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损伤采用关节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01-29 21:17:29杨学方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7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杨学方 郭 静

(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膝关节损伤采用关节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杨学方 郭 静

(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摘要】目的 观察特发性脊柱侧弯采用脊柱动力平衡KKT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1例特发性脊柱侧弯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脊柱动力平衡KKT技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Cobb's角(背柱侧弯角度)平均为(30.4± 10.1)°,与治疗前(47.8±1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脊柱动力平衡KKT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随年龄增长而加重的Cobb's角,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弯;脊柱动力平衡;KKT技术;临床疗效

脊柱侧弯是青少年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主要是指患者脊柱有一段或一段以上节段发生了偏离身体中线方向,造成其脊柱向某一侧弯曲,形成弧形或呈“S”型。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弯是脊柱侧弯中的常见症状,约占脊柱侧弯总发生率的75%。若不能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可逐渐发展为严重侧弯畸形,影响青少年患者的正常发育[1]。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脊柱动力平衡KKT技术在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我院选取收治的21例特发性脊柱侧弯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脊柱动力平衡KKT技术治疗,现将其相关报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特发性脊柱侧弯青少年患者21例,其中男7例,女14例,最大年龄17岁,最小年龄11岁,平均(14.2±0.9)岁。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经医学影像仪器对其脊柱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可知,脊柱向右侧弯曲11例,向左侧弯曲10例。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估与分析,所有患者均为合格入选对象;排除合并有精神病及背部有大面积皮肤破损者。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特殊体位X线片检查,主要包括头颅正位、顶颌位以及颈椎侧位等。经X线影像学检查后,将患者具体数据进行记录、分析,并将其输入计算机软件示出冲击C1(寰椎)定位点,以及适当的治疗量,随后使用脊柱动力平衡KKT治疗仪对患者异常部位实施冲击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2 min,每周治疗2次,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治疗时间,连续治疗不能低于2周。

1.3 观察指标[2]:选择Cobb's角对本次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先经X线片对中立椎体进行确定后,在其上位椎体上缘及下位椎体的下缘各画一条关节面线,随后和这两条线各画一条垂直线,相交角度也就是曲线的Cobb's角度数。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数据选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形式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形式表示,用χ2检验,当符合P<0.05时,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次研究的21例患者中,最短疗程为8周,最长疗程为50周,平均(18.7±4.7)周。治疗前,患者Cobb's角度平均为(47.8±12.2)°,治疗后患者Cobb's角度平均为(30.4±10.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13例患者治疗前Cobb's角为7°~50°,平均(31.1±11.3)°,治疗后,Cobb's角为6°~40°,平均(22.9±9.8)°,改善1°~13°,平均改善(6.2±2.4)°。

3 讨 论

特发性脊柱侧弯是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常见的一种脊柱畸形症状,属于三维脊柱畸形,对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的健康发育影响较大。且具有潜在发展的特点,可导致患者最终发生严重侧弯畸形,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并且脊柱侧弯在患者10~14岁阶段发展最为迅速,侧凸角度也跟随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加大,且患者成年后治疗难度也随之加大,治疗效果明显降低,因此早发现、早治疗促进患者恢复的重要内容[3]。

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均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对于严重侧弯畸形需采用手术治疗,可最大程度改善患者脊柱畸形程度,临床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哈灵顿手术、鲁格手术等,具有见效快、临床疗效理想的优点。但由于手术治疗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大,易对脊柱神经造成损伤,且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临床应用范围受限。非手术治疗一般有医疗体操、矫形器治疗、手法治疗、牵引治疗及电刺激治疗等。对于侧弯角度较小且进展危险性小的患者可选择医疗体操等物理方法治疗,可改善患者肢体协调性,增加脊柱本体感觉以及运动控制,最大程度延缓患者侧弯发展;对于曲线>25°患者可采支具治疗,主要是在患者脊柱侧弯迅速发展危险期内预防侧弯,促进患者骨骼成熟,降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4]。

近年来,不断加大对该疾病治疗方法的研究力度,且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脊柱动力平衡系统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新方法,治疗效果理想。在本次研究中,21例特发性脊柱侧弯青少年患者经脊柱动力平衡KKT技术治疗后,患者Cobb's角度得到了明显改善。治疗前,患者Cobb's角度平均为(47.8±12.2)°,治疗后患者Cobb's角度平均为(30.4±10.1)°,治疗前后患者Cobb's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13例患者经该技术治疗后,Cobb's角为6°~40°,平均(22.9±9.8)°,改善1° ~13°,平均改善(6.2±2.4)°。由此可知,脊柱动力平衡KKT技术在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对患者机体造成创伤,治疗安全性高。脊柱动力平衡主要是以寰枢椎失衡造成脊柱病患,并对其实施治疗的新型治疗理念。其中寰椎是一个将身体与头部连接的重要枢纽,身体的神经系统级血液供应的椎动脉均通过寰椎,因此若寰椎位置出现移位或偏斜,在阻碍大脑想身体传递信息的同时,也会对人体对大脑的血液供给形成影响,从而引发患者头、肩及颈部产生酸痛感,且伴有失眠、记忆力下降、头晕等症状,部分严重患者可出现血压异常症状,对患者身体健康危害极大。

特发性脊柱侧弯可导致人体中心不断偏移,造成颈部以下关节出现代偿性改变,导致患者结构失衡,出现肩倾斜、盆骨倾斜、脊柱变形以及下肢肢体功能性不等长现象。患者可出现多个相关部位疼痛现象,若不及时给予治疗干预,可发展成为久治不愈的慢性疼痛,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脊柱动力平衡KKT技术是在人体环椎生物力学以及生理学原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是经拍摄特定X线片来获取寰椎各项参数,并将其输入相应的计算机系统,对治疗部位进行精确定位,并根据具体参数设定具体冲击治疗量,从而进行非侵入式动力平衡治疗,也就是利用声呐(高频脉冲)将治疗频率、强度、矢量方向以及脉冲数等各项参数进行科学、精确的控制,并将其可控治疗波作用在人体C1中,反复刺激患者颈部神经肌肉结构以及激活缓解疼痛,发挥治疗作用。有助于将人体C1调整至正常位置,可有效改善第一寰椎的倾斜及偏移。该技术主要是借助人体自身代谢特性促进身体关节及脊柱回归原位,促进脊柱结构逐渐恢复平衡,实现恢复躯体与大脑间信息传递以及血液供给正常的治疗目的,进一步改善患者肩部、盆骨倾斜以及下肢不等长的症状。

另外,脊柱动力平衡KKT技术可通过对椎间盘生物合成形成刺激,来实现调整椎间关节异常的顺时旋转轴目的;通过激活患者脊髓传导环路来实现控制疼痛传导通路的作用,并通过显著降低γ运动神经元信号的输入来进一步减少患者无意识活动,实现增强反射活动的目的;并可通过促进椎旁肌肉的放松来减小脊柱的非对称性负荷,缓解疼痛感,提高肌肉协调性,是维持人体脊柱稳定性以及组织进一步损伤的重要内容[5]。综上所述,脊柱动力平衡治疗系统作为一项非侵入式脊柱治疗手段,在脊柱病患、颈椎病、腰椎病、特发性脊柱侧弯、供血缺乏引起的头痛及头晕、颈腰椎术后残留疼痛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采用脊柱动力平衡KKT技术治疗,可显著其侧弯角度,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洪,杨传铎.脊柱动力平衡治疗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弯20例[J].武警医学,2012,23(6):520-521.

[2] 吴志宏,徐恩常,杨连锁,等.脊柱动力平衡(KKT)治疗慢性脊柱退行性疾病初步报告[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1,4(3):197-200.

[3] 唐端阳,周华荣.矫形器在特发性脊柱侧弯矫治中的应用及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10):1197-1198.

[4] 任凯,龚晓明,章荣,等.不同非手术治疗对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效果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5):25-27.

[5] 杨传铎,李莉,赵毅哲,等.脊柱动力平衡KKT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疗效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23):1826-1827.

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7-0107-02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55:34
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疗效评价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53:45
复方去氧孕烯片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不调的疗效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36:14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