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坚(沈阳急救中心,辽宁 沈阳 110015)
不同院前急救模式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马 坚
(沈阳急救中心,辽宁 沈阳 110015)
目的 探讨不同院前急救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急诊左心衰竭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的急救模式为边转运边治疗,观察组(48例)患者的急救模式则为先治疗后转运,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效果差异,同时统计两组患者离开现场、急救车上、到达医院等不同时间段生命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救有效率(79.2%)相较对照组患者急救有效率(58.3%)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离开现场、急救车上以及到达医院时在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指标上相较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先治疗后转运的院前急救模式能有效稳定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指标,提高患者急救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院前急救模式;急性左心衰竭;急救效果;生命指标
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由于患者多种心脏疾病迁延不愈造成自身心肌收缩能力下降、心肌排血含量下降等症状,引发患者肺循环淤血、缺血缺氧、呼吸困难等诸多临床症的综合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患者必须及早治疗[1]。本次研究将以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院前急救模式治疗该病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1临床资料:抽选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急诊左心衰竭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患者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45~80岁,平均(66.2±5.6)岁,本组患者中冠心病18例、扩张性心肌病1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同时其心功能等级[2]为Ⅲ级30例、Ⅳ级18例;对照组(48例)患者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45~82岁,平均(66.7±5.4)岁,本组患者中冠心病19例、扩张性心肌病1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同时其心功能等级为Ⅲ级28例、Ⅳ级20例。将两组患者上述临床资料相互比较,其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心功能等级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急救方法:对照组患者急救模式为边转运边治疗,患者现场给予病情简单处理并立即将其搬动至急救车上,转运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指标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急救模式为先急救后治疗,直至患者生命体征指标稳定且病情相对缓解后才将其搬动至急救车上。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治疗措施如下:①吸氧:面罩吸氧或者高流管导管插置吸氧;②体位:患者急救过程中均给予头高脚低位;③针对有烦躁不安、胸痛症状较为严重患者可以给予盐酸吗啡2~5 mg以维持镇静、缓解伤痛;④有需要强心治疗者给予西地兰0.2~0.4 mg静脉滴注;需要利尿治疗者给予速尿20~40 mg静脉滴注;有需要血管扩张治疗者给予硝酸甘油1~2 s舌下含服;有需要平喘、解痉患者给予氨茶碱0.25~0.5 g口服治疗。
1.3观察指标[3-4]:①测定两组患者急救效果差异:显效:患者抢救后相关临床症状及生命指标均有所好转,心功能等级降低程度≥2级;有效:患者抢救后相关临床症状及生命指标均有所改善,心功能等级降低程度为1级;无效:患者抢救后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改善,心功能等级无改善;②测定两组患者离开现场、急救车上、到达医院4个时间段中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的差异。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处理,表达方式包括计量资料(±s)与计数资料(%)两种类型,检验方式则分别为t检验和χ2检验,若最终P<0.05则表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急救效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效果为显效24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对照组患者急救效果为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0例。观察组患者急救有效率(79.2%)相较对照组患者急救有效率(58.3%)存在显著差异(P<0.05)。
2.2生命指标:观察组患者离开现场呼吸(25.4±4.8)次/分钟、心率(116.8±22.6)次/分钟、血氧饱和度(85.2±10.3)%、收缩压(162 ±32)mm Hg、舒张压(90±12)mm Hg;急救车上为(28.5± 4.2)次/分钟、(118.5±25.6)次/分钟、(84.2±6.6)%、(162± 32)mm Hg、(90±14)mm Hg;到达医院时为(23.2±3.5)次/分钟、(112.6±20.6)次/分钟、(86.1±5.5)%、(152±27)mm Hg、(86±12)mm Hg;
对照组患者离开现场时(30.8±4.4)次/分钟、(132.6±29.5)次/分钟、(80.1±7.5)%、(166±33)mm Hg、(93±15)mm Hg;急救车上为(37.7±5.2)次/分钟、(139.2±30.2)次/分钟、(74.3 ±6.4)%、(168±33)mm Hg、(92±14)mm Hg;到达医院时为(27.9±3.1)次/分钟、(120.3±22.6)次/分钟、(80.2±3.6)%、(164±32)mm Hg、(88±14)mm Hg。
可见观察组患者离开现场、急救车上以及到达医院时在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指标上相较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
急性左心衰竭是当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重症疾病,具有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病发迅速、病情漫长等诸多特点,做好患者早期病情处理对患者后续治疗效果、预后效果均有非常重要的影响[5]。而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常突然病发,院前急救是患者接触治疗的第一步,院前急救效果好坏与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6]。
当前临床有关急诊患者的院前急救模式仍然缺乏统一规定的模式,医院仍然是根据医务人员的治疗经验以及现场情况采取边治疗边转运以及先治疗后转运两种模式。而边转运边治疗的模式能有效缩短患者抢救时间,但患者搬运过程中为防止跌倒而常采取平卧位,同时其心功能未改善时受到喧闹影响而很容易出现回心血量增加、情绪暴躁不安等现象,导致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加、回心血量增加等症状,提升患者急救车上恶性事件发生概率。先治疗后转运的模式则有效改善了这一点,医务人员能就地取景而选择合适的地方,了解患者病情后立即给予相应治疗措施以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其心功能,患者心功能改善后在急救车上则会有效降低了患者恶性事件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急救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先治疗后转运的院前急救模式能有效稳定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指标,提高患者急救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1] 欧传杰,廖湘斌.两种不同院前急救模式救治40 例急性左心衰竭疗效比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4(10):16.
[2] 薛文成.不同院前急救模式应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2015,8(11):137-138.
[3] 赖伯才,李小丽.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8):155-156.
[4] 王艳英,鞠智卿,黄贤胜.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效果及预后影响研究[J].河北医学,2015,21(8):1487-1490.
[5] 米久明.不同院前急救模式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8(1):124-125.
[6] 郭伟伟.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效果及预后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2015,15(59):14-13.
R541.6
B
1671-8194(2016)22-0165-02