康。因此,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管理是促进患者病情转归及控制其传播关键。本次研究观察组病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加强医护人员教育培训与管理,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多重耐药病菌感染认知度,使其能够及时识别多重耐药病菌感染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通过加强隔离、病室内环境管理、医技检查时防护、探视人员管理等措施实施,不仅阻断了多重耐药病菌传播渠道,抑制了病原菌扩散,而且也保证了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安全,防止了多重耐药菌社会传播。
综上所述,对于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加强护理干预,降低了医院感染事件发生概率,对提高护理效率及促进患者机体快速康复均具有重要作用。
[1] 薛秀华.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6):363-364.
[2] 柯向群.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9(14):138-139.
[3] 张君,李志红.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5):181.
R473.5
B
1671-8194(2016)28-02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