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旭梅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开原 112300)
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
呼旭梅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开原 112300)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在我院选择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知情同意基础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压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0%,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显著降低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
个体化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并发症;影响作用
笔者对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作用进行了临床研究,以下进行报道。
1.1一般资料: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在我院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住院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在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40例患者,男18例,女22例,患者年龄为65~81岁,平均年龄为(69.6±6.5)岁。对照组40例患者,男17例,女23例,患者年龄为66~83岁,平均年龄为(71.5±6.2)岁。
1.2临床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锻炼;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按时给予患者适量药物。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实施如下:
1.2.1个体化心理护理: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且无法根治,需长期服药进行血压控制,因此,这类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用药时间较久,不仅服药依从性较差,而且往往合并不同程度上的不良心理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会对老年患者的血压控制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给予积极的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在实施心理干预时,要综合考虑老年患者的文化背景、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因素分别给予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1]。在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谨记不管使用哪种护理方式,都要做到态度和蔼、耐心倾听,言语柔和。
1.2.2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理解力以及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个体化健康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使患者了解高血压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以及相关并发症及并发症的防治等疾病知识。健康教育的手段可以采取发放宣传资料、护理人员面对面进行健康宣教、视频宣教等方式进行[2]。
1.2.3个体化饮食指导:护理人员首先通过询问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对患者以往饮食中的一些不良习惯给出指正,并且叮嘱患者抛弃不良饮食习惯,培养低盐低脂的科学饮食习惯。其次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多进食一些有益血压控制的食物,例如蔬菜、水果,叮嘱患者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1.2.4个体化血压管理: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每一例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为每位患者建立血压记录档案,从入院开始对每位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详细地记录,根据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临床治疗方案。并且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定期观察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来积极避免高血压危象的发生。对于血压水平较高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叮嘱其保持绝对的卧床休养,并时刻关注其生命体征的变化[3]。
1.2.5个体化用药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往往会同时合并有其他系统的慢性疾病,这对老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具有不良的影响。加之,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记忆力发生减退,因此在服药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少服或漏服的情况,这对于血压的有效控制非常不利。因此,护理人员要针对每位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个体化的用药指导,目的是确保老年患者按时、按量、准确的服用降压药物。在这个过程中,针对记忆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好的老年患者,护理人员可将降压药物的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及用药次数制作成卡片,发放到患者手中,使其对照卡片进行每日服药。而对于年龄较大,记忆力较差、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老年患者,护理人员要实施当面发药,并确定患者服药完毕后再离开[4]。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临床研究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的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进行表示,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χ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压水平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为(81.1±7.0)mm Hg和(125.0±9.3)mm Hg,对照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为(96.1±7.8)mm Hg和(137.0± 8.8)mm Hg,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2.2两组患者高血压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脑卒中1例,心律失常3例,血肌酐升高4例,并发症发生率16.0%,对照组患者并发脑卒中6例,心律失常8例,血肌酐升高12例,并发症发生率52.0%,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综上所述,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使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显著降低患者的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
[1] 韩香蕊.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11(26):241-242.
[2] 张桂娟,马民.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9(1):34-36.
[3] 王瑞.干预护理对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的抗抑郁治疗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5):1107-1108.
[4] 贺晓娟,姚依群.个体化干预对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6(5):637-638.
R473.5
B
1671-8194(2016)28-02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