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江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100)
临床心理护理对急诊骨外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姜春江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100)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急诊骨外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0例急诊骨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1.35±3.67)d,对照组为(12.46±4.13)d,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78%,对照组为57.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急诊骨外伤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疼痛,加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急诊骨外伤;心理护理;治疗效果;常规护理
在急诊外伤患者中,骨外伤是较为常见的急症,一般是由创伤性事故所导致的,其特点表现为病情严重、起病急等,患者通常伴有出血、疼痛以及焦虑等。所以,护理人员要做好心理护理,提升临床疗效。本文主要分析心理护理对急诊骨外伤临床治疗效果影响,具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0例急诊骨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中,15例女,30例男,年龄为27~57岁,平均为(38.45± 18.32)岁。观察组患者中,20例女,25例男,年龄为28~59岁,平均为(39.07±18.23)岁。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有一定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①缓和患者情绪,说明病情。向患者说明病情,安抚患者情绪,综合分析患者病情,与主治医师配合护理,防止体位移动加重疼痛或者是伤口破裂;多与患者交流,使患者能配合询问病史,采取身体检查,制定诊疗方案,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②围术期护理。了解患者临床资料以及有关禁忌证,明确手术部位以及手术方法,做好准备工作;术中,对患者反应、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并对诊治方案做适当调整。③术后护理。通常情况下,急诊骨外伤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同时诊疗时间比较长,容易出现不良情绪。所以,在对患者采取营养支持治疗的同时说明患者康复状况,定时换药,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使得患者保持良好情绪。但需注意,在清创与导尿的过程中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充分尊重患者。康复期,适当安慰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使其保持良好心态。④事故缘由妥善处理。对于事故要秉公处理,要有责任心,坚持合理法规与程序,准确评估,并且给予科学意见。多与患者与患者家属交流,使其了解患者病情,鼓励患者,适当心理疏导,保持病房环境,促进患者康复。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1.4疗效评价标准:疼痛减轻程度>2级,就诊时情绪稳定,能积极配合治疗,心理康复预期较高,即为显效;疼痛减轻程度>1级,就诊时情绪有所缓解,能配合临床治疗,心理康复预期为中等,即为有效;疼痛程度未减轻,甚至加重,就诊时情绪烦躁、激动,心理状态较为消极,即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应用SPSS 15.0软件,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采用例(%)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采用(x-± s)表示,α=0.05作为数据的检验水准,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1.35±3.67)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2.46±4.13)d,两组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t=0.898,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中,25例显效(55.56%),10例有效(22.22%),10例无效(22.22%),总有效率为77.78%;对照组中,17例显效(37.78%),9例有效(20.00%),19例无效(42.22%),总有效率为57.7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121,P<0.05,有统计学意义。
在临床中,骨外伤一般为突发性创伤,患者容易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同时创伤会后疼痛情况严重,这些均会在语言、姿态以及表情中表现出来,心理护理对骨外伤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护理人员不仅要拥有丰富护理知识,还需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提升临床治疗疗效[3]。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具备医疗专业知识,在同患者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详细了解患者病情,便于诊疗方案展开;护理人员需安抚患者情绪,稳定患者心态,便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并注意保护伤口;不同患者其心理活动也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按照患者心理差异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多关心、鼓励患者,使得患者保持良好心态,配合临床护理;缓解患者情绪,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78%,对照组为57.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对于急诊骨外伤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疼痛,加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 伍静,翟锦华,石苗苗.应用心理护理对急诊骨外伤患者的治疗结果影响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2):109-113.
[2] 唐小华.心理护理对骨外伤急诊患者治疗影响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0):124-128.
[3] 谢秋菊.临床心理护理对急诊骨外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1):136-139.
R473.6
B
1671-8194(2016)28-02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