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文庶(云南省昌宁县畜牧工作站)
昌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文│王文庶(云南省昌宁县畜牧工作站)
为切实做好云南省昌宁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畜牧工作站成立了由站长任组长,分管项目工作的副站长及相关技术人员为成员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了分工明确、职责分明,确保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
联合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通过向养殖户发放调查问卷、电话交流、典型调查以及咨询行业专家等方式,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对全县规模养殖户开展了全面的调查统计,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信息库。根据培训需求,本着“面向实际、对接生产、服务一线”的原则,尊重养殖户意愿,以转变发展观念及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提高养殖效益为基础,从信息库中挑选确定新型农民培训的参训对象及参训人数。
充分发挥昌宁县畜牧工作站的技术支撑优势和组织体系优势,聘请业务能力强、专业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与养殖生产一线结合紧密的市、县畜牧兽医专家担任培训老师。选用专用培训教材,授课专家根据培训内容、畜牧产业需求,结合自己所授课程的特点,兼顾学员的文化素质、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编写讲义和资料。
结合畜牧生产实际,为培训对象“量身定做”具有“土、丰、特、实、精”特点的乡土教材。
“土”是指将教材内容编成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顺口溜,真正让培训教师看得懂、记得牢、讲得明,使参训农民群众学得会、用得上。
“丰”是指教材内容涵盖了国家“三农”工作方针、农村重大改革政策、国家惠农政策,农村工作常用法律法规、农业实用技术、农村工作方法和涉农事项办理程序等,是一本涉及养殖、生产和生活方方面面的综合性教材。
“特”是指紧紧围绕全县几大特色产业,以畜牧养殖实用技术为主要题材,为广大学员在牧业生产中普通遇到的技术问题提供“对症”的解决方法。
“实”是指教材内容改变以往“大而空”的形式,向有实践经验的乡镇畜牧兽医工作者约稿,增强培训教材的实用性。
“精”是指改变以往“长篇大论”的做法,在较短的篇幅内介绍完培训内容,使参训学员看得懂、记得牢,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1.理论培训。理论培训要联系实际,选择本市、县、乡镇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赚钱的适度规模养殖典型事例,采取学员易于接受的授课方式授课,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达到“学员易学、学而易会、会即能用”的培训效果。
2.参观交流学习。一是要了解被参观养殖场所饲养牲畜的健康状况及方圆5公里范围内是否有疫情;二是要带着问题边参观边思考边提问;三是要结合参训学员实际;四是要了解掌握畜禽养殖市场前景。
3.实训。通过实训,掌握牲畜的外貌部位识别与外形鉴定,体尺测量和体重估计,品种识别,采精技术,配种技术,生产记录与分析,饲养管理制度的制定,卫生防疫及免疫,养殖场的设计与规划等。
一是在培训过程中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学员对专家讲课内容、授课方式、培训安排的满意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最大限度满足学员们的要求;二是充分发挥业内专家的特长,公布专家联系方式,学员可通过电话咨询相关问题,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并建立学员与专家对接、沟通的平台;三是由站办公室组织定期回访,掌握学员动态,及时收集生产中发现的问题并反馈给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一是强化财务管理制度,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按照培训资金要求开销,每笔培训资金都要有详细的使用明细和票据证明,确保每一分钱都真正花在培训上。
二是强化档案管理制度,要求每期培训都要有正式的通知、详细的教学计划、规范的教材等档案资料,做到培训工作有痕迹,由办公室督促落实。
三是加强绩效考核制度,结合培训过程和培训效果对培训教师和班主任进行考核,重点考核培训内容和培训计划落实情况、培训效果和满意度等,把考核结果作为今后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指标调配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